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用量氮肥对大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林  李大霞 《蔬菜》2015,(1):30-33
为寻找大蒜发生“面包蒜”的原因,在大蒜越冬期对赣榆白蒜用不同量的氮肥进行追肥试验,对大蒜鳞茎的鳞瓣数、鳞瓣的鳞片数(鳞叶数)、植株假茎长度及产量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到了大蒜产生“面包蒜”的直接原因。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大蒜临界光照时间延长,使鳞瓣的鳞片向上发育叶身成为普通叶而发生二次生长,向外不断分化鳞片而形成“面包蒜”。  相似文献   

2.
柏林  李大霞 《蔬菜》2014,(12):34-36
为了寻找大蒜发生"面包蒜"的原因,在大蒜越冬期对赣榆白蒜采用不同栽培模式、不同量氮肥进行追肥试验,对大蒜鳞茎的鳞瓣数、鳞瓣的鳞片数(鳞叶数)、植株假茎长度及产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大蒜鳞茎鳞瓣的鳞片向上发育叶身成为普通叶而发生二次生长,向外不断分化鳞片而形成"面包蒜"。地膜覆盖进一步促进大蒜产生"面包蒜"及二次生长。证明了大蒜临界光照时间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延长这一科学原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作者在1962年对著名品种紫皮蒜和狗牙蒜形态发育的初步研究桔果。文中指出大蒜生长过程可分为萌发期、幼苗期、鳞芽与花芽分化期、蒜办与蒜苔成长期和休眠期等五个时期;根系萌发的数量和速度与剥皮去踵有关。叶片的全部展出期和生长高峰因品种而不同。大蒜种办的消失、鳞芽和花芽的分化是大蒜生理过程的关键;紫皮蒜的种办消失可做为其鳞芽和花芽分化期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云南独蒜     
独头蒜(简称独蒜),其结构与普通大蒜中的一个蒜瓣相似,仅形状和大小不同而已.大蒜播种后到幼苗期结束,逐渐进入鳞芽、花芽分化时期,分化出的鳞芽将来发育成蒜瓣,蒜瓣是营养物质的贮藏器官,也是繁殖器官.鳞芽的分化和膨大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日照,如果日照不足,则植株只能继续分化叶片而不形成鳞茎.  相似文献   

5.
陈红娟  柏林  李彦苇 《蔬菜》2017,(10):36-38
为解决大蒜生产上常发生"面包蒜"、二次生长而造成鳞茎、薹蒜减产的问题,总结出前期氮肥使用达到一定量时大蒜易发生"面包蒜"这一规律,及短日照是大蒜发生二次生长的直接原因。探索出推迟播期防止二次生长,定时定量施肥控制"面包蒜"的产生,同时结合覆盖地膜以提高大蒜产量与品质等有效措施,为全面克服大蒜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6.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中以鳞芽构成鳞茎的栽培种,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蒜、胡蒜。大蒜原产于欧洲南部和中亚。最早在古埃及、古罗马和古希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栽培,当时仅作药用。9 世纪初传入日本,16 世纪前叶扩展到非洲和南美洲,18 世纪后叶北美洲开始栽培。现已遍及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湖北省广水市大蒜病毒病已经成为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生产。据调查,一般田块病株率为20%~30%,重病的可达50%~60%,有的甚至绝产。作者从1988年起在广水市陈巷镇大蒜产地进行田间调查,并作了发病的初步分析,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 大蒜病毒病的特征本病自鳞芽(蒜瓣)长出第一片叶始即可发病,这些病叶都是从带病的鳞芽产出的。在叶片上发生  相似文献   

8.
洋葱型大蒜为大蒜鳞茎异常生理变态所形成的类似洋葱鳞茎结构的大蒜(原称“面包蒜”),该鳞茎主要由肥厚的叶鞘基部及鳞芽的外层鳞片加厚所构成,无肉质鳞片或肉质鳞片极不发达,可形成蒜薹或无薹分化,无任何食用价值。洋葱型大蒜的形成与N、P、K超量施用且配比不当,追N过多且时间过早,土壤过于粘重并长期处于水分饱和状态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乐都紫皮大蒜种植规模以高店镇、雨润镇为中心,辐射12个乡镇,2006年面积达2 100hm^2,90%销售到外省,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占一席之地,并根据市场要求,种植模式由原来单一分瓣蒜发展为分瓣蒜和独头蒜.独头蒜是乐都县科技人员总结多年经验,通过播期和水的控制,抑制鳞芽分化而得之,自2001年以来发展迅速,2006年占大蒜总播种面积的25%.据试验,在同等肥水条件下,比分瓣蒜增效益20%~30%,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绿芦笋嫩茎产量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又名天门冬、龙须菜,以使用其嫩茎为主,其嫩茎香肥脆嫩,滋味鲜美,有特殊的芳香味,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1.嫩茎形成嫩茎是由地下茎的鳞芽萌生而来的,鳞芽的多少与同化养份的供给有关。同化养份供给充足,形成的鳞芽群多而粗壮。而鳞芽的萌发与伸长更依赖于同化养份的供给。初舂采笋前期,嫩茎的形成全依赖于前一年由茎叶光合作用合成、运转储蓄在根中的同化养份。  相似文献   

11.
据我们观察,我县大蒜次生现象常有发生,发生程度各年不一样。大蒜次生现象有三种表现:一是由小鳞瓣的保护叶长出狭长的须状叶身,叫次生叶;二是分化早的鳞瓣再次分化成小蒜苔,叫次生蒜苔;三是在次生苔周围分化发育成数量不等的小鳞瓣,称为次生鳞茎。在次生叶和次生苔伸出假茎过程中,往往把假茎挤压破裂,形成丛生分株状态人们称为“马尾蒜”、“胡子蒜”、“分株蒜”。  相似文献   

12.
枣芽只有顶芽及叶腋间的主芽能以鳞芽的状态存在,副芽是鳞芽的附属器官,不能独立存在。鳞芽为具有一个主雏梢和数个副雏梢的芽体。芽内副雏梢数决定萌芽后形成的脱落性二次枝数。枣股每年发生脱落性二次枝的多少,取决于前二年芽内形成的主雏梢的节数。花芽分化期主要在春季芽萌动时。枣芽的构造和发育特性,对芽的萌发特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苹果树的春季刻芽技术李刚(山东省枣庄市农业学校277102)春季当日平均温度5℃以上,土温7~8℃时,苹果树即开始萌芽,但由于顶芽产生抑制物质的影响,使侧芽不能正常萌发,导致一些枝条出现光腿现象。为使侧芽正常萌发可采取刻芽措施,苹果树春季刻芽的适期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鳞芽分化后外源GA3、ABA和乙烯利处理对播前蒜种不同处理的不同品种大蒜二次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处理对外层型二次生长影响较小,但对内层型二次生长(SGi)有极显著效应。GA3和乙烯利处理使SGi增加,ABA处理使SGi减少,不同品种、不同蒜种处理区激素效应显著性有异。蒜头产量和商品性受激素处理影响不大,但乙烯利处理使蒜台产量极显著降低,GA3和ABA处理也对蒜台产量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蒜(Allium sativum L.)不同发育时期鳞芽的徒手解剖和石蜡切片显微观察,鳞芽生长发育主要分为3个时期,即鳞芽分化前期、鳞芽分化期、鳞芽膨大期。鳞芽分化前期是叶原基的形成时期,叶原基具有典型的原套—原体结构。鳞芽分化期是小鳞芽的形成时期,小鳞芽形成位置与分生细胞团所在位置有关,已经形成的鳞芽在进行物质积累的同时其内部生长点还在继续分化。在鳞芽膨大期,分生组织细胞核中染色体变化活跃,分生细胞团内部有淀粉粒的积累,木质部具有发达的导管。对鳞芽分化期不同部位的切片进行PAS染色,发现细胞分裂旺盛的生长锥糖颗粒含量丰富,细胞质浓,染色较深,糖颗粒物质在分生细胞及其周围细胞之间存在着浓度梯度。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留芽数量对藏红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期,不同留芽数量下的藏红花各生长阶段发生的时间差异不大。藏红花种球萌动以后,留3个侧芽的植株生长最快,留2个侧芽的植株生长最慢。在开花期,不同处理的花梗长度、花朵直径、叶片数及叶长差异不显著。随着留芽数量的增多,藏红花的柱头、雄蕊的干重增加,但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建议在生产中保留2~3个侧芽,以便提高柱头产量。  相似文献   

17.
大蒜头是鳞茎吗?韩素青,石万方(黑龙江省佳木斯农业学校)《蔬菜栽培学》将大蒜描述为:"大蒜头即鳞茎,其外面是多层干缩的叶鞘,内部为肥大的鳞芽,鳞芽通称蒜瓣。"从植物学考虑,大蒜的茎和叶都相应发生了变态,因此《植物学》中也是在鳞茎的变态中提到大蒜,但对...  相似文献   

18.
经我多年试验总结,幼树1年生枝条5月中下旬,当发枝70%-80%封顶时进行拉枝,其好处比秋拉枝多。5月拉枝,一个枝条上发出的芽比秋天拉枝多发芽25%-30%,因为它是有芽就发;而秋拉枝则是只发背上和左右侧芽,下面芽不发。  相似文献   

19.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中以鳞芽构成鳞茎的二年生草本栽培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料,并且具有很好的保健与治疗功效。近年来,菏泽市大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年种植面积达5.33万hm^2,其中蒜头总产量达108万t,蒜茎产量近18万t,主要分布在菏泽的成武、巨野、单县、定陶、曹县。为便于蒜农做好病虫草害防治工作,确保大蒜安全生产,我们于2005-2007年对当地主要病虫草害种类和相关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中以鳞芽构成鳞茎的二年生草本栽培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料,并且具有很好的保健与治疗功效。近年来,菏泽市大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年种植面积达5.33万hm^2,其中蒜头总产量达108万t,蒜茎产量近18万t,主要分布在菏泽的成武、巨野、单县、定陶、曹县。为便于蒜农做好病虫草害防治工作,确保大蒜安全生产,我们于2005-2007年对当地主要病虫草害种类和相关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