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展鞘翅目,象甲科,象甲属,是一种危险的检疫性害虫.主要为害水稻、稗等禾本科植物,以成虫取食嫩叶、幼虫咬食根部为害,严重时可造成水稻减产50%左右,对我县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2.
稻水象甲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发永  蔡恭民 《农技服务》2011,28(7):996+1104-996,1104
稻水象甲是为害水稻的毁灭性害虫,属国际性检疫生物,孤雌生殖,繁殖快,杂食性,主要为害水稻,其成虫食叶,幼虫食根。水稻受害减产20%~70%,严重田块甚至绝收。总结了稻水象甲的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3.
耒阳市水稻主要病虫对产量的影响及化学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选择性化学药剂控制湖南省耒阳市水稻主要病虫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测定单一病虫为害损失和多种病虫复合为害损失.结果表明:病虫害致水稻有效穗减少、空壳率增加、千粒重降低.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及其复合损失,造成早稻减产率分别为8.5%、9.0%、8.5%、5.3%、17.4%;晚稻分别为7.5%、11.4%、10.6%、5.7%、19.2%.  相似文献   

4.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为害分蘖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苗;为害孕穗、抽穗期水稻,造成枯孕穗和白穗,造成水稻减产。为此,我们对吉林省八达农化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20%阿维·唑磷乳油进行了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稻飞虱是生产上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属同翅目,飞虱科,俗名火蜢子、厌虫等,稻飞虱种类有许多,但对水稻造成比较严重为害的主要有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两个种类,稻飞虱能为害所有的水稻品种。只要环境条件适宜,稻飞虱能迅速繁殖,对水稻生产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如果有稻飞虱发生,一般造成水稻生产损失10%~20%,严重时损失达到40%~60%,甚至绝收。文章介绍了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景东县龙街乡近几年来水稻病虫为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轻者减产20%~30%,重者减产70%以上,给农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根据龙街乡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为害的实际,分析水稻病虫害发生原因及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杂交水稻的病虫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70年代中期杂交水稻在中国大面积推广种植以来,为害杂交水稻的病虫种群数量消长有了新的变化。现就主要病虫消长、为害的特点,综述于下。 1.稻螟虫 杂交水稻推广以来,长江流域的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种群数量迅速上升,部分地区的发生量和为害程度超历史纪录,并且由以前主要为害早、  相似文献   

8.
稻瘟病是由真菌引发的水稻病害,是水稻生产中最为普遍的病害之一,只要条件适宜,在水稻整个生育阶段皆可发生,具有为害时间长、侵染部位多和症状多样性等特点,其为害严重,流行年份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福清市的主要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26万hm2,其中早稻1.72万hm2,晚稻1.52万hm2.水稻三化螟在本市历史上曾多次为害成灾.2001年发生面积达17.5万亩,晚稻一般白穗率在1.17%~1.66%,严重的稻田白穗率高达5%~6%.  相似文献   

10.
水稻二化螟是为害水稻主要害虫之一,为探索水稻二化螟防治方法,本试验着重做出了5%氯虫笨甲酰胺悬浮剂防治二化螟的药效。  相似文献   

11.
一、小稻主要病害 (一)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常年为害南阳市水稻,且发生普遍,年发生面积2.31~3.07万hm2,约占水稻面积的40%~70%,病株率一般15%~42%,严重田块高达100%.该病的发生与菌源量、寄主及气候条件关系密切,长期深灌、偏施氮肥、田间郁闭、长势旺的田块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系统监测水稻主要病虫田间为害情况,确定防治适期,展示防治效果,增强防治意识,进一步了解水稻病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防治效益,通过连续5a水稻病虫为害损失试验研究,得出了水稻主要病虫为害损失率,对于指导水稻病虫防治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稻株个体受害后瘪粒增加,千粒重下降,谷粒色泽变暗,不能正常成熟。一般减产10%~30%,严重者达50%,甚至失收。如不能及时有效施药防治将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损失无法估量。因此,做好水稻纹枯病预防和及时有效地施药防治十分重要。1.病害发生该病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主要为害叶鞘,也可为害茎秆,侵染叶片、苞叶和果穗。玉米拔节至成熟期均可发病,先是茎基部的叶鞘感病,后侵染叶片并向植株的上部蔓延。  相似文献   

14.
<正>稻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俗称稻象鼻虫,主要为害水稻,成虫为害叶片,幼虫为害根部。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发生变化,一季晚稻面积不断增加,稻象甲在安福县部分乡镇的为害逐年加重,早、晚稻不同程度遭到稻象甲的危害,其不仅为害水稻秧苗,而且影响水稻抽穗结实。2009年全县发生面积433.33hm~2,以赤谷乡和泰山乡受害最重,受害面积2.13hm~2,为害率高达80%~90%,一般每蔸有成虫4头~5头,高的达12头,造成禾苗大量叶片穿孔、断叶。为此,我们对稻象甲在安福县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螟虫俗称钻心虫,其中普遍发生较严重的主要是二化螟和三化螟,还有稻苞虫、大螟等。二化螟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三化螟为单食性害虫,只为害水稻。一、水稻螟虫发病特点1.大螟1.1大螟在我国一年可发生2~7代,随着纬度的变化自北向南代数递增。大螟的寄主除水稻外,还有玉米、小麦、  相似文献   

16.
稻秆潜蝇是山区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俗名叫钻心虫、花白穗.成虫是鲜黄色小蝇,幼虫淡黄色,尾端分两个叉.该虫于1996年在我县南院、夏炉两个高山乡稻区发生为害.至2001年已蔓延到中、低山稻区的38个乡(镇).为害作物也从单季稻扩展到连作稻及麦类.调查株(穗)为害率一般在10%~20%,严重的达50%以上,影响了山区杂交稻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吉林省西辽河稻区主要害虫种类、种群发生规律及为害情况,为西辽河稻区害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014~2016年间通过性诱剂、粘虫板及盘拍法对吉林省西辽河稻区水稻主要害虫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内,害虫的种类及为害部位各有不同,在插秧期至分蘖期,主要有稻潜叶蝇(Hydrellia griseola)、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稻负泥虫(Oulema oryzae)等害虫为害水稻叶片;在分蘖期至孕穗期,主要有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黏虫(Mythimna separate)、稻飞虱等害虫为害水稻茎秆及叶片;在孕穗期至收获期,主要有稻飞虱、黏虫、尺蠖(Geometridae)等害虫为害水稻叶片及茎秆.所调查的害虫中稻潜叶蝇在田间呈随机分布;水稻二化螟成虫有两个发生盛期,表明水稻二化螟可以在该地区完成两个世代的发育;稻飞虱分为灰飞虱(Laodelphax stiatellus)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两种,以灰飞虱为优势种,两种飞虱种群的成虫和幼虫虫龄结构相似,并且世代重叠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中山市坦洲镇地处珠江三角洲南部,是典型的水乡和低沙田地区.全镇耕地面积5 338 hm2,主要有水稻、蔬菜、果树和花卉等作物以及鱼塘.近年,随着农业生产布局的调整,水稻种植面积减少,经济作物和鱼塘的面积增加,导致农田害鼠的发生为害再次呈上升趋势.1998年以来,为解决鼠患问题,我镇推广应用科学灭鼠技术,着重抓好鼠类栖息地的治理、灭鼠时机的选择、毒饵的科学配制和投放以及灭鼠的组织管理等工作,全镇的鼠密度和鼠害率均显著下降,稻田害鼠的为害率控制在0.8%以下,其他作物鼠害也很轻,控制了田鼠的发生与为害,确保农业的安全生产.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及技术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病虫草害发生的新动向镇江丘陵稻区种植杂交稻200~250万亩,约占水稻总面积的33~40%.杂交稻在生育过程中,受到多种病、虫、杂草为害,影响产量很大.一般年份因病虫为害(不包括草害)损失稻谷约两亿斤,减产8~10%.据近几年调查结果,杂交稻病、虫、草的发生和为害出现了新的动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外源性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七十年代以来,白背飞虱、褐稻虱和稻纵卷叶螟等外源性害虫,大发生频率增加,为害逐年加重,已成为杂交稻中后期的主要虫害.在当前防治工作中,应以这三种迁飞性害虫为主,结合防治纹枯病,制订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纹枯病俗名花足秆、烂脚瘟、眉目斑.近几年随着矮秆品种种植、密植度提高、肥水施用以及杂交稻的推广,纹枯病的为害在全国稻区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南方稻区为害严重,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水稻纹枯病在稻秧返青发棵之后发生.开始发病时,在稻株基部(靠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灰绿色的病斑,以后病斑逐渐增多,并连成一块像云彩一样的花纹.稻脚发病后,如碰上连阴雨,很快向植株上部扩展,使叶、穗、谷粒全部发病.地上部分发病后,根也感染发病.水稻感病后,结实不饱满,秕谷很多,甚至产生白穗,且植株易倒伏,严重时减产3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