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杀虫剂防治糯玉米田玉米螟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糯玉米吐丝期,开展了6种药剂喷灌"4腋1顶"防治糯玉米田玉米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喷灌25 g/L多杀菌素悬浮剂800倍液、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 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46%杀单.苏云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15%茚虫威悬浮剂2 000倍液,雌穗被害率均被控制在3%以下,防治效果达95%以上。建议生产上优先选用这些药剂用于糯玉米田玉米螟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在糯玉米心叶期,开展了6种颗粒剂灌心防治糯玉米田玉米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阿维.苏云菌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46%杀单.苏云菌可湿性粉剂制作的颗粒剂,雌穗被害率均可被控制在5%以下,防治效果达90%以上。上述3种药剂可以作为颗粒剂灌心防治糯玉米田玉米螟的推荐药剂。  相似文献   

3.
2008-2009年,在山西忻州市糯玉米田进行了玉米螟卵赤眼蜂消长动态、玉米螟卵优势种寄生蜂以及释放玉米螟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调查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一代玉米螟卵期没有采集到赤眼蜂寄生的玉米螟卵块,二代玉米螟卵初期始见赤眼蜂寄生的玉米螟卵块,田间赤眼蜂寄生率的时间变化具有典型的害虫-天敌跟随现象,后期田间赤眼蜂自然寄生率很高;玉米螟赤眼蜂为当地糯玉米田玉米螟卵中的优势种寄生蜂;释放玉米螟赤眼蜂可有效控制糯玉米田二代玉米螟的危害,玉米螟卵块校正寄生率达79.73%~96.71%,雌穗被害率被控制在5%以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该项目在山西省糯玉米主产区开展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发生危害特点调查研究,旨在为开展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适期有效防治奠定基础。[方法]该研究采取成虫诱集、卵和幼虫定点和随机调查的方法进行。[结果]调查结果表明,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年发生两代,世代基本不重叠,两代间有较明显的间隔。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盛发期为6月上中旬,一代成虫盛发期为8月上旬至下旬;一代卵盛期为6月上旬末至6月下旬初,二代卵盛期为8月上旬中期至8月下旬。亚洲玉米螟对不同生育时期糯玉米的产卵趋性表现为,在糯玉米抽雄之前,随着生育时期向后延续,糯玉米对亚洲玉米螟产卵的引诱力逐步增强;而在糯玉米抽雄之后,随着生育时期向后延续,糯玉米对亚洲玉米螟产卵的引诱力逐步减弱。生育时期基本相同、长势基本一致的糯玉米上的落卵量较普通玉米上为多。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一代发生危害轻二代发生危害重。一代幼虫对糯玉米的危害早播田重于中播田,而晚播田基本上不受一代幼虫的危害,由于一代幼虫发生轻,不论早播还是中播糯玉米虽然受害但一般较轻。二代幼虫对糯玉米的危害晚播田重于中播田,早播糯玉米在二代幼虫危害初期即采收,一般年份不受二代幼虫的危害或受害较轻,由于二代幼虫发生量大,因而对晚播和中播偏晚播种的糯玉米会造成严重的危害。糯玉米果穗穗腐病的发病率与果穗受亚洲玉米螟危害密切相关,果穗受亚洲玉米螟危害者,穗腐病发病率高。[结论]糯玉米产区应加强中、晚播糯玉米田二代亚洲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螟是赤峰市玉米上的主要害虫之一。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残存秸秆的增多,玉米螟发生逐年加重。据1995年在宁城县、喀喇沁旗等地调查,玉米螟为害率74%~85%,玉米减产17.4%以上。1996年春季调查,全市玉米螟冬后存活量平均百秆39头,是近十年来存活数量最……  相似文献   

6.
玉米螟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在我国以亚洲玉米螟为优势种,其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综述了我国亚洲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分别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对玉米螟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玉米螟虫害,如果不对其进行防治,就会导致玉米出现减产现象。因此, 加强对玉米螟的认识与了解,进一步探究玉米螟的防治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和气候条件的变化,特别是北方棉区春玉米面积的急剧锐减,棉田玉米螟的危害也逐年加重,严重威胁棉花的生长。 一、生活习性 据调查,玉米螟在我市棉田一年发生三代;幼虫五龄,以幼虫在玉米秆内越冬。  相似文献   

9.
姜峰  闫丽 《吉林农业》2011,(11):88-88
玉米螟,昆虫学属鳞翅目螟蛾科,也叫玉米钻心虫,俗名“箭秆虫”,是玉米的钻食性害虫,幼虫通过蛀茎、蛀穗、折蓼的方式危害玉米。文章浅析了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玉米螟是为害玉米的世界性大害虫。根据玉米螟的发生规律与为害特点,提出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玉米螟的危害特点及生活习性,提出采取综合防治最为有效,即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心叶期的药物防治。  相似文献   

12.
曹丽萍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145-148
分别在亚洲玉米螟的越冬成虫羽化期、产卵期和初孵幼虫期防治害虫,采用4项综合防治技术(物理防治、天敌昆虫释放、昆虫信息素引诱、微生物杀虫剂喷施)控制亚洲玉米螟的危害.结果表明,综合防治技术平均防效达90%以上,玉米挽回产量损失达15%以上,玉米增产达13%以上,投入产出比大于1:6,应用综合防治技术高效防控亚洲玉米螟,能够取得很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玉米螟的发生和为害特点,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玉米螟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玉米螟的形态特征以及对玉米的危害还有生活习性进行阐述,并且针对玉米螟的特征制定防治措施,为大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世界三大禾谷类作物之一,对粮食和饲料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随着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和逐年连作,玉米螟的为害逐渐加重,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为了找到一种既能有效控制玉米螟发生为害,还能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良性发展的综合防治措施,做了以下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玉米钻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对玉米的危害十分严重,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玉米螟虫害的防治。该文对玉米种植过程中玉米螟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改进并推广玉米螟综合防治配套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玉米螟是世界性害虫,包括欧洲玉米螟和亚洲玉米螟两种,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洲、东亚、南亚、大洋洲及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又名箭秆虫,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杂食性、分布广、危害十分严重;可取食玉米、高粱、谷子、小麦、水稻、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玉米在我县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玉米螟虫危害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对玉米的产量影响较大在一般发生年份造成减产7%—15%,大发生年份减产20%,个别感虫品种减产可达30%—40%,试验证明,单独采用一种防治措施都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采用赤眼蜂、白僵菌、高压汞灯等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治,才能达到理想效果。也就是说防治玉米螟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使我县粮食产量损失降低到最低,保  相似文献   

19.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以为玉米螟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北方一代区玉米螟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嫩江地区北部玉米螟一代区1974~1991年中14年的玉米螟研究资料及相应年份的相关气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筛选出非特殊灾变年份玉米螟发生量中、短期预测模型,并根据对经济阈值的分析,建立了玉米螟综合防治决策模型.从1992年开始在拜泉县等地进行综合防治决策模型的生产应用,检验和修订.累计应用面积250000hm2,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获经济效益271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