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逋隐居孤山时,环居植梅三百六十树,对于林逋的隐逸、形象、人格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林逋以植梅当作隐居生计,为做一个真隐士奠定了物质基础,植梅隐居是林逋选择孤山作为隐居地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二是绕屋而种的梅花营造了充满闲情逸致的隐居环境,陪伴林逋度过了寂寞难耐的隐居生活,梅花滋润着林逋的气节、充实着林逋的内心、丰富着林逋的精神,同时也造就了林逋清逸的形象;三是林逋与梅朝夕相伴,为他咏梅成千古绝唱提供了前提性条件;四是林逋在孤山植梅养鹤,产生"梅妻鹤子"的美谈,促进了林逋不仕不娶的隐逸名闻天下。与此同时,林逋的孤山植梅在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林逋隐逸植梅使梅花被后人视为人品高洁的象征;二是林逋因植梅而咏梅成千古绝唱,不仅影响大,引发后人歌咏不休,而且在咏梅中赋予梅花以人格,因此从林逋开始,梅花成为一种人格之花、道德之花、精神之花。 相似文献
2.
林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Z1)
一代伟人毛泽东对梅花情有独钟,他爱梅、读梅、咏梅、听梅,与梅花结下了不了情缘。爱梅折射出一代伟人的生活情趣和人格追求;咏梅显示了一代伟人潇洒豪迈的气度、自信乐观的性格、百折不挠的精神与广阔高远的胸怀;听梅则是毛泽东坚毅乐观、潇洒从容的性格体现。梅花的品格和精神在毛泽东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灵峰与西溪、孤山合称为西湖三大赏梅地,历史上先有寺庙后有梅花。宋、明时期灵峰青芝坞一带已有梅花的踪迹,但有关记载较少,而灵峰真正意义上的首次种梅被确定在道光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1844—1846年),后毁于战火。宣统元年(1909年)周庆云在灵峰补梅300株。1988年灵峰探梅景点重建后开放,目前梅园占地3750hm2,共有5000株梅花,1200丛蜡梅。 相似文献
4.
该文着重从中国梅花资源、梅的应用价值、梅文化、科技成果、国际交流等方面,对中国梅花走向世界的优势加以分析,并对中国梅花走向世界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中国梅文化及梅花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梅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梅文化深厚的意蕴对梅花造景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梅花与园林要素结合,可形成"情"、"意"、"景"、"趣"交融的环境;此外,梅花与雪、月、鸟禽等结合,更能烘托梅花的清新明艳,提高园林审美情趣。在现代园林中,梅花应成为植物造景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园林造景中应借鉴和发扬古典园林中梅花造景的优良传统及其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6.
7.
8.
通过实生育种的方法 ,从酷似梅花的类梅资源中 ,选育出‘菊梅’杏与‘荷梅’杏两个新类型 ,可能鉴定后成为酷似梅花之观赏杏新品种 ,从而丰富了北方早春的观花乔木。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该文分析了梅花在中日古典园林中应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其相似性主要表现在梅文化、植物配植和种植方式等方面,而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国梅花栽培应用史、配植特点、植梅面积和数量、咏梅古诗画应用、栽培品种和观赏特性等方面。最后,为两国今后合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林逋以植梅的方式在孤山隐逸奠定了梅花作为人品高洁象征的基础,而咏孤山梅成千古绝唱又引发了咏梅的高潮,因此,孤山梅花成为文人雅士心目中的圣洁之花,不仅许多人心仪不已,而且不少人特地前往观赏。由于孤山梅花在文人雅士心目中的特殊地位,林逋的梅林虽在漫长的岁月中时有荒芜,但后世不断有人补植。因此,除了在文化、精神上外,林逋还在物质上"留下梅花代代香",由此构成了文化味浓厚、精神性强烈的孤山梅花变迁史。 相似文献
14.
论梅花的花形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花的典型花形为五瓣围绕一个圆心,表现出典雅、庄重的美感。这种独特的审美价值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被爱美的女性应用于美容化妆,叫做“梅花妆”,开始时“梅花妆”只是在额头上点五瓣梅花,但后来就演变成各种各样的花钿了,成为旧时妇女非常流行的妆扮。梅花的花形富于装饰性,在工艺品、建筑物、日用品中,到处可见梅花的图案,如梅花形家具、梅花形果盒、梅花形食物等,甚至乾隆花园、苏州邓尉、无锡梅园的梅亭本身就是一个梅花形的建筑。梅花花形也应用于徽标制作,如梅花形商标、梅花形纪念章、梅花形会标。梅花的花形更被赋予吉祥的精神内涵,传统上把梅花五瓣说成是五福的象征,有梅开五福之说。还有些人从梅花花形中感悟到天地运行的规律,与中国传统阴阳学说中的五行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5.
16.
林雁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02,19(3):301-305
在许多梅景观中, 梅与天然的岩石苍崖相辉映。园林中配植梅花时, 往往同时配置奇石, 苍石虬枝, 暗香清影, 让人领略大自然山野气息。梅与石的配置, 还体现在人工叠筑的
假山上配植梅树以及梅桩盆景配置奇石。梅石配置, 刚劲简洁, 妙笔生花, 不仅丰富了梅景观, 而且最能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品格。参20 相似文献
17.
该文简要介绍了梅花精神与梅州的关联,并从梅州古梅、新建梅花景点、梅州梅花的品类特点以及梅的副产品几个方面分析了梅州旅游的梅花资源。最后提出在梅州旅游中突显“梅”特色、创建“寻访古梅”旅游线路、建设观光梅园及举办梅花旅游节等设想。 相似文献
18.
许联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Z1):158-163
北京对于梅花引种驯化的记载大抵始于元朝,因此历代各有累进。当代陈俊愉先生自1957年矢志引梅北上至今,北京已成规模花事,创造了梅花引种历史的里程碑,改变了此前北京人多是听说或通过绘画、摄影作品而获得感知的尴尬。北京引种梅花的规模成功为促进梅花成为双国花之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北京梅花文化的欣赏提供了现实条件。梅花文化欣赏是中华民族一种比较特殊的花卉文化现象,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且影响深远。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文明载体,从古至今梅花文化欣赏的方式不胜枚举。自2003年以来,笔者有幸在北京梅花引种过程中不断体会梅花文化欣赏之魅力,今尝试归纳赏梅六诀,即花早、香幽、姿美、色繁、韵胜、格高,意在为梅花文化增添心香一瓣。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梅花引种和文化创造的历史上,既有封建王朝功高盖世的皇帝、也有新中国的伟大领袖,不但有旧时代的王公贵族、也有现代伟大的科学家,还有享誉世界的表演和绘画艺术巨匠。他们大多曾以文治武功、文化艺术和科学研究成就征服了世界,他们对于梅花的爱之深、情之切,更为中国梅花的历史留下了真实和有着相当高度和深刻的印记。他们或是慕其风雅、彰其风格,或是立其高标、穷其至理,或是显其至美、传其神韵。他们是中国梅花文化和科学史上的关键人物,梅花之所以能以民族精神一脉相传,北京梅花之所以有其历史地位,这些伟大的政治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