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文化在社区文化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文化在社区文化中的积极作用上海宋园茶艺馆卢祺义近年来,茶文化已在不少社区蓬勃兴起,作为我国茶叶出口重要口岸的上海也不例外:各种茶艺表演及茶文化研讨活动此起彼伏,方兴未艾;闸北区政府以宋园茶艺馆为依托,决定把茶文化列为社区特色文化,目前正与上海市茶叶...  相似文献   

2.
上海第一家融茶文化、茶经济、茶科研于一体的茶艺馆——宋园茶艺馆自去年七月十日开馆以来,已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报、工业经济报、电台、电视一台、二台等二十多家新闻机构相继发表消息和专访文章;数千名文化教育界、政界、工艺美术界等各界“茶人”以及茶文化爱好者慕名而来,品茗谈艺,了解茶文化知识,交流茶事信息,甚至有多名八十多岁的老者冒暑远道而来,情景十分感人;包括瑞典瑞华公司等众多企业和社会团体已前来举办团体专题茶事活动,目前前来预约登记团体活动的单位仍连接不断。宋园茶艺馆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3.
茶文化与饮食文化、旅游文化、企业文化等众多的文化热一样,已经成为众所瞩目的文化热点。申城首家茶艺馆——宋园茶艺馆去年七月十日开馆迄今,轰动效应不减,吸引数千爱茶人士品茗观赏,海内外报纸、电台纷纷采访报导,称誉沪上。“宋园”超乎意料的社会反响,使我们对茶艺馆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也促使我们对茶艺馆应负的社会责任这一课题加以探讨、摸索、实践、总结。结合“宋园”的实践,我们体会到现代茶艺馆的社会责任有以下五个方面,不当之处,万望各界爱茶人赐教。  相似文献   

4.
陈铭华 《农业考古》2002,(2):151-151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一朵奇葩的茶文化 ,得到社会的重新认识和推崇 ,由此兴起了上海茶文化热潮。 1 991年 7月 ,上海首家集茶文化、茶经济于一体的茶艺馆———宋园茶艺馆的建立 ,为茶文化活动的开展增添了新的内涵。 1 992年 8月 ,“宋园”建立了上海第一支以小学生表演茶艺为主体的苗苗茶艺队 ,也是当时全国第一支少儿茶艺队。以后逐渐形成了以上海黄浦、闸北和浦东为基础 ,以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培训基地的少儿茶艺活动中心。上海市教委还专门组建了上海市中小学茶艺教研组 ,在上海的中小学中开…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北京市的“五福茶艺馆”创办于 1994年 ,是首都第一家茶艺馆 ,现已经发展到 12家连锁店 ,对北京茶艺馆事业发挥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五福”历来重视普及茶文化知识 ,经常举办茶艺、茶道讲座 ,积极参与举办国际茶叶博览会 ,进行国际茶艺交流 ,协助组织华侨茶叶发展研究基金会茶人之家 ,支持茶文化书籍的出版和发行 ,充分发挥了茶艺馆在茶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近 ,“五福”茶艺馆又开展了“‘五福’让您把中国茶文化带回家”的活动 ,凡是“五福”的会员或是在茶艺馆消费满 2 0 0员的顾客 ,就可以获得…  相似文献   

6.
柏凡 《农业考古》2002,(2):174-177
20 0 2年 3月 2 8日晚 8时 ,由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和南昌女子职业学校白鹭原茶艺馆联合举办的“名人齐聚白鹭原 ,世界共饮中国茶”主题茶会在白鹭原茶艺馆隆重举行 ,同时也是白鹭原茶艺馆正式对外开张的第一天。此次茶会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江西电视台、《江西日报》、《信息日报》、《都市消费报》、《南昌晚报》等各家媒体纷纷前来报道茶会盛况。省政协副主席王林森、刘运来、喻长林和原省政协副主席叶学龄等前来祝贺。有来自挪威、英国、美国的外国友人、国内各地茶界人士、江西省社会各界人士数百人参加了茶会。白鹭原…  相似文献   

7.
陆羽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总结人类茶叶文明史的伟大人物,被后世尊为“茶神”。他在《茶经》这部巨著中,建筑起了中国茶叶文化的基础框架:物质文明方面,总结了当时先进的茶叶生产技术,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精神文明方面,融会了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精华,促进了茶德和茶艺的形成,对中国茶文化体系的建立和茶文化的传播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其影响是深远的。限于篇幅,本文仅就陆羽《茶经》中对中国茶文化影响最大、最深刻的道家美学思想进行初浅的探讨,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世界茶叶的故乡在中国”。早在唐代我国就有了较具规模的茶文化,并开始向国外传播(1)。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华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弘扬和发展茶文化,对加快云南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价值。一、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溯源茶,古字为”、“茶”、“”。关于茶的起源,史载甚少,历来是众多学者争论不休的公案。先秦药书《神农本草》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代陆羽《茶经》也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同于鲁周公。”由此,许多学者推断荣的发现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出席第十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感赋上海国际茶文化节 ,从 1994年始办 ,迄今已成功举办十届 ,持之以恒 ,成就斐然。本届茶节开幕式于四月十二日晚在上海不夜城绿地举行。实堪纪念 ,遂咏一绝。十年茶节耀光辉 ,茶茗为媒( 1) 显作为。带动各方求发展 ,迎来经济尽腾飞。注 :(1)茶茗为媒 :上海茶人的理念是 :以茶会友 ,以茶为媒。喜观“松阳银猴杯”茶道交流偶成4月 13日晚 ,第十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松阳银猴杯茶道交流”在宋园茶艺馆举行。喜观之余 ,偶成一绝。茶道交流茶茗香 ,竞为茶节增辉光。不同表演相融汇 ,百态千姿各见长。喜观沪上少儿茶…  相似文献   

10.
刘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确定茶为中国“国饮”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国是茶叶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 ,在世界茶叶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 ,我国又是茶叶的故乡 ,茶文化源远流长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 ,倡导茶为“国饮”很有意义。这有利于展现中华茶叶古国的风韵 ,提高我国茶叶的国际知名度 ,扩大产品出口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议 ,扩大内需 ,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有利于促进海内外经济文化交流 ,以茶会友 ,增进中外人民的友谊。确定茶为“国饮”是一项崭新工作 ,…  相似文献   

11.
《茶艺学》是范增平先生“茶文化业书”系列之一,他将二十年对茶的研究,为天下人开辟一条既拥有理想,又不失去现实生活之路的“茶文化丛书”。《茶艺学》可以教人过得既有意义又从容愉悦的生活,不只是喜欢品茶的雅士该读,想开设茶艺馆的人更该要读,尤其讲授茶艺的人可以将这本书作为教科书。我是好饮茶之老人,但我并不能称为是品茶的雅士。我为自己的休闲生活找好活动,于是,我就仔细的选书读,自然地,《茶艺学》最合我的要求了。我认真地读,印证我平日虽嗜茶如命,但在茶知识方面实在是很浅薄,只凭着对幼年时父母薰染而有的“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有历史悠久、异彩纷呈的茶文化事项。虽然近些年已有多种茶书问世,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全面系统介绍茶文化知识的普及读物,《中华茶文化丛书》正是填补空白之作。《中华茶文化丛书》展示了数千年中国茶文化精华的风貌,中国茶叶品饮艺术的情趣和具体操作,以及中国茶叶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影响,致力于探求茶文化的根本精神和与当代生活的密切关系。丛书共10本,为大32开本,100多万字,书前均有彩色插页。每本书的名称分别是:1.《茶路历程——中国茶文化流变简史》2.《茶品悠韵—…  相似文献   

13.
很高兴来到重庆,来到白鹭原茶艺馆。我们都知道,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是最早发现、栽培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世界上的茶叶、种茶、制茶和品饮茶叶都源自于中国。而中国最早的茶产地,又是西南地区,包括历史上的巴渝地区,现在的重庆就属于这一区域。所以说,重庆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  相似文献   

14.
历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简介1994年4月17日首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开幕式在闸北公园举行,节中有闸北公园游园活动,中国“当代茶圣吴觉农在上海”陈列室揭牌仪式,茶文化研讨会,茶艺表演交流,宋园茶艺荟萃,茶趣征文,经贸展销,风情旅游等。前来参加茶文化节的海外...  相似文献   

15.
台湾茶艺家范增平被汪怡记茶艺馆特聘为顾问,日前来沪参加茶艺馆开馆仪式,他向沪上茶友介绍了海峡彼岸茶艺的兴起和现状。范先生说,台湾重视茶文化并不早,是从70年代开始的,当年是洋饮料风行,咖啡馆林立,台湾的茶叶业势必十分萧条。1977年,在台北市仁爱路上开出了全省第一家茶艺馆,老板是留法学艺术的管寿龄小姐,里面陈设富有艺术气息,与旧式茶馆不一样。这种“茶艺馆”既发扬传统精神,又结合现代潮流,于是被一批思索“文化寻根”的知识界朋友所重视。他们想推动复兴中华茶文化,得有个“名”才能“言”顺。用“茶道”吧,  相似文献   

16.
乾隆八旬万寿庆典是清代鼎盛时期所举办的规模最为宏大的宫廷庆祝活动,展现了宫廷茶文化最为繁荣的景象,可惜清代官方的档案对其时茶文化的状况记载甚是不足。当时众多藩属国派遣使团前来朝贺,其中“朝鲜使行录”文献中的徐浩修《燕行纪》,比较详细地记载了清代宫廷中有关茶文化的所见所闻。笔者以该文献为主要研究资料,辅以中国方面的相关资料,分析了乾隆八旬万寿盛典期间的茶事活动及其效用,如重华宫茶宴联句、君臣茶礼、乾隆茶叶及茶具赏赐以及接待用茶等;然后截取《燕行纪》32处与茶叶相关的内容,进一步分析和整理,根据其中出现的茶叶种类和茶具类型,深入探讨和了解当时的茶文化。概言之,在11天宴会中,茶事出现的茶叶和茶具分为:骆茶(即乳茶)、清茶、普洱茶、香茶、茶膏;茶罐(即茶壶)、金盖白玉盖碗、琥珀茶盘、象牙茶盘等。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个文化人,供职于福建省安溪县文化馆。1996年5月,响应县委、县政府鼓励机关干部离岗办实业的号召,只身来到广东惠州创办集茶艺、品尝和销售为一体的茗山茶艺馆。四年多来,先后在广东惠州、惠来、福建泉州办起了四家连锁企业,以高品位的茶文化装修格调,高质量的名茶产品,高文明的茶艺服务,高规格的文化交流,逐步形成“茗山茶艺”的特色与风格,探索出一条文化与商业相结合的传播茶文化、促销安溪茶的经营之路。弘扬茶文化必须有载体,办好茶艺馆把品尝与促销有机结合起来,是推动茶文化传播和扩大名牌优质茶叶销售的有效途径我…  相似文献   

18.
何融融 《农业考古》2002,(2):74-75,95
一、中华茶文化释义和研究对象五千年中华民族源远流长 ,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 ,茶树原产地在中国 ,中国是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因此 ,中华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且对世界文明进步具有特殊的贡献。但是 ,对于茶文化的研究 ,从 2 0世纪 80年代才刚刚兴起。 1990年在杭州成立“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以后 ,海内外各种茶文化学术团体开始广泛交流 ,各式各样的茶艺馆和茶艺表演队争奇斗艳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茶文化热” ,形成跨地区、跨国界的文化现象。这是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红楼梦》总共120回,其中有112回讲到茶,其中对名茶、茶具、择水、茶俗、茶礼皆有涉及。本文从茶事活动、茶对人物的塑造两个角度对《红楼梦》中的茶文化浅作评述。红楼茶品,精茗叠见;红楼茶事,亦雅亦俗;曹雪芹展现了全方位的中国茶文化,也借茶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博物馆等4个单位共同筹办的福建茶艺馆,已接近全面竣工,并于今年9月间作预备性内部开放。福建茶艺馆首期工程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反映各主要茶区特色的一楼四厅,馆内还设置蔡襄的《茶录》碑亭,反映著名惠安石雕艺术的“乌龙喷泉”以及用福建名茶“铁观音”、“大红袍”等神话传说为素材的大型茶事壁画,直径达1.25米的世界最大的德化瓷茶壶,集中海内外书画名家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茶艺画廊”等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