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在冬油菜区9省(区)10县(市)采集植株样品,电镜形态检测结果,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苏太仓、安徽芜潮、浙江鄞县、福建建阳、湖北广济、武汉、湖南攸县和北方冬油菜区的陕西永寿,均以芜菁花叶病毒(TuMV)占优势,平均检出率为供测样本数的88%长江上游区的四川什邡和华南冬油菜区的广西临桂,TuMV所占比例较低,检出率分别为48.9%和33.8%。对后两地点样品进行血清鉴定结果,临桂以黄瓜花叶病毒(CMV)占优势,CMV  相似文献   

2.
油菜病毒病在中国分布很广,常造成油菜籽产量的严重损失,是油菜的主要流行性病害之一。有关油菜病毒病的自然区划以往研究报导甚少。为了提高油菜病毒病预测预报的正确性,为防治提供可靠依据,作者根据全国油菜病毒病研究协作组在1980年至1986年积累的资料和有关历史文献,并参考全国种植业区划,对我国油菜病毒病病区作了初步划分。  相似文献   

3.
油菜病毒病农民又叫油菜花叶病,是影响油菜生产的严重病害之一.一般病田减产10%左右;重病田减产可达20%~30%,油菜发病愈早,损失愈重.苗期发病后,生长发育受到严重破坏,植株矮化,皱缩畸形,逐渐枯死,不能开花结荚.受病较晚较轻的能部分开花结荚.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北方冬油菜病毒病流行规律,提出了“调整播种期,重视苗期治蚜,隔离毒源,种植抗病品种,加强抗病栽培”的综合防治方法。就其方法而言,与长江流域区具有共同性。但侧重点和具体内容不尽相同。这是由北方冬油菜区的特点所决定的。 1.北方冬油菜区秋季气温下降迅速,病毒病的为害程度与油菜播种期关系非常密切,调整播种期是预防油菜病毒病的一项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根据油菜病毒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对北方冬油菜病毒病的防治,提出“调整播期、重视苗期治蚜、隔离毒源、种植抗病品种,加强抗病栽培”的综合防治措施。 油菜病毒病是蚜虫传播引起,其防治应着重于早期防治蚜害。1980年以来,我们在研究此病流行规律的同时,进行了生产防治  相似文献   

6.
我国南方油菜病毒病的发生和病原血清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86—1990午先后对我国南方油菜产区10个省(市)的24个县,114块油菜地进行病毒病发病调查,采集病株标样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油菜病毒病发生普遍,尤以武汉、长沙、成都和合肥等市的郊区发病最重。发病率都在30%以上。酶联免疫吸附和对流免疫电泳测定1122份样品的结果,各地病毒种类均以TuMV(芜菁花叶病毒)为主,占样品总数的80.48%[含其与CMV(黄瓜花叶病毒)和TMV(烟草花叶病毒)复合感染者],其他病毒单独侵染者较少。分别对4种不同类型油菜(甘蓝型、白菜型、芥菜型和其他类型)病株测定结果,也以TuMV侵染率高,约占测定样品数的52—98%。因此抗病育种应着重选育抗TuMV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高亮 《植物保护》1966,4(3):110-110
武义县种植的油菜品种都是本地种:有紫杆的、青杆的、还有一种中间类型的,常混合播种。在同一丘田里可以看到这三种油菜,当地群众普遍  相似文献   

8.
2003年秋至2005年春2个油菜生长季分别到湖北和安徽2省12县市油菜产区进行病毒病发病情况调查,除局部地区和地块发病率达到20%~40%,多数大面积油菜发病率在0.1%以下。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58份病害样品,TuMV占样品总数的90.7%,CMV占样品总数的8.9%,ORMV占样品总数的0.8%。  相似文献   

9.
 油菜病毒病的流行程度与10月份降水量之间有着极显著的相关。本文应用灰色拓扑预测方法,选用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合肥等站10月份的降水量资料,建立了一套灰色动态模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至2000年该病流行趋势进行了超长期预测,并用1985-87年的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到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油菜病毒病的流行程度与10月份降水量之间有着极显著的相关。本文应用灰色拓扑预测方法,选用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合肥等站10月份的降水量资料,建立了一套灰色动态模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至2000年该病流行趋势进行了超长期预测,并用1985—87年的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到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1983年9月,从新疆石河子豇豆病毒病植株上分离到1株病毒分离物Cp-1。汁液摩擦接种试验的结果证明,它可以侵染3种豆科植物和2种藜科植物。在豇豆上引起系统花叶,叶片皱缩下卷,并有疱疹等症状;在绿豆上表现为局部棕褐色环纹;在苋色藜、昆诺阿藜上引起局部病斑。体外抗性测定,失毒温度为55—60℃,稀释限点为10~(-3)—10~(-4)。体外保毒期3—4天。Cp-1易汁液摩擦接种,桃蚜、棉黑蚜均可传毒,可通过种子传毒,种传率为10.6%。病毒粒体线条状,大小为12—15×700—750毫微米。病株叶片细胞内有风轮状及环状内含体。该分离物与豇豆蚜传花叶病毒(CABMV)的抗血清形成明显的沉淀线。根据以上性状,分离物Cp-1属于马铃薯Y病毒组的豇豆蚜传花叶病毒。在新疆各地采取21个标样,经血清学和寄主范围测定,有13个标样属该病毒,约占62%。说明豇豆蚜传花叶病毒在新疆种植的豇豆上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是中国油菜的主要产区,也是油菜病毒病的主要发生为害区。本文以江苏太仓、安徽芜湖、湘北武汉和四川什邡1980—1985年的调查试验资料为例,分析了夏、秋西季气温、降雨等气象因素与油菜病毒病发生量的关系,认为夏季7—8月气温和秋季9—10月降雨量是影响该地区年际间病害差别的主要气象因素,并对造成地区间病害差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长江流域油菜病毒病流行规律的共同性的基础上,以鄞县历年的调查试验资料为依据,论述了长江流域地区油菜病毒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及其理论基础。并提出,应以选用抗病高产品种为前提,适时播种,培育无病壮苗为基础,并配合苗床远离毒源作物,及时治蚜防病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由于本病是种间歇性流行病害,年际间发病程度相差很大,在制订防治计划时,一定要做好病害流行预测预报,根据病害流行程度决定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不同茬口对土壤肥力及后茬油菜产量的影响,以休闲田为对照,研究了西北黄土区冬油菜、马铃薯、玉米、冬小麦、春小麦、蚕豆等6种主要农作物茬口土壤耕作层肥力效应及其对后茬白菜型冬油菜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作物茬口土壤养分含量总体表现为越冬作物>休闲田>春播作物,除固氮作物蚕豆茬口碱解氮含量较高外,冬油菜茬口土壤营养各项指标、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及土壤物理性状均显著优于其它作物茬口,其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休闲田增加32.6%、12.1%,5.9%、7.2%、11.6%、99.8%、44.2%,其次为蚕豆、冬小麦茬口和休闲田,玉米和春小麦茬口肥力状况较差;与休闲田相比,冬油菜、冬小麦和蚕豆茬口耕层(0~20 cm)土壤容重分别降低10.14%、5.80%和5.80%,而冬油菜茬口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分别提高7.33%、4.12%和5.65%,马铃薯、玉米、春小麦茬口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冬小麦与蚕豆茬口无明显差异;(2)前茬对白菜型冬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株高、根量、全株角果数、角果粒数及千粒重等指标,其中蚕豆茬口白菜型冬油菜比休闲田增产4.50%,冬小麦茬口与休闲田相当,而马铃薯、玉米、春小麦、冬油菜茬口分别较休闲田减产11.05%、15.04%、16.27%、21.14%。白菜型冬油菜的最佳前茬是豆类作物,休闲田和冬小麦茬口次之,但白菜型冬油菜连作可能会产生自毒作用或病害加重,从而造成显著减产。  相似文献   

15.
大豆花叶病毒病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到1979年在江苏南京和扬州进行了大豆上发生最普遍的一种花叶病毒病的鉴定工作。系统地观察了病害的症状。发病初期表现明脉,并发展为斑驳花叶,叶缘自下呈波纹状卷曲,以后出现皱缩或沿叶脉两侧呈泡状突起等症状。病株根系发育差,产生的根瘤少而小,并常常形成无绒毛的豆荚和褐色斑纹的种子,病株有恋青情况。
病株种子的传毒率可高达58.1%。测定的6种蚜虫中有桃蚜(Myzus per-sicae)、大豆蚜(Aphis glycine),首蓿蚜(Aphis craccivera)、棉蚜(Aphis gossgpii)、菜蚜(Rhopalosiphuns pseudobrassicae)能传病,而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不能传病。
这种病毒的寄主范围很窄,测定的14种植物中只能侵染大豆,不能侵染其它豆科植物,也不能侵染烟草、心叶烟、千日红、百日菊、曼陀罗和小藜等。
抗性测定的致死温度为65~68℃,稀释限点是1:2000~1:10,000倍,体外保毒期6天。
用浸出法和磷钨酸负染的电子显微镜观察为大小±750×13nm的线条状病毒粒体。
根据以上性状,这种大豆病毒病的病原鉴定为大豆花叶病毒(SMV)属马铃薯Y病毒群(Poly virus group)。  相似文献   

16.
柑桔病毒病的检测鉴定陈建业张海洲王景迅(河南省许昌林业科学研究所461000)(汝南县园艺站柑桔病毒病种类繁多,危害严重,为了防治病害,对于病毒病的检测鉴定十分必要。本文所指的“病毒”病,广义而言包括病毒、类病毒、类菌原体(MLO)和类细菌(BLO)...  相似文献   

17.
野生大豆病毒病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野生大豆资源丰富,病毒病是主要病害,发病早,危害重,又是栽培大豆病毒病的感染来源。野生大豆病毒病的发病症状类型较多,其毒原种类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8.
烟草品种对烟草花叶病毒病和黄瓜花叶病毒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和烟草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致的烟草病毒病是世界烟草主产区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的侵染性病害,每年给烟叶生产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采用温室苗期接种鉴定的方法,对16份烟草种质进行了TMV和CMV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的烟草品种对TMV和CMV的抗病性存在较大差异。在供试种质中,对TMV表现免疫的有‘牛耳烟’、‘8301’、‘台烟7号’、‘三生-NN’共4份材料;表现抗病的有‘吉烟5号’、‘双抗70’、‘大护脖香’、‘秦烟95’共4份材料;表现中抗的有‘铁把子’、‘中烟15’、‘秦烟98’、‘中烟98’共4份材料;表现中感的有‘NC89’、‘翠碧1号’、‘云烟97’共3份材料;表现感病的只有‘秦烟97’。对CMV表现中抗的材料有1份,是‘铁把子’;表现中感的有‘秦烟95’、‘三生-NN’、‘8301’、‘牛耳烟’、‘翠碧1号’共5份材料;表现感病的有‘秦烟98’、‘云烟97’、‘中烟98’、‘NC89’、‘大护脖香’、‘双抗70’、‘秦烟97’、‘中烟15’、‘台烟7号’、‘吉烟5号’共10份材料。研究发现,‘铁把子’是兼抗这两种病毒病的材料。本研究明确了我国16个烟草品种资源的抗病性水平,为抗耐病品种的利用与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烟草抗病毒病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抗源信息。  相似文献   

19.
油菜病毒病是油菜的主要病害,一般发生年份病株率10—20%,大发生年份30%左右部份严重田块可达80—90%。油菜发病后萎缩早枯、植株矮化、角果减少并畸形、子粒细而疵对产量影响很大。1985—87年做了对甘兰型油菜病毒病产量损失的测定及大田发病不同程度产量损失测定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油菜病毒病的发生,直接影响油菜的正常生长,造成油菜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影响农民的收入。介绍油菜病毒病在田间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