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bicaudus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为明确双尾新小绥螨对花蓟马Franklinilla intonsa的捕食控害作用以及寄主花粉对其取食花蓟马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室内测定不同螨态双尾新小绥螨对不同密度花蓟马若虫的捕食量;在棉花新鲜花粉影响下捕食螨对花蓟马1龄若虫捕食能力,进而在棉田花期时测定捕食螨对花蓟马的实际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双尾新小绥螨各螨态对花蓟马若虫的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对1龄若虫捕食量显著高于2龄若虫,其捕食量最高可达6.1头/日。加入花粉后,双尾新小绥螨成螨对花蓟马的捕食量随着花粉数量的增加而降低,足量的花粉处理使其捕食量显著低于不加花粉处理,其捕食功能反应类型也由Holling-Ⅱ型变为Holling-Ⅲ型。将捕食螨以1:1的益害比释放至棉田中对花蓟马的防治效果相对最好。综上,双尾新小绥螨对花蓟马1龄若虫有较好的捕食能力,可用于花蓟马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2.
安徽合肥地区茶园蓟马与其捕食性天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和生态位分析法,研究了安徽合肥地区2015年和2016年‘乌牛早’茶园和‘白毫早’茶园的蓟马与其捕食性天敌在数量、时间、空间格局等方面的关联,依据天敌与蓟马关系密切指数之和,评判出蓟马的主要天敌。结果表明‘白毫早’茶园蓟马的主要天敌是八斑球腹蛛(10.890 1)、锥腹肖蛸(9.8740)、鳞纹肖蛸(9.1478)和茶色新圆蛛(8.552 2);‘乌牛早’茶园蓟马两年的前四位主要天敌是八斑球腹蛛(11.347 8)、锥腹肖蛸(9.634 4)、异色瓢虫(9.627 0)和鳞纹肖蛸(9.507 3)。综合分析,2015年和2016年‘乌牛早’茶园和‘白毫早’茶园蓟马前四位天敌中有三种相同,即八斑球腹蛛、锥腹肖蛸和鳞纹肖蛸。两种茶园两年高峰日的蓟马类都是聚集分布格局,其聚集是由蓟马本身原因或环境中的某一因子引起的。该分析方法是评判害虫主要天敌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建荣  石万成 《昆虫天敌》1992,14(3):148-152
本文从群落的角度,研究了成都地区苹果叶螨类群与捕食性天敌类群的空间格局关系及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二者的空间格局在不同时期,不同类群密度下的分布均为聚集分布,捕食性天敌类群的聚集度和类群数量存在对叶螨类群的跟随效应;二者的聚集度指标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对 Waters(1959)λ值测定结果分析,4~7月二者呈聚集分布的原因为类群物种的自身生物学特性或环境条件引起,8月为苹果叶片部分脱落引起。  相似文献   

4.
合肥市白毫早、乌牛早茶园天敌与蓟马的空间跟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天敌有效防治茶园蓟马,2015—2016年选择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试验基地的白毫早和乌牛早2种茶园进行试验,对2种茶园的蓟马数量及其天敌数量进行调查,采用地学统计学方法与灰色关联度法相结合方法综合分析与蓟马空间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种类。结果表明,2015年和2016年2年,白毫早茶园蓟马共2 408头,其捕食性天敌共12 156头,与蓟马空间跟随关系密切的前4位天敌依次是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茶色新圆蛛Neoscona theisi、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2年密切指数之和分别为1.952、1.843、1.800和1.751;2015年和2016年2年,乌牛早茶园蓟马共6 540头,其捕食性天敌共12 376头,与蓟马空间关系密切的前4位天敌依次是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茶色新圆蛛和锥腹肖蛸,2年密切指数之和分别为1.863、1.829、1.762和1.759。综合分析2年白毫早和乌牛早2种茶园,与蓟马空间关系密切的前4位天敌依次是锥腹肖蛸、茶色新圆蛛、异色瓢虫和草间小黑蛛,密切指数之和为3.710、3.605、3.512和3.473。  相似文献   

5.
节瓜蓟马的新天敌——中华微刺盲蝽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首次发现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 chinensis Schwh捕食节瓜蓟马Thrips palmi Karny且对田间节瓜蓟马种群数量的减少起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该虫的形态特征、捕食过程和取食范围。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为多食性昆虫,能取食多种小型昆虫及多种昆虫的卵:在田间,中华微刺盲蝽与节瓜蓟马数量的跟随现象明显;通过释入盲蝽,能使节瓜蓟马种群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介绍了西方花蓟马天敌植绥螨的发生规律和捕食能力,并对植绥螨的人工大量繁殖及产品质量、田问释放与管理技术以及滞育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7.
于人工气候箱(23±1℃、RH70%±5%、光照(D∶L=16h∶8h)条件下,在菜豆叶片制作的叶碟上,比较了栗真绥螨与黄瓜新小绥螨对西方花蓟马初孵若虫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黄瓜新小绥螨和栗真绥螨对西方花蓟马初孵若虫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分别为Na=0.763×Nt/(1+0.152Nt)和Na=0.257×Nt/(1+0.032Nt),对西方花蓟马初孵若虫的攻击率分别为0.763和0.257,处理时间分别为0.199d和0.125d,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0头和8.0头。  相似文献   

8.
采用排除法,分析桔园中两种主要天敌对桔全爪螨的控制作用。试验表明,在一定益害数量比例条件下,尼氏钝绥螨或深点食螨瓢虫,均可在短期内发挥控制作用,将桔全爪螨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的密度。当尼氏钝绥螨:桔全爪螨为1:20时,1个月后猎物密度从26头/叶降至1头/叶以下,而对照中则保持在20头/叶。当深点食螨瓢虫:桔全爪螨为1:25时,1个月后猎物数量从29头/叶下降至9.5头/叶。两种天敌共同作用时,猎物  相似文献   

9.
助迁、保护捕食性天敌控制桔全爪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生防园和常规化学防治园中桔全爪螨及其主要天敌的种群数量动态。在春季助迁尼氏钝绥螨补充自然天敌数量的不足,结合其他天敌的作用,使试验期间生防园中桔全爪螨种群数量得到控制。而在常规化学防治园中,桔全爪螨密度大大高于生防园  相似文献   

10.
基于 mtDNA COI 基因的 DNA 条形码技术是一种新的物种鉴定手段,本文尝试应用该技术对6个不同地理种群的茶黄蓟马与茶园中的其他4种常见蓟马进行了鉴别。测定各种类 mtDNA COI 基因序列并在 BOLD 系统进行比对,采用 MEGA5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基于 mtDNACOI 基因的DNA 条形码技术可实现对茶园中茶黄蓟马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1.
丽花蓟马对不同颜色的趋性及田间诱杀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7种颜色粘虫色板对丽花蓟马进行诱杀试验,从中筛选出诱杀效果较佳的4种颜色粘虫板,然后,设置不同高度粘虫板对丽花蓟马进行田间诱杀效果的对比试验,探索丽花蓟马对不同颜色的趋性以及不同高度粘虫色板对丽花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丽花蓟马对7种颜色粘虫板的正趋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蓝色>黄色>白色>浅蓝色>粉红色>青色>深红色;丽花蓟马对蓝色、黄色、白色和浅蓝色粘虫板具有较强的正趋性,这4种颜色粘虫板最佳挂放高度分别为高于山银花花蕾顶端10~30、10~20、20~40cm和20~30cm,其中高于花蕾顶端10~30cm的蓝色粘虫板诱杀丽花蓟马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12.
13.
入侵种西花蓟马与本地近缘种花蓟马的双基因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准确的害虫种类识别是有效筛选天敌昆虫开展靶向性生物防控的关键。入侵种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与本地种花蓟马F.intonsa常同域同期同种寄主上发生,因体型小、形态相似,难以快速准确鉴定。本研究以mt DNA COI与r DNA ITS2基因为标记对我国10个采样点的西花蓟马和花蓟马开展分子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当以COI或ITS2基因为靶标时,西花蓟马与花蓟马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221和0.113,是种内遗传距离的22.1和18.8倍,且种内、种间遗传距离间无重叠,并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独立的分支,表明2种基因均可准确区分西花蓟马和花蓟马。此外,基于COI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西花蓟马的各单倍型聚为了2个亚分支,并分别对应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表明COI基因还可用于西花蓟马品系的识别鉴定。研究结果对近缘种花蓟马的快速鉴定、专食性天敌昆虫的筛选,及其生防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花蓟马天敌种类及主要种类的控害潜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近年来该虫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对农作物、园林园艺植物的危害日趋加重,发挥天敌对该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已引起人们广泛重视。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报道,总结和记述了西花蓟马的天敌种类及其主要种类对西花蓟马的控制作用。西花蓟马的天敌约有60种,其中天敌昆虫50种,昆虫病原线虫5种,虫生真菌5种。同时,对主要天敌种类小花蝽、昆虫病原线虫和虫生真菌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寄生及控制潜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茶园天敌与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之间关系的变化动态,用灰色关联度法和生态位法研究天敌与假眼小绿叶蝉在数量、时间、空间上的关系,综合分析假眼小绿叶蝉优势种天敌位次在茶树品种间和年份间的差异。结果显示,根据密切指数之和比较发现,2015年在乌牛早茶园与白毫早茶园中,与假眼小绿叶蝉跟随关系密切的前3位天敌中均有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和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这2种天敌在2种茶园中的密切指数之和分别为5.493和5.784;2016年天敌中均有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和粽管巢蛛,这2种天敌在2种茶园中密切指数之和分别为5.296和5.448。2015年与2016年相比,乌牛早茶园前3位天敌中均有粽管巢蛛,白毫早茶园前3位天敌中均有锥腹肖蛸和粽管巢蛛。表明2个品种茶园不同年份假眼小绿叶蝉前3位优势种天敌为粽管巢蛛、锥腹肖蛸和八斑球腹蛛。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田间试验和系统调查方法研究了3种杀虫剂对中稻田白背飞虱及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旨在提高水稻白背飞虱的化学防治效率,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为水稻白背飞虱的综合治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吡蚜酮和毒死蜱3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均有较高的室内毒力,LC50分别为0.339 1、0.896 0和4.714 7mg/L,说明安徽省桐城市白背飞虱种群对这3种药剂尚未产生较高的抗药性。阿维菌素对白背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较差,毒死蜱药后3d即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持效期较短。吡蚜酮对白背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d和14d的防效分别达到90.94%和89.94%,且对捕食性天敌群落影响较小,有助于保护和加强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是防治中稻田白背飞虱较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17.
李辉  缪勇  马鑫  黄凯  李宾宾 《植物保护》2015,41(6):88-91
在田间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春甘蓝田小菜蛾及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时空生态位。结果表明,小菜蛾的时间生态位宽度较小而空间生态位宽度相对较大,说明小菜蛾种群的发生有高峰期明显和全株为害的特点。小菜蛾的时间动态、空间生态位宽度与种群密度无显著相关性,说明小菜蛾对甘蓝的为害情况比较复杂。田间调查共记录捕食性天敌13种,主要优势种依次为草间钻头蛛、七星瓢虫、血色高亮腹蛛、八斑鞘腹蛛、四点高亮腹蛛和三突花蛛。主要捕食性天敌中,七星瓢虫和三突花蛛与小菜蛾的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度最大,其次为四点高亮腹蛛和血色高亮腹蛛,八斑鞘腹蛛和草间钻头蛛最小。这表明七星瓢虫和三突花蛛对小菜蛾有较好的跟随和潜在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市门头沟碧琨种植中心的温室大棚茄子上释放巴氏钝绥螨后,调查统计对茄子上西花蓟马及东亚小花蝽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释放巴氏钝绥螨对温室大棚茄子上的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在其高峰期具有一定的压低作用,尤其是释放200头/m2巴氏钝绥螨效果更好。温室大棚茄子上自然发生的本地天敌东亚小花蝽的种群数量,在各处理间的总体趋势相同,随着西花蓟马的数量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9.
鉴定昆虫嗅觉相关蛋白基因并对其序列和时空表达进行研究,可为阐明昆虫与寄主间的化学通讯机制提供依据.本文新克隆并鉴定获得一个西花蓟马OBP基因FoccOBP3(GenBank登录号:MT682352),cDNA序列全长1226bp,读码框全长432bp,编码143个氨基酸残基.氨基酸序列中六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排列方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