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控压欠平衡钻井是国外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钻井技术,为解决复杂地层安全钻进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方案。在焦页XX-4HF井进行了降密度控压欠平衡钻井现场试验,在涪陵页岩气井首次现场应用该钻井关键工艺,解决了水平段施工中的溢漏同存难题,通过在循环、钻进、起下钻和堵漏等不同工况的控压钻井程序,有效降低了水平段井漏,取得了地层原始资料,保障了井下安全,成功完成了钻探任务。  相似文献   

2.
为经济有效开发杏北油田剩余油,通过对地质特征的描述,分析了杏7—2-斜30井钻井技术难点,对其进行了井身结构和井眼轨迹优化设计,详细介绍了钻井施工防喷技术、井眼轨迹控制技术、钻井液技术和欠平衡防漏技术。杏7-2-斜30井完钻井深1239m,水平位移299.94m,最大井斜46.5°,机械钻速13.77m/h,钻进周期349.58h,建井周期18d,6个靶点全部中靶且未发生任何工程事故。杏7—2-斜30井的成功施工,为今后该区块的安全、优质、高效钻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低渗透油藏普遍存在注水压力高、欠注矛盾突出的问题,结合永1区块低渗透储层物性条件,开展了复合增注体系配方优化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和物模试验评价,确定了复合活性剂体系最佳使用质量分数为3.0%~5.0%,处理半径为3~4m,反应时间48h;在配套技术上,优化了复合降压增注施工工艺。通过在永1区块成功开展现场试验,表明应用复合增注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低渗透油藏欠注问题,也为同类型油藏储层改造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4.
针对塔河油田六区缝洞型油藏采取综合挖潜技术,即对高含水井储层实施堵水或转层酸压技术、对多井单元实施整体注水技术,同时部署直井和侧钻井提高采收率。结果表明,采取综合挖潜技术可以提高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普通稠油油藏长期注水开发后的原油物性变差、剩余油分布零散、水驱采收率低(小于20%)等问题,对水驱后转热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以实际油藏参数为基础,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普通稠油油藏水驱后转热采的概念模型,并分析了不同的转驱时机、转驱压力和注汽干度对最终采收率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低含水期、低压力条件下转驱,采收率提高的幅度较大;较高的注汽干度可以提高蒸汽带在油层剖面上的扩展体积,从而提高采收率。此外,还针对转驱后如何避免水驱优势通道的影响、如何有效降低油藏压力、注汽过程中如何保证注汽干度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从而为普通稠油油藏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哈得油田石炭系中泥岩段薄砂层油藏为埋藏深、厚度薄、受岩性控制的层状边水未饱和油藏,采用以地质导向为基础的双台阶水平井钻井技术。为了对双台阶水平井钻井质量进行有效评价,引进了一套完善的双台阶水平井钻井实时跟踪系统。该系统充分结合导眼井及邻井的地质、钻井、录井、测井及随钻测井等多种资料,实现双台阶水平井钻井的实时跟踪,对井眼轨迹位移及钻遇地层进行实时分析,计算钻遇率。以哈得油田某井区双台阶水平注水井HD10-HX为例,详细介绍了该井实时跟踪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姬塬油田长8油藏注水井注水压力高压欠注的问题,开展了注水井注水压力升高原因的探究,并进行了注聚井降压增注配方和工艺的探索。通过对注聚井井底返排物成分检测和地层水的分析,明确了引起注聚井高压欠注的因素,一方面是原油中的蜡质、沥青质析出,并与注聚物互相裹夹形成难溶性油垢沉积在油藏的孔道中,导致地层孔隙减小;另一方面则是地层水的不配伍性生成沉淀性钡盐、钙盐等与聚合物在高温高压下相互裹夹形成难溶性污垢,堵塞油藏孔隙使得注水压力增大。针对长8油藏注聚井高压欠注现状,通过对解堵配方的岩心溶解性能、铁离子稳定性、黏土稳定性和解堵性能的室内评价,确定了解堵配方:4%有机复合酸+2%表面活性剂+1.5%聚合物解堵剂+2%黏土稳定剂+1.5%缓蚀剂+1%铁离子稳定剂。通过施工工艺的优化,开发出了适合姬塬油田长8油藏注聚井的解堵体系和工艺,有效解决了有机大分子聚合物和无机垢复合堵塞引起的注水压力升高欠注的问题,为姬塬油田长8层注水井降压增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小井眼钻井井身结构设计是小井眼钻井技术的基础和关键,目前小井眼钻井井身结构设计尚缺乏科学指导。采用环空水力学模型计算小井眼波动压力,确立小井眼钻井合理的井身结构设计系数。基于Missan油田压力剖面和地质情况,阐述了小井眼钻井的井身结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小井眼钻井波动压力较大;合理的小井眼井身结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压力剖面、设计系数、复杂地层及油田钻井工艺;预测全井节省钻时达到15.6%。研究成果提供了小井眼钻井井身结构设计方法,并在Missan油田中得以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确定超前注水地层压力升高与确定合理注入量的新方法。超前注水输入地层的能量只与累计注入量有关而与时间无关.故从无限长时间的角度建立物质平衡方程,推导出平均地层压力升高幅度和累计注入量的关系,并将其抖率定义为超前注水系数。超前注水系数仅与油藏地质条件有关,为评价不同地质条件下超前注水的效果、确定超前注水地层压力升高和合理注入量提供了更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库木塔克沙漠腹地英也尔构造带稠油油藏钻井过程中,桃东沟群地层富含蒙脱石,吸水性极强,极易水化膨胀分散,地层深部枯竭脱水层,在地质形成过程中上下挤压呈破碎性,坍塌应力极强,岩性胶结性极差,岩石力学平衡极其脆弱,钻井过程中机械、水力作用极易打破地应力平衡,钻井过程中导致坍塌卡钻发生。其中Y14井最具有代表性,该井连续2次钻至桃东沟群地层发生坍塌卡钻事故,无法穿越桃东沟群地层,阻碍了库木塔克沙漠腹地稠油油藏的勘探开发。针对该井的复杂情况,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优选出合适的成膜剂、封堵剂、润滑剂、乳化剂等钻井液材料,并进行粒度级配,形成了适合该区块的成膜封堵钻井液体系配方,该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抑制性、封堵性、润滑性和流变性能,有效地降低了井下复杂事故率。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成膜封堵钻井液体系解决了该井桃东沟群破碎性岩性和泥岩水化膨胀引起的井壁坍塌问题,顺利完成钻探任务。  相似文献   

11.
红河油田是鄂南致密砂岩油藏的主要区块,针对该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钻井周期长、机械钻速慢、生产成本高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水平井井身结构优化技术,包括三级井身结构优化技术(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和套管安全下入技术)以及二级井身结构优化技术(完井方式和配套技术的优化)。现场施工表明,实施水平井井身结构优化技术后,钻井周期明显缩短,生产成本下降,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2.
吐哈油库为了解决栈桥装车压力不平衡问题,应用变频调速技术对输油泵转进行实时调节,取得了管输压力平衡,节能和简化装车程序的效果,既提高了油品装车的安全性,又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13.
赛51井古生界潜山油藏勘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剖析赛51井古生界潜山油藏的油藏特征,发现赛51井古生界潜山油藏获得高产油流的关键2个原因是古生界基底潜山规模大和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物性好。但该潜山油藏由于基岩岩性复杂,较为隐蔽,为此在勘探中采用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综合手段。着眼于实际资料,采取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及钻井资料的综合思考和模式建立、利用速度差异区分片岩与碳酸盐岩、利用波形分类及属性等地球物理特征识别古生界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3个步骤对赛51井古生界潜山油藏勘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哈萨克斯坦Konys油田是带气顶、边水的层状构造砂岩油田,油田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断层发育且油气水关系复杂。K-190S井是Konys油田的一口短半径侧钻水平井,设计、实施的主要目的是运用短半径侧钻技术恢复老井产能,挖掘下达乌尔组油层潜力。K-190S井存在井眼尺寸小、造斜率高、循环压耗高、摩阻扭矩大等钻井难点。根据钻井施工难点,结合地质油藏特点,对井身结构、井眼轨道剖面、钻井参数等进行了优化。优化钻具组合避免井下复杂情况发生;进行轨迹预测研究防止轨迹失控,确保中靶率,使钻头在油层中钻进;优选合适钻井参数和钻进方式以达到井身轨迹的平滑。通过利用井身轨迹控制技术、摩阻扭矩分析技术和安全钻进技术,成功解决了钻井难题,从而大大提高了钻井效率。  相似文献   

15.
结合钻井、岩心和地震资料对塔南凹陷南屯组层序地层特征及岩性油藏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塔南凹陷南屯组岩性油藏受沉积相带控制明显,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远岸水下扇以及三角洲沉积;岩性油藏主要形成于各种有利沉积相带控制的近岸水下扇中扇、远岸水下扇和三角洲前缘的河口坝砂体中;研究区油藏类型为砂岩上倾尖灭油藏、砂岩透镜体油藏、断层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16.
大位移水平井是继定向井技术之后出现的一种特殊钻井工艺技术。以大庆油田垣平1井为例,详尽阐述了相关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包括优化设计技术、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旋转导向钻井技术、井眼清洁技术和减磨降扭技术,并对上述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现场施工表明,实施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后,垣平1井的水平位移、水垂比和水平段长均创松辽盆地勘探开发以来的钻井参数之最,且水平段机械钻速大幅度提高,这说明采用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具有可行性,可以为该类型油井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深井钻井技术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近25年来井深超过4500m的各种各样深井钻井技术与经济情况的调研分析,认为美国和欧洲北海地区深井钻井技术居领先水平,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10年以上差距。对比研究了3种不同的深井钻井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体系)特点,初步探讨了深井钻井科技进步的纵横向变化规律及深井钻井技术经济评价的系统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低渗透油藏的生产中,由于地层压力下降,导致储集层骨架变形,而使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璋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压敏效应,具有这一特点的油藏称为变形介质油藏。一般在低渗透油藏和深层高压油藏中压敏效应比较明显。根据低渗油藏的渗流特点以及渗透率随压力变化的敏感性特征,建立了圆无封闭油藏渗流试井解释模型。对模型进行无因次化,并用数值法求解,绘制了无因次压力图版曲线。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启动压力梯度和压力敏感系数都使曲线后期出现上翘特征,并且随着它们参费值的增大,曲线的上翘程度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9.
应用压力早期恢复资料确定低渗地层压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芳 《长江大学学报》2007,4(3):42-43,52
低渗透油藏的压力恢复曲线,不能用Horner外推压力求取地层压力。基于Horner方程的等轴双曲线形式,提出了应用压力早期恢复资料确定低渗地层压力的新方法。通过油井实际资料计算验证,用该方法计算的地层压力准确可靠,较好地解决了低渗透油藏求地层压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垂直钻井系统是一套专为垂直钻井而设计的旋转导向技术新系统。随着塔里木油田在山前构造区域勘探开发力度的不断增大,防斜快打技术成为制约塔里木地区山前构造勘探开发钻井进程的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Power-V系统的特点及工作原理,列举了其在塔里木山前构造垂直钻井技术应用情况。Power-V系统垂直钻井技术可完全解放钻压,变被动防斜为主动防斜,对未来山前高陡构造防斜快打、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