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对长汀县石峰寨桂花野生种群分布格局的多尺度分布规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桂花野生种群的分布格局具有分形特征,其计盒维数为0.8622~1.0058,信息维数为0.8670~0.9849,关联维数为1.0037~1.0757.桂花种群的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关联维数相差不大,表明该种群的分布格局强度相对复杂,局域空间占据较强,具有集聚分布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路面不平度的分形几何特征的图像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计盒维数的算法,提出了3维分形值的近似算法,运用Matlab软件设计了图像的处理和基于图像的计盒维数的计算程序。本文共选择了3种不同类型的路面作为研究对像,运用自行设计的程序进行了路面分形维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路面的分形维数相差较大,利用分形维数能够进行路面类型的准确分类。  相似文献   

3.
应用计盒维数对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中主要乔木树种种群空间格局进行的研究表明,样地内乔木树种中裂叶榆种群的计盒维数最大,为1.888。在群落中占据最大的生态空间;簇毛槭、白牛槭、紫椴和五角槭的计盒维数都在1.8以上,与裂叶榆在群落中处于优势地位;其他树种依据计盒维数的大小在群落中占据相应的生态空间。所研究各树种拐点尺度从5~31 m不等,但均大于其平均冠幅,所有树种全部为聚集分布,拐点尺度代表了相应树种的聚块大小。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符,说明计盒维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稳定性群落下飞机草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桂西南喀斯特区域不同群落的稳定性对飞机草种群入侵、定居、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影响,笔者运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研究了不同稳定性群落下飞机草种群的格局分形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稳定性群落的飞机草种群格局分形特征不同。稳定性强的群落飞机草分布格局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均较小,种群占据空间的能力较弱;稳定性中等的群落飞机草的格局分形特征存在计盒维数较大和较小2种情况,反映了飞机草在剧烈的种间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强弱状况,信息维数较小则说明飞机草种群聚集强度较弱,个体分布均匀;稳定性差的群落飞机草格局计盒维数较大,飞机草种群空间占据能力较强,信息维数存在较大和较小2种情况则隐含飞机草种群聚集强度随着群落的演替发展而变小。  相似文献   

5.
陕西栓皮栎种群分布格局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种群空间分布的非均匀状况,应用分形理论和方法,分析了黄龙山区、秦岭北坡以及巴山北坡栓皮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计盒维数与信息维数。结果表明从北到南,在海拔900 m左右,栓皮栎种群分布格局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变化规律为低—高—较低;在秦岭北坡海拔600-1 300 m内,2种分形维数在800-1 100 m最大,表明这一地域栓皮栎种群占据生态空间的能力、聚集程度、种群密度等都是最大的,最适合栓皮栎种群生长和演替。西北林学院学报22卷第6期丁惠萍等陕西栓皮栎种群分布格局的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分形特征。[方法]采用相邻格子法的取样数据,以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的格局研究方法和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法,对雷公山秃杉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雷公山秃杉种群的分布格局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种群具有分形特征,不同的种群计盒维数的大小不一致,表明该地区秃杉种群的空间占据能力不同。雷公山秃山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种群的分布格局不一样,秃杉种群的分布格局总的趋势是聚集分布趋向随机分布,并且每个种群聚集程度不同,这主要与种群的数量和大小有明显的关系。雷公山秃杉种群同样遵循计盒维数随聚集度的下降而下降的现象,但在秃杉数量少,幼树幼苗多,并且以斑块状出现的情况下,随机分布类型的计盒维数大于聚集分布类型的计盒维数。[结论]反映了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的占据能力,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信息维数探讨了浙江省舟山市桃花岛砂砧薹草Carex kobomugi与假牛鞭草Parapholis incurva种群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砂砧薹草和假牛鞭草种群分布格局存在分形特征;假牛鞭草种群分布格局计盒维数为1.454 2~1.745 6;砂砧薹草样地种群空间格局的计盒维数为1.318 1~1.614 1;两者均值均大于1.500 0,具有较强的占据空间的能力,而且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强的占据空间的能力。砂砧薹草样地种群空间格局的信息维数为1.027 0~1.263 4,假牛鞭草种群分布格局信息维数为1.022 7~1.381 2,假牛鞭草种群信息维数均值大于砂砧薹草,表明假牛鞭草种群空间格局更复杂,群聚指数更高。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讨分形理论在草本植物种群空间结构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图3表2参14  相似文献   

8.
青海云杉种群分布格局沿海拔梯度分形特征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分形几何理论和方法,对祁连山青海云杉种群沿海拔梯度空间分布格局的分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 7003 300 m的海拔,计盒维数分别为:1.706、1.880、1.927、1.640、1.465、1.219,表明其水平占据空间的能力很强,信息维数分别为:1.660、1.684、1.805、1.761、1.470、1.359、1.013,表明其结构较复杂,格局强度较高。计盒维数与信息维数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值随海拔升高而增大,在海拔2 900 m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随海拔的继续升高,其值又开始下降,在海拔3 300 m时达到最小值。第2期张立杰等青海云杉种群分布格局沿海拔梯度分形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贺勇  白小玲 《现代农业科技》2009,(15):194-194,196
应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分形维数探讨了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小叶锦鸡儿种群分布格局的多尺度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小叶锦鸡儿种群格局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关联维数分别为0.960、0.927、1.357。这表明该种群个体占据空间的能力不高,非均匀程度不强,格局强度尺度变化不强烈,具有较低的结构复杂性,种群有趋向于集群分布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闽台耕地数量变化过程线的分形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闽台为研究区域,以统计数据为原始数据,绘制闽台耕地数量变化过程线,运用ArcGIS计算得到两者的计盒维数。结果表明:(1)闽台耕地数量变化过程线的栅格单元边长与栅格数目在双对数坐标下呈显著线性分布,体现出明显分形特征;(2)福建耕地数量变化过程线的计盒维数为1.027,台湾为1.004,表明福建耕地数量变化过程更复杂,福建耕地数量变化过程线的峰谷变化幅度大于台湾,而峰谷变化频度小于台湾;(3)采用计盒维数结合传统指标,对耕地数量变化过程的评价会更全面、科学,但分形维数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11.
用分形理论研究入侵植物假苍耳的占据生态空间能力,共选取了5块样地,各样地虽然假苍耳个体数差异非常大,但冠幅计盒维数均在1.9以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单因子回归法筛选出对假苍耳计盒维数影响较大的土壤环境因子为土壤紧实度、土壤pH值和土壤电导率。研究结果表明,假苍耳可以通过具有较强的空间占据能力。  相似文献   

12.
胡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646-15647
花瓣与Fibonacci数有着密切关系,根据Fibonacci数与Lucas数的递归关系,给出了关于Fibonacci数的生存函数F(r,x)和S(r,n,x)的定义,得到了关于Fibonacci数的生存函数,揭示了Fibonacci数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王普昶  赵丽丽  宋高翔  张锦华  张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03-12804,12808
采用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对贵州岩溶山区白刺花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溶山区不同样地白刺花种群分布格局的计盒维数值较低(1.049~1.512),信息维数样地间差异较大(0.933~1.741),关联维数中等(1.375~1.664)。表明整体上岩溶山区白刺花种群个体空间占据能力不强,较大植株个体分布趋于均匀性或随机性,较小植株个体呈聚集性分布且植株间竞争激烈,岩溶山区白刺花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是其对生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分形理论和磨损表面轮廓分析,采用盒计数法、变差法、功率谱法和结构函数法4种算法,计算了植物磨料对金属材料磨损表面轮廓曲线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磨损后的表面分形维数与磨损质量损失存在密切的关系,质量磨损越大,分形维数也越大;4种算法中结构函数法与变差法计算的分形维数误差较小,可用于计算植物磨料对金属材料磨损表面的分形...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处理对兰州百合子球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兰州百合子球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处理下子球根数和根长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腐殖土/沙子(1∶1)是适宜百合子球基生根系发生的基质;栽培深度为子球高度2倍时能获得较多的基生根,栽培深度与地平齐时可获得较长的根系;NAA溶液处理能促进子球生根,合适的NAA溶液浓度在1∶1 000到1∶500之间;轻划子球鳞茎盘能够提高基生根系的发生,其处理结果极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兰州百合子球根数与根长在生长过程中都表现出快-慢-快-慢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保障人工养殖僵蚕成功,建立人工生产僵蚕菌种(球孢白僵菌孢子粉)的检验方法和质量评价指标。以不同来源僵蚕菌种为试材,用血球计数板对萌发后的孢子计数,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杂菌和球孢白僵菌落数。液固双相发酵制备的僵蚕菌种,萌发活孢数和平板活孢数均>1010孢子/g,真菌杂菌数<105 CFU/g,细菌杂菌数小于<104 CFU/g;自然僵蚕菌种萌发活孢数和平板活孢数均<1010孢子/g,真菌杂菌数>105 CFU/g,细菌杂菌数>108 CFU/g。建立的僵蚕菌种检验方法可行,液固双相发酵法制备的僵蚕菌种各项指标均优于自然僵蚕菌种,可在人工僵蚕基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科学安排日光温室生产茬次、高效栽培番茄及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干整枝方式研究不同密度及果穗数对温室冬春茬栽培番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结果]温室番茄定植密度对干物质生产的影响较大,保留果穗数间接影响干物质的分配.摘心前期,不同密度间单位面积群体植株总干重存在差异显著性变化,处理4 000株/667 m2单位面积群体干物质生产最多,主要分配于茎叶供给营养生长.在适宜保留果穗数下,干物质生产影响植株上的坐果穗数,从而间接影响植株内干物质分配,不同密度及适宜留果穗数下干物质生产与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分配比例有关.[结论]在密度为4000株/667 m2(3穗果)时,既能实现营养生长期茎叶干物质的最大生产又能实现生殖生长果实最大分配累积,前期产量最高达4 310.7 kg/667 m2.  相似文献   

18.
绿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育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多年研究结果:绿豆产量构成因素为粒数和百粒重。而粒数又受结荚多少和每荚粒数所制约,其中结荚多少,又与分枝存在密切关系.分枝与结荚数量正相关;粒数与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关中东部人工花椒林土壤孔隙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形几何学研究了关中东部人工花椒林地土壤孔隙的分形和分布特征.在莱卡显微镜下观察和采集土壤孔隙图像,通过SISC IAS V8.0软件提取土壤孔隙的有关参数,用计盒维数法计算了土壤孔隙分形维数.在A-Ap2-Bc-Bt构造的BMC土壤剖面中,土壤孔隙平均分维值依次为1.78277,1.6847,1.66781和1.67955,总体分布呈下降渐上升趋势,孔隙维数与孔隙率、孔隙的面积和周长呈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依次为0.93983、0.92693和0.84545.孔隙分形维数能够较好地描述土壤孔隙结构的空间变异特征,孔隙分形与土壤孔隙的空间分布、形态变化、孔隙大小、孔隙边缘等因素密切相关;BMC剖面孔隙分形分布反映了花椒林这种特殊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孔隙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直线相关的方法,对水稻秧苗期白根数与根数的相关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秧苗期折水稻植株,白根数与根数呈相关,r=0.9150。根数达到16条以上白根数较多,而且秧苗生势良好,发育健壮,此秧苗地上部分发育较好,插秧后返青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