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薏苡最佳密度为10 672株∕hm2(行距×窝距=60cm×50cm),小区(面积15m2)产量最高达到7.77kg,比其他3个处理高10.04%~21.24%,差异性显著。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薏苡分蘖、拔节、开花、成熟等生育进程随密度增大呈提前的趋势,薏苡分蘖期株高、成熟期株高、有效穗等农艺性状随密度增大而成增大趋势,成熟期茎围、单株有效茎蘖、千粒重、穗粒数随密度增大而呈减小趋势,薏苡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4.
以具有相同特性的玉米品种作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主要的任务在于查看玉米的空秆率、穗夹角、株高与稳位高等.对影响玉米产量的相关种植密度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证实种植密度对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6.
为在低纬高原山区综合评价并推广免耕山地油菜最优的种植密度,采用灰色关联度和模糊聚类等分析方法,对玉溪市2013—2015年4个不同海拔试点10个种植密度的免耕山地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油菜种植密度的增加,倒伏指数增加,生育期、倒伏率、冻害率、冻害指数和白粉病发病率、病情指数有增加的趋势,而鸟害率和鸟害指数总体有下降的态势;(2)不同种植密度油菜的主要农艺性状有较大差异,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单株生产力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而角粒数和千粒重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不同种植密度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因子的关联度差异较大;(4)不同种植密度间的产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推荐低纬高原山区免耕山地油菜最优种植密度为30万~36万株/hm2。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冀东地区3个夏谷品种的适宜播种密度,以冀谷38、冀谷39和冀杂金苗一号为试材,设置45.0万(M1)、52.5万(M2)、60.0万(M3)和67.5万株/hm2(M4)4个种植密度,对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谷子的株高和穗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加,茎粗、顶3叶面积、穗长、穗粗、码数、单穗重、穗粒重、千粒重和出谷率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3个品种的穗数均在M4处理下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3个品种的穗粒重均在M1处理下最高,分别为19.13、18.17和16.38g。3个品种的千粒重均在M1处理下最高,分别为3.01、2.72和2.58g。冀谷38产量在M3处理下最高,为6339.6kg/hm2,显著高于M1和M2处理,分别增产13.04%和10.86%。冀杂金苗一号产量在M3处理下最高,为5410.0kg/hm2,显著高于M1和M4处理,分别增产23.73%和7.17%。冀谷39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在M4处理下最高,为6189.0kg/hm2,显著高于M1和M2处理,分别增产19.59%和11.19%。 相似文献
8.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探明重庆地区玉米种植最佳密度,选有代表性的3个玉米品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渝青玉3号’在重庆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45000~52500株/hm2,产量达到最高的12506.25 kg/hm2‘渝单16号’在重庆地区的最适种植密度为52500~60000株/hm2,产量达到最高的11255.7 kg/hm2,‘渝糯851’的最适种植密度在52500~60000株/hm2。产量达到最高的9209.1 kg/hm2,同品种在不同密度下产量先增后减,说明重庆地区生产上的种植密度没有达到该品种发挥高产潜力的密度。因此,重庆地区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新品种创玉198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方法,共设置5.25万株/hm2、6万株/hm2、6.75万株/hm2、7.5万株/hm2、8.25万株/hm2和9万株/hm26个处理进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创玉198叶面积指数、株高、穗位高等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高,倒伏、倒折、空秆及主要病虫害发生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渐趋严重,穗部主要农艺性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愈趋降低;其最佳播种密度为6.75万株/hm2,超过7.5万株/hm2要获得高产将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植密度对宁化河龙贡米水稻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宁化河龙贡米水稻新品种‘玉针香’、‘农香32’和‘宜优673’为试验材料,进行3种不同密度种植,设置15万丛/ hm2、18.75万丛/ hm2及22.5万丛/ hm23个处理的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稻生育期、抗病性、植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高低对水稻生育期和稻瘟病发病率影响不大,高密度种植时水稻纹枯病发病率和有效穗数增加,分蘖数和穗总粒减少;‘玉针香’和‘农香32’在种植密度18.75万丛/ hm2时产量最高,‘宜优673’种植密度22.5万丛/ hm2时产量最高;3个品种在3种密度组合种植中,以‘宜优673(A3) ’×密度B3(丛距20.2 cm)组合产量11.04 kg最高,较其他2个品种相比增产幅度在6%以上,因此‘宜优673’可做为河龙贡米首选优良水稻品种,种植密度22.5万丛/ hm2为宜。 相似文献
11.
设置4个密度,研究种植密度对株型紧凑型玉米品种黎民518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黎民518鲜草产量和子粒产量的最佳适宜密度不同,鲜草产量的适宜密度高于子粒产量的适宜密度。随群体密度的增加黎民518刈割青贮时的绿叶片数、单株鲜重、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呈下降趋势;高密度下秃尖长、株高、穗位高、倒伏(折)率、瘤黑粉病病株率逐渐增加;高密度下千粒重降低;青贮生育期略有延长。在黄河三角洲地区,黎民518饲用夏播最佳适宜密度为7.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2.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玉米新品种M103为材料,设置5个水平的种植密度,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种植密度下,玉米的产量和农艺性状都有明显的差别,玉米的株高、稳住高、空秆率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穗夹角则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产量性状中,穗粗、穗长、行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虚尖长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千粒重和穗行数受密度的影响较小;玉米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幅度后又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现出向下的抛物线趋势. 相似文献
13.
14.
制种土地租金越来越高,制种成本也随之上涨,选择合适的密度增加玉米制种产量已成为制种公司的重要选择。2021年,在甘肃张掖丰乐玉米制种基地进行了制种玉米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密度高低对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影响不一,鲁单818、陕科6号和梦玉908制种密度高于90 900株/hm2时,穗行数下降速度增快,NK718制种密度高于90 900株/hm2时,穗行数下降速度降低,穗长、穗粗和秃尖长度均有类似规律。鲁单818在101 000株/hm2处理下产量最高,陕科6号和梦玉908在90 900株/hm2处理下产量最高,NK718在82 600株/hm2处理下产量最高。不同品种的最佳制种密度不同,选择合适的制种密度才能提高制种玉米产量,降低制种成本。 相似文献
15.
16.
种植密度对四川盆地丘陵区移栽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研究确定四川盆地丘陵区移栽油菜的最佳种植密度,在大田条件下,以‘川油58’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四川盆地丘陵区移栽油菜抗逆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植株抗菌核病、抗蚜虫能力和抗倒伏能力呈下降趋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分枝部位升高,单株主花序长、有效分枝总数以及有效分枝角果总数逐渐减少。群体有效分枝总数、有效角果总数以及群体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种植密度为10.50×104株/hm2时,群体获得最高产量2715.52 kg/hm2,当种植密度为8.25×104株/hm2和10.50×104株/hm2时,处理间群体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四川盆地丘陵区,移栽油菜的最佳种植密度为8.25×104株/hm2~10.50×104株/hm2。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对先玉335玉米品种的生长性状和产量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先玉335玉米品种群体叶面积指数(抽丝期)最大可达6.67,玉米株高最高达到371cm;种植密度在8.0万株/hm2时群体干重最大,完熟期时达1 853.4kg/hm2;先玉335种植密度在8.0万株/hm2时玉米产量最高,达到14 945kg/hm2,综合分析,先玉335玉米品种在东部桦甸地区,最适种植密度为8.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8.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设40cm×13.4 cm、40cm×16.7cm、40cm×20cm、40cm×23.4cm、40cm×26.7cm五种处理,探讨花生高产栽培适宜密度.结果表明:40cm×16.7cm处理百果重134.8g、单株产量21.8kg、219.6kg/667m2,是参试处理单位面积产量之冠,分别较... 相似文献
19.
玉米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对其需求量也呈上涨趋势。由于种植密度之间的差异会对玉米的产量、光合性能及籽粒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的玉米品种之间也存在细微的差别。为此,研究玉米的种植密度对玉米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