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农业科学》2019,(8):1434-1438
生长基质的选择在决定绿色屋顶径流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来设计一种提高径流质量的基质。为了研究利用低成本和环保材料设计一种绿色屋顶基质,通过多因子分析设计,共制备了13种不同的基质混合料。结果发现,最佳混合基质(20%加工硅质土、30%蛭石、10%砂、20%LECA(轻量级的膨胀黏土聚合物)、10%椰糠泥炭土、10%马尾藻)具有较高的持水能力(67.6%)、孔隙率(21%)、导水率(5 524 mm/h)和较低的容重(495 kg/m~3);通过马齿苋种植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最佳配比的基质为马齿苋的生长提供了最优的生长条件;通过检测填充反应器下游水质的金属离子污染情况,结果表明,绿色屋顶基质对各种金属离子都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研究降雨径流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拟通过控制降雨径流产生的污染来减少非点源污染。[方法]通过分析降雨径流的水文过程、其与非点源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及其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以及水文模型在该研究中的应用,探讨如何有效的减少非点源污染。[结果]降雨径流是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源头控制,加强地表非点源污染物清除和控制,在坡地上种植植被,可有效减少降雨径流对土地的冲刷和侵蚀,减少水土流失。水文模型的应用使该研究简单化。[结论]研究表明对降雨径流过程进行控制将有效减少非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5.
不同有机质成分对绿色屋顶基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屋顶上的基质设计对于植物生存和减少地表径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探索具有较轻质地、较高透气性和增加植物可用水的有机基质材料。评估了5种陕西可用的有机废物(粗椰壳、椰糠、枝叶堆肥、开心果皮和杏仁果壳)对以不同的添加比率(0,5,10,15和20)添加到绿色屋顶基质中对基质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添加率(15%~20%V/V)的粗椰壳,椰糠和枝叶堆肥使得基材更轻,并且明显改善了基质的植物可利用水率(PAW)。开心果壳和杏仁果皮没有改善PAW,但却降低了饱和容重,并增加了的基质孔隙度。因此,如果一个绿色的屋顶的建造目标是质量轻且PAW高,那么粗椰壳、椰糠和枝叶堆肥将是最好的选择。开心果壳和杏仁果皮将适用于建造具有高基质孔隙度和低饱和容重的绿色屋顶。  相似文献   

6.
森林对水文的影响是有条件的,在强调保护森林和植树造林的同时不能片面地夸大它的积极作用,也不能忽视它的消极影响。只有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才能合理地确定不同地区的生态建设目标和措施,才能真正改善环境。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质是绿色屋顶建造时最重要的元素,但不同基质成分对屋顶植物生长和生理性能的影响研究较少。【方法】我们从三个方面评估了绿色屋顶基质成分(有机质类型、砖粒大小和吸水添加剂)对黑麦草生长和植物生理性能的重要性。【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含碎砖基质的持水能力低于含砖末基质(-35%);绿色废料堆肥增加了地上部分含氮量(+20%),降低了根冠比(-15%)。膨胀凝胶增加了基质持水能力(+24%);总蒸发量随着茎部生物量和基质持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在设计绿色屋顶时应仔细考虑基质组成,并根据绿色屋顶的目标服务选择特定的基质组成。  相似文献   

8.
水文过程中降雨径流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降雨径流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拟通过控制降雨径流产生的污染来减少非点源污染。[方法]通过分析降雨径流的水文过程、其与非点源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及其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以及水文模型在该研究中的应用,探讨如何有效的减少非点源污染。[结果]降雨径流是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源头控制,加强地表非点源污染物清除和控制,在坡地上种植植被,可有效减少降雨径流对土地的冲刷和侵蚀,减少水土流失。水文模型的应用使该研究简单化。[结论]研究表明对降雨径流过程进行控制将有效减少非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9.
屋顶绿化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绿量,缓解热岛效应,为建筑隔热保温和降噪除尘,其土壤基质和植被层还能截留雨水,是城市雨水管理的新兴手段,是城市绿化方面新的研究热点。为探索粗放式屋顶绿化的雨水截流效果,试验于2014年夏在希腊雅典进行,通过3种植物(高羊茅、克里特奥勒冈和千佛手)和2种基质深度(8 cm和16 cm)组合的粗放式屋顶绿化对灌溉水的吸收量来检验其水分吸收能力,模拟其雨水截流效果。试验包括2个研究阶段,日灌溉量分别是3.6 mm和6.0 mm。结果表明,种植克里特奥勒冈和高羊茅的屋顶绿化,夏季吸水能力较强,雨水截留能力强;种植千佛手的屋顶绿化,水分消耗慢,基质湿度波动小,耐干旱,但雨水截流能力差。  相似文献   

10.
2001~2008年以北京市怀柔区汤河口镇东台沟小流域设置的不同立地条件的标准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大气降水条件下,通过径流自动记录仪记录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研究不同植被覆盖对坡面产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植被覆盖条件下的径流小区的平均土壤含水量的平均值比无植被覆盖条件下的平均值大1.09%;(2)枯落物层厚度在...  相似文献   

11.
以烤烟种植地所设径流场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分析、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对不同降雨强度下产流时间及地表径流特性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降雨因子对地表径流和土壤的影响.通过研究烤烟种植地降雨、地表径流和土壤入渗三者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地表径流与降雨呈线性关系,降雨量越大,线性关系越明显;而降雨对土壤的渗透性能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直线斜坡型(S)、上凸型(C)、阶梯型(L)3种不同形态岸坡上径流中的氮素浓度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形态岸坡上径流中的氮素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S>C>L,即L形态岸坡的纳污能力相对于其他两种形态的岸坡较好;降雨强度越大,L形态岸坡上各采样点的氮素浓度的平均差值越大,则越能体现出L形态岸坡对径流中氮素的截留效果最好;无论有无植被覆盖,L形态岸坡都表现出较大的截留效果.综上所述,研究不同形态的岸坡对径流中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非常重要,对以后的岸坡治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项目研究目的是测量上海市城区道路植被带对径流延迟效果和对污染的净化效率,为城区道路路边绿化提供依据。对裸地、野生杂草狗尾草、人工草坪高羊茅、高羊茅/狗尾草植被过滤带测定表明,随着植物覆盖率增加,在夏季径流的优势流速(Up)从0.750m/min降低到0.411m/min,对径流出流时间(Tc)延滞约0.90~11.63 min,对径流终止时间(Ts)延滞约3.61~13.60min;对TSS的平均净化率从16.02%上升到90.53%,对Zn的平均净化率从9.70%上升到93.98%;冬季植物枯落时期,延滞效应、TSS和Zn净化率均有所下降。提高径流进水的污染物浓度条件(TSS=542mg/L,Zn=0.541mg/L),有植被覆盖的过滤带的TSS净化率略有提高,而Zn的净化率都没有明显改善,裸地的TSS和Zn净化率均没有提高。进水的污染物浓度为TSS=827mg/L,Zn=0.803mg/L时,植被覆盖对TSS的净化率没有进一步提高,而Zn的净化率则增加,裸地仍没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保护性耕作的不同因素对降雨入渗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通过 2次人工模拟降雨试验 ,研究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以及秸秆覆盖、表土耕作及机具压实 3因素对降雨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有延缓径流 ,增加降雨入渗的作用 ;秸秆覆盖和机具压实是影响降雨入渗的主要因素 ,表土耕作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土壤干燥 ,降雨强度为 72 mm.h-1的条件下 ,保护性耕作处理与传统翻耕处理比较 ,其地表产生径流的时间延迟 12~ 16 min,且稳定入渗率提高 1.5~ 1.6倍 ;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可知 ,秸秆覆盖使径流延迟 8min产生 ,稳定入渗率提高 1.1倍 ;机具压实使径流早 7min产生 ,稳定入渗率降低 4 7.5。进一步研究压实程度和覆盖率对降雨入渗的影响 ,结果表明 :秸秆覆盖率越高 ,径流开始的时间和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的时间越晚 ,且稳定入渗率越高。在所试的秸秆覆盖率范围 (0~ 70 )内 ,同等降雨条件下 ,随着秸秆覆盖率的增大 ,径流量近似按二次曲线减少。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 ,秸秆覆盖对降雨入渗的作用减弱而压实的影响增强 ,压实可使表层土壤的体积质量增大 ,土壤入渗性能降低。在土壤含水量较高 ,降雨强度为 82 .5 mm.h-1条件下 ,压实使径流产生时间比无压实的早 13min,使稳定入渗率降低86 .8。机器质量越大 ,压实影响的深度越大。试验表明 ,小拖拉机和中型拖拉机都使  相似文献   

15.
王帅  刁玲玲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8):161-164,176
以崂山水库周边农用地为研究对象,在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集了9块种植不同作物试验地的降雨后地表径流,对其中的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溶解性磷(SP)输出浓度和流失量进行分析核算,同时考察了施用化肥和控释肥对氮磷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类型的降雨径流中氮磷流失差别较大;施用控释肥料较普通肥料可以减少17.9%的氨态氮、16.4%的硝态氮和18.0%的溶解性磷输出.  相似文献   

16.
降雨径流不仅是水循环的中间环节,也是流域众多地表过程的主要驱动力。研究洱海流域降雨径流的变化机制对于了解土壤侵蚀形成机理与污染物的运移动规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在GIS环境下,基于DEM构建了一个简单的降雨径流模型。模型将流域离散成栅格数据结构,根据降雨径流的特性,分为坡面栅格和河道栅格,并利用运动波方程进行汇流演算。模型在洱海流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基本满足洱海流域降雨径流模拟的需要;模型结构简单,模拟精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土壤水分变异对降雨和植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半干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开展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生态意义,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该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丘壑区降雨、植被对土壤水分特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豆草和豌豆的表层土壤含水量对降雨响应速度快于油松土壤含水量;水分入渗增湿与同期降雨量密切相关;土壤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时间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变长。  相似文献   

18.
不同植被缓冲带对坡耕地地表径流中氮磷的拦截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植被缓冲带是一种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新型生态工程措施,采用坡地小区试验方法,在构建等高植物篱的坡耕地低处进行了不同植被缓冲带对径流污染物的拦截试验,其处理分别为:(a)普通施肥结合紫穗槐和三叶草;(b)平衡施肥结合紫穗槐和三叶草;(c)普通施肥结合三叶草;(d)平衡施肥结合紫穗槐.结果表明,夏玉米生长期,植被缓冲带对径流量及侵蚀量的拦截作用显著,a、b、c和d处理缓冲带相对于植物篱处理,其径流量分别减少98.0%、97.5%、97.2%和97.5%,侵蚀量分别减少98.8%、98.7%、97.9%和98.0%;植被缓冲带对N、P的拦截效果不同,a、b、e和d处理缓冲带相对于植物篱处理,对NH4+-N的平均拦截率分别为48.2%、86.2%、90.6%和95.I%,对TP的平均拦截率分别为49.2%、42.4%、41.3%和36.4%.试验结果对山区坡耕地面源污染的控制,重点水源地的水质保护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乌江流域降雨和径流的周期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乌江流域降雨和径流实测序列的多尺度时频分析,对乌江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解决该地区的季节性干旱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对乌江流域年均降雨量和径流量变化的周期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为:乌江流域1956—2000年降雨量和径流量均具有中等程度的变异,且径流量的增加速率大于降雨量;降雨和径流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变化,且降雨量和径流量的变化周期具有同步性;降雨量的主周期依次为41年、25年、11年和5年,而25年尺度的周期具有全局性;径流量的变化周期大致为40年、25年、16年和6年,而25年尺度的周期具有全局性。  相似文献   

20.
对互助县朱尔沟小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小区的径流泥沙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保水保土效益以柠条林最好,其他由强到弱分别为六至九年生沙棘林地、二至五年生芨芨草地、天然草地,陡坡农耕地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