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3.
柑橘大实蝇 [(Bactrocera (tetradacus)mi nax (Enderlein) ]是全国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此虫危害柑橘时 ,以雌蝇产卵于果皮下近果瓤处或果瓤中 ,孵化出幼虫潜食果瓤和种子 ,引起果实腐烂和落果。即使是为害轻而能正常生长的柑橘 ,果实在后期也腐烂 ,不能食用 ;受害果园一般减产2 0 %~ 30 % ,严重的减产 70 %~ 80 %。目前我省各市、州种植柑橘 9 9万hm2 ,年产 94 6万t ,柑橘大实蝇在我省三峡河谷地区、荆门、十堰局部地区零星发生 ,一旦在我省传播蔓延 ,将直接影响柑橘生产与贸易 ,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4.
大实蝇包括:密柑大实蝇Tetradacus tsuneonis(Miyake)和柑桔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ws)minax(Enderlein)。该虫分布于四川、重庆、湖北、贵州、云南、陕西、广西、广东、湖南等省区。是国内外检疫对象,对于绝大部分柑桔产区来说,是一种重威胁柑桔产业发展的外来入侵生物。柑桔大实蝇的寄主植物仅限于柑桔类,以甜橙、金柑受害最重,柚子、红桔次之。柑桔大实蝇以其成虫产卵于柑桔幼果中,幼虫蛀食果肉,常引起果实未熟先黄,内部腐烂,最后果实脱落,造成严重减产。柑桔大实蝇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次年4月下旬开始出现,5月上旬为盛… 相似文献
5.
6.
为了寻求诱杀柑橘大实蝇成虫的最佳药剂,2007年郧县植保站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的诱杀剂猎蝇进行田间试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柑橘大实蝇属双翅目,食蝇科,是柑橘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它直接影响万源市柑橘生产发展及省地柑橘外调。柑橘大实蝇在万源市1987年首次发现,1988年立项进行研究,1990-1994年已经基本防除,获得省上验收,但由于近年柑橘产业效益不好,外出务工劳力增加,导致该虫又死灰复燃,在柑橘上造成了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柑橘大实蝇发生频繁,发生程度逐年加重,严重影响柑橘生产的安全。为了筛选出防治柑橘大实蝇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及绿色环保的新型药剂和施用方法,沿河县植保植检站在边山农场用果瑞特实蝇诱杀剂对大实蝇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9.
2013年~2016年在自然条件下连续观察,清江河谷地带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时间在5月上中旬,入园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初,交配产卵高峰期在6月中下旬;15:00~17:00是成虫在园内活动高峰时段;9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入土化蛹,虫果脱落高峰期在10月中下旬。抓住大实蝇自然行为关键时期进行防治才能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12.
2010年湖北气候异常,春季持续低温,梅雨季节降雨超过20 d,农事季节普遍推迟7~10 d.部分地区连续遭遇区域性特大暴雨,引发水稻"两迁"害虫偏早迁入,田间虫量暴增等次生灾害."两迁"害虫在鄂西南发生较轻,在江汉平原及鄂西北主产稻区的大部分地区大发生;水稻二化螟、水稻纹枯病仍大发生,其他病虫害中等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陕西省农业干旱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干旱灾害发生机理复杂,评价指标众多,为确定合理的干旱风险评价指标,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农业干旱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陕西省干旱成因及特点,基于风险四要素(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和抗旱能力)筛选并构建了农业干旱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评估了陕西省农业干旱风险。结果表明,在考虑地区抗旱能力情况下,陕西省农业干旱风险从北向南,从东向西均呈现出递减趋势,北部榆林地区和东部渭南、商洛地区,农业干旱风险较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和AHP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可以合理选取评价指标,缩减指标个数;准确评估干旱风险,指出风险要素来源,为抗旱部门有效识别致灾因子,提出相应的抗旱减灾方法。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发现茄子白粉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茄子的整个生育期内,可发生多种病害。但茄子白粉病的发生和为害,不仅国内很少见,世界上报道也较少。20世纪初,乌兹别克斯坦曾发生过较为严重的茄子白粉病。在国内,于1979年西藏首次报道了茄子白粉病,20世纪90年代在黑龙江、吉林和浙江省相继发现此病。2004年10月22日在湖北省荆州市也发现茄子白粉病,随后又对其他市、县进行了调查。从茄子白粉病发生情况来看,在湖北省尚不普遍,只在荆州市、枝江县和宜昌市等郊区个别地块中的少数植株发病,发病率5%~30%,造成损失尚不严重。茄子白粉病,因地区差异及栽培方式不同,发病情况有所不同。西藏自… 相似文献
15.
湘西自治州位于湖南西部,柑橘生产是本州的优势产业。近年来,本州柑橘上的一种次要害虫——柑橘粉虱[Dialeurodes citri(Ashmead)]为害逐年加重,局部地区橘园暴发成灾,给广大橘农造成了重大损失。为此,笔者对该虫在本州的发生为害现状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其为害逐年加重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1发生为害情况据调查,柑橘粉虱于1998年在吉首市开始零星发生,随后其为害逐年加重,目前已上升为柑橘主要害虫,到2002年,该虫已在湘西自治州范围内普遍发生,为害柑橘面积1.6万hm2。2005年为害严重,发生面积达2.1万hm2,局部约150hm2橘… 相似文献
16.
17.
橘全爪螨 (PanonychuscitriMcgregor)是为害柑橘的一种主要害虫 ,常因防治不及时而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如何快速准确地实施虫情调查监测 ,适时指导药剂防治 ,是橘全爪螨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国内现有关于橘全爪螨防治指标的研究均以平均每叶头数来度量 ,而在实际调查时又因其个体小 ,数量多 ,使得计数工作非常繁琐 ,在防治实践中难以推行。为简化橘全爪螨的调查方法 ,根据大量的田间调查资料 ,力图建立起橘全爪螨平均每叶头数与有螨叶率之间的回归模型 ,使得橘全爪螨的种群监测可以通过调查有螨叶率来实… 相似文献
18.
我省秋收旱地作物田杂草在农作物苗期以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发生为害为主,在作物中后期则以阔叶杂草发生为害为主。本文分土壤处理剂和茎叶处理剂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我省秋收作物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承接南北,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省广大区域能否越冬直接影响翌年当地甚至华北草地贪夜蛾发生的早期预测、预警及防治策略的制定。为探明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的越冬规律,本研究采用室内低温试验,冬季室外越冬模拟试验及冬季田间调查等方法,初步明确了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的越冬情况。结果表明:经35 d的7℃低温胁迫,草地贪夜蛾幼虫、蛹、成虫均死亡;2019年12月15日-2020年3月1日在湖北省襄阳、武汉两地室外越冬模拟试验表明,2020年2月1日,即放虫后第47天两地均未发现存活虫体;2019年12月中旬-2020年4月中旬,湖北襄阳、武汉、通山田间生境调查表明,只有2019年12月15日在襄阳发现1头草地贪夜蛾5龄活体幼虫,其他各地均未发现存活虫体或诱捕到成虫。经过室内低温试验、室外越冬模拟试验及田间越冬调查,初步认为2019年-2020年冬季草地贪夜蛾在湖北大部分地区不能越冬。 相似文献
20.
对在广东省昆虫病原真菌资源调查中发现的一种经常在褐飞虱种群中引发流行病的昆虫病原真菌进行了研究.经鉴定,该菌为飞虱虫疠霉(Pandora detphacis),并就其感染飞虱后对褐飞虱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该菌初生分生孢子萌发率进行了测定.为开发利用该菌防治褐飞虱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