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辽宁地区西北路径寒潮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NCAP再分析资料、辽宁省逐日最低气温和逐日最大风速资料,对2006要2009年影响辽宁地区的区域性寒潮天气进行统计分析,将影响辽宁地区的寒潮冷空气路径归纳为3种(东北路径、西北路径和偏西路径),本文重点讨论:西北路径冷空气对辽宁地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空气从源地到达西西伯利亚地区堆积加强后经内蒙中西部南下到辽宁,造成区域性寒潮天气;受高空槽前强暖平流的影响,寒潮暴发前1~2 d辽宁地区气温普遍回升10益以上;寒潮冷空气从酝酿到暴发阶段500 hPa冷中心的强度基本稳定在-45益左右,寒潮地面冷高压中心强度大多在1 040.0 hPa以上。从环流形势上看,小槽发展型占较大比例。  相似文献   

2.
近40年辽宁地区寒潮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辽宁58个测站1971~2011年这40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运用气象统计方法分析了辽宁寒潮天气的基本事实,并采用小波分析突变检验研究了辽宁地区1971~2011年寒潮发生次数的年际、年代际时间分布特征,进而分析辽宁地区寒潮活动的气候特征。经过统计,总结了影响辽宁寒潮的主要路径,发现辽宁地区近40年寒潮具有西部山区、辽北及中部平原寒潮次数较多,其他地区相对较少的空间分布特点,并且寒潮每年的发生次数也存在一定的年代际时间变化特点,而寒潮发生次数的月分布和旬分布也有一定的特点,同时总结了各类型寒潮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3.
利用辽宁58个测站19712011年这40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运用气象统计方法分析了辽宁寒潮天气的基本事实,并采用小波分析突变检验研究了辽宁地区19712011年这40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运用气象统计方法分析了辽宁寒潮天气的基本事实,并采用小波分析突变检验研究了辽宁地区19712011年寒潮发生次数的年际、年代际时间分布特征,进而分析辽宁地区寒潮活动的气候特征。经过统计,总结了影响辽宁寒潮的主要路径,发现辽宁地区近40年寒潮具有西部山区、辽北及中部平原寒潮次数较多,其他地区相对较少的空间分布特点,并且寒潮每年的发生次数也存在一定的年代际时间变化特点,而寒潮发生次数的月分布和旬分布也有一定的特点,同时总结了各类型寒潮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4.
尹恒  李易 《农技服务》2011,28(7):1053-1055
利用Micaps处理客观分析、数值预报、卫星云图以及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对2001年4月8~10日发生在十堰市历史罕见的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新地岛以西高空小槽引导极地冷空气不断南侵;垂直散度场、速度场配置与产生较大降水关系密切,寒潮过程中特征反映出与暴雨过程存在类似点;云图分析显示秦岭等大地形对北方冷空气南下速度存在阻挡作用,是预报这类天气的一个关键;槽底负涡度平流、槽前疏散场的正涡度平流是其动力因素,槽前暖平流提供了热力条件。  相似文献   

5.
从寒潮天气过程发生的环流形势的演变过程及各种物理量变化特征如涡度、垂直速度、温度平流等方面对2011年3月12—14日、2012年4月22—24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2次春季寒潮天气过程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发现这2次春季典型寒潮天气过程均是出现在亚欧中高纬地区环流形势由纬向型向经向型转换过程中,前期温度一般较往年同期异常偏高;强盛的冷平流造成气温大幅下降,地面冷高压强烈发展最终形成甘肃省河西地区寒潮天气;但2次寒潮过程环流形势也有所不同,天气过程的强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利用天气学和动力诊断相结合的方法,对2008年12月19~21日发生在山西省大同市的寒潮天气过程,从高空环流特征、中低层锋区、地面冷空气的引导气流、移动路径及物理量场因子的变化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影响大同的冷空气、大风发生和维持的主要机制,揭示了大同市区域性寒潮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强寒潮来临前除环流形势和地面冷高压有显著特征外,物理量场变化也有规律可循,从中找出预报着眼点,提高预报能力,对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0.25°×0.25°)等对2014—2015年冬季乌兰察布市2次寒潮天气天气实况、环流背景等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014年11月30日过程属于阻高崩溃型,冷空气经西北路下滑,地面冷高压补充南下,等压线密集,造成大风降温;2015年1月26日过程属高压脊发展型,冷平流中心偏东偏北,地面冷高压分裂南下,故降温幅度较前者小,风力也较小。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国家气象中心实时预报业务数据库中的常规天气观测资料,采用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13年1月中国地区寒潮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形成寒潮天气的主要原因是亚欧中高纬度地区呈现两槽一脊型,受西欧上空强暖平流影响,在西西伯利亚地区形成阻塞高压,贝加尔湖附近形成横槽,位置偏北,冷空气在横槽内聚集增强,从而引导多股冷空气南下,导致强寒潮的暴发,造成南方部分地区遭受低温雨雪灾害,北方地区出现剧烈的降温和大风沙尘天气,局地遭受雪灾。  相似文献   

9.
孙东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96-12598
通过分析2011年2月下旬准格尔盆地西北缘发生的一场寒潮天气,总结了形成这次天气的环流背景、中低层温度场及冷平流垂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欧洲脊主体稳定,脊顶缓慢东南垮,西伯利亚槽逆转南压西伸,槽前形成强盛的西南急流,使天气前期区域气温快速上升.槽后西北风带风速不断加强,输送高纬冷空气南下堆积,冷平流快速进入中低层大气,强冷空气在近地面猛烈暴发,是形成此次寒潮天气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天气实况资料,从天气尺度环流背景、中尺度系统、冷中心的移动等方面,对2014年4月下旬出现在甘肃地区的一场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为典型的低槽东移型;甘肃地区出现强寒潮的主要原因是冷空气不断堆积;冷空气的不断补充与分裂再合并;前期增温与降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1981—2011年莱阳、栖霞、招远3个气象站日最低气温资料,将日极端最低气温Td≤-10℃作为1个低温日。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突变检测等方法,对山东半岛内陆地区低温日数的气候特征及变化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低温日主要集中在12月到次年2月,其中1月低温日数最多;莱阳是30年间低温日数最多的地区,其次是栖霞和招远,莱阳也是低温最早开始和最晚结束的地区;山东半岛内陆地区低温日数变化幅度较大,1981—2010年间,随着年份的推移,低温日数呈明显的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5.0 d/10年,其中减少趋势最明显的是莱阳,气候倾向率为-5.2 d/10年;最不明显的是栖霞,气候倾向率为-1.4 d/10年;山东半岛内陆地区年低温日数的减少是突变现象,突变年份是1986年。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MICAPS资料和雷达资料,对2000—2012年5—9月辽西地区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型讨论,按照地面有无冷空气影响将冰雹类型分为锋后冰雹型、高压后部偏南气流冰雹型和锋前暖区冰雹型,并重点对锋前暖区冰雹型进行中小尺度和雷达资料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地区低值系统东移南压配合低空切变线和地面冷锋的共同影响是此类冰雹的直接影响系统;对流层中低层大范围上冷下暖结构为此类冰雹提供不稳定层结条件;低层辐合配合高空急流轴南侧辐散产生明显上升运动;雷达回波特征分析显示,此类天气过程存在并维持尺度较小的中气旋结构。  相似文献   

13.
2009年6-7月呼伦贝尔市先后出现了几次东北冷涡产生的暴雨天气,使该市的天气从5月的干旱大风转为多雨洪涝,极端的天气不断出现,灾情也越来越严重.文章通过对3次东北冷涡的位置、内部结构特征、高低空配合及各物理量的分布、云图等分析,对东北冷涡产生的暴雨灾害天气进行分析总结,期望能对以后的东北冷涡产生的暴雨预报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4.
满洲里地区寒潮天气预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潮天气是满洲里地区冬半年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其最突出的天气是大风、降温、暴雪,给农牧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带来巨大影响.近几年,不少学者对错综复杂的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研究.文章结合实际经验,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选取1971-2000年30年间发生的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寒潮天气出现的气候概率,并根据冷空气发源地、路径及相关天气形势得出了寒潮天气预报指标,为今后深入研究寒潮天气过程及其预报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伊犁地区雷暴天气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1999年伊犁地区8个气象站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伊犁河谷和山南的雷暴变化情况。分析表明,河谷年平均雷暴日数18~37 d,山南年平均雷暴日数59~87 d。河谷和山南雷暴的高发时段在夏季的6~7月。河谷雷暴天气集中出现在17:00~24:00,山南集中出现在14:00~21:00。河谷和山南雷暴天气持续时间在60 min以内的占绝大多数,山南雷暴持续时间比河谷长。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事后划定目标区和对比区的非随机化分析方法,对2008年5月10~11日一次东北冷涡天气过程的人工增雨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能合理选择出对比区的情况下,利用此方法可以评价出单次增雨作业的效果,并达到一定的显著性水平;东北冷涡具有很大的增雨潜力,把握好作业时机、作业部位、作业方式可以达到增加降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杨青  王国莉  赵明  孙莹  齐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907-12909
对东北地区1961~2002年发生的冷、暖夏事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20世纪60~70年代未为冷夏发生期,80年代到90年代初是冷、暖夏交替发生阶段,90年代中后期以后,为暖夏集中出现时期。冷、暖夏具有持续性和群发性特点。冷夏较暖夏多,但其中酷暑年却比冷害年多,而且暖夏比冷夏的异常程度要强,影响范围要广。冷夏有4个频发中心,暖夏有2个频发中心,都位于山区和丘陵地带。黑龙江西部、东部既易出现冷夏,也易发生暖夏,长白山脉地区相对而言更易出现冷夏。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16年8月辽东山区一次典型的高温天气过程,利用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该过程的大气环流形势、物理量场以及地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强大的副热带高压影响下,低层暖平流持续时间长、前期气温持续升高是本次高温天气的环流背景特点,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的叠加作用是高温出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廖国进  姜淼  孟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518-14520
利用1951~2010年的气候资料,统计了沈阳近59年来冬季日平均气温≤-19℃的严冬天气分布特征,并对严冬天气出现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沈阳日平均气温≤-19℃的严冬天气出现在每年12月上旬至次年2月中旬,较为集中的时段出现在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下旬。出现最多的年份是1956年冬季,共有21个严冬日。沈阳严冬天气的出现有一定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