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卫  蒋韬  郝利 《蔬菜》2022,(8):24-28
摘要:为助力设施农业减排固碳,对2011—2019年设施番茄、黄瓜、菜椒、茄子的每667 m2 化肥折纯 用量、化肥成本、农药成本、净利润、双减经济系数的变化趋势以及每667 m2 净利润与化肥、农药成本之 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比较4种设施蔬菜在5个不同区域的双减经济系数。结果显示,这4种设施蔬菜的 每667 m2 化肥折纯用量、净利润、双减经济系数均呈下降趋势,每667 m2 化肥成本、农药成本均呈上升趋 势,且每667 m2 化肥折纯用量、化肥成本、农药成本、双减经济系数年度间差异均不显著,每667 m2 净利 润有些年份之间差异显著。每667 m2 净利润与化肥折纯用量、化肥成本、农药成本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 著。从不同区域角度来看,设施番茄经济效益相对较好,设施菜椒经济效益相对较差。建议进一步加强 双减模式和技术的研究应用,改善农业环境和产品质量,可适当增加设施番茄种植面积,减少设施菜椒 种植面积,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经过连续3年的试验与实践,总结出了山地豆类蔬菜肥药减施增效技术,在豆类蔬菜应用中取得了每667 m~2化肥用量减少26.2%,农药使用次数减少2.8次,蔬菜经济效益提高580元的效果。技术内容主要包括轮作及秸秆还田、土壤改良、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可有效指导豆类蔬菜生产中化肥农药减施的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不同氮钾用量对设施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瓜为试材,通过不同氮钾用量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用量对西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用量的上升,西瓜产量增加。当每667m~2氮用量达到10kg以后,西瓜产量开始呈下降趋势;钾对提升西瓜品质有较大作用,高钾处理(每667m~2施用16kg K_2O)比低钾处理(每667m~2施用14kg K_2O)糖酸比提高4.57%~6.27%。该试验条件下每667m2氮、钾推荐用量分别为6.73kg和16kg。  相似文献   

4.
正应用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山东泰安地区秋季露地青花菜栽培可减少化肥用量40.2%,减少化学农药用量42.6%,青花菜优级花率提高10百分点,每667 m~2增产17.08%,增效29.5%。山东泰安是我国重要的青花菜产区,当地青花菜种植茬口主要有早春小拱棚、早春大拱棚、小拱棚二膜栽培以及秋季露地栽培。其中秋季露地青花  相似文献   

5.
赵文戈  肖世盛 《中国蔬菜》1981,1(11):111-112
辽宁北票市红辣椒生产通过选用优良品种、采用日光温室育苗、测土配方施肥以及农药减施技术,每667 m2 减少化肥用量43%,减少化学农药用量40%,提高了红辣椒产量和收益。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控释肥对辣椒生产的提质增效作用,进一步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和轻简化栽培,采用蔬菜专用控释肥在辣椒上进行梯度用量比较试验,42%控释肥用量设5个处理,667 m~2用量分别为80、90、100、110、120 kg,以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适宜辣椒生产的最佳控释肥用量。结果表明:667 m~2施用42%控释肥120 kg的处理5最优,667 m~2较对照减施纯养分13.1 kg,减量19.4%,667 m~2增产427 kg,增产率29.9%,667 m~2净收入提高1 960元,净增收提高37.5%,为化肥减量增效提供了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7.
王宣仓  张娟  王菁  张以和 《蔬菜》2021,(9):43-46
针对近年来吐鲁番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过度施用化肥、农药的问题,同时基于5年来对设施蔬菜化肥减量增效模式的探索,着重从栽培模式、减施技术、农艺措施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设施茄子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模式的建立,形成了吐鲁番较为适宜的设施茄子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即春茬茄子—夏季休耕—秋冬茬叶菜种植模式,并对技术模式进行了效益分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取得明显提高,每667 m~2年均增收880元,并在全市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露地大白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模式集成集约化育苗,定植前药剂喷淋防病,生物防治,杀虫灯监测及诱杀,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追施有机硅水溶肥改良土壤等技术,平均每667 m2 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45.27%,减施化肥33.33%~38.89%,大白菜增产8.9% 以上。该模式已在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推广应用5 667 hm2(8.5 万亩)。  相似文献   

9.
以大拱棚早春西瓜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式,设置常量施肥处理(T1)、减量施肥下配施不同种类及用量有机肥(T2~T4)、优化施肥下配施不同种类及用量有机肥(T5~T8)等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大拱棚早春西瓜生长、叶片及根系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在应用不同种类及用量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与常量施肥T1(每667 m~2施入化肥N为15 kg,P_2O_5为15 kg,K_2O为15 kg)相比,化肥减施(每667 m~2施入化肥N为10 kg,P_2O_5为10 kg,K_2O为10 kg)配施有机肥(稻壳粪、鸡粪、稻壳粪+鸡粪)T2~T4处理促进了西瓜主蔓的伸长,增加了叶绿素a含量。与T1、T5纯化肥处理相比,配施有机肥的各处理显著提高了根系活力。与T1相比,T2、T3处理的西瓜产量有所提高,但未达显著水平,而优化施肥(每667 m~2施入化肥N为7.64 kg,P_2O_5为5.11 kg,K_2O为8.48 kg)T5及配施有机肥(稻壳粪、鸡粪、稻壳粪+鸡粪)的T6~T8处理产量呈降低趋势。与纯化肥处理T1、T5相比,减施化肥配施有机肥同时增加了中心、边际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增施有机肥促进了有机酸的形成。优化施肥各处理的糖酸比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与纯化肥处理T1、T5相比,增施有机肥提高了西瓜果实中的可溶性蛋白质、番茄红素、瓜氨酸含量,降低了西瓜果实中的硝酸盐含量。综上,当化肥氮磷钾减量33.3%同时配施一定量的稻壳粪及鸡粪,产量虽未显著增加,但西瓜植株干物质积累增加,西瓜风味品质改善;当化肥氮减量49.1%、磷减量65.9%、钾减量43.5%及配施一定量的稻壳粪及鸡粪时,产量降低显著,但西瓜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正>合理安排茬口,实行菜粮轮作,可培肥地力、熟化土壤,改变连作土壤中有害生物的生存环境,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实现降耗减污、节本增效、优质高产的目的。我们通过多年研究探索,示范推广了结球甘蓝-水稻轮作栽培模式,结球甘蓝每667m~2产量3500~4000kg、效益5300元,机插水稻每667m~2产量600~650kg、效益850元,合计667m~2效益6150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氮磷钾平衡施肥对高海拔冷凉区洋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氮磷钾平衡施肥对高海拔冷凉区洋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洋葱最高产量施用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分别为45.0、110.0、36.7kg/ 667m2,最高产量为7173.96kg/667m2;最佳经济施肥量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分别为38.0、95.8、17.3 kg/667m2,最佳利润为4 768.23元/667m2.  相似文献   

12.
高粱乌米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粱乌米播期、播种方法、密度、化肥等因素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沈阳地区适合种植乌米的时间是4月25日左右,即5mm地温稳定在10℃左右,土壤含水量在15%~20%,最佳种植密度是每667m28000株~9000株,最理想的种植方法是穴播。在东北地区中等肥力的地中每667m2施农家肥3000kg作底肥、二铵10kg作种肥、尿素15kg作追肥。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变生产者在保护地蔬菜种植上施用化肥的盲目性、随意性和轻视有机肥的现象,解决因保护地土壤退化、养分比例失调而造成的土壤养分供应障碍,生理性病害普遍发生的问题,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于2005-2007年在连作番茄8年以上温室内,开展了生产上普遍应用的习惯施肥与全部用化肥、化肥+有机肥平衡施肥3种施肥方法对番茄的影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种平衡施肥处理较习惯施肥,可显著改善植株生物学性状,减轻番茄生理性病害,改进番茄品质;极显著地提高番茄产量和效益,其中667m2分别增产27.5%和34.9%,分别增收4413.7和4872.1元;平衡施肥以化肥+有机肥在培肥地力,改善番茄品质,提高产量和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上更优更符合农业发展方向,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增施鱼蛋白有机液肥替代化肥的效果,以每667m2施用高钾水溶肥5.0kg为对照,设置每667 m2施用高钾水溶肥3.5 kg+鱼蛋白有机液肥5.0 L、高钾水溶肥2.0 kg+鱼蛋白有机液肥5.0 L、高钾水溶肥0.5kg+鱼蛋白有机液肥5.0L这3个化肥减量处理,比较分析化肥减量增施鱼蛋白有机液肥对番茄生长、产量和果实性状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667m2施用5.0L鱼蛋白有机液肥的情况下,减少水溶肥用量会降低番茄的株高、叶长和叶宽,但促进了茎粗、果实纵横径的生长,其中不同处理的果实纵径差异不显著,果形指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水溶肥用量的减少先升高再降低,以每667 m2每次追施高钾水溶肥3.5 kg和2.0 kg的果形指数最大,但与其他处理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处理的平均单穗坐果数没有显著差异,单果质量和果实纵横径的变化趋势一致,每667 m2每次追施高钾水溶肥0.5 kg的小区产量最大。因此,在追求产量的情况下,果实膨大至采收前以每667 m2...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缓解大棚西瓜种植造成的土壤连作障碍,降低西瓜种植户租地成本,减少大棚搭建和拆除用工,提高棚架及棚膜的利用率,东台市以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创建项目为契机,集成"有机肥+配方肥+水肥一体化"优化施肥技术,推广大棚春西瓜-秋西瓜两种两收连作高效栽培模式。采用该栽培模式,每667 m^2两茬产值在22 000元,净收入12 500元,比传统模式下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20%,增效3 200元,提高了农民种植西瓜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毕节地方线椒施肥技术、提高线椒生产经济效益,采用了"3414"完全实施方案对毕节线椒、大方皱椒、黔西线椒的施肥技术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毕节地方线椒的最优施肥方案为N16.41kg/667m2、P2O59.30kg/667m2、K2O18.96kg/667m2,N∶P∶K为1∶0.57∶1.15,干椒产量可达208.57kg/667m2;N、P、K平均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9.88%、26.97%、32.20%;土壤的肥力性状供N水平中下等、供P水平中上、供K水平中等;平均每667m2纯收入达1823.61元,投产比为1∶3.46,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农大哥和AM生物菌肥对高原夏菜花椰菜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减少10%化学肥料的基础上每667 m2施入5 kg农大哥复合生物肥或1 000 mL AM生物菌肥,花椰菜植株长势良好,可促进同化产物向花球输送,增加花球单重,增产效果显著,增产率分别为13.9%1、9.4%,667 m2增收428.5元5、98.6元,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