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试述宁夏淤地坝建设的作用及对今后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淤地坝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由于淤地坝投资少、见效快、坝地利用时间长、效益高,深受当地群众欢迎。通过对宁夏地区淤地坝建设作用的分析,提出了今后淤地坝建设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
淤地坝以其拦截泥沙、蓄洪、滞洪、减蚀固沟、增地增收、促进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的作用,在黄土高原显示出了其他工程所不具备的优势。近年来,淤地坝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建设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在淤地坝建设前期工作中,就显露出重工程措施、轻生物措施的倾向,有悖于水保生态建设的初衷,应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否则淤地坝建设可能会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3.
作为黄土高原特有的水利设施,淤地坝在防治水土流失等方面发挥了独具特色的作用。因为经济条件以及技术的限制,淤地坝坝体市场隐含着许多的风险,若不进行针对性的除险加固,则危害到一方民众的安居乐业。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几种淤地坝坝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措施意见。  相似文献   

4.
淤地坝坝系建设是一项非常浩大和复杂的工程。为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和建设淤地坝,保证其安全运行和工程效益的有效发挥,避免和解决过去在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新式淤地坝的技术思路。新式淤地坝包括三种,即生态型淤地坝、节水型淤地坝和可持续发展型淤地坝。并且就新式淤地坝组成坝系的相对稳定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淤地坝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农民增收、减少人黄泥沙的重要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大体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试验示范,70年代-80年代初的推广普及,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的发展建设和90年代中期以来的生态环境示范建设中淤地坝建设的完善提高阶段。陕北地区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艰苦努力下,通过大规模淤地坝建设,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创造条件。根据淤地坝建设的发展现状,基本特点及其效益,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隆德县通过多年来对淤地坝的除险加固,不仅使一批病险淤地坝得到了整治,防患于未然。通过分析淤地坝病险的原因,提出了淤地坝建设管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淤地坝除险加固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的目标主要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和减少入黄泥沙。本文阐述了淤地坝的作用,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西吉县淤地坝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对淤地坝安全生产的基本内涵从指导思想、技术路线、组织管理和投入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做好淤地坝安全生产要从做好前期工作、抓好工程质量、加强运行管理、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建立健全防汛责任等方面入手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互助县淤地坝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阐述了淤地坝坝体和放水建筑物的破坏情况,并提出了损毁淤地坝维修方案及淤地坝运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乔军 《甘肃农业》2008,(10):64-64
从淤地坝建设在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促进西部生态恢复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方面入手,根据渭源县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淤地坝工程建设的意见:抓住关键,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提高监理水平,加强监理制度;试行淤地坝工程招投标制度;对施工人员和管护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工程管理。  相似文献   

11.
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与水土流失是我国的水利生态治理难点,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淤地坝在黄土高原的建设历史悠久,可减轻沟道侵蚀,巩固侵蚀的基准面。但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比如,防洪能力差,工程难以配套;淤地坝与骨干坝的不配套,没有总体性的科学规划;淤地坝仅设置防水设施与坝,溢洪设施缺乏等。为了充分展现淤地坝的功能,应该做好新材料、新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摸清工程各项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渭源县实施淤地坝建设在拦截泥沙、滞洪减灾、增地增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效益,以及进行淤地坝建设与管理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括了渭源县淤地坝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和运行管理措施,以期逐步规范全县淤地坝运行管理,促进淤地坝建设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运行过程中发生病险情况的分析研究,针对不同病险情况采取了相应措施,为甘肃省淤地坝安全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对今后开展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调洪演算是淤地坝设计中十分重要的技术环节,其结果关系到淤地坝的经济和安全。但是由于淤地坝建设的特殊性,在进行调洪演算时,为了追求调洪演算的简单快捷,往往对入库洪水和泄洪过程进行了一定的假设和概化。然而,根据《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289-2003)规定的淤地坝骨干工程单坝调洪演算计算公式和洪水概化过程比较,发现"规范"中的单坝调洪演算计算公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作者根据诸多淤地坝设计的具体情况和洪水概化条件,推导出了淤地坝单坝调洪演算计算公式,对合理确定淤地坝工程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鹏娟 《甘肃农业》2014,(20):62-63
淤地坝除施工中要保质保量外,土坝运行前期的管理与养护工作至关重要,如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养护,就有可能在坝肩、坝面等部位形成径流、裂缝、坝体滑坡以及渗漏等险情,最终导致垮坝的严重后果。要管好、用好淤地坝,保证淤地坝运行前期的安全及效益的充分发挥,应注重做好植物护坡、坝坡修排水渠、坝顶修筑拦水边埂、坝肩排水、沉陷裂缝处理及渗漏处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实践证明,淤地坝建设在黄土高原地区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意义。榆中县属黄土高原沟壑区,今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应以沟道工程,淤地坝建设为主,为全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新农村发展和生态建设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庆阳市淤地坝建设和利用情况的分析,提出了淤地坝坝系工程水资源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陆克芬  刘延明  方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382-13384
通过分析黄土高原淤地坝淤积量与相应次侵蚀性降雨指标的关系,提出了基于投影寻踪回归分析的淤地坝泥沙淤积量预测模型,利用实测资料对淤地坝泥沙淤积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0.
王文博 《甘肃农业》2014,(16):47-47
淤地坝建设是最有效的拦泥拦沙、增加坝地的措施,淤地坝能够拦截沟道泥砂,很快形成沟坝地,增加土地使用面积,有利于小流域综合治理重大成果的巩固提高,实现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介绍了华池县淤地坝建设的现状、必要性和可行性、规划布设与实现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加强对淤地坝运行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