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混交林土壤养分效益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抚顺地区人工落叶松阔叶混交林、落叶松纯林、天然次生林等林地的土壤养分进行分析,混交林与纯林相比,缓解了酸化作用,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的含量,同时对各类林地进行综合评价,表明在维护土壤养分平衡功能方面,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然次生林、混交林、荒山、落叶松纯林,说明局长 人工针阔混交林更有利于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冰砬山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在辽宁冰砬山16块天然次生林样地的调查数据,对天然次生林的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各层次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冰砬山天然次生林群落成层现象和各层次优势种比较明显,依重要值排序乔木层优势种为蒙古栎和紫椴,亚优势种为花曲柳、色木槭和怀槐;灌木层优势种为斑枝卫矛、金银忍冬、胡枝子和金刚鼠李,亚优势种为刺五加和胡榛子;草本层优势种为羊胡苔草。该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比较丰富,丰富度指数草本层最高,乔木层和灌木层较接近;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灌木层最高,草本层最低,乔木层居中。  相似文献   

3.
辽东山区人工诱导红松阔叶混交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东山区人工诱导红松阔叶混交林效果的研究胡万良,姚国清,王树利(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117114)红松阔叶混交林是我国东北林区稳定的原始顶极森林植物群落。目前在辽宁东部山区已基本绝迹,形成大面积天然次生林。这些次生林从森林演替观点出发,已进入演替的恢...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河南省天然次生林资源评价,将全省天然次生林划分为2个天然次生林区,15个次生林类型组,34个天然次生林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个经营类型,为今后合理经营和天然次生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依据抚顺地区天然次生林冠下的辽东楤木建园技术的尝试,在兼顾生态林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文章集中总结了辽东楤木建园技术,其中对辽东怱木的经营管理及栽培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可供山区林农开发林下经济,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辽宁地区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天然次生林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胡桃楸天然次生林枯落物层厚度越大,持水能力越强,林下土层厚度越大,蓄水能力越强,且林地坡度对枯落物持水、土壤贮水、林地水分入渗速率有显著影响。林地土壤水分入渗可分为瞬变、渐变、稳变3个过程。枯落物层具有保护土层缓存降水的作用,间接地增大了土壤的贮水入渗能力。  相似文献   

7.
辽宁东部天然次生林立体多层次综合经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东部天然次生林立体多层次综合经营技术刘敏,孟广华,孟兆海,毕景慧,张天觉(桓仁满族自治县林业技术推广站117200)1目的意义桓仁是辽宁东部重点林区县之一,过去的林业生产,仅限于护林、育林、采伐、更新,单纯从培育森林出发,以生产木材为目的,商品生...  相似文献   

8.
该文论述了塞罕坝林场的基本情况,并以塞罕坝林场现有天然次生林为基础,通过对塞罕坝林场天然次生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方面进行综合效益分析,为塞罕坝林场天然次生林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天然次生林立体经营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贺新  姚国清 《林业科学》1992,28(6):502-509
按照生态林业的基本思想和生态学的理论,以辽宁东部山区的天然次生林为对象,建立了森林立体经营模式,并对模式的结构与功能、模式建立后森林生态因子及林分因子的变化、各种经济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模式内主要经济动植物的人工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天然次生林综合经营的同时,加入各种经济动植物成分,组建多物种、多层次的森林立体经营模式是可行的,它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牡丹江林区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次生林,以东京城林业局为例,天然次生林的面积占全局有林地总面积的59%,其中柞树次生林占49%,杨桦次生林占10%(1971年)。天然次生林在森林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重要的后  相似文献   

11.
天然次生林构成了辽东山区森林的主体,如何科学合理地将低产、低效、低质的天然次生林培育成高效、优质的林分成为亟须解决的课题。经多年探索,成功总结出适于辽东山区的择伐改造天然次生林的经营措施。文章从适用对象、培育目标、采伐时期选择等方面详述天然次生林择伐改造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牡丹江林区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次生林,以东京城林业局为例,天然次生林的面积占全局有林地总面积的59%,其中柞树次生林占49%,杨桦次生林占10%(1971年)。天然次生林在森林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重要的后备资源。因此合理组织次生林经营显得非常必要。抚育管理是次生林经营的重要内容,而抚  相似文献   

13.
辽东地区天然次生林形成及经营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东地区天然次生林是红松阔叶混交林破坏后形成的,面积大、类型多、树种组成多样、林分结构复杂,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持好现有天然次生林,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合理的经营措施,促进天然次生林的进展演替,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基本对策。本文仅对辽东地区天然次生林的发生和演替及采取合理的经营措施作以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天然次生林经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生产作业,在分析、研究天然次生林生长、结构规律基础上,提供了天然次生林经营的原则及措施。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英旺天然次生林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在林业生产中的地位,介绍了次生林改造的概念与对象,并总结了天然次生林技术改造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该文是在太行山区油松天然次生林立地类型划分的研究基础上,根据分区分类的多级序原则建立的太行山天然次生林经营类型分类系统及经营类型划分的原则和依据,共划分了10个油松天然次生林的经营类型,为本区油松天然次生林的合理经营,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搞好天然次生林优化抚育,对提高林分质量,加快林木生长,增强企业后劲,缓解可采资源危机,使天然次生林从低效生态平衡转变为高效率多功能的生态平衡,具有很大的作用。天然次生林优化抚育,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综合经营和培育天然幼、中龄林,因地制宜地以目的树种更替那些非目的树种,从而改善森林质量,增加森林年生长量,提高林地总生产力。如上经营技术已被黑龙江省森工战线列为“天然次生林优化抚育工程”,本文是对该“工程”实施技术的研讨。1可实施天然次生林优化抚育的林分现状为了搞好关于天然次生林优化抚育技术的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8.
天然次生林是天然林经破坏后所形成的森林,它代表一个具备特殊生态条件的环境类型。林木与其他生物有机体以及无机环境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系统。以天然次生林作为食料来源及栖息环境的害虫是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中的成员,它的发生动态与天然次生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的森林资源一半以上都分布在辽东地区,而且辽东地区的天然次生林比较丰富,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地生产力以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的现状以及经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的科学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辽宁冰砬山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次生林综合流域森林为研究对象,采取林分、坡面径流场、集水区测流堰水文因子测定的方法,对综合小流域森林降水截留、坡面径流、区域径流输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辽宁冰砬山落叶松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冠层能有效的截留大气降水,其截留率分别为24.8%和16.6%;以Kostiakov方程对两种林地土壤入渗速率的模拟较好,模拟方程分别为iL=6.652t-0.179(R2=0.97)和iC=21.147t-0.162(R2=0.93);森林对大气降水的滞留时间随大气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增加而减少,但是小流域径流峰值出现的时间却是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延长,森林能够有效延缓和降低流域径流峰值出现的时间和高峰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