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还存在着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土地强征、房屋强拆、城乡差距仍然明显、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重点揭示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有利于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人才扎堆,而基层条件艰苦地区人才匮乏,这已经成为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瓶颈。把城乡一体化和大学生基层就业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从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出发,有计划地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加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行列,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新途径。大学生参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但缓解就业难题,而且将会大大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203-204
我国作为世界举足轻重的农业大国与人口第一大国,在其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出现贫富差距分化以及城乡经济差距的问题,同时不容忽视的还有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城乡一体化必然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城市的发展带动乡村,乡村推动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必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前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形成经济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近些年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备受瞩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这一目标的完成是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同时也是离不开农机监理工作的辅助作用的。因此,本文主要对新形势下农机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从而加深对此工作的理解,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乡统筹就业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打破对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使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城乡就业矛盾及发展差距是影响贵州省全面小康建设的最大阻碍,必须高度重视。分析了贵州省城乡统筹就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又进一步探讨了加快推进贵州省城乡统筹就业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发展过程速度的加快,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评判标准之一。随着我国不断地融入世界的趋势,我国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城乡问题更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山东是我国的大省,近年来山东省致力于加快山东城乡融合的进程,尤其是加快试点地区的改革发展,全力寻求适合山东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方法。但是,城乡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摸索前行的过程,山东省目前的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还是存在的,山东省的城市化发展一体化依旧处在发展的阶段,距离最高阶段还有一定的距离,通过分析山东省的现状与问题,找到推动城乡结合、共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相对减少,依靠传统作业的农民被剥离出来成为剩余劳动力,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以河南省鹿邑县柏木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情况为例,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调查发现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存在着农村就业岗位不足、人力资本素质低、就业政策扶持力度小等现实问题。对症下药,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实现城乡对接;加强技能教育,提高人力资本等是合理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城乡不协调、不和谐发展的局面,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城乡一体化,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该文结合河北省乐亭县实际,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重点针对农村经济现状,对农村经济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为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建议。一、农村经济发展现存问题探讨1.农村经济发展主体老龄化趋势严重改革开放前,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严格限制了人口转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243-246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中央在十八大会议上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破解二元结构,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要求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整体进行谋划,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经济上、服务上的一致,使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回顾中国城乡发展的历程,研究成都和嘉兴的城乡统筹实践,分析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值得借鉴的经验,为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有1.5亿~2亿剩余劳动力,并且每年以500万的速度递增,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形成这样的论断:20世纪中国农村的最大问题是土地问题,21世纪中国农村的最大问题则是就业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镇转移是我国农村发展最迫切的现实需要。但2003年以来,在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进程中,却出现了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民工荒”,并且愈演愈烈,这有悖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动因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和剖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化问题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转化,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我国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数量也多.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转化不仅是制约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如何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转化,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研究课题。文章认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非农产业的就业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化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城乡关系是国家关注的重要经济社会关系,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城市和乡村的发展都迎来了各自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促进城乡的融合发展是指导城乡关系合理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城乡不平衡发展现状的关键,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原则之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新方略,而农村的“精准扶贫”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决策,致力于解决乡村地区和乡村人口的贫困问题,不断缩小城乡的发展差距,以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为指导,会给乡村地区的贫困问题带来新的解决方法,促进精准扶贫落到实处,推进新时期我国城市和乡村的一体化发展,改善乡村地区的发展方式,引领乡村走向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张锦宗  朱瑜馨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06-608,610
分析了中国富余劳动力状况,并对其影响做了进一步探讨,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起着基础性保障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臻成熟,电 子商务逐渐进军我国农村地区。创新农业发展模式进而解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推动农 业地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就电子商务对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的作用,如何搭 建电子商务与农业发展模式的路径,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农村人口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因此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城乡差别的缩小、"三农"等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中国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促进中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深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认识,即农村劳动力自身的文化教育程度低、乡镇企业吸纳能力下降、农业自身发展不足、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制约、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等,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和迁移,也是经济发展不可抗抿的规律。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能够使生产要素有效配置,能增加消费市场容量,可以改变就业结构偏差并填补职位空缺,还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对推动经济增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现代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发展的有力支持,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人力资 本,而人力资本的知识存量及劳动技能最重要的来源便是教育。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开 展职业技能培养,以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及实践能力,可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本 文通过阐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涵,分析职业技能培养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及农村剩余劳 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能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握好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决心在“十一五”时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笔者在研读了相关的文件、措施后,结合当前农村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必须明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二是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让更多的农民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在就业、教育、享受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上建立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公平的社会制度,搭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公平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作为重要的农业国,小麦与玉米在我国大规模种植,是解决温饱、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 键。本文针对小麦与玉米的种植模式展开探讨,针对多种种植模式加以对比,提出适用于不同区域农 业环境下的小麦与玉米种植模式,为提升农作物产量提供支持,以期给农业人员提供可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