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适应当前农村分工分业、生产经营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新情况,石家庄市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中,探索建立“4C”农资连锁服务模式,该模式与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相契合,是对农业科技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相结合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合作社、经营性服务组织、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区别于我国传统小规模、半自给经营的家庭农户;是构建我国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化和集约化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现阶段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具有以  相似文献   

3.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性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被认为是解决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经营与家庭承包经营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黑龙江省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突破口,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积极的指导、扶持和服务。本文拟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探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具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和相对较大经营规模,且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都相对较高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通常包括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战略构想就是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多元服务主体,对吉林省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蚕桑生产是康县农业的传统特色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历史,但由于饲养和管理等因素造成蚕茧产量低。为了稳定发展康县蚕桑生产,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针对康县蚕桑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利于加快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蚕农增收。  相似文献   

6.
探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机制与约束条件,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农业生产性服务、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民收入之间的作用逻辑进行研究,建立以人均经营土地规模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探讨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民增收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业技术进步均正向影响农民收入,对工资性收入的提升效果强于对经营性收入的提升效果。农业技术进步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民增收之间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为4.5%,农业技术进步的中介作用在粮食主销区中最大,远远高于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通过农业生产性服务实现的技术进步更容易提高农业经营性收入;整体上,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民增收的影响表现为非线性,随着人均经营土地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民总收入与工资性收入提升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规律,而服务对经营性收入的提升不受土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尤其在粮食主产区,当人均经营土地规模跨过一定门槛后,更有利于农业生产性服务增收效应的发挥。因此,目前应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放在粮食主产区与产销平衡区,进一步重视并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性服务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加强服务的技术支持,尤其是劳动替代性技术的引入,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全程托管等形式的规模经营来缓解人多地少对农业生产性服务充分发挥作用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以承包农户、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为支撑,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共同协作、相互融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全县范围内正逐步形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具体来说,要加强土地流转服务,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运作,强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8.
建立多元化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组织化、集群化趋势明显,农业科技贡献率稳步提升;与此同时,农民对于科技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特别表现在对产前、产后相关信息与技术服务的需求增大。为满足农民的需求,要放活经营性服务,通  相似文献   

9.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潍坊市以农业转型创新发展为目标,突出抓好基层公益性服务机构建设、健全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大力发展经营性、农民互助性服务组织,积极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机制,强化扶持引导,逐步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的公益性服务体系、以市场化及营利性服务组织为主体的经营性服务体系和公益性与经营性融合式服务体系共存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探索政府购买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的基本措施,笔者在对陕西省各类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的现有基础,提出了发展政府购买服务需要采取的措施。1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政府购买服务的基础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1.
农业技术推广中的技术经营服务通常是指农业推广机构兴办各种经营性实体,把推广技术与提供各种必要的经营服务结合起来"既开方,又卖药",更好地促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江西省万载县农业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其中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功不可没。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多元化和社会化的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显雏形;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上与农民经营有机结合,创新出了很多有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本文,主要给读者介绍其中比较典型的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康县土地流转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总结出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为本地区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出了新思路和新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农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攻坚期的背景下,对都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和转型过程中所体现的特点进行梳理,为解决农户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实质性困难找到着力点。【方法】采用统计年鉴、农业农村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及抽样调研农户等数据,总结广州市农村家庭经营收入近年发展特征和趋势;进一步分析家庭农场调查数据,揭示当前都市化地区农村家庭经营面临的瓶颈。【结果】2000—2020年广州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比由40%增长到73%,经营性收入占比从50%下降到11%;虽然广州市农村居民整体上对经营性收入依赖度下降,但经营净收入对中等和中等偏上收入户增收起到相对重要的作用。广州农村家庭经营农场从“小、多、全、散”向“成规模的单一而专业”转型过渡,逐步呈现三产融合发展态势,但采用农业设施或先进机械的农场比例较低,绿色发展意识不强。【结论】当前广州农民家庭农场家庭经营规模适应了都市农业的高成本与高风险,但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缺乏内生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效率有待提升,长远发展仍然面临资金不足、社会化服务落后、销售渠道不通和村庄基础条件不完善的问题。因此,须激发经营性收入增长内生动力,出台人才、金融与技能服务、...  相似文献   

15.
周丽娟  焦昊 《农业与技术》2023,(21):140-143
我国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着大国小农的重要特征,现代农业发展中小农户依然是数量最多和规模最大的主要经营主体,如何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驱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一个重要的现实命题。针对我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存在的生产经营、生产方式、生产模式、生产政策方面的障碍,以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县临西县为例,分析得出农业社会化服务驱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有效机制,并提出新型生产性服务、新型经营性主体、新型产业性模式以及保障性政策4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1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1.1支持多元融合发展。支持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鼓励普通农户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等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依法组建专业合作社、综合经营性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支持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发展规模经营。培育多元化农业  相似文献   

17.
小规模家庭经营模式在日本农业生产中非常普遍,分析日本主要农产品供求、经营性农户的经营规模、从业人员等经营情况可以发现,日本农业存在产能利用不足、经营性农户运营规模偏小、从业人员年龄偏大、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一、发展现状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型农业社区建设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生产大户、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等大量涌现,逐步成为推动全区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形成了家庭经营占主导地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生力军,多元化经营的农业生产经营新格局。(一)农民合作社截至目前,全区已在工商局注册各类合作社525家。其中:种植业248家,林果业36家,渔业33家,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述了临夏州经营性农业服务发展现状,从科技创新角度,分析了资金筹措、保障服务、产业链条、带动能力、农技水平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重点从政策支持、经营主体、资金支持、内部管理、科技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进展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海洋 《河南农业》2007,(21):45-46
一、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改革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起分别承担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其中,公益性技术推广由财政供给,一般性技术推广则逐步改制为技术推广、生产经营相结合的实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