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土壤是茶树生存的基本条件,它与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品质形成关系十分密切。以现代茶园(或小茶林)土壤和茶叶为对照,对云南景迈山、布朗山和南糯山古茶园土壤(0~20βcm)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SOM)、氮磷钾(NPK)养分和一芽二叶晒青绿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及7种多酚类单体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古茶园土壤含水率与现代茶园相比提高了15.23%~46.82%,布朗山和南糯山古茶园的土壤pH值高于现代茶园(或小茶林),古茶园土壤的CEC、SOM、总氮(TN)、总磷(TP)和有效磷(Olsen-P)含量均显著高于现代茶园(或小茶林);各茶山古茶园和现代台地茶园(或小茶林)茶叶的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及多酚类单体物质含量虽然不一致,但古茶树茶叶酚氨比为6.75~12.28,明显低于现代茶园茶叶的9.98~15.25;各茶园茶叶中5种儿茶素含量的高低依次为:ECG>EGCG>EC>EGC>C,并且古茶园和现代茶园(或小茶林)茶叶的ECG和EGCG含量差异不显著;此外,仅在古茶树茶叶中检测到没食子酸(GA)。古茶园栽培模式有利于防止茶园土壤酸化、降低茶园光照强度、提高茶园土壤含水率、促进茶园土壤肥力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茶叶高氨基酸含量和低酚氨比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皖南屯绿茶区是优质茶叶产地,在该地区存在着多种植茶方式的茶园,如普通纯茶园、密植速成茶园和茶林复合园,后者以茶树—乌桕树复合园最有代表性。有人认为这种复合园是屯绿内质优良的保证,为此笔者于1987年在黄山市休宁县洪里乡作了不同种植类型茶园茶叶内质成分的比较,欲为改进茶树栽培体系,提高茶叶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茶叶基地开发旅游产业,通过茶园林的方式,打造一个可以休闲观光的茶叶基地旅游景观,一方面可以使茶收入多元化与提高茶产品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把茶文化内涵进行全面推广。本文首先简要地根本茶叶基地的概念,分析了茶叶基地旅游产业开发设计应建立在创新性、功能性、特色性与可持续发展性的原则,最后提出了茶叶基地旅游产业开发设计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茶园间作是茶园立体开发的一项具体内容,也是茶园仿生栽培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对提高土壤肥力,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质量,多产名优茶,提高单位面积的总体生物量与经济效益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下面简单介绍几种间作方式。一、茶果间作茶果间作指的是充分利用土壤的自然资源,在茶园间作果树。其主要作用就是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调节茶园温湿度,保水抗旱,提高茶园土壤肥力,有效地降低农药用量,保证茶叶稳产优质,增加水果收入,提高单位面积的综合经济效益。(一)茶果间作有利于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茶树具有喜温、喜湿、喜漫射光…  相似文献   

5.
饮茶是中华五千年传承的一种习惯与艺术,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里茶文化也在逐渐的影响着大众,使茶变为社会的主流饮品而被大众所接受,好的茶需要的是好的茶叶,好的水,合适的温度等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才会有一杯醇香的好茶。好的茶叶从茶树的栽培到茶园的管理,制茶的工艺等都需要更多的天时地利人和。因而在茶树的栽培以及茶园的管理技术需要更全面的发展,从而保证茶叶的产量以及质量。  相似文献   

6.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化采茶的茶园条件、机械选配、栽培管理、树冠培养、茶叶采摘、机械保养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大宗茶类。 2.术语 2.1 机采茶园 使用采茶机采摘茶叶的茶园。 2.2 大叶种茶区 适宜大叶种茶树生长的茶区。 2.3 中小叶种茶区 适宜中小叶种茶树生长的茶区。 2.4 机采机剪 机器采茶和机器修剪的简称。 2.5 整形修剪 幼龄、重修剪、台刈茶园在定型修剪之后,为使树冠符合机采要求而采取的整理树冠的修剪。  相似文献   

7.
谈闽北茶叶无公害栽培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闽北茶区在推广无公害茶叶栽培中,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总结茶园从立地环境、新茶园建设、茶园低改以及茶园土壤、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管理技术,通过试验示范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石门县位于湘鄂边陲,地处神奇的北纬30°附近。茶区森林覆盖率达到89%,茶中有林,林中有茶、林茶相间,具备茶树生长的极佳生态环境。是"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中国名茶之乡"、"农业部长江中游上游特色和优质绿茶出口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县13个主产茶叶乡镇、场,涉茶就业人员近20万;茶园总面积14万多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到6.5万亩,年产干茶近2万吨,茶叶综合产值近5亿元;全县有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3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3家企业获茶叶自营出口权证。  相似文献   

9.
湖南塑料大棚栽培茶树可行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塑料大棚栽培茶树促进茶芽早发,使茶叶早上市,同时能减少公害污染,提高茶叶品质…,能为生产者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很多地区,没能全面掌握塑料大棚茶园生产技术,导致亏损或经济效益不高。本试验立足于湖南生态条件的特殊性,观测了塑料大棚栽培茶树和露天栽培茶树的品质内含成分和百芽重的不同,为湖南名优茶的开发提供一些根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云南省普洱市5种不同模式茶园的茶叶产量调查、主要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关系研究,探讨了混交模式对茶园鲜叶产量、茶园天敌和害虫的影响。结果表明,捕食性蜘蛛和假眼小绿叶蝉是5种茶园中最重要的天敌与害虫。纯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的数量显著高于混交茶园;蜘蛛数量在5种茶园中的大小顺序为:龙眼+茶>板栗+茶>糖胶树+茶>杉木+茶>纯茶园;龙眼混交茶园的害虫数量显著小于其他模式茶园,而纯茶园、板栗+茶、糖胶树+茶和杉木+茶等4种类型茶园害虫数量之间无显著差异。龙眼+茶模式因茶园透光适中,产量、天敌数量最高,害虫数量最低,是较好的混交模式。捕食性蜘蛛与假眼小绿叶蝉以及其他害虫之间不同季节存在显著负相关,并能用Logarithm方程很好表示。  相似文献   

11.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辟有"综述论文、实验研究、茶叶经济、科技园地、生理生化、思考观点、茶史文化、名茶名种、茶区动态"等栏目,适合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  相似文献   

12.
对林茶食用菌生态茶园研究表明,茶园采用四周种植经济林木(板栗、黄柏、杜仲、梨等),茶蓬下栽培食用菌,茶蓬下土层中种植天麻模式,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品质,防止水土流失,而且经济效益明显高于纯茶园.  相似文献   

13.
正《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辟有"综述论文、实验研究、茶叶经济、科技园地、生理生化、思考观点、茶史文化、名茶名种、茶区动态"等栏目,适合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  相似文献   

14.
前言马里茶树栽培试种,始于1962年初,系由我国政府派出茶叶专家林桂镗同志,首次带着中马友谊的茶种——浙江鸠坑大叶种和福建坦洋菜茶种籽,选在马里锡卡素地区进行试种,建立了第一块试种茶园(巴兰古尼茶园),随后又继续发展,并为马里政府和人民试制生产出“49—60”马里绿茶,作者  相似文献   

15.
镇沅县发展高原特色茶产业的经验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镇沅是世界茶源的中心地带,2700多年的"野生茶树王"就生长在镇沅县千家寨。全县有野生茶树群落1.58万公顷,栽培型古茶树2050公顷,现代茶园5400公顷,茶园分布于哀牢山与无量山中部高山丛林之间,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上乘,倍受茶商茶友喜爱。在茶叶市场波动中,镇  相似文献   

16.
华安县是铁观音茶叶的主产区.为了确保茶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华安县在发展有机茶园高效栽培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为全面提高华安铁观音品质起了积极的作用,对于做大做强华安茶叶产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漳州光照人茶业有限公司有机茶园为例,总结出高效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对茶叶的卫生指标和保健作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有力地促进了茶叶绿色食品的发展。据报道,日本从70年代开始就试产“有机茶”,80年代试制“无农药茶”,而今许多茶叶店里都设有“有机茶”和“无农药茶”专柜,卖价远远高于其他茶;坦桑尼亚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和出口无公害茶的国家,其产品由英国包销,目前已扩展到美国、加拿大等国;英国1989年销售无公害自然茶达到0.3万吨,为80年代初的30倍;肯尼亚和斯里兰卡等国由于市场需要和价格吸引,也在努力扩大无公害自然茶的生产;在我国,绿色食品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欲购茶叶绿色食品的消费心理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 为适应国内外茶叶消费的新趋势,我国近年来开始重视茶叶绿色食品的开发,农业部制定了“绿色食品”标准;云南、广东、安徽等地已在开发茶叶绿色食品,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前,应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以加快我国茶叶绿色食品的开发。我国不少茶区生态环境优越,有的茶园从未施用过化肥、农药以及其他化学制剂,而且茶园又远离城镇、工厂及居民生活区,无废水、废气、废物的污染,所产茶叶属天然无公害的产品。因此,我国开发茶叶绿色食品具有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只要在生产、  相似文献   

18.
<正>《茶叶学报》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辟有"综述论文、试验研究、茶叶经济、科技园地、生理生化、思考观点、茶史文化、名茶名种、茶区动态"等栏目,适合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叶爱好者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19.
长沙县为了加快步伐,把茶叶生产搞上去,于二月中旬在金井区举办茶叶技术训练班,参加的有社队茶场管生产的场长、技术员、农业和商业部门茶叶培植干部共一百一十五人。这次培训主要是以加强现有茶园培育管理,提高大面积茶园单产为中心内容。培训班邀请了省茶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继尧、张觉晚同志讲授茶树栽培和病虫防治技术,参观了金井公社茶场和长沙市农业机械所研制的采茶机修剪示范。长沙县茶园面积四万三千亩,采摘茶园二万六千亩,一九七八年产茶二万二千  相似文献   

20.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辟有"综述论文、实验研究、茶叶经济、科技园地、生理生化、思考观点、茶史文化、名茶名种、茶区动态"等栏目,适合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