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于庄组是中国中元古界长城系出露最好、层序较为完整的地区。从沉积层序划分标志入手,对层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层序界面和最大海泛的研究,将区内高于庄组划分为8个三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讨论和解释了各层序的构成和层序界面的识别。层序地层学研究表明,该区在长城系发生过一次完整的海平面升降旋回,以快速、广泛的持续海进为主。  相似文献   

2.
根据工区内现有的钻井、测井资料,应用以多级次基准面旋回为参照面的高分辨率地层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对柴达木盆地乌南地区的上干柴沟组至油砂山组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层序地层研究,共识别出3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SQ1、LSQ2、LSQ3),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MSQ10~MSQl6),建立研究区的层序划分方案,在典型单井绿参1井的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的地层格架,并对层序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柴西南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研究区的露头剖面、钻井岩心、测井资料等,对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识别出由V级层序界面控制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按结构类型的不同划分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和对称型。阐述了研究区各类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砂体发育情况。对下干柴沟组中期、长期旋回层序进行了划分,识别出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3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并预测了岩性油气藏发育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4.
Mynteke构造为典型的盐上构造,历经多期次构造运动,地层在多次的构造升降活动中历经剥蚀和沉积缺失,不整合特征发育。对Mynteke构造区的地震资料、测井资料进行了仔细研究,分析了不整合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研究表明,Mynteke构造区存在4种类型的不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嵌入不整合和超覆不整合。不整合特征的识别不仅对解决该区地层层序或沉积层序、地层精细划分对比有重要指导作用,而且对寻找油气藏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对地表露头的微相分析基础上,对阜康地区水西沟群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水西沟群内识别出由V级层序界面控制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根据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垂向序列、岩性岩相组合、结构类型及叠加样式等特征,对研究区水西沟群中期、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进行了划分,其中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8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4个,最终建立了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对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的形成主要受控于相对海平面的变化。由于碳酸盐岩沉积对相对海平面的变化比较敏感,这使碳酸盐岩与硅质碎屑岩层序界面对海平面变化有不同的响应特征。从沉积环境、元素地球化学、电镜及薄片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等方面研究了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以期为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大庆长垣地区扶余油层曲流河为例,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应用录井、岩心、测井等资料,通过分析曲流河沉积过程中各结构单元在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给速率比(A/S)变化中的地层学和沉积学响应特征,确定曲流河沉积旋回基准面下降到上升的转换面为区域发育的大型河道下切面或成熟古土壤暴露面;基准面上升到下降的转换面为河流相地层内部洪泛面或潮湿型暗色泥岩及决口扇厚度最大位置。研究区目的层段曲流河沉积等时对比外部标志层为泉头组上覆青山口组厚层油页岩内部的自然伽马-声波时差高尖界面,内部标志层为局部稳定发育且可追踪的钙质结核层段、古土壤淋滤面、河道下切面及煤层或炭质泥岩段。等高程对比法适用于地形梯度极小的曲流河沉积,其对比过程中需先以外部标志层结合地层倾角进行地层真实厚度校正。根据河道距标志层高程差和河道厚度划分单期河道期次和等时对比,综合上述方法和等时界面依据,建立了扶余油层曲流河相等时地层格架,明确了河流相储层发育期次、储层砂体连通性和砂泥岩空间配置关系,为扶余油层储层评价和预测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
宋劼 《长江大学学报》2017,(23):29-32,38
结合区域沉积背景、岩心观察和测井相分析等资料,建立研究区测井曲线图版,结合识别相标志,合理划分沉积微相,总结展布规律。结果表明,218井区长8_1油层岩石多为陆源碎屑岩,表现为水下还原环境沉积;沉积相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可进一步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水下分流间湾、远砂坝等沉积微相类型;水下分流河道为区内骨架砂体,呈南西-北东方向条带状展布。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地区上干柴沟组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大量钻井、测井剖面以及相标志的基础上,对柴西南地区上干柴沟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研究区发育湖泊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湖底扇相3种沉积相类型,其中浅湖亚相是湖泊相中的主要亚相类型,由浅湖砂坝、浅湖泥、浅湖灰泥、藻灰岩、浅湖鲕粒(生物碎屑)滩和风暴沉积组成。辫状河三角洲相以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该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支流间湾和河口砂坝微相;湖底扇相主要发育于七个泉地区,其中发育典型浊积岩层序序列。  相似文献   

10.
针对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四段(营四段)砾质辫状河型三角洲多套厚层砾石垂向叠加、地层厚度横向变化快、沉积微相垂向相变快的特点,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及地震地层学理论,采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对砾质辫状河型三角洲层序界面特征和层序空间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徐家围子凹陷营四段中、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界面在地震剖面上一般表现为中强振幅、连续反射,测井响应特征表现为自然伽马、电阻率、密度等测井曲线突变,而短期基准面旋回界面的类型包括层理面、冲刷面、旋回界面和道间漫流砂;徐家围子凹陷营四段主要发育近等厚模式、底部缺失模式、整合减薄模式和整合增厚模式4种层序空间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岩心、测井等资料,依据短期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标志,将惠民凹陷商河油田商三区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浊积扇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向上变浅非对称型和向上变深复变浅对称型3种基本结构类型。对储层宏观非均质性与基准面旋回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基准面旋回的类型决定了物性垂向非均质模式,识别出5种层内非均质模式。中长期基准面旋回及其位置决定了层间非均质性与平面非均质性。基准面旋回低部位发育的砂体非均质性相对较弱,在平面上连续性好、分布面积大,是有利的储层分布层位。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实测剖面资料和室内薄片鉴定资料综合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陕北盐盆东缘奥陶系马家沟组(Om)碳酸盐岩微相进行了系统研究,共划分出6个微相类型,分别为:粉晶白云岩微相、泥质白云岩微相、砾屑白云岩微相、泥晶灰岩微相、泥质条带灰岩微相及粉屑灰岩微相。参照威尔逊碳酸盐岩综合相模式,将Om划分为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台地蒸发岩相3个相带。通过分析纵向上相带的变化特征,认为研究区 Om是在陆表海碳酸盐台地沉积背景下发育的3个海退到海进沉积旋回。东西连井剖面对比分析表明东缘沉积环境与盆内在纵向上有极好的耦合性,华北板块东部在 Om 沉积期可作为良好的预备盆地对陕北盐盆进行物源补给。  相似文献   

13.
曹建文  梁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73-15276,15285
轮南古潜山在经历了中奥陶世至早石炭世沉积间断后,于中石炭世又再度接受沉积。依据地震构造解释,区域构造背景分析,研究了轮古7井以东地区奥陶系可溶蚀地层及可溶蚀区域分布范围,依据印模法和残厚法,通过对研究区古风化壳上下地层对应关系的分析,以石炭系区域标志层——双峰灰岩底至奥陶系潜山面填平补齐沉积厚度,运用印模法和残厚法,恢复该区前石炭纪古岩溶地貌,从而进行古地貌识别。划分了岩溶高地、岩溶缓坡地和岩溶峰丛谷地等地貌单元,为下一步的储层预测工作提供目标备选区域。  相似文献   

14.
曙光油田二区在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曙光油田的南部。通过对曙光油田二区沙三段钻、测井资料的系统普查和分析,并结合沉积旋回、岩性纵向组合特征和地震反射特征开展地质地震综合划分与对比,确定了大凌河油层和莲花油层的沉积旋回、岩电细合及标志层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单井→剖面→平面、油层→油组→砂组的研究思路,开展了研究区目标层段的层组划分和对比,以此来提高研究区内地层对比的精度,为该区勘探开发提供了科学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综合利用钻井岩心、地震、测井、录井及各种分析化验资料,建立了大芦湖油田东北部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明确了沉积体系类型及垂向演化规律。研究区可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自下而上分别为四级层序1、四级层序2和四级层序3。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浊积岩和滨浅湖滩坝沉积:三角洲是研究区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在3个四级层序均有发育;受断层坡折和负地形的影响,浊积岩主要发育在四级层序1和四级层序2早期,位于三角洲沉积前端;滨浅湖滩坝沉积主要发育在四级层序2晚期和四级层序3时期,受相对平缓的古地貌、滨浅湖波浪和沿岸流作用的影响,该沉积是由三角洲前缘沉积物被再搬运、沉积而形成。总体而言,相对湖平面的变化规律和沉积古地形的演化特征控制了研究区垂向上的沉积体系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庆长垣统层对比发现,各区块间存在着对比界限不统一问题,原因是对浅水三角洲地层沉积成因认识不清,造成了区块间沉积相带图无法衔接,储层得不到合理分类评价。以该区块萨尔图油层(S)为例,通过密井网资料进行浅水三角洲整体解剖,研究该沉积类型成因对比方法,完善其沉积模式。在地层发育模式方面,分沉积单元级、沉积单元内,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将例层SⅡ3单元沉积演化划分为可追溯的6个时期,明确其沉积成因,指导成因对比;在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方面,通过多个单元的精细解剖,分经典的3个亚相带类型和4种特殊沉积区域完善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指导储层的合理预测,加深了对陆相浅水三角洲的认识程度。  相似文献   

17.
大南洼陷在构造上属于伊通盆地的二级构造单元,是新生代的断陷盆地,主要圈闭类型有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研究区储层薄、横向变化快,特殊岩性地质体多集中于边界断层附近,反射特征较为复杂。首先以层序地层学理论、断陷盆地沉积模式为指导,通过对全区各井多种岩性的波阻抗进行统计与比较,主要利用地震反演和相面法识别与解释特殊岩性地质体;再在等时地层格架基础上对大南洼陷整体开展储层、油气成藏及油气分布规律研究,确立有利区带,优选钻探目标,提供钻探靶位。  相似文献   

18.
由于陆相深水沉积的地层岩性单一、标志物少,其层序地层单元的划分与等时地层对比一直是地层层序研究中的难点。以松辽盆地青山口组(K2q)深水地层为例,应用测井曲线小波变换技术进行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及等时对比,三至五级层序界面在小波时频能量图上特征明显:三级层序边界强能量向中间转移;在层序内部时频能量具有从向大尺度转移-向小尺度转移-趋于稳定-向大尺度转移的特征,是体系域从低水位-水进-高水位-水退的垂向响应;其内部的每个能量团代表五级准层序,由此实现各级层序单元的划分,该结果与利用高精度地球化学测试手段所划分的结果较为一致。从湖盆中心到盆地边界,小波能量由弱变强,反映了水体能量的横向变化,由此建立了深水湖盆地层的等时对比,为深水沉积层序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了一种新手段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理论,将渤中26-3油田明化镇组下段(NmL)划分出7中期旋回。在区域沉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岩心、壁心、岩屑和测井资料,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NmL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受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及基准面旋回的控制,储层发育特征及物性特征在平面上规律性较差,而纵向上与长期基准面旋回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渤海湾盆地古近系中深层(埋深大于2500m的古近系)油藏,储层埋藏深、沉积类型多样,储层预测问题已严重制约该地区中深层开发井的实施成效。以渤海湾盆地A油田为靶区,提出了一套适合该区古近系中深层储层预测的技术思路与方法,精细刻画了中深层沙河街组三段的储层展布特征,并成功用于指导油田开发井实施。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框架下,建立了油田靶区井震响应关系模板,依据多角度地震属性切片总结不同目标砂体时空配置关系;在目标砂体内部,开展了基于地震模型正演的储层精细描述,以垂向波形与岩性组合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地震反射波形剖面与砂体内部波形平面分布特征关系,识别目标砂体的优势储层发育结构。在A油田的随钻过程中,应用该技术有效规避了储层风险,16口开发井实施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