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在综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基础上加用益生素制剂,判断其在腹水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3~2004年间住院及门诊肝硬化腹水患者3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15例,均予综合保肝治疗,包括保肝、常规利尿、限钠、补蛋白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益生素制剂(乳酸茵素片、整肠生、金双歧),以腹水消失时间为判定标准.结果治疗组平均腹水消失时间为21.2d,对照组为24.2d(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治疗过程中加用益生素制剂辅助治疗,可明显缩短腹水治疗的疗程.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6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低钠血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1~ 3] ,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往往可直接或间接影响预后。为此 ,对我院近 5 a来收治的 6 1例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住院患者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均按典型临床表现、生化改变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的肝硬化腹水患者 6 1例 ,均符合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4] ,男 36例 ,女 2 5例 ,年龄 33~ 6 8岁 ,平均 48.5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 5 2例 ,酒精性肝硬化 9例。1.2 血钠测定血钠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 (ISE) ,正常值为 135~ 145mmol/ L。按低钠血症的程度分为 :轻度降低 (131…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传统护理方法与临床护理路径表在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9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患者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指导护理和康复过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患者满意程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为(14.2±6.5)d,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为(18.4±7.3)d,对照组住院天数多于实验组(P<0.01);实验组患者住院费用为(1.2±0.3)万元,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为(2.1±0.4)万元,对照组住院费用多于实验组(P<0.01)。实验组健康知识评分、患者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使患者主动参与护理过程,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是常见急症之一 ,常因起病急 ,出血量大 ,常危及患者生命[1] 。为抢救患者生命 ,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本文总结了我院采用三腔二囊管 (BT)压迫抢救肝硬化大出血 6 4例的效果观察和护理体会 ,现作一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 6 4例 ,男 5 0例 ,女 14例 ,年龄 2 4~ 87岁 ,平均年龄 5 6 .3岁。 6 4例中肝炎后肝硬化 5 1例 ,酒精性肝硬化 8例 ,肝吸虫性肝硬化 2例 ,淤肝性肝硬化 3例 ;入院前合并腹水 32例 ,肝癌 5例。入院时主要症状为呕血和排柏油样或暗红色血便 ,合并失血性休克 2 8例 ,血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患者血清和腹水中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肝硬化腹水 72例分为SBP组 (n =4 0例 )和漏出液组 (n =32例 ) ,采用Gress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和腹水的NO的变化。结果 :SBP组血清和腹水的NO水平明显高于漏出液组 (P <0 .0 1 ) ;SBP组腹水NO水平又明显高于血清中的NO水平 ,且随着感染的控制 ,腹水中NO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1 )。结论 :腹水NO的检测有助于SBP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6.
心得安与多巴胺联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24例疗效观察陈子儒,杨新魁(广东农垦中心医院,湛江524002)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顽固性腹水治疗困难,利尿或放腹水不当均易加重病情和诱发并发症。为此,笔者对24例常规治疗无效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采用口服心得安、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24例.2组患者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口服中药理气活血利水方.1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肝脾超声检测指标.结果:经上述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52.63%,有效率为39.47%,总有效率为92.10%;对照组分别为37.5%,41.67%,79.17%,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门静脉压力、缩小脾脏及改善肝脏声像图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腹腔置管引流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深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腹穿抽液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3 d时体质量、腹围、24 h尿量及实验室指标变化,并对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质量、腹围低于对照组,24 h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TT、Cr、BUN、GPT、TP、ALP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深静脉导管腹腔置管引流术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致病原及治疗愈后情况。方法: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8例中,发热52例,腹胀78例,腹痛39例,腹部压痛38例;48例腹水白细胞总数等于或大于500×106/L,59例多形核白细胞(PMN)比值等于或超过0.50。28例患者腹水细菌培养阳性,大肠杆菌占菌株种类50%;78例中好转60例。死亡18例,死亡者中肝功能B级6例、c级12例。结论:肝硬化并发SBP患者临床表现不一,病原菌以大肠杆菌多见,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的比较可靠指标;肝硬化并发SBP严重影响预后,病死率与是否同时合并基础疾病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羟乙基淀粉(HES130/0.4)与白蛋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采用临床对照试验,将63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HES130/0.4)组(试验组,31例)与白蛋白组(对照组,32例),在限制水钠摄入、口服利尿剂、排放腹水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给予羟乙基淀粉(HES130/0.4)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白蛋白静脉滴注。观察排放腹水前、排放腹水后24h及1周两组患者的心率、尿量、血白蛋白(ALB)、肌酐(Cr)及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并观察两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排放腹水前、排放腹水后24h及1周时的心率、Cr、24h尿量、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放腹水后24h与排放前对比,对照组的ALB水平明显增加(P〈0.05);但在排放后1周恢复至治疗前水平,且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PT、尿量、疗效及并发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HES130/0.4)可安全的替代白蛋白用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其效果显著,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血清内毒素(LPS)、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8(IL-1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鲎试剂(Ⅱ)-偶氮显色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8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LPS、IL-12、IL-18水平.另设正常对照组(32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血清LPS、IL-12、IL-18水平均明显升高,且随着肝功能越差,升高越明显(P<0.01);腹水组的LPS及IL-12、IL-18水平较无腹水组也明显增高(P<0.01).结论LPS、IL-12、IL-18均参与了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与病情的变化密切相关.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判断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状况及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笔者是临沂市人民医院的临床药师,现将本人参与治疗一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体会总结如下,就临床药师开展工作的切入点与同行们探讨.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和NO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扰素-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一氯化氯(NO)与肝硬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比色法和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8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和NO水平.另设32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蛆.结果:肝硬化备圾患者的血清TNF-α,IL-6和NO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瞳着肝功能越差其值升高越明亚(P〈0.01);有腹水姐的TNF-α、IL-6和NO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腹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肝硬化时TNF-α、IL-6过度分泌和NO合成增加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血清TNF-α、IL-6和NO水平有助于评估肝硬化病情。  相似文献   

14.
以往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极为棘手 ,笔者近两年来应用拉米夫定治疗 2例乙型肝炎晚期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取得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 1 男 ,5 0岁 ,广东高州市人。 1996年 8月自觉腹胀到医院检查 ,当地医院拟诊为肝硬化腹水 ,1997年 6月因病情加重伴发热 2 d、意识障碍拟诊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肝性脑病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 ,虽经用抗感染、护肝、降血氨、支链氨基酸、利尿、白蛋白等治疗 3d,发热消退 ,神志转清 ,腹水减少 ,但诊断仍未明确 ,遂转入我院。体查 :慢性肝病面容 ,面色晦暗 ,胸前颈前有…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预后较差,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较易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此类患者因凝血因子合成不足及脾功能亢进对血小板的破坏,多有较为明显的出血倾向。晚期肝硬化患者多伴有门静脉高压,故一旦发生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短时间内即可出现失血性休克,且止血困难,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我院于2001年3月至2006年12月收治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3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对腹水中细菌的杀菌作用。方法抽取4例肝硬化患者的无菌腹水,加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24 h后,通入浓度为80 mg/L医用臭氧作用不同时间,采用悬液定量法、活菌计数观察杀菌效果。结果医用臭氧对不同腹水中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效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杀菌效果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P〈0.01)。结论 80 mg/L医用臭氧的杀菌效果随腹水中总蛋白含量降低及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性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腹水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状况,为临床一线抗生素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并分析该院SBP腹水培养阳性患者45例(其中1例培养出2株细菌,共计46株细菌)的临床资料。结果 46株细菌分布为革兰阴性菌(G-)占69.6%和革兰阳性菌(G+)占30.4%。G-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为41.3%和17.4%,其中产ESBLs细菌达到51.9%。G+以血浆凝固酶阴性菌为主,占57.1%。药敏结果,G-对亚胺培南均敏感;G+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SBP患者腹水培养病原菌G-占优势,并以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肠源性细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正确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研究健肝消胀丸联合西药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期间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健肝消胀丸组和对照组,健肝消胀丸组给予健肝消胀丸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健肝消胀丸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肝功能改善方面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凝血功能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主要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肝消胀丸联合西药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在肝功能改善及主要临床症状改善较单独西药治疗的疗效更显著,安全性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的实施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总结出合适的护理措施和办法。方法:回顾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例的循证护理,主要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心理护理、预防感染及饮食护理。结果:12例患者康复出院10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1例。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缩短其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肝硬化患者呼吸困难的早期表现及动因。方法:本院内科住院病例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的,经血气分析检测其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观察其与患者发生呼吸困难的关系。结果:85例肝硬化患者具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表现者57例占67.1%,PaO2平均为(9.80±0.79)kPa;PaCO2平均为(4.42±0.50)kPa;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的PaO2和PaCO2平均值明显低地代偿期者(P<0.01)。当PaO2<10.6kPa,PaCO2<4.6kPa者呼吸困难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肝硬化患者呼吸困难的发生主要与患者肺部感染、脾肿大并有腹水、中重度贫血和(或)消化道出血等临床征象有关外,同时与患者PaO2和(或)PaCO2的降低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对肝硬化患者适时监测PaO2和PaCO2,对避免延误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的诊治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