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3 毫秒
1.
河西地区番茄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河西地区是我国的种子产业带,该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产种子颗粒饱满、质量好,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番茄是河西地区的蔬菜制种品种之一,但近年来因农民对制种技术掌握不当,给生产带来不少经济损失.笔者经多年的生产实践,现将河西地区番茄杂交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番茄适应性强,易栽培,产量高,营养丰富,现已成为蔬菜生产中重要品种之一,番茄种子的质量在番茄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今所有番茄种子高端品种都是杂交种,杂交制种分为露地杂交制种与大棚杂交制种,而大棚杂交制种技术是近年兴起的新技术,它与露地杂交制种相比具有种子产量高、种子纯度好、种子饱满千粒重高、种子颜色好、提早收获,病虫害少、制种风险低、在大棚内不受天气影响易于农事操作等优点,大棚番茄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番茄良种繁育速度,1997~1998年我们进行了番茄秋延后制种试验。1997年制种面积0.5亩,收获种子2.5kg,种子发芽率96%;1998年制种面积0.4亩,收获种子2.3kg。其具体技术措施是:1播种期6月下旬春播制种番茄种子收获后,抓紧...  相似文献   

4.
从苗床准备、营养土配制、种子处理、催芽、苗期管理、授粉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番茄杂交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露地番茄制种方式出现的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进行番茄大棚制种试验研究,探寻适合番茄大棚杂交制种技术的方案。[方法]以番茄为试验材料展开试验,研究植株定植密度、整枝方式、花序节位、授粉次数对番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番茄杂交制种最佳定植密度为49 500~52 500株/hm2;最佳整枝方式是双干整枝,双干整枝种子产量可比单干整枝增加25.90%,双干整枝以主干第2、侧枝第1花序的制种效果较好;从节约劳动成本考虑,以2次授粉为最佳重复授粉次数。[结论]该研究可为番茄大棚杂交种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番茄属于茄科番茄属的植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人们最喜欢的物美价廉的蔬菜。番茄杂种优势明显,表现为早熟、丰产、抗逆性强、生长势强,果实整齐一致。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广泛利用番茄的杂种优势,因为杂种优势只能利用第一代,所以要年年制种。而酒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决定了番茄杂交制种技术的发展,从而通过杂交制种技术开发新品种。杂交番茄就是通过塑料大棚育苗、制种田管理、杂交技术、去杂去劣、种子收获而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种子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番茄(F1)种子集约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保华  何建东  初梦舟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2):106-106,114
对制种过程中育苗、授粉及种子提取等关键技术工艺进行优化筛选,形成了一套集约化、系统化番茄杂交制种生产技术,该技术应用于规模制种生产,其综合效益较传统工艺提高20%以上,为种子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8.
番茄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苗床准备、营养土配制、种子处理、催芽、播种、出苗期管理、制种田的选择与管理、授粉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番茄杂交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讨番茄坐果部位、后熟度、发酵时间、种子晾晒方式对制种番茄种子发芽的影响,为提高杂交番茄种子发芽率及发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发芽势和发芽率判断番茄种子发芽力的强度,结果表明:番茄坐果部位、后熟度、发酵时间、晾晒方式等因素对番茄种子发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田间温室条件下,番茄种子发芽最佳条件为:采果部位以中部果为主,争取上部果;后熟时闻应以2-3d为佳;发酵时间应以8h内为宜;种子应置阴处风干。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番茄的杂交制种主要以人工去雄授粉的方式进行,存在制种成本高、杂交种纯度难保证等风险。利用雄性不育系做母本进行杂交种子生产,可减少人工去雄劳动量从而降低成本,并可提高种子纯度以及避免亲本流失。目前,番茄中已报道了50余份花粉败育类型的隐性核不育突变体,但两大难点严重制约了它们在番茄杂交制种中的应用。一方面,不育系的转育需要多代回交,费工费时且有连锁累赘;另一方面,这些雄性不育系难以找到有效的保持系,不能大量繁殖不育系种子供制种用。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3.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体外抗氧化体系比较黑豆不同部分馏油抗氧化性活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索氏提取黑豆馏油的最佳工艺,提取黑豆不同部分馏油;研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在样品浓度为1.0 mg/mL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83.9%、豆黄(黑豆去皮部分)馏油64.8%、豆皮馏油17.3%,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41.3%、豆黄馏油33.2%、豆皮馏油77.9%。[结论]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全豆馏油、豆黄馏油、豆皮馏油,对DPP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豆皮馏油、全豆馏油、豆黄馏油。  相似文献   

16.
应用萄聚糖凝胶柱层析对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包溶性抗原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纯化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抗原的最适条件为:选用萄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系统;洗脱液为03MPBS(pH72),床体积为10cm×165cm,上样体积为500HL;流速为12mL/h。纯化抗原可使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提高30%。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古代创造了麦草覆盖生产韭 黄及泥碗护苗等传统设施农业技术,至今仍然受到农民欢迎,在 甘肃省中部应用面积约5万多hm2。建国后,甘肃设施农业获得 了新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引进应用北京改良式 温室阶段,时间在20世纪50-60年代;第二个阶段为塑料拱棚 与地膜覆盖栽培阶段,时间在20世纪70-80年代:第三阶段为  相似文献   

18.
利用已构建的过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GEF7基因植株,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与野生型植株进行对比分析,对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的幼苗表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对照明显增加;其子叶形态、数目和幼苗形态等方面均有异常表型,表明GEF7基因的功能与根的发育有关,并参与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9.
结合河北省玉米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情况 ,简析了影响玉米收获机械发展因素 ,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