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地处北方,十年九旱,无霜期短,桑树历来采用“株内春夏轮伐”的传统出扦法。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山西蚕区桑树栽植形式不断变化,传统的出扦法、秋季摘叶片的方法已不适应生产的发展。为此,阳城县老科协组织科技人员攻关,对桑树管理进行出扦法和秋季收获桑叶创新试验及示范,其方法叫“两定出扦、一条两剪”,全年实行省力化条桑养蚕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2.
<正> 全年多次条桑收获,是以春伐桑和夏伐桑搭配来实现的,通常采用桑园划区分片春伐和夏伐。春、夏分片伐条(简称片伐)的地面漏光较多,光能利用效率低。1983—1985年,采用在同一块桑园中隔行春、夏轮伐(简称轮伐)进行条桑收获试验。结果证明,隔行春、夏轮伐法,比分片春伐、夏伐收获法叶面积增加,叶面积持续期延长,漏光减少,提高了光能利用效率,桑叶产量高,轮伐区春叶单株增产40%,全年每亩增产14%。  相似文献   

3.
大蚕条桑育是省力化养蚕的主要组成部分,介绍了以夏伐为主的春秋兼用桑园人工与机械收获、以春伐为主的桑NJ~.x-与机械收获和将桑因分为夏伐行和春伐行的轮伐收获条桑的方法与技术。根据桑树的生理习性,通过合理采伐,利用不同条桑收获组合方式,将养蚕与养树结合,实现全年大蚕条桑育,达到高产稳产、提高收获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保持树势,增加桑树产叶量,同时为减少采叶用工量,减轻劳动强度,采取春蚕期重剪梢,夏蚕期截条收获,中秋蚕改春出扦为秋出扦,实行全年条桑收获法。试验结果表明,晋南蚕区单位面积产叶量增产19.2%~21.1%,晋东南蚕区增产14.4%~15.4%,采叶功效提高了40.5%。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桑树修剪技术——砍条出扦,是一种独突的技术,适于北方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环境条件.北方如采用南方的夏伐法,因当年萌发的新梢芽,生长期短,会使桑树生长发育不良,冬季易受冻害,植株易于衰老,产叶质量降低.出扦法起始于沁心、阳城一带,阳城县中峪村保留有一株明代的老桑树,历年运用这种剪伐技术,至今仍保持桑树生机勃勃,长年不衰.这一方法,可为北方各省采用.今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元锁胜 《蚕桑通报》2006,37(2):63-64
出扦是山西具有地方特色的桑树剪伐管理法,在全国桑树技术管理上占有独特的位置。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传统出扦法进行创新改革势在必行。笔者经过试验,提出改革创新意见,试与同行探讨磋商。1传统出扦法桑树的树型养成后,春季发芽前,在离技条基部15cm处短剪(春伐)  相似文献   

7.
元锁胜 《北方蚕业》2004,25(3):30-31
山西地处北方,十年九旱,无霜期短,桑树历来采用传统的出扦法.该技术是"株内春夏轮伐",能够使桑树全年常绿,解决了北方桑树伐条后枝条短、易受冻害、树势弱、生长不良的弊端,在国内外桑树管理学上独树一职,为山西蚕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山西蚕区栽植形式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出扦法、养蚕布局已不适应生产变化的发展,有必要进行改革创新.据此,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提出以下出扦技术改革意见,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桑树株内均衡轮剪条桑收获技术操作规程 :春季桑树活动期前间条。夏蚕期对春条施行剪条收获 ,对夏条施行疏条。中秋蚕期对夏伐条剪条收获 ,对春伐条上部新芽进行疏剪。晚秋蚕期从第一次剪伐部位进行剪条收获。从多方面概括介绍了桑园栽培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改变湖桑品种的枝条剪伐与桑叶收获方式.设计了湖桑全年三次等量条桑收获的技术体系。桑树枝叶生长量满足条桑收获的要求。春、夏、秋桑叶收获量之比为1:0.91:1.33,全年产叶量比什叶收获增加21%。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改变湖桑品种的枝条剪伐与桑叶收获方式,设计了湖桑全年三次等量条桑收获的技术体系,桑树枝叶生长量满足条桑收获的要求,春,夏,秋桑叶收获量之比为1:0.91:1.33,全年产叶量比片叶收获增加21%。  相似文献   

11.
祝翠平 《北方蚕业》2004,25(2):49-50
桑树夏伐,是桑树栽培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一般把五月底六月初春蚕5龄期采用伐条法收获新梢芽叶,称为夏伐.夏伐多为逐株逐行随用叶随伐条,以减少养分消耗.夏伐一般在晴天进行,晴天中午前后伐条较好.  相似文献   

12.
<正>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包括20多个县,4.4万平方公里土地,总人口243.63万。历史上这里曾是陕西省一个重要蚕区,最高年产蚕茧50多万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里桑园面积由78年的5.7万亩,增加到82年的9万亩,蚕茧产量也大幅度增长。这里的桑叶采伐方式有留芽伐条法;春伐留枝、夏伐留芽法;采片叶冬季伐条法三种。很不利于大量饲育夏秋蚕。1975年以来,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子长县毛家河大队试验成功的全年多次条桑采伐收获技术,具有春、夏、秋蚕期均可采伐条叶;有利于复壮树势,提高桑叶产量、质量;方法简便省工;适宜于乔木桑、低干桑、无干桑等不同品种不同养成形式的各类桑树等特点,很受群众欢迎。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温秀存 《山东饲料》2013,(26):366+368
桑树剪伐方式决定春、夏、秋各季产叶量比例,影响桑叶质量,从而决定全年养蚕布局,桑树冬春伐和桑树冬春重剪梢两种不同的剪伐方式可优势互补,对桑园桑树采取两种剪伐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更有利于县域蚕区推广全年多批次养蚕布局。  相似文献   

14.
<正> 夏、秋时节,桑树枝叶生长量约占全年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加强桑树夏、秋管理是促进桑树生长,提高桑树单株严叶量和亩桑产叶量的关键措施。 一、及时“夏伐”,合理采叶 1.及时“夏伐”。部分蚕农由于去年蚕茧价格低,思想怨气大,桑树虽然未挖毁,但未重视对桑树实行冬(春)季修剪,放任自流。其补救办法是:要实行夏季伐条,简称“夏伐”。“夏伐”对提高今年秋季和明年春季桑  相似文献   

15.
<正> 山西桑树出扦法,在国内虽有报道,但有些观点与方法,对巩固树势、增加产叶量欠佳,为了提高北方桑树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提出一些商榷意见。一、出扦法的好处山西气候比南方冷,无霜期180天左右桑树生长期不长,如进行春伐,枝条短而细弱,未充分木拴化,易受冻害,植株极易衰老。因此,劳动人民创造了适合当地环境的出扦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不同收获法桑园桑树对施肥氮素的吸收利用,使用标记氮素在大田进行了试验.不同收获法分为轮收春伐与轮收夏伐.试验结果如下:①春伐桑在初秋蚕期收获物中,来自施肥氮素的比例是春肥比夏肥高.在晚秋蚕期收获物中是来自夏肥的比例高.②在夏伐桑的收获物中,来自春肥所占的比例是春蚕期与晚秋蚕期大约相同.并且,在晚秋蚕期的收获物中,来自春肥与夏肥的比例没有大的差异,而再发枝的伸长却很大程度的利用了春肥氮素.③进入翌年收获物中的施肥氮素,是轮收春伐桑的施用氮素比轮收夏伐桑的施用氮素的量多.④春肥氮素的利用率是春伐与夏伐相同,而夏肥氮素的利用率是夏伐明显的低.并且,在春伐中夏肥的利用率比春肥高;而在夏伐中是春肥的利用率高.⑤在本试验中,认为在夏伐中桑树吸收夏肥最旺盛的时期,由于全代使根系活动低下,而对吸收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元锁胜 《蚕学通讯》2001,21(4):50-50,57
我省冬季严寒 ,桑树极易遭冻害 ,重者整株冻死 ,轻者枝条梢端干枯 ,普遍存在着桑树抽条严重 ,影响着桑叶产量 ,影响着蚕农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 ,加强桑树防冻十分重要。下面介绍几种有效措施 ,供同仁和蚕农参考。1 “出扦法”管树 ,增强抗逆能力山西气候比南方冷 ,无霜期短 ,桑树夏伐后 ,枝条短而细弱 ,不能充分栓化 ,易受冻害 ,植株极易衰老。山西蚕区的人民创造了适合当地环境的“出扦法”管理桑树。所谓“出扦法”就是在春季发芽前 ,在一株桑树上 ,按一定比例距基部约 1 5厘米短剪部分枝条 ,到春蚕 5龄期把未出扦的枝条齐基部进行夏伐…  相似文献   

18.
川渝地区的桑树,多实行春伐.桑叶是蚕儿的唯一天然饲料,桑叶的优劣直接影响蚕种质量.桑树夏伐,有更新老条,促进新条生长,增产桑叶的作用.与春伐相比,夏伐桑树产叶量高,桑叶成熟早,硬化迟,并有抑制部分病虫害如桑里白粉病、桑污叶病、桑毛虫、桑螟虫、桑尺蠖、桑介壳虫等作用.如何将春伐桑树(特别是成林桑树)改造为夏伐桑树,笔者经多年实践,认为春截干的方法,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唐炜  王泽林 《四川蚕业》2011,39(4):37-39
<正>桑树剪伐一般可分为夏伐和春伐(冬季重修)两种形式;四川种茧育自有桑园多采用夏伐,丝茧育桑园多采用春伐。随着养蚕布局的不同,目前各蚕种场基本上是在自己的原蚕基地饲养原蚕,收茧制种。春伐桑树的各项技术措施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蚕桑生产,影响着蚕种质量。提高桑叶产  相似文献   

20.
<正> 桑园“三三制”收获法,是我们近年来在宝鸡县天王公社天王大队,结合生产,研究改进的一种新的桑园采伐收获制度。做法是,将“春伐”、“夏伐”和“夏剪”三种剪伐方法,各在三分之一的面积上,分别按照“春伐——夏伐——夏剪”、“夏伐——夏剪——春伐”和“夏剪——春伐——夏伐”的顺序,三年一个周期,逐年交替进行。具有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桑叶高产稳产及实行全年多次养蚕各蚕期供叶均衡等优点,能缓和大面积栽桑(或大量零星栽桑)后,产叶量增长迅速与养蚕设备建设的速度跟不上需要的矛盾,有利于蚕桑生产专业化和提高蚕茧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据试验,以荷叶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