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台湾民间水产育种专家经多年选育获得杂交新品种—“甘旨鱼”。今春以来已在大陆推广试养。目前深圳成立了水产育苗场供应的甘旨鱼苗种是由原种亲本杂交而成,保持了该杂交种的许多优点,如肉质好生长快、易饲养、抗病力强等。目前,武汉、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为开拓名贵优质鱼类养  相似文献   

2.
<正> 在香港的池塘养鱼中,鲤鱼是一种重要的混养鱼类,占当地池塘养鱼总产量的16%。但由于鲤鱼成鱼阶段生长速度慢,常常不能很快受益,所以需要改良香港本地鲤鱼(以下简称本地鲤)品种的性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1977年8月香港从以色列引进“Dor-70”镜鲤。1979-1980年以“Dor-70”镜鲤作父本,本地鲤作母本进行杂交获得杂交种。  相似文献   

3.
《水产科技情报》1976,(10):25-25
“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局鱼类养殖试验站”科技人员研究草鱼同鲤鱼杂交中,用雄核或雌核发育,作为鱼类非繁殖群体生产的可能性。据报道,在杂交中是选用雌性草鱼与雄性鲤鱼进行,然后再通过正反杂交,孵化出杂种苗4300尾。在杂交过程中观察到雄核发育的草鱼和雌核发育的鲤鱼。试验表明,  相似文献   

4.
香港海洋专家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海水含氧量不足会令鱼类荷尔蒙变化,出现“颠龙倒凤”的异常现象。低氧环境会令鱼的性能力大减、畸胎大增,加速鱼类绝种的危机。  相似文献   

5.
李先明 《淡水渔业》2003,33(5):59-60
杂交条纹鲈目前有两种 ,一种为六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南加州生产的“原始杂交”种即用条纹狼鲈的卵与金眼狼鲈的精子人工杂交而得 ,另一种为雌性的金眼狼鲈与雄性的条纹狼鲈杂交种“阳光鲈”。条纹鲈和杂交条纹鲈为目前美国的主要养殖鱼类之一 ,主要用于游钓业及餐饮业。杂交条纹鲈因其具有显著的杂交优势 :生长速度快、个体大、抗病力强并具有集群摄食习性 ,易驯化饲养、起捕率高 ,且肉质白嫩、无肌间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 ,目前己成为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我国台湾、沿海省份及内陆地区都已相继引进了杂交条纹鲈。根据我省近年来养殖该鱼的经…  相似文献   

6.
鱼类杂交及基在生产上的应用,在国内外都有报导。我国鱼类杂交工作主要是在鲤科鱼类进行,这与我国传统的养殖对象大多属于鲤科鱼类有关。通过鱼类远缘或种内杂交可以获得“杂种优势”,或培育新的优良品种。鱼类杂交育种需要的周期长,由于鱼是生活在水体里,不便观察,且容易逃散,若无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养殖方法,往往是半途而废的。  相似文献   

7.
碧霞 《内陆水产》1993,(6):18-19
淡水白鲳,是近几年从台湾、香港等地引进的新品种,由于它适应范围广,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强、骨骼少、无肌肉刺,肉质细嫩、市场销路好,深受渔民欢迎。其形状如鳊,肉厚如鲤.属优质鱼类,既可单养,也可混养,养殖方法和技术与普通鱼类没多大差别,  相似文献   

8.
南澳县坚持科技兴渔,努力实施“保护近海资源,开发外海渔场”的方针,主攻以台湾浅滩为腹地的外海渔场,实行综合开发,多种作业捕捞,形成高产高效益的生产格局。1984~1993年,这个海岛县从台湾浅滩捕捞的优质经济鱼类达18.79万吨,总产值6.17亿元,1993年全县出海劳力平均纯收入超万元。今年5月,这个县《台湾浅滩渔场的开发与利用》项目,  相似文献   

9.
顾宏兵 《内陆水产》1995,(12):22-22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又叫“淡水鲳”,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是热带和亚热带的一种大型经济鱼类。1982年始由我国台湾引进养殖,1985年从台湾引入我国大陆:十年来,我国长江、珠江流域的十多个省区成功地进行了淡水白鲳的饲养与人工繁殖。据报道,目前我国推广养殖淡水白鲳面积已逾1万公顷,  相似文献   

10.
近廿年来各国在鱼类杂交育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极大的成绩,如现有金鱼品种达1000多种,这是长期杂交选育的成果。早在上世纪就开始进行鲟科、鲑科、鲤科鱼的杂交,而大规模的鱼类杂交试验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至今已对2000多种鱼类进行了几百个种内、种间、属间和科间的杂交组合试验,我国也进行了近百个杂交组合试验,  相似文献   

11.
素有名贵活海鲜之称的“舟山活石斑鱼”源源运往香港香港市场。今年以来,舟山地区外贸公司已出口活石斑鱼26吨。石斑鱼又名海鲫鱼,是一种底栖鱼类,它肉质细腻,味甘色美,为酒宴上之珍品。  相似文献   

12.
日本全国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JF)下属的长崎县渔联,为了向香港市民提供长崎县产的安全、放心、新鲜的海水养殖鱼类,于2月1-2日,在中国香港的元禄寿司总店举办“金枪鱼节”,品尝和展销长崎县内养殖生产的新鲜、美味的蓝鳍金枪鱼、蛳鱼和真鲷等,并放映宣传长崎县产鱼类的录像等。  相似文献   

13.
国外简讯     
国际鱼类遗传、育种和杂交学术研讨会在法国举行 1986年,在法国波尔多市召开了“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遗传、育种、杂交学术研讨会”。有28个国家的160多位科学家和专家出席大会。会议对当前国际遗传、育种和杂交方面的科研进展情况进行了评估,并拟定了改进鱼类和水生无脊推动物渔业利用的方法,明确了对养殖对象的新的研究方向。这次学术研讨会的总结有以下几个部分:1、水产养殖对象的种群遗传学;2、选择繁育和工业化杂交;  相似文献   

14.
《河南水产》1992,(2):26-27
鱼类种质资源是国家宝贵的生物资源,因自然环境改变而使资源枯竭或是因杂交而丧失了原有基因库中优良的基因配套,就会使国家生物资源遭受巨大损失。“为了保护和发掘祖国的鱼类种质资源,广泛宣传和普及遗传知识,大力进行保种育种,是保护和丰富我国鱼类基因库,保证水产事业永盛不衰的重要工作。”因此保存鱼类原始的优良种族意义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15.
<正> 杂交和选育是当今鱼类改良的基本手段。为了探索罗非鱼种间的杂交优势,我国台湾省于1966年进行了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的杂交试验,得到了杂交优势的后代;珠江水产研究所从香港引入的福寿鱼是莫桑非洲鲫鱼与尼罗罗非鱼正交的杂交种,该杂交种生长快、耐寒力强。为了探索两种鱼在北方的杂交优势如何,我们从1981年开始,在本县董相庄鱼种实验场进行了正交繁殖,得到了杂交苗;在此基础上,1982年又进行了正、反杂交繁殖实  相似文献   

16.
加州鲈鱼又叫大嘴黑鲈,原产美国加州,是肉食性鱼类。体型长而扁,背黑腹白。深圳市沙井水产养殖公司于1983年初从台湾引进,1985年3月中旬繁殖成功。经过几年的养殖,证明其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生长迅速,肉质鲜美的特点,因而近年来在广东及全国各地迅速地及时推广,在香港市场,亦颇受市民欢迎。  相似文献   

17.
《水产科技》2007,(5):42
台湾成功大学突破传统注射方式,研发出“鱼用口服性疫苗”,可提升养殖鱼类存活率达80%以上。据了解,台湾成大水产生技医药研究团队利用“预防重于治疗”的概念,研发出“鱼用口服疫苗”的关键技术,及多价型注射疫苗系列产品,可有效提高养殖业经济价值。主持该计划的台湾成大教授杨惠郎表示,采用注射型疫苗虽可预防鱼疾病,但鱼量大注射不易,需耗费较多的人力。  相似文献   

18.
额尔齐斯河异育银鲫培育与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额尔齐斯河银鲫(Carassiusaruatusgibelio)系新疆特产鱼类,我国仅在额尔齐斯河水系有所分布。该鱼生长速度明显优于普通鲫鱼,且抗逆性高,抗病力强,是个很有开发前途的优良品种。1994年,我们将其与五家渠103团渔场人工饲的鲤鱼进行人工“杂交”,并获得“杂交”异育银鲫。后经多批试验,在亲鱼培育、人工催青,“杂交”选育、人工孵化和鱼苗饲养管理等方面均获得成功,育成鱼苗多批。现将近年试验情况报道如下。1试验地点选自五家渠103团渔场作为试验地,共有12个池塘,面积11公顷,池塘均为长方形东西走向,底质肥沃,水深1.5—2.…  相似文献   

19.
散鳞镜鲤♀×兴国红鲤♂杂种一代杂交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鲤鱼 Cyprinus carpio 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养殖鱼类之一,其产量约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10%。鲤鱼养殖的历史长,地理范围广,品种凡多。全世界对鲤鱼遗传育种作过不少工作,而鲤鱼种内杂交优势利用的研究,是比较富有成果的一个领域。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苏联鱼类学家进行了欧洲鲤和伏尔加野鲤杂交,首先发现了不同品系的鲤鱼杂交,其后代表现出杂交优势。Moav等进行了欧洲鲤和台湾大肚鲤杂交,杂种一代已在以色列池塘广泛养殖。铃木亮进  相似文献   

20.
建鲤——我国养殖鱼类杂交选育的第一个品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鲤曾获1986年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现已选育至第六代,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性状的稳定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故定名为建鲤。其意思是,该鱼是为“四化”建设而选育,是创建的我国第一个人工杂交选育的养殖鱼类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