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大学精神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的动力,是大学生命的灵魂。大学精神对大学的发展具有激励、聚合、导向、涵化作用。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文化氛围,有效加强制度建设,是培养大学精神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是大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源,这种普遍意义上的指引渲染着一所大学的性格和发展路径,因此对于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思考也就从大学发展的边缘步入大学发展的核心,通过从对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一般解读出发,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发展的悠久历史以及文化的积淀和精神的传承,力求探索与思考学校新时期影响学校今后长远发展的文化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3.
名师与大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师是一所大学的脊梁、砥柱,名师精神代表着大学的精神。名师要有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独立执中的自由精神、敢于怀疑的批判精神、甘为人梯的合作精神、淡泊明志的坚守精神、乐于身教的自律精神。名师的培养,需要大学精神的滋育,大学必须大力营造人文精神氛围,强化制度建设,注重教学、科研、管理的行为建设。  相似文献   

4.
大学文化是维系大学运转的内在力量,对新生大学的稳定、改革和发展更是具有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新生大学文化重构中的主要困难,是大学主体对学校文化缺少认同。构建新生大学的和谐文化,就要坚持客观公正、科学民主的原则,以精神文化为核心,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的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大学的理念是大学的办学思路,大学的精神是大学的航标,大学的理念是大学的航道,大学的精神和理念之间的关系就是通过把握大学之精神实质来确立大学之办学理念,再通过大学之理念这条航线达到大学之精神这个航标。从8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大学之精神和与之相对应的大学之理念,即思想自由之精神与开放式教育的理念、反思批判之精神与创新教学研的理念、人格独立之精神与尊重个性发展的理念、追求卓越之精神与全面发展的理念、求知主义之精神与以学术为业的理念、人本主义之精神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人文主义之精神与德育为首的理念、爱国主义之精神与服务社会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组织文化视域中的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和组织机构的精神特质,是大学在创建和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的结果,是大学文化的内核。大学精神的形成与大学的目标定位、学科特色、大学成员的群体性特征、大学所处环境和大学的历史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大学精神的凝练与重塑要在历史的梳理中确定大学精神的基因,在办学实践中丰富大学精神的内涵,在主体的参与中赋予大学精神以生命力,在载体的建设中强化大学精神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的软实力。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一般而言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就建设大学文化提出六个方面建议: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构筑共同的理想信念;把以人为本贯穿到大学文化之中;大学文化源于大学实践,是大学特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充分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以培养大学精神为核心,建设现代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大学建校之初,以“沙漠学府”的慷慨豪气,在万古荒原上艰苦奋斗,至文革前曾一度辉煌。塔里木大学的历史渊源,相关领导的言论与诸多文件的反复阐述,学校师生的艰苦奋斗和认真实践,以上三个层面导向精神领域的深入开拓,最终完成塔里木大学建校初期以“南泥湾”、“抗大”精神为依托的大学精神之建构。  相似文献   

9.
大学文化软实力是大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有助于提升大学竞争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要创新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培育大学精神、提高大学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力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10.
现代大学精神及其培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精神是由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相对稳定、具有特色并为大学人所认同、追求、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组成的体系。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精神具有导向规范、凝聚激励、熏陶感染等重要功用。应从完善学校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层面、学校教学和科研活动过程、校园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建构和培育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