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采用乔灌草配置模式(复层群落结构为乔木+小乔木+灌木+矮灌木+草本)对广东省顺德区大良街道大睡牛岗和大富山两座滑坡山体石质坡面进行复绿,复绿(1.5~2.0年)后,调查两座滑坡山体石质边坡复绿植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特征(复层群落结构、群落数量特征、多样性指数)和周边原生植被对岩质边坡复绿植被的影响,研究两座滑坡山体石质边坡复绿效果.结果表明,两座复绿边坡15个样方共112个物种(草本31种、灌木33种,乔木48种),分属45科96属,其中87种为人工栽植的乔灌草;复绿边坡中的常绿木本:落叶木本为4.3:1;丰富度指数(R0)、Simposon指数(D)、Shanna-Wiener (H’)、Pielou(E)指数为乔木>灌木>草本.大睡牛岗岩质边坡植物种类丰富,群落数量特征、多样化指数、复层植物群落结构和邻近原生植被对复绿边坡的边缘效应影响均优于大富山. 相似文献
4.
皖北地区采石场长时间开采导致山体遭到破坏,出现大面积的开采宕口和工业场地,侵占大量土地,严重破坏当地地质和生态环境.该文论述了皖北地区石质山采石宕口复绿技术措施,通过采取削坡降坡、宕口覆土、植被复绿等一系列措施,恢复建设用地,增加绿地面积,有效改善了采石宕口环境,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边坡是近年来道路建设所形成的产物,边坡绿化工程也已成为路桥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本文通过对杭金衢高速公路义乌段边坡的立地条件等因素和当下边坡护坡技术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植物材料选择和播植上,应选择耐瘠薄、耐干旱、抗性强、绿化效果快、养护简便的植物;在复绿方式上,可采用液压喷播法、金属网钢筋或高强塑料网锚播植被法、草块铺植式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豆科植物在石质边坡生态复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杭徽高速昌昱段石质边坡生态复绿中种植8种豆科植物,2年后测定、比较它们的成活率、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及优势度。[结果]草本豆科植物中白三叶的成活率最高,为8.3%;灌木豆科植物中紫穗槐的成活率最高,为6.0%。草本豆科植物中白三叶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均最大,分别为2.7、1.4 g,多变小冠花次之,分别为2.3、1.1 g。灌木豆科植物中紫穗槐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均最大,分别为15.2、3.0 g;其次为金雀儿,分别为9.2、1.8 g。白三叶、紫穗槐、金雀儿的优势度较高。[结论]白三叶、多变小冠花、紫穗槐及金雀儿是浙江省石质边坡生态复绿的首选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
7.
对邵(邵阳)怀(怀化)高速公路隆回至洞口段石质边坡进行了植被灌草化建植,建植时应做到:①根据研究区域的气候特征,选择狗芽根、百喜草、类芦等草种作为先锋种,选择耐旱、耐寒、耐瘠薄土壤的乡土灌木种——夹竹桃、紫穗槐、火棘及猪尿豆作为建群种(又称目标种),选择乡土植物——刺槐、山合欢等小乔木作为伴生种;②植被灌草化建植时,首先应进行坡面处理,然后用锚杆固定,在纱砂浆凝固且硬化后挂网,再分基层喷播和面层喷播2步进行基材喷播,喷播完成后及时覆盖无纺布。在灌草化植被形成后经调查发现,绿化覆盖度达90%以上,各项技术指标达到预期质量效果,表明边坡植被灌草化建植技术是快速恢复高速公路石质边坡植被的有效途径,可以在同类气候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10.
本文通过对朝阳地区石质山水土保持造林情况进行探索,调查树木的成活率、保存率、土壤理化性质、兔害啃噬率等,总结出石质山水土保持造林绿化修复的关键技术,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埇桥区的造林空间越来越小,推进石质山造林已成为拓展造林空间的必然选择。但由于石质山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投资多、经济效益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岩石祼露的石质山地造林绿化的进度不快。该文简述了埇桥区石质山造林绿化的发展现状,同时总结了推进石质山造林绿化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早年国外对观赏草的研究侧重于观赏草的生物学特性和园林景观应用,近年国内逐渐重视其综合应用,侧重于引种、栽培、抗逆性研究及园林艺术效果方面。目前,国内外均十分重视观赏草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其中瘠薄边坡是重点。观赏草在边坡复绿中的综合应用对整体园林绿化建设有着极大的影响,并且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基于此,本文简要概述观赏草在边坡复绿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实例探究观赏草在边坡复绿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公路边坡绿化中藤本植物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边坡绿化是公路绿化的重点和难点,其绿化的效果不仅影响公路整体景观,而且直接关系到边坡坡面水土流失状况和路基的稳定性,避免路基坍塌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石质山绿化造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各地大规模绿化活动的开展和城市的扩张,造成绿化造林空间日益狭小。推进石质山造林已成为新形势下拓展造林空间和实现森林面积增长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该文结合安徽省情况,简述了目前石质山绿化造林存在的问题,并从技术和管理2方面探讨了如何推进石质山绿化造林工程。 相似文献
15.
以贵阳市环城高速南环线经人工植被恢复的3个石质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群落调查法,对其进行3 a的定期定位观测。结果表明:调查中共记录51种植物,分属13科43属,其中主要为禾本科、豆科、菊科3大科植物;群落物种数量组成具明显季节性,最大值出现在每年8月或9月,最小值出现在每年2月;群落物种组成有所改变,禾本科植物比例逐年下降,豆科植物在干旱低温胁迫期所占比例最高,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群落优势种发生改变,由初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地位,逐步向乔灌草共存的方向演替;植被群落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直线上升趋势。同时,试提出一种植物配置模式,为今后黔中喀斯特地区公路边坡恢复植物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为筛选适宜贵州喀斯特岩溶地区的乔灌草混播密度,加快人工建植后边坡植被的演替速度,于2014年5—12月在贵州大学实验农场苗圃地采用人工模拟边坡的试验,研究石质边坡初播物种的适宜密度。结果表明:1)乔灌木的萌发率受自身的播种量影响较小,而受草本植物播种量与二者的交互作用影响较大,5g/m~2的低密度草本植物播种量下乔灌木的萌发率最高;2)仅中、高密度乔灌木+低密度草本植物组合的幼苗株数能保持3~4株/m~2,其余组合的幼苗株数仅为1株/m~2或0株/m~2;3)从不同密度组合的乔灌草植株生长情况看,乔灌木的播种量及乔灌草播种密度间的交互作用仅对乔灌木的高度产生影响,草本植物的播种量对乔灌木的高度与草本植物的盖度影响较大;4)从植物的生长效果及节约播种成本方面考虑,B2H1(刺槐102粒/m~2+马棘102粒/m~2+火棘102粒/m~2+黑麦草1g/m~2+高羊茅1g/m~2+狗牙根1g/m~2+白三叶1g/m~2+苜蓿1g/m~2)组合作为边坡初播物种参考密度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香港石质斜坡绿化中基料的养分动态变化特征。【方法】对近6年来在香港斜坡绿化中采用同种工法和相同基料进行绿化的14个坡面的基料理化性质和绿化效果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料pH值趋向于中性,而硬度有减小的趋势。6年多以来,坡面基料的吸水、保水性能保持良好,且没有明显的冲蚀现象。基料有机质含量随时间的推移有降低趋势,但幅度较小。基料全氮含量变化不大,但全磷和全钾有上升的趋势,有效氮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规律。不同完工时间的坡面植物生物量有较大的差异,但总量均比一般草地大,绿化覆盖率均保持良好,植被总盖度在90%以上。还比较了两种不同基料在近两年来香港石质斜坡绿化过程中的养分变化特征。【结论】在石质斜坡上应用纤维类有机基料进行斜坡绿化可长久保持良好的理化性状,营养元素可循环利用,在低护理条件下持续、长期保持植被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