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泰国杧果种质资源及杧果育种研究情况,包括种质资源分布、品种分类、部分优异杧果品种、杧果野生近缘种资源及其利用等,旨在为我国杧果品种选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杧果抗炭疽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炭疽病是杧果的重要病害,在对此病害的综合防治中,选种抗病品种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本研究运用杧果炭疽病高致病性菌株,对保存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杧果种质资源圃的果品种抗病性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果品种为感病品种,其中爱文杧、乳杧、海豹、龙井大杧等为高感品种;紫花杧、金煌、实选-4、spooner为高抗品种;台农一号、粤西一号、台牙、贵妃、Mallika、桂香、凯特等为中抗品种;在所有供试品种的抗病鉴定中,没有发现免疫品种。  相似文献   

3.
杧果白粉病是由气传性杧果白粉菌Oidium mangiferae Berthet引起的真菌病害。近年来白粉病对于杧果的为害日趋严重,严重影响杧果树开花、着果,造成产量损失。本文对杧果白粉病病原菌、病害症状及其侵染发生规律进行了阐述,并对抗病性鉴定、抗性种质资源及防治策略等国内外新近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今后杧果白粉病抗性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通过开展修剪时期、轮换修剪、抹花推迟花期等试验,研究攀西地区杧果适宜的修剪时期、开花期,实现晚熟杧果丰产稳产,形成晚熟杧果控时成熟技术.  相似文献   

5.
炭疽病和蒂腐病是引起杧果采后腐烂的主要病害,但不同杧果品种对二者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分析了杧果主要采后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杧果抗性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转录组、蛋白质组分析等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杧果采后病害抗性相关分子机理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采用细胞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杧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在杧果叶片、果实上的侵染过程,并研究了温度、湿度、刺伤对其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杧果炭疽菌在条件适宜情况下,可在3h内萌发并侵入寄主组织;伤口可促进杧果炭疽菌分生孢子的萌发,但不利于附着胞的形成。20~28℃之间,温度越高发病越重;湿度69.2%~85.4%之间,湿度越高发病越重,且伤口可加重杧果炭疽病发生。  相似文献   

7.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2年5月)的一篇研究报告,印度农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易感和抗畸形两种卡亡果品种的酶活性氧消除系统。杧果畸形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给杧果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杧果素、酚醛树脂、多酚氧化酶和植物抗毒素等生物化学物质对不同品种杧果抗畸形病起着重要作用。此项研究试图证明植物化学物质(酚醛树脂、酶、抗氧化物)和杧果畸形程度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杧果(Mangifera indica L.)是中国乃至世界主要的热带水果之一,在广西百色右江河谷地区大面积种植。炭疽病和蒂腐病是引起杧果采后腐烂的主要病害,但不同杧果品种对炭疽病、蒂腐病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分析杧果病害相关的研究进展,如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病害的综合防治、抗性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杧果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分析等,探讨了目前杧果采后病害抗性相关分子机理研究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对13头杧果食叶性象甲和5头杧果果核象甲Sternochetus mangiferae(Fabricius)mtDNA-COI基因进行序列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杧果象甲mtDNA-COI基因序列长度611~658 bp,平均碱基组成为A 29.78%、T 35. 60%、G 15.93%、C 18.70%,碱基A+T含量显著高于G+C含量,表现出明显的A+T偏好性特点。NJ系统发育树将18份杧果象甲分为2大类群,象甲1-4、1-6与其他象甲亲缘关系较远,组成类群I;其余16份象甲组成类群II。其中象甲1-2与5份杧果果核象甲的遗传分歧最小,结合形态特征鉴定其为杧果切叶象甲Deporaus marginatus Pascoe,它们共同组成亚类群IIa;其余10头象甲聚为亚类群IIb,18份杧果象甲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分歧。研究证实了mtDNA-COI基因多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杧果象甲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适用于杧果象甲物种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可为进一步开展杧果象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杧果是重要的热带水果,有‘热带果王’的美誉。我国的杧果种质资源丰富,杧果种质资源的优劣可以通过果实的糖酸品质性状来进行评价,研究杧果果实中糖酸组分含量及其遗传多样性,对于丰富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148份杧果种质资源为实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杧果果实的糖酸组成及其含量的多样性。【结果】148份杧果种质资源中柠檬酸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与总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蔗糖含量与总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酒石酸、总酸、糖酸比、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是造成不同杧果种质资源之间多样性的主要原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为2.5和5.0处分别按糖组分含量和酸组分含量可将148份种质资源分为四类。【结论】可为杧果种质资源保存和新品种培育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后病害是造成杧果贮藏期腐烂的主要原因。以中草药提取物制备天然防腐保鲜剂因其广谱、高效、不污染环境、不产生抗性等优点,已成为杧果抑菌保鲜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中草药在杧果抑菌保鲜中的应用现状、中草药抑菌活性成分以及作用机理等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目前对杧果防腐保鲜效果较好的中草药种类,提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杧果对细菌性黑斑病抗病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杧果细菌性黑斑病是杧果上的三大病害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各杧果产区造成严重的危害,而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因此本试验对海南19个栽培品种进行了田间人工接种,测定了其对细菌性黑斑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杧果古铜色叶、淡绿色叶和深绿色叶3种叶龄叶片中,古铜色叶最抗病,病害在同一叶龄叶片上的潜育期长短在不同杧果品种之间有差异,但大部分的潜育期为6 d左右;其次品种间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越杧较感病;封顺无核杧、金穗杧、四季杧、红杧、粤西1号、紫花杧、生紫杧、马切杧、台农、爱文杧、热杧和凯特中等抗病;香蕉杧、米杧、龙井、大白玉、红象牙杧和桂香较抗病;未发现高抗或免疫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杧果畸形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世界各杧果产区杧果畸形病普遍发生,为害日益严重.在我国四川省攀枝花市和云南省华坪县杧果园已有杧果畸形病发生.简要介绍了杧果畸形病的症状、分布、为害、病原及其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郑重禄 《西南园艺》2005,33(5):52-52
杧果炭疽病是杧果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杧果新梢、嫩叶、花穗和果实,导致叶斑、花疫、果实糙皮、污斑和腐烂等,严重影响杧果的生长、结果和果实品质.也是杧果果实不耐贮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杧果炭疽病是杧果生产上最普遍流行、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1].其病原菌为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由于广西杧果生长发育和成熟采收季节高温多雨,所以杧果采后病害发生十分严重,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成为制约广西杧果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杧果炭疽病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成本高、效果差,并且存在果实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安全问题[2].因此,选择种植抗病力强的品种被认为是控制杧果炭疽病等病害最安全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广西杧果种植业稳步发展,引进了大量新品种和种质,主栽品种格局也在发生变化.生产中已发现,不同杧果品种抗病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3].  相似文献   

16.
不同海拔对帕拉英达杧果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海拔对帕拉英达杧果物候期、光合特性、果实外观性状及内在品质的影响,为帕拉英达杧果最适宜栽培海拔范围及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杧果主产区潞江镇4个海拔(685、850、1034、1194m)的帕拉英达杧果为研究对象,观察帕拉英达杧果物候期,测定帕拉英达杧果光合相关参数、果实外观性状及品质.[结果]海拔对帕拉英...  相似文献   

17.
杧果选育种研究回顾与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杧果是重要的热带水果,原产印度等地,享有“热带果王”之美誉。目前,全世界约有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生产杧果,2004年世界杧果收获面积达369·94万hm2,产量2 628·63万t。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杧果产量不断增加,成为我国的重要水果和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部分栽培品种存在果实食用品质差、货架期短、加工性能不佳,且对炭疽病、黑斑病、柑桔小实蝇和杧果象甲等病虫害的抵抗力低下等问题,这已成为我国杧果生产及出口的一大“瓶颈”。因此,新优良品种的选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杧果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杧果是高度杂合体[1,2],由于缺乏对其…  相似文献   

18.
杧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研究是攀枝花市向社会公开招标项目《精品杧果生产技术研究》的研究内容之。2002年本所项目组开展了清洗杧果胶乳的技术试验和杧果采后防腐剂筛选试验,单项试验效果较好。2003年将综合技术组装进行了常温下的杧果采后商品化处理试验。  相似文献   

19.
<正>杧果因皮色和肉色鲜艳、美观、肉质嫩滑、风味好和香气浓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有"果王"之美誉。杧果原产印度,我国杧果栽培品种大多由印度、巴基斯坦、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等地引进,这些品种由于花期在广东等南亚热带产区的低温阴雨季节开  相似文献   

20.
在海南杧果果实上发现了一种由炭疽病菌引起的杧果红点病,通过菌种分离与纯化、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引起杧果红点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病原菌回接后,杧果果皮上出现凸起的褐色或黑色坏死斑点,周围有红色或暗红色晕圈,这与田间自然发病果实症状一致;在PDA培养基上培养后,杧果红点病原菌菌落呈圆形,灰色,气生菌丝绒毛状,后期产生桔红色孢子堆;病原菌的rDNA-ITS基因序列与已有的杧果炭疽菌rDNA-ITS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100%。结果表明,杧果红点病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