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靖远县日光温室辣椒栽培始于1995年,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栽培面积达0.24万hm2,年产鲜椒28.4万t,最高产量达16.2万kg/hm2,最高产值达64.8万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靖远县辣椒嫁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素有"天然温室"之称的元江县,栽培秋冬辣椒已有多年历史,而且具有一定的生产优势。随着秋冬辣椒市场看好,近年来元江县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2008年,全县辣椒种植面积已达735 hm2,平均单产27.38 t/hm2,产值达4.93万元/hm2。为使元江辣椒保持优质高产的良好发展态势,根据本人几年的种植经验,特总结出一套适合元江县秋冬辣椒种植的辣椒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地膜洋葱套玉米适宜在靖远县水、肥、热条件较好的川水地区种植,这种模式充分利用2种作物根系分布、吸肥特性及高矮秆等差异,集"反季节"种植洋葱和现代除草技术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从而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增产增收的目的.一般洋葱于7月下旬育苗,次年3月上中旬定植,6月下旬收获,玉米于4月下旬播种,10月上旬收获,其洋葱产量为24 000 kg/hm2,玉米产量为8 250 kg/hm2,总产值可达37 050元/hm2,纯收入为30 900元/hm2.现将地膜洋葱套玉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出口大葱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梅州日成农业发展公司引进大葱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的形式在广东蕉岭县(北纬24°25,′东经116°,海拔180m)栽培种植17hm2,经农业部门测产验收,平均单产58.80 t/hm2,高产田块达82.51 t/hm2。2004年种植53.33hm2,平均单产59.93 t/hm2,2005年种植面积将扩大到65hm2。生产的大葱主要销往日本、香港及国内深圳、广州等地。大葱是葱类蔬菜之一,食用部分为假茎葱白和嫩叶,营养丰富,辛辣芳香,生、熟食均佳。在广东蕉岭县栽种具有产量高,栽培容易,病虫害较少,效益高(产值可达3.75~4.5万元/hm2)等优势,适宜于我县石窟河沿岸沙壤土夏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5.
早果菜-水稻-秋冬果菜三熟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充分利用罗句的"天然温室"优势,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在不同的蔬菜淡季,向市场提供商品蔬菜,2003年开始进行早果莱-水稻-秋冬果菜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2007年示范面积163.3hm2,平均三季产值迭6617元/667m2;带动面积700hm2,三季平均产值5880元/667m2.一年三熟667m2最高产值达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茄子基本实现了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靖远县的日光温室茄子栽培起步于1996年,最高产量达15万kg/hm2,最高产值达60万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日光温室茄子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地膜玉米套种白芸豆增产增效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宁夏隆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试验、示范,推广了地膜玉米膜际套种白芸豆种植模式,在温堡、杨沟、联才等乡、镇种植成功后,1994-1999年已在隆德县玉米产区累计示范推广3 698.33 hm2,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情况下,一般可增收白芸豆12 000 kg/hm2左右,增加产值2 700元/hm2.在1997年遇到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其平均混合单产仍达7 330.5 kg/hm2,其中白芸豆产量840.0 kg/hm2,玉米产量6 490.5 kg/hm2,套种混合产量比单种地膜玉米平均单产6 189.0kg/hm2增产18.4%,套种田产值为9 285.3元/hm2,比单种地膜玉米6 931.5元/hm2提高33.96%,平均增加纯收入2 353.5元/hm2,总增纯收入196.13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 : 42,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现将此项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宁夏贺兰县进行的稻蟹立体生态种养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2009—2010年共培育扣蟹8 402.5 kg,平均单产484.5 kg/hm2,规格达5 g/只以上;2年共生产水稻141 800 kg,平均单产8 175.0 kg/hm2,产值4.03万元/hm2,纯利润1.6万元/hm2,投入产出比1︰1.65。扣蟹在池塘中暂养2个月左右,起捕率达到80%,说明其适应该地生长环境。2009—2010年共起捕成蟹30 037.0 kg,平均单产312.0 kg/hm2,规格达95 g/只以上;2年共生产水稻759 400 kg,平均单产7 911.0kg/hm2,产值4.72万元/hm2,纯利润2.00万元/hm2,投入产出比1︰1.73。  相似文献   

9.
该技术通过设施与栽培方式及良种的结合,科学合理的安排生产茬口,将前后茬种植紧密链接,充分发挥了设施塑料大棚的采光吸热性能,保温性和季节变化的光热效应,该技术前茬75 t/hm2,后茬75 t/hm2,合计150 t/hm2以上,前后茬(按2.5元/kg计算)产值37.5万元/hm2以上,前后茬成本9万元/hm2,收益28.5万元/hm2,最高可达30万元以上。为甘谷渭河川区大棚蔬菜一年两熟制高效生产做出了科学示范。  相似文献   

10.
以冬作马铃薯丽薯6号为参试品种进行不同密度试验,探讨不同密度对冬马铃薯丽薯6号生物性状及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不显著;株高随着密度增加随之增高;植株分枝和茎粗随种植密度增加反而减少;单株结薯个数增多,单薯重量减轻,单株产量降低。种植密度为135 000塘/hm2时产量最高,折合单产达56 968.73 kg/hm2;其次为120 000塘/hm2,折合单产达56 031.67 kg/hm2;种植密度为120 000塘/hm2时产值最高,折合单产值达139 995.15元/hm2;其次为105 000塘/hm2,折合单产值达138 534.48元/hm2。通过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在玉溪市生态环境条件下,冬马铃薯丽薯6号最佳种植密度在105 000~120 000塘/hm2,在此种植密度条件下马铃薯丽薯6号的田间生长综合性状较好,同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