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地区牦牛乳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地区牦牛乳营养成分,为牦牛乳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采自甘肃天祝、甘南玛曲和青海天峻3个地区,以及甘肃天祝3个牧区共150头份牦牛乳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包括检测乳蛋白,乳脂肪,全脂固体,非乳脂固体和乳糖含量,以及乳密度,冰点和酸度的测定。[结果]3个地区的牦牛乳脂肪含量和乳蛋白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牦牛所处地区海拔的升高,其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而全脂固体、非乳脂固体、乳糖、冰点、密度和酸度的变化无明显规律。3个牧区的牦牛乳蛋白,乳脂肪以及全脂固体含量差异不显著,其非乳脂固体、乳糖、冰点和密度呈现不规律变化。[结论]海拔高度对牦牛乳的乳蛋白含量以及乳脂肪含量有一定的影响,海拔越高,其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2.
对天祝白牦牛(Bos grunniens L.cv.Tianzhu white yak)与甘南牦牛(B.grunniens cv.Gannan yak)2个牦牛品种的牛乳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天祝白牦牛产乳量高于甘南牦牛;甘南牦牛乳中的蛋白质、脂肪、全脂固体含量高于天祝白牦牛乳,天祝白牦牛乳中非乳脂固体、乳糖含量和密度、酸度高于甘南牦牛乳,冰点差别不大;胎次对牦牛乳脂肪、非乳脂固体含量和酸度的影响较大,对蛋白质、全脂固体、乳糖含量和密度、冰点等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理化特性变化及超滤对其品质稳定性的影响,为防止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品质变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取贮存1~6个月超高温灭菌乳,静置分层后,测定上、下层乳脂肪、蛋白质、总固形物含量、脂肪厚度及黏度。将原料乳超滤处理后制备超高温灭菌乳,测定其上层脂肪含量,并对其固形物颗粒进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结果】随着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的延长,上层乳脂肪含量上升,下层乳脂肪含量下降,脂肪上浮率达68.91%;上、下层乳液蛋白质含量均下降,下层下降幅度相对较小,蛋白质下沉率为16.18%;上、下层乳液总固形物含量均有少量下降,总固形物下沉率为1.45%;上层乳液的黏度高于下层;原料乳经过超滤处理后,超高温灭菌乳上层脂肪含量降低,大颗粒固形物减少,且颗粒大小均匀一致。【结论】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理化特性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脂肪上浮;超滤处理是提高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品质稳定性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3个地区牦牛乳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青海天峻、甘肃天祝、甘南玛曲3个地区共计90份牦牛乳样品进行了系统的营养成分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区的牦牛乳脂肪含量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极显著性差异(P<0.01);全脂固体、非乳脂固体、乳糖、冰点、密度、酸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海拔的依次增高,天祝、玛曲及天峻牦牛乳脂肪及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5.
(1)原料要求和配比 ①原料乳新鲜优质牛奶,不得含有抗生素或防腐剂等药品及其它有害菌类.脂肪含量3.5%以上,非脂乳固体含量87.0%左右,蛋白质含量为3.3%-3.8%左右.为了加强非脂乳固体含量,添加2%-3%的脱脂奶粉效果较好.原料乳的密度在1.030公斤/立方米以上,酸度在180T以下.如果在三小时内不使用,则必须在3℃以下温度贮存.  相似文献   

6.
搅拌型猕猴桃酸牛乳制作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兼具营养与保健价值的新型酸乳制品,对搅拌型果料酸奶的制作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稳定剂添加量0.25%、白砂糖12%、猕猴桃浓缩汁12%、发酵时间4.5 h。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稳定性好、口感爽滑细腻、酸甜适中,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非脂乳固体含量及酸度等指标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所含活乳酸菌菌数达2.54×108个/mL。  相似文献   

7.
以大樱桃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经德式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生产搅拌型大樱桃酸奶.以酸奶的感官评价、持水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大樱桃酸奶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樱桃酸奶生产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大樱桃汤汁添加量11.39%,大樱桃果粒的添加量6.35%,木糖醇添加量10.71%.初发酵时间为8h,温度为42℃,冷藏后熟的时间为24h,温度为4℃.在此条件下,大樱桃酸奶呈浅粉色,果粒脆甜爽口呈红色且均匀分布.凝乳均匀无杂质,口感细腻润滑,酸奶味香浓,口味协调.感官评分为9.880,理论值9.961与试验值的相对偏差为0.81%.蛋白质、脂肪和非脂乳固体含量分别为2.47、3.06和8.31 g·100g-1,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在研究过程中,解决了大樱桃酸奶褐变,果粒变软的问题,开发的大樱桃酸奶颜色、口感都达到了要求,对于今后大樱桃的加工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对比探究以不同羊奶粉为原料制成的酸奶的感官特性、理化性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的差异,评价了绵羊及山羊酸奶的感官特性、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总固体含量、酸度、持水力、悬浮稳定性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山羊酸奶的蛋白质含量(3.15%)和脂肪含量(3.92%)均高于绵羊酸奶(蛋白质含量3.02%和脂肪含量3.50%),贮藏稳定性显著优于绵羊酸奶(P < 0.05)。绵羊酸奶中的挥发性酯类(1.86%)和醛类(12.38%)含量高,含有4-甲基-2-己酮等独特的呈味物质,使其奶香味较浓,风味(16.8分)和口感(23.5分)的接受度显著高于山羊酸奶(14.7分,15.2分)(P < 0.05)。因此,山羊酸奶在营养与稳定性上具有优势,但同时绵羊酸奶在羊酸奶风味的研究上也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9.
新疆杏与华北杏果实主要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10  
分析测定了南疆20个杏品种果肉总糖、总酸、VC和可溶性固形物及水不溶性固形物含量,种仁的蛋白质、脂肪含量,果实的其它性状,以10个华北杏为对照.结果表明,新疆杏品种糖分含量高而酸度低,糖酸比高达13.34,是华北杏的1.5倍;两大品种群的VC、水不溶性固形物、种仁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在总体差异不明显,但在品种间有极显著差异;新疆杏果型偏小,平均果重比华北杏低了近15 g,但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高,比华北杏高了近4个百分点,风味口感明显不同于华北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一款以黄精、山楂、牛奶为主要原料的酸奶配方。方法 通过正交设计及感觉评分研究白糖、奶粉、黄精药液、山楂药液对酸奶成品色、香、味、组织状态的影响。结果 黄精山楂酸奶以奶粉180 g/L,山楂药液(0.6 g生药/mL)50 mL/L,黄精药液(0.6 g生药/mL)100 mL/L,白糖80 g/L作为配方,酸奶成品色泽、口感、风味较佳。质量分析显示黄精山楂酸奶脂肪含量3.2%,非脂乳固体8.3%,蛋白质3.2%,酸度78°T,乳酸菌群1.3×106 CFU/mL,大肠菌群5 MPN/mL,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未检出。感官特性、微生物指标和理化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GB19302-2010《发酵乳》的相关规定。结论 黄精山楂酸奶的制备具有可行性,为中医药开发新型功能性食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乳饮料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红霞  刘俊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141-10143
[目的]对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分别调整乳饮料中稳定剂、乳化剂、乳固形物、酸度等配比,测定其相应的稳定性。[结果]稳定剂使用量应依据酸性乳饮料中的乳固形物含量、糖酸比例,一般使用总量≤1.0%;HLB值不同的几种乳化剂混和使用.且混和后HLB值为8—13时效果较好;乳固形物含量越高,酸性乳饮料的稳定性越差(H值小);乳饮料中蔗糖量越多,其稳定性越好;果汁和有机酸量增加,饮料酸度升高,稳定性相对降低。[结论]酸性乳饮料中的乳固形物含量为4.0%,海藻酸丙二醇酯0.3%,羧甲基纤维素0.2%,黄原胶0.1%,蔗糖酯0.04%,乳化剂B0.02%,单甘酯0.06%,蔗糖12.0%,果汁4.0%,有机酸0.2%,可以有效的解决乳饮料中乳蛋白发生分层和沉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萨能奶山羊乳的营养特性及酸羊奶产品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贵州省普安县萨能奶山羊乳的营养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以其为原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出山羊乳酸奶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普安县萨能奶山羊乳的蛋白质含量为3.64%,脂肪含量为4.20%,维生素C含量为1.35%,乳糖含量为42.70mg/mL,矿物质含量为0.85%,干物质含量为13.14%,钙、铁、磷含量分别为119.80mg/100g、0.53mg/100g和111.96mg/100g.在菌种添加量3%、加糖量8%、发酵温度38℃和发酵时间4.5h条件下,酸羊奶的风味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3.
根据抗生素对微生物的生理机能和代谢的抑制作用,选用微生物的TTC法和普通平板抑菌圈2种方法,通过8组试验分别对含抗生素的消毒鲜牛奶与不消毒鲜牛奶、不含抗生素的消毒鲜牛奶与不消毒鲜牛奶中抗生素的残留进行定性检测比较。结果表明,消毒牛奶与不消毒牛奶在TTC法中显色状态相同,在普通平板抑菌圈法中均出现直径大小相近的抑菌圈。说明经加热灭菌处理后的消毒鲜牛奶与生鲜牛奶一样,其抗生素残留依然存在,没有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试验对鸡蛋中蛋白质进行适当水解,将水解液与牛奶混合,经乳酸菌发酵制成具有清新蛋香和乳香味的蛋乳制品。结果表明,全蛋合理酶解条件为底物浓度3%,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 h,酶用量5 000 U·g-1。水解度27.22%,鸡蛋水解液中肽的Mr在1 000左右。水解液有明显蛋香味,无苦味。蛋乳酸奶合理工艺条件为配方鸡蛋水解液20%,糖8%,脱脂乳粉1%,其余用71%的牛奶补齐。发酵条件为菌种配比(Lb:St)1:1,添加量4%,发酵时间4 h,发酵温度42~43℃。制备的蛋乳酸奶色泽淡黄,具有明显的蛋香和乳香,产品凝固状态良好,口感细腻。  相似文献   

15.
香菇酸乳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坚强  彭新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80-6082
[目的]研制香菇酸乳。[方法]以鲜乳和鲜香菇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制备香菇酸乳的最佳配比工艺。[结果]香菇浸提液添加量是影响香菇酸乳质量的最主要因素,然后是菌种接种量、奶粉添加量、糖添加量。香菇酸乳制备的最佳配比工艺为:鲜香菇汁10%,糖8%,奶粉4%,菌种接种量3%,40℃下发酵4 h,于0~4℃冷藏室中贮藏。该工艺加工出的香菇酸乳色、香、味俱佳。香菇酸乳符合一般酸乳的生产条件,工艺流程简单、可行,成本较低,质地符合酸乳标准,更具香菇所特有的香味。[结论]该研究为我国香菇资源和乳制品新产品的开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嗜热链球菌单菌发酵剂或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剂2种常规发酵剂的基础上添加产胞外多糖(EPS)副干酪乳杆菌HCT共同发酵,研究HCT对酸乳理化、质构以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加HCT的对照相比,在混合发酵剂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HCT菌株,凝乳时间可缩短0.5h,酸乳成品的硬度和黏着性分别提高了0.23N和3.81N;而在单菌发酵剂中添加则产酸较慢,延长发酵时间,酸乳成品的硬度和黏着性分别降低0.12N和1.0N,但内聚性增加了0.15。此外,在2种发酵剂中添加HCT均能显著提高酸乳成品的黏度,具有一定的抗剪切破坏作用,同时赋予酸乳良好的色泽、口感和组织状态,对持水力的影响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利用VAR模型分析了牛奶价格和酸奶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判断了两者之间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验证了牛奶价格和酸奶价格之间的变化存在着Granger因果关系,并且牛奶价格对酸奶价格的影响具有更强的脉冲累积效应和更大的方差累积比例。该结果说明,作为酸奶制作原料的牛奶价格的上升对酸奶价格的变化有着更强的影响效果;反之,酸奶对牛奶的影响效果较弱。因此,应防止养殖户盲目地扩大或缩减养殖规模对整个产业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木瓜酸奶的制作工艺条件,为研制新型的果蔬酸奶及营养强化乳提供新途径。【方法】以木瓜和鲜牛奶为原料,以成品酸奶为发酵剂,加入蔗糖、稳定剂,经杀菌、冷却后发酵制备果汁型酸奶,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木瓜酸奶制品的工艺条件。【结果】木瓜酸奶的最佳原料配比为鲜牛奶∶木瓜汁∶蔗糖∶发酵剂(光明益生菌发酵乳)∶稳定剂(CMC∶明胶=1∶1)=100∶30∶12∶60∶0.2,生产工艺为40℃发酵7 h后放入4℃冰箱冷藏12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获得的木瓜酸奶酸度为90.02°T,含蛋白质含量3.09 g/100 g,Ca、Fe、Zn含量分别为121.75、3.8575和5.0275 mg/L。【结论】以木瓜和鲜牛奶为原料,以市售酸奶为发酵剂制备木瓜酸奶,其原料易得,方法简单可行,发酵时间短,尤其适合家庭式的生产制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木瓜酸奶的制作工艺条件,为研制新型的果蔬酸奶及营养强化乳提供新途径。【方法】以木瓜和鲜牛奶为原料,以成品酸奶为发酵剂,加入蔗糖、稳定剂,经杀菌、冷却后发酵制备果汁型酸奶,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木瓜酸奶制品的工艺条件。【结果】木瓜酸奶的最佳原料配比为鲜牛奶∶木瓜汁∶蔗糖∶发酵剂(光明益生菌发酵乳)∶稳定剂(CMC∶明胶=1∶1)=100∶30∶12∶60∶0.2,生产工艺为40℃发酵7 h后放入4℃冰箱冷藏12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获得的木瓜酸奶酸度为90.02°T,含蛋白质含量3.09 g/100 g,Ca、Fe、Zn含量分别为121.75、3.8575和5.0275 mg/L。【结论】以木瓜和鲜牛奶为原料,以市售酸奶为发酵剂制备木瓜酸奶,其原料易得,方法简单可行,发酵时间短,尤其适合家庭式的生产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