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胡丽 《当代农业》2014,(23):46-46
一、秸秆氨化饲料的好处 利用氨化处理秸秆是目前普遍应用的一种处理秸秆的方法,材料易取,方法简便易行。同时,秸秆氨化处理后,质地松软,适口性增加,提高家畜对秸秆的采食量,有机物消化率提高10%~12%,粗蛋白含量提高1倍;节约粮食,减少畜牧业对粮食的依靠,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二、秸秆氨化饲料的加工1.氨化原料选择各种质地较好、未出现霉变、含水量不超过13%的农作物秸秆,如稻草、玉米秸、麦秆,农副产品如谷壳和棉籽壳等均可作为氨化的原料。2.氨源及用量各种农用氮肥,如尿素、碳铵等,最常用的是尿素,  相似文献   

2.
笔者常年在基层工作,为了解决当地饲料问题,拓宽饲料来源渠道,在农村饲料养户中从事小麦秸秆氨化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在农村条件下用窑氨化小麦秸秆的实践与体会介绍如下。1选择适宜的挖窑地址秸秆氨化窑的窑址要选择在地势高燥,土质坚实,距离粪坑、水池、建筑物较远的地方,根据地下水位高低而采用地下窑或半地下窑的形式,有条件时最好用砖砌好,用水泥  相似文献   

3.
氨化饲料的制作及饲用江苏灌南县科委曹征贵氨化饲料是将氨化剂,如氨水、尿素等,按一定比例加入秸秆饲料中,充分拌匀,在密封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氨化处理,以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一、氨化饲料的制作1.氨化原料:各种未霉烂变质、含水量不超过13%...  相似文献   

4.
在稻、麦、玉米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水、尿素进行处理,即为秸秆氨化。秸秆氨化是最经济、最简便而又实用的秸秆饲料化学处理方法。氨化对秸秆可以起到碱化、氨化和中和作用,用它饲喂牛羊等反刍动物,能提高家畜对秸秆饲料的消化率、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一般采食量提高20%,消化率提高20%~30%,秸秆的粗蛋白含量提高1倍以上。下面介绍尿素氨化秸秆技术。1.氨化方法农户小型秸秆氨化最好用水泥池装秸秆。先将秸秆切成5~10厘米的碎段,按每100公斤秸秆加4~5公斤尿素的比例,再将所需的尿素溶解在40~50公斤水中制成溶液喷洒在秸秆上,…  相似文献   

5.
<正> 1 原理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非常丰富的饲料资源,但只有经过科学处理,才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饲料。加工秸秆的处理方法有好几种,但从饲喂效果、经济效益、加工成本、制作工艺等方面考虑,还是氨化秸秆饲料较好。氨化秸秆饲料把属于有机物质的作物秸秆和属于无机物质的氮巧妙地结合一块,制成一种近乎完美的反刍家畜饲料。这种氨化秸秆饲料不但开发利用大量干燥秸秆,而且以工业化生产的无机氮代替了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氨化秸秆的原理。一是碱化作用。碱可使木质素和纤维之间的酯键断裂,打破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镶嵌结构,溶解  相似文献   

6.
开发氨化秸秆饲料发展草食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巧家县农作物秸秆非常丰富,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但受资金、科技等因素制约秸秆利用的科技含量不高,且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未被利用,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应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开发这些草料资源。氨化秸秆饲料就是将禾本科作物秸秆进行氨化处理,而从提高秸秆的消化率、利用率和营养价值。本文从秸秆氨化的理论与实践分析、阐述了氨化秸秆饲料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秸秆氨化技术及设备中国农业大学(100083)方小红秸秆氨化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80年代初才开始进行基础性研究及试验,1987年开始大规模推广应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FAO在我国河南、河北先后进行了“秸秆饲料营养价值的评价与改进”和“以氨化秸秆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成兴 《农技服务》2014,(6):184-184
根据秸秆氨化的原理,简介氨化饲料的作用及制作过程、储备和利用环节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高蛋白整秸秆氨化饲料及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蛋白整秸秆氨化饲料技术要点氨化台整备、输氨塑管铺设、整秸堆垛、覆盖塑料布、氨水氨化处理、激化处理、开垛饲喂。该技术研制的整秸秆氨化饲料蛋白质含量达1106%,比我国通用对照地窖氨化饲料蛋白质含量45%提高了146倍;饲料呈黄褐色,伴有爆米花香带酸甜味的酥脆感;牛羊采食量提高15%,消化率提高45%;每头牛每年节约饲料费500元,纯收入11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氨化饲料是将氨化剂(如氨水、尿素等)按一定的比例加入秸秆饲料中,充分拌匀,在密封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氨化处理,以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秸秆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粗纤维。粗纤维中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以被牛羊等反刍家畜消化利用,还有部分纤维素与木质素紧密结合,难于被消化利用。氨化可以破坏纤维与木质素表面之间的结合,并使少量木质素溶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表面保护层结构改变,细胞壁膨胀,纤维软化,从而提高粗纤维的消化率。秸秆对氨有吸附作用,所以氨化还可以提高秸秆饲料中游离氨的含量,增加秸秆饲料中的  相似文献   

11.
甘蔗、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剩余的秸秆部分,富含丰富的磷、钾、钙等有机物质,采用作物秸秆氨化饲料处理方式,将其变成一种可再生生物资源,运用到养牛中,不仅能极大地缓解粮食供给压力,还能降低农作物秸秆对环境的压力。加强对秸秆资源氨化处理重要性的认识,结合秸秆饲料利用状况,通过秸秆氨化饲料制作技术来提高作物秸秆作为动物饲料的营养性和适口性,从而为肉牛饲养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 秸秆氨化是广辟饲料资源的一项重要途径,通过旺贮淡用,调剂余缺,使牛的饲料供应周年均有保障。要提高秸秆氨化喂牛的经济效益,还应注意如下事项。 (一)容器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因地取材,如塑料  相似文献   

13.
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秸秆资源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是中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目前秸秆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开展了10多年的整秸秆氨化饲料技术创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整秸秆氨化饲料比传统地窖氨化饲料,蛋白质含量提高了1.33~1.46倍;饲料呈黄褐色,伴有爆米花香带酸甜味的酥脆感;牛羊采食量提高15%,消化率提高45%;每头牛每年节约饲料费500元、纯收入1200元左右。这一技术在山西省和海南省的不同地区进行了试验示范,不同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基本稳定在10.5~11.06g/kg。其广泛适应于中国不同类型区,对充分利用秸秆资源、促进中国规模化草食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氨化秸秆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进尿素,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利用秸秆中存有的尿素酶,作用于尿素,从尿素中分解出氨,对秸秆进行氨化.每年粮食作物收获后,都会产生大量秸秆,秸秆经氨化处理后,可用来饲喂牛羊,不仅适口性、消化率和营养价值明显提高,而且经济效益显著.这样既避免了环境污染,又是我国发展节粮型畜牧养殖的有效途径.在日常应用中,要制作出优质的氨化饲料并做到合理使用也不容易,这里介绍常用作物秸秆氨化制作及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秸秆经发酵制沼气和氨化制了氨化饲料是提高秸秆利用价值的2种方法。对利用麦秸兼制沼气和氨化料的结合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固体床酸化两步发酵及氨化工艺实现了秸秆能流和物流的分流转化,工艺是可行的,提出了牛粪和麦秸共同处理新工艺。  相似文献   

16.
秸秆氨化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80年代初才开始进行基础性研究及试验,1987年开始大规模推广应用。近5年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FAO在我国河南、河北先后进行了“秸秆饲料营养价值的评价与改进”和“以氨化秸秆为基础日粮的肉牛生产体系”两个项目的开发,有力地推动了秸秆氨化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农业部也将秸秆氨化工作列为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十项实用技术之一。农作物秸秆经过家畜过腹还田,不仅有明显的经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非常丰富的饲料资源,但只有经过科学处理,才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饲料。加工秸秆饲料的处理方法有好几种。但从饲喂效果、经济效益、加工成本、制作工艺等方面考虑,还是氨化秸秆饲料较好。氨化秸秆可以把属于有机物质的作物秸秆和属于无机物质的氮巧妙地结合在一块,制成一种近乎完美的反刍家畜饲料,饲喂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秸秆营养特点及西藏油菜秸秆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当前国内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的应用状况,重点围绕氨化、青贮、微贮等技术展开论述,旨在为西藏开展油菜秸秆饲料化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借鉴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正确选购架子牛,选择国外肉用良种公牛作父本杂交的改良牛,充分运用饲料青贮技术、秸秆氨化和发酵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一、加工饲料秸秆技术秸秆氨化技术,一般来说,氨化秸秆的消化率可提高20%左右,采食量可提高20%左右,粗蛋白质含量可提高1~1.5倍,还能提高畜禽的采食速度。氨化后秸秆总的营养价值可提高1倍,也就是说,1kg氨化秸秆相当于0.4~0.5kg燕麦的营养价值。二、玉米秸秆青贮技术青玉米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