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更好的开展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设,以佛山市南海区森林景观改造为例,从总体现状、总体布局、主题树种、构建技术等方面总结森林景观提升的过程和方法,针对南海区城市森林景观,打造了"一环、二线、三带、四面"的总体布局和"一镇一主题,一山一景观"的景观特色,并明确了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通过森林景观改造,南海区将呈现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观,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为完善珠三角地区森林景观改造设计理论与实践,文章以展旗岗森林景观改造规划设计为例,探索总结珠三角地区森林景观改造实践的方法.文章分别从场地分析、设计目标、设计理念、苗木配植等方面分析森林景观改造的设计方法,营造“展旗秀色、山花烂漫和生态绿岛”三大主题区块,并明确了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从栽植至抚育结束,展旗岗将持续呈现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观,其森林与建筑群遥相辉映,使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为完善珠三角地区森林景观改造设计理论与实践,文章以展旗岗森林景观改造规划设计为例, 探索总结珠三角地区森林景观改造实践的方法。文章分别从场地分析、设计目标、设计理念、苗木配植 等方面分析森林景观改造的设计方法,营造“展旗秀色、山花烂漫和生态绿岛”三大主题区块,并明确 了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从栽植至抚育结束,展旗岗将持续呈现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观, 其森林与建筑群遥相辉映,使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双乳山景区森林景观改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双乳山景区针叶树多、阔叶树少 ,树种单一的现状 ,根据景区功能 ,有针对性地选择乡土阔叶树种和其它一些有特色的园林植物 ,对景区景观进行改造 ,以改变现有森林的树种结构 ,提高森林景观的观赏价值 ,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休闲  相似文献   

5.
森林资源是森林公园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森林景观资源是森林公园建园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滴水岩森林公园内的森林存在树种单调、结构简单,生长不稳定等问题,景观质量不高且已深受病虫害的危害,必须对森林公园进行森林景观改造。通过对滴水岩森林公园进行森林景观改造的研究,强调林分改造与森林公园景观建设相结合的观点,为森林公园景观建设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现状与改造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景观是森林公园风景旅游资源的主体,也是开发森林生态景观旅游的基础。为充分利用森林公园自然风景资源、森林景观资源,突出公园自然生态休闲主题特色,增强并开发生态旅游功能,必须对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进行总体统筹规划和科学改造。通过分析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现状、特点、优势、存在问题等,提出与探讨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改造、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柳州市滨水大道可视一面坡内山体森林景观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山体森林景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造规划设计构想,进行相应的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以期为柳州市山体森林景观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搜集和调查旅游区森林景观资源的现状,分析其森林景观存在树种单一、林相单调、森林景观较差等问题,并结合旅游区森林景观特点,提出了自然、乔木林、竹林、灌木林、乔竹、乔灌、乔草、灌草和竹草等9种风景林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9.
要塞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生态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江阴要塞森林公园存在的树种单一,森林结构简单,季相景观单调,森林稳定性低,观赏性欠佳等问题,提出了恢复建立“稳定的地带性、物种多样性森林类型”和采取人工调控技术促进森林演替,减少纯林,建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提高森林结构质量的基本思路和进行大面积杉木纯林林相调控改造的建议,以及需要进行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更好地了解洪田村森林景观结构,以2011年和2016年小班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研究洪田村的森林景观格局。【方法】以永安市洪田村2011年实地调查小班数据及2016年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将选取的19个景观指数从内部细化为三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了12个最能表征洪田村森林景观格局的景观指数;借助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分析了洪田村的森林景观结构及功能。【结果】1)主成分分析筛选的12种景观指数在其所属类别上的因子载荷值均在90%以上,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可作为洪田村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的指标。2)洪田村森林景观要素组成类型单一且分布不均,杉木和硬阔叶树种为主的景观格局占主导优势。3)斑块形状简单抗干扰能力差,景观整体异质性较高。4)灌木林和软阔类树种较低的边缘密度(ED)表明这两种森林景观与其他类型景观之间的能流、物流交换低。【结论】未来对洪田村进行森林景观规划与设计时应着重调整不同森林景观类型的空间布局,合理配置乡土树种(杉木、马尾松)、引进树种(桉树)、灌木林及其他树种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县域森林景观恢复机制,确定优先恢复区域与适宜恢复措施,以秭归县为研究对象,采用物元模型与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模型,分别从景观和立地尺度开展森林景观恢复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在景观尺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森林景观恢复的优先恢复地块,制定重点恢复策略;在立地尺度,构建以提升区域水源涵养功能、生物量、生产力为核心的恢复措施,以实现生态系统服务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达到最优配置。结果表明,秭归县适宜森林景观恢复地块总面积18 674.06 hm2。在3 643.74 hm2适宜新造林地块中,41.74%适宜恢复为针叶林,29.93%适宜恢复为针阔混交林,24.53%适宜恢复为阔叶林,3.80%适宜恢复为灌木林。15 030.32 hm2地块适宜提升森林质量,根据其林地类型,提出补植补造、促进林下植被生长、被动恢复、森林经营管理、单一树种改造、栽植混交林、封山育林等具体干预措施及其组合。物元模型与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模型定量评估,结合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森林资源普查数据等基础数据,可有效确定优先恢复地块和恢复策略,为县域森林景观恢...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存在的树种单一 ,森林结构简单 ,季相景观单调 ,森林稳定性低 ,观赏性欠佳等问题 ,提出了“恢复建立稳定的地带性、物种多样性森林类型和采取人工调控技术促进森林演替 ,减少纯林 ,建立常绿阔叶混交林为主的森林植物群落 ,提高森林结构质量”的基本思路和进行大面积马尾松、杉木纯林林相调控改造的建议以及需要进行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存在的树种单一,森林结构简单,季相景观单调,森林稳定性低,观赏性欠佳等问题,提出了“恢复建立稳定的地带性、物种多样性森林类型和采取人工调控技术促进森林演替,减少纯林,建立常绿阔叶混交林为主的森林植物群少,提高森林结构质量”的基本思路和进行大面积马尾松、杉木纯林林相调控改造的建议以及需要进行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生态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存在的树种单一 ,森林结构简单 ,季相景观单调 ,森林稳定性低 ,观赏性欠佳等问题 ,提出了“恢复建立稳定的地带性、物种多样性森林类型和采取人工调控技术促进森林演替 ,减少纯林 ,建立常绿阔叶混交林为主的森林植物群落 ,提高森林结构质量”的基本思路和进行大面积马尾松、杉木纯林林相调控改造的建议以及需要进行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森林景观类型及地理分布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福建省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生物多样性繁多 ,森林景观类型丰富。本文根据森林景观类型等级系统 ,将福建省森林景观划分为 10个森林景观组和 4 0多个森林景观型 ,概述了各类森林景观的不同特征及其地理分布状况 ,为全省森林旅游区划及合理改造和配置森林景观类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森林景观是森林公园风景旅游资源的主体,为充分利用森林公园自然资源优势,突出主题特色,增强旅游功能,需对森林景观进行统筹规划和适当改造。本文以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对公园的森林景观改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调查分析认为,福建东狮山风景区森林覆盖率低,植被质量差,林相单一,生物多样性不足,群落结构简单,使得生态效益差,稳定性差,景观效果不佳。藉此,提出森林景观改造的目标与原则,分析皆伐重造、疏伐改造、补植套种、封育管护、特殊改造等5种森林景观改造模式要点及运用对象,并对树种的选择与配置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山东省墨子故里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的现状调查,表明其森林景观存在树种单一、林相单调、森林景观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以片状皆伐重造、带状皆伐重造、补植套种、景观抚育4种森林景观改造模式和树种选择搭配等技术措施改造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19.
长春市典型城市森林景观秋季美学特征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美景度评价法(SBE)对长春市典型城市森林景观秋季美学质量进行了科学与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将长春市城市森林景观要素与美景度间建立了关系,对影响长春市城市森林群落秋季景观美学特征的因素进行了筛选和提取,在以上分析结果基础上将长春市城市森林景观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平均冠幅、灌木高度等级、灌木盖度等级、林分密度等级与林分郁闭度等级为影响长春市秋季城市森林景观综合美景度的主导因素。群落乔木树种多样性、乔木生长状况、灌木分布、植物景观密度与群落结构确定为影响长春市秋季城市森林景观的主要因子。并将长春市秋季城市森林景观分为3类,分别为:(1)以郁闭度较低,有阔叶树种,乔木较多,且灌木较少的公园绿地为主的城市森林景观;(2)以针阔混交类型绿地为主,且灌木高度与盖度较大的城市森林景观;(3)多为乔灌草复层结构,并以落叶阔叶林分或针阔混交林分为主,且灌木较多的城市森林景观。由此可见,植物种的合理搭配、密度控制与树种选择,能够改善林分质量、林分层次与景观色彩,是提高城市森林景观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论森林的景观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森林景观美为主题,讨论森林景观的结构框架、美学因素、审美范畴以及审美范畴在动态中的不同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