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尽快解决我县用材,烧柴。1981年春,引种Ⅰ—69和Ⅰ—72黑杨穗条500多节,在县重龙山苗圃扦插育苗0.15亩,当年产合格苗486株,平均苗高3.85米,平均地径3.62厘米,1982年又从山东兖州引进Ⅰ—63、Ⅰ—69、Ⅰ—72、Ⅰ—214和沙兰等黑杨的5个无性系穗条70余万节。产壮苗46.2万株,除留作穗条外,在沱江两岸和乡镇作了适生性试验栽培。翌年春,植树25万多株。造林3年,Ⅰ—63,Ⅰ—69,Ⅰ—72,3个新无性系平均树高12.05—  相似文献   

2.
高州县林科所1990年3月从广西钦州地区林科所引进巨尾桉组培苗3000多株建立起10亩采穗圃。从4月开始进行扦插试验,到1990年底,采用硬枝扦插共得苗13000株,平均成苗率26.4%,最高达67%。自1991年1月至7月30日,  相似文献   

3.
1 引种与推广概况我省杨树引种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3—1974年,引种了沙南杨、银白杨、北京杨和163、169、172、加龙杨等,在澧县、西湖农场、岳阳等地栽植成功但未形成规模;第二阶段是1976年—1978年江苏泗阳全国平原绿化会议后,我省汉寿、沅江、澧县先后引进黑杨派Ⅰ63、Ⅰ69、Ⅰ72、Ⅰ214和Ⅰ45、加龙杨六个无性系。1978年汉寿县林科所用扦插苗营造试验林9.6亩,沅江林科所扦插栽植试验林30亩。引种试验表明,Ⅰ63、Ⅰ69、Ⅰ72  相似文献   

4.
1985年3月,我所营造湿地松扦插苗80株,火炬松扦插苗40株,设湿地松、火炬松实生对照林各40株,计面积1.8亩。1989年冬天调查,扦插苗造林比实生苗造林效果好,说明国外松无性造林,将给营林技术带来变革和进步,对实现良种化,提高生产力,将起着重要作用。供试材料为本所自己扦插和培育的1年生苗,湿地松扦插苗和实生苗高约27厘米,火炬松扦插苗和实生苗高约25厘米。各处理为随机组合排列,因苗木数量所限,重复数  相似文献   

5.
银杏优良品种无性系繁殖扦插育苗,能保持品种的纯真优良特性,节省种子,加速良种繁殖,提早结实。采用扦插育苗是建立银杏初级采穗圃园优良家系品种和嫁接苗缺乏的一种快速繁殖新途径。 1995年2月,林业厅、地、县林业局在兴安县溶江镇石马坪培育银杏苗。扦插育苗试验面积2亩,扦插21100株。扦插枝条采于兴安漠川、白石、高尚等三个乡,经调查核实,所采的枝条都是优良品种枝条。到1995年12月上旬,成苗20256株,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红枣嫩枝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探讨嫩枝扦插技术在红枣育苗上应用的可能性,1984—1986年我们在枣树品种、扦插时间、扦插基质、处理液浓度等方面做了试验。三年中共进行了七次试验,扦插面积150平方米,移值面积4亩,已生产合格苗木约3,000株。改变了过去枣树育苗靠根蘖、野枣嫁接这  相似文献   

7.
日照县苗圃的革命职工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从1969年以来,进行毛白杨扦插育苗,特别是春采春插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活率一般可达70—80%。今年春,该圃扦插毛白杨8亩,共产苗38,400株,每亩平均产苗4,800株(株行距20×30厘米),苗高一般达2.5米左右,根径2厘米左右,生长较好的高3米以上  相似文献   

8.
油茶全光自动间歇喷雾快速扦插育苗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高州油茶(Camellia sp.)即白花大果油茶是一个较好的物种。1979年全县从16万亩大果油茶林中,选出符合标准的优树30株。为加快其繁殖速度,解决当前生产中对良种的需要,我们从1980年开始,在县林科所应用全光自动间歇喷雾方法进行了油茶快速扦插育苗的有关因素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共扦插育苗17,986株,成活率90.9%。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沙棘扦插育苗获突破性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北京林业大学与河北省涿鹿县科委协作,在大堡乡搞沙棘扦插育苗试验研究,获得突破性的成果。通过部级鉴定,专家认为这项技术为国内首创,其扦插发根率己达到国际水平。解决了沙棘苗木人工控制雌雄株,短期内大量培育相同遗传性的自根苗等技术问题。四年来,先后建起了国内仅有的电子间歇自控全光喷雾育苗装置,建起5亩嫩枝、硬枝扦插试植示范围。1987年扦插成苗的两万株,平均苗高40厘米,地径0.5厘米,在  相似文献   

10.
散生竹多用埋鞭方法育苗,由于育苗材料采自竹林,因而影响竹林发笋成竹。另外,也因材料有限,繁殖苗木不多,难以满足大面积造林的需要。1963年以来,我场发展竹林面积较大,为解决苗木不足问题,试用埋秆、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经反复试验,已获成功。如1974年,一株刚竹埋秆当年可产苗8~32株,共埋秆8株,育苗0.03亩,总产有根苗152株,其中根径最粗的0.2厘米,最高的0.55米。1975年幼苗离体分植0.1亩,成活108株。又如1973年,用焦壳淡竹扦插0.01亩,成活1株,当年繁殖竹苗10株,其中根径最粗的0.2厘米,最高的0.19米。幼苗在初期繁殖较快,据1977年调查,刚竹苗由移植后成活的108株,增长为1088  相似文献   

11.
为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提供优质苗木,加速杉木优良无性繁殖工作,贵池区苗圃建立优良无性系原种圃2亩,无性系测定圃3亩,采穗圃13亩,扦插繁殖圃12亩,预计可采优良无性系穗条120多万根,繁殖优良扦插苗木40多万株,每年可供营造  相似文献   

12.
水杉系落叶乔木,杉科,是一种珍量的稀有树种。水杉喜光,生长快,春天抽发新梢,小枝下垂,小叶片淡绿色,树型优美多姿,木材用途也很广,是四旁、庭院、街道重要的绿化树种。目前,种子来源很少,大部分靠扦插培育幼苗。我场从七六年开始引进两株,因天旱和管理不善,枯死一株,仅存一株,长势良好,七八年树高已达1.3米。  相似文献   

13.
墨西哥柏优良无性系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盛  邓东发 《湖南林业科技》1994,21(3):39-42,54
从6.8万亩墨西哥柏引种试验林中,选出150个单株,并从其上采取插穗,连续三年进行扦插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6月扦插,成活率可达70.3-77.2%,8-11月扦插,成活率稳定在84.7-88.4%。试验研究还表明:墨柏扦插繁殖,插壤持水能力,插壤适宜含水量,插穗的性状是影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6年生以前的实生母株上的插穗,扦插成活率与年龄的相关性不明显。扦插成活率随着无性继代代数的增加面明  相似文献   

14.
<正> 全光照自动喷雾扦插育苗是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先进育苗技术,它具有生根迅速、苗床周转快、产量高、质量好的优点。扦插一周后即可长出新根。一年可扦插三期,每平方米可扦插350—520株。五月底扦插的苗,当年苗高可达1.5米,80%的苗可达一级苗标准。该项技术在我国南方一些省份已有应用,但在北方尚处于试验阶段。1989年,我场针对省、县需要大量湖桑苗的情况,采用这项新技术进行湖桑育苗。设计建苗床50个,扦插面积12000平方米,占地30亩。由于绿枝供应不足,仅扦插二期,80个苗床,插扦苗木730多万株,其  相似文献   

15.
扦插密度对柳树苗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管理措施、插条质量相同的条件下,柳树扦插密度以3170株/亩为最好,其株行距为30×70厘米。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营林技术的新发展,1978年冬开始的杉木无性系选育研究,共收集育种材料690株,建立采穗圃2.5亩,培育扦插苗20多万株,营造无性系评比试验林35亩,无性系示范林近1000亩。首届推出的20个优良无性系,比对照树高提高12—60%,胸径提高10—99%,对实现杉木造林良种化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甘泉县中心苗圃建立于2001年4月,是利用国债资金建成的县办国有苗圃.该苗圃位于甘泉县道镇甄家湾村210国道边,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苗圃面积492亩,共移植侧柏、油松、银杏、五角枫、地锦、红叶小檗等苗木96亩,扦插臭柏20亩,速生杨5亩,新育枣、刺槐、山杏、山桃等90亩,建成了经济类树木采穗圃暨示范园230亩.今年苗圃育苗总量达到230万株,今春共出圃各类苗木25.1万株,今秋明春可出圃苗木120万株,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8.
1976年我场第一次繁殖水杉苗,母条从外地调入。为了自力更生解决种条问题,我们采用埋棵育苗法繁殖水杉1.1亩,总产苗量32712.9株,亩产29739株,平均苗高54.5厘米。埋棵育苗的好处是:(1) 母株具有根系,成活率极高。据10月8日现场调查,1.1亩水杉全部满苗,没有断条缺苗现象,而在相同条件下,埋条育苗断条现象严重,硬枝扦插苗成活率也只有76.5%。(2) 产苗量高。每亩产苗29739株,为埋条法的1.6倍,为硬枝扦插法的1.8倍。(3) 苗木健壮。平均苗高54.5厘米,为埋条苗的2.8倍,为硬  相似文献   

19.
1973年我所从外地引进水杉实生苗2万株。1974年通过春、夏、秋三季扦插,发展水杉苗70多万株。这些苗木除本所留床16万株外,其余都分配到公社和大队林场进行插条繁殖。1975年初步统计,全县春、夏两季共扦插水杉400多万株,其成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柑桔育苗向集约化,工厂化,和无性系化的方向发展,以提高育苗工效,降低育苗成本,我们自1985—1988年从总结我所柑桔嫁接扦插入手,在一般自然条件下,将6年生实生枳壳进行促萌,用萌条作砧木,先嫁接柑桔,再扦插至苗床,一次成苗,取得圆满的结果,于1988年12月抽样实测1987年5月25日嫁接扦插的苗木,平均亩高64.7cm,成活率主根平均粗0.86cm,侧根大于0.4cm的每株有2—3条。1988年嫁接扦插了2.3万株,平均达92.7%。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