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梅川水库灌区位于湖北省广济县境内。主要工程梅川水库和东西两条干渠等。梅川水库集水面积25平方公里。水库于1957年8月动工兴建,1959年10月竣工.枢纽工程由主坝、副坝(两座),溢洪道、取水建筑物等组成,主坝为粘土心墙坝,坝高22.5米,坝顶长910米,  相似文献   

2.
浅析一种新型触电漏电保护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触电漏电保护行业中,国内外普遍使用电流动作型和脉冲动作型漏电保护器。这两种保护器的触电动作电流受电网不平衡漏电流大小及其与触电电流相位差影响极大。当触电发生在不灵敏动作区时,保护器灵敏度降低并可能拒动,使触电安全保护率降低;当触电发生在灵敏动作区或...  相似文献   

3.
触电与急救讲义谢永祥,梁林森广东省农电学会(528000)第三讲人为什么会触电人的身体能传电,大地也能传电,如果人的身体碰到带电的物体,电流就通过人体传入大地,这就是触电。触电分电击和电伤两种,电击一般发生在低压触电。当通过人体的电流为30至40mA...  相似文献   

4.
杨涛 《农村电工》2001,(5):25-25
1 可能造成的触电回路1.1 两线间的触电回路。当检修者身体的两个不同部位同时触及两根导线的裸露部分或两个接线端子时,人体就接通了两线间的电路,形成触电回路。如果触及的是低压线路的两根相线,则人体承受的是380 V的线电压;如果触及的是一根柏线和一根零线,则人体承受的是220V的相电压。1.2 线地间的触电回路。当检修者人体同时触及一根带电相线和导电的地面、墙柱、自来水管等时,电流就会流过人体、建筑物和大地形成回路,人体可能承受到 220 V的电压,流过人体的电流值也严重地威胁生命。1.3 人体介入电…  相似文献   

5.
浅析漏电保护装置的选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德辉 《农村电工》2002,10(3):26-26
漏电保护装置是用来防止电击和漏电引起事故的一种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的选用,应根据系统保护方式、使用目的、安装场所、电压等级、被控制回路的漏电电流以及用电设备的接地电阻数值等因素来确定。1根据使用目的来选择用于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漏电保护装置,一般根据直接接触保护和间接接触保护两种不同的要求选用,在选择动作特性时也应有所区别。1.1直接接触保护是防止人体直接触及电气设备的带电导体而造成的触电伤亡事故。当人体和带电导体直接接触时,在漏电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之前,通过人体的触电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  相似文献   

6.
触电形式可以分为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2种.若电动机等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击穿)或绝缘性能不好(漏电)时,其外壳便会带电,如果人体与带电外壳接触,这就相当于单相触电.  相似文献   

7.
说“触电”     
当人体与带电的电器设备接触时,一定强度的电流流过人体,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俗称“触电”。触电对人体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轻者损伤身体,留下后遗症,重者会危及生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尽力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触电事故常见的形式有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三种,介绍给大家以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1触电的概念与种类 触电一般指人体触及带电体,由于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的伤害,分电击和电伤两种情况。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心脏、肺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可危及生命。按照人体触电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击触电有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9.
笔者担任山东省平度市电业公司常年法律顾问已12年之久,成功地处理了各类人畜触电事故。现结合司法实践及我国法律规定,就农村触电事故责任的界定原则及对策谈点意见,供参考。1 当前对农村触电事故责任的几种观点 农村发生人畜触电事故后,在对待和处理触电事故时,由于缺乏电业管理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不少人持有错误观点和认识。 第一种,认为电是由供电企业输送的,电费是电业公司收的,电业公司是受益者,根据权利和义务一致的原则,农村发生人畜触电事故后,当然应该由电业部门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种,认为村电工是管…  相似文献   

10.
触电一般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时 ,电流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触电事故可分为“电击”与“电伤”两种类型。所谓电击 ,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 ,破坏人的心脏、呼吸系统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严重时将危及生命 (见图 1) ;而电伤则是指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它可伤及人体内脏甚至骨骼 ,还会在人体体表留下伤痕。生产与生活中所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 ,大都是由电击造成的。图 1 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内部1 触电引起人体伤亡的原因人体触电后 ,通过心脏、肺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电流强度越大 ,触电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1.
农家用电话常识(连载3)李凤叶山东省胶南市大场西柳沟村电子设计科(266414)3触电的有关因素根据常见触电事故的分析以及有关资料的科学研究,触电的后果与如下几点因素有关;(1)人体电阻。由于人体各部的有机组织不同,故其电阻也不同。如皮肤、脂肪、骨骼...  相似文献   

12.
正在暴雨多发的季节,意外触电并不是新鲜事。网络上也有视频显示,行人在内涝积水路面蹚水前行,走到广告灯箱、路灯杆、电动闸门附近时手碰了一下就突然倒地,也多是不幸触电。雨天发生意外触电事故,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跨步电压造成的触电。暴雨过后,有些电线会断落在地上。以电线着地点为圆心,电压会随半径增大  相似文献   

13.
电工在检修低压电气装置时,容易发生的工伤事故有两类,即触电事故和高空摔跌事故。其中高空摔跌事故往往亦由触电所引起,并会造成重伤或死亡。 在一般情况下,电工进行检修工作是不准带电作业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检修点往往会突然来电,如:断开了电源的总开关有时会被人误合闸,没有明显断开点的开关(自动开关和接触器等)受强列震动而发生弹跳性误合闸等。如果检修点出现意外带电,电工就很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因此,电工在日常检修和维护工作时,必须严格执行停电检修的安全工作规程,防止发生触电事故。1 可能形成的触电回路1.1 两线间的触电回路 当检修者人体的两个不同部位,同时触及两根导线的裸露部分或两个接线端子时,人体就接通了两线间的电路,  相似文献   

14.
电工在日常检查和检修低压电气设备时,尤其是在工作场地狭窄、潮湿、高空等危险场所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和高空摔跌事故,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给人身造成终生痛苦.电工要树立“安全第一,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思想,确保正常生产和人身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本文就检查和检修低压电器的安全问题谈点看法.1 可能引起触电的回路1.1 两导线间的触电回路.当人体的不同部位同时触及两根导线的裸露部分或两根导线的端头时,人体就接通了两导线间的电路形成触电回路.如果触及的两点是低压线路的两根相线,则人体承受了  相似文献   

15.
1、触电的形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触电形式有六种即直接触电、间接触电、感应电压电击、雷电电击、残余电荷电击、静电电击。它们的特点分述如下: (1)直接触电:因系人体的任何部分触及运行中的带电导体(包括中性导体)所造成的触电。人的触电电压为系统相对地之间的电压,所以危险性最高,是触电形式中后果最严重的一种。  相似文献   

16.
电力作为一种最基本的 能源,是国民经济及广大人 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 西。由于电本身看不见、摸不 着,它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只 有掌握了用电的基本规律, 懂得了用电的基本常识,按 操作规程办事,电就能很好 地为人民服务。否则,会造成 意想不到的电气故障,导致 人身触电,电气设备损坏,甚 至引起重大火灾等。轻则使 人受伤,重则致人死亡。所 以,必须高度重视用电安全 问题。 1触电电流的大小对人体 的危害程度 触电主要是指电流流经 人体,使人体机能受到损害。 人体对流经肌体的电流所产 生的感觉,是随电流的大小 而不同,…  相似文献   

17.
马玉明 《农村电工》2002,10(4):27-27
触电一般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时,电流对人体造成各种程度的伤害。触电事故可分为“电击”与“电伤”两种类型。所谓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  相似文献   

18.
触电与急救讲义谢永祥,梁树森广东省农电学会[编者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国触电死亡人数,仅次于交通、煤矿事故而居第三位。因此,普及安全用电知识和触电急救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触电死亡事故的发生,是我们各级管电、用电部门的重要任务。《触电与急救...  相似文献   

19.
在汛期,由于空气湿度大,造成导线、电器设备绝缘性能降低,极易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现把易触电的原因告诉您,请注意安全。(1)因暴风雨,导致电力线路倒杆断线,误碰、误捡、误踩带电体,易触电。(2)误碰违章架设的“拦腰线、地爬线、挂钩线”,易触电。(3)违章在电力线路下建房,由于安全距离不够,易触电。(4)同杆架设或同孔入室的电力线、电话线、广播线混在一起,易触电。(5)使用破皮、断股的导线和劣质电器,易触电。(6)用湿手、湿布触擦电器和在电线上晒挂衣服,易触电。(7)私拉乱接、窃电等违章用电,易触电。(8…  相似文献   

20.
触电与急救讲义谢永祥,梁树森广东省农电学会(528000)第回讲触电事故的规律触电事故都是在一瞬间突然发生的,但并不是不可预防的,只要我们能掌握发生事故的规律,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有可能防止和减少触电伤亡事故的发生。触电事故的发生有如下规律:1.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