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了解重金属铅、铜在蕹菜、蒌蒿体内不同部位的富集规律,以蕹菜、蒌蒿为供试材料,利用土培方式研究铅、铜在蕹菜、蒌蒿根、茎、叶中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蕹菜、蒌蒿不同部位对铅、铜的富集量不同,大部分铅、铜富集在蕹菜、蒌蒿的根部,向地上部分迁移较少.铜在蕹菜、蒌蒿各部位的富集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根、叶、茎;铅在蕹菜体内的富集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根、茎、叶,而在蒌蒿体内的富集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根、叶、茎;蕹菜对铅的富集能力明显大于蒌蒿,当施加2 000 mg/kg的铅时,蕹菜叶片中铅浓度是蒌蒿叶片中铅浓度的14.2倍;蕹菜、蒌蒿根、茎、叶中铅、铜含量与土壤中的铅、铜浓度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氧水培对蕹菜生理特征的影响及蕹菜对低氧的耐受性特征。[方法]采用浮床在低氧富营养化水面种植蕹菜,与土培的蕹菜进行比较,研究了成熟期蕹菜叶片中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了蕹菜对低氧的耐受性特征及种植密度对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在低氧富营养水体中,蕹菜叶片的总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土培处理,而脯氨酸含量高于土培处理,说明蕹菜对低氧富营养水体有较好的耐受性;种植密度越高,蕹菜的叶绿素含量越低,种植密度对叶片中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影响不显著,高密度种植可提高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论]每2 m2的浮床种植66株蕹菜最佳,为蕹菜浮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氧水培对蕹菜生理特征的影响及蕹菜对低氧耐受性特征。[方法]采用浮床在低氧富营养化水面种植蕹菜,与土培的蕹菜进行比较,研究了成熟期蕹菜叶片中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等生理指标变化,探讨了蕹菜对低氧的耐受性特征及种植密度对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在低氧富营养水体中,蕹菜叶片的总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土培处理的,而脯氨酸含量高于土培处理,这说明蕹菜对低氧的富营养水体环境有较好的耐受性;种植密度越高,蕹菜的叶绿素含量越低,种植密度对叶片中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影响不显著,高密度种植可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结论]每2m2的浮床种植66株蕹菜最佳,为蕹菜浮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棚盆栽试验研究在不同pH条件下,土壤中铅、镉、汞3种重金属的4个水平下蕹菜中重金属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土壤酸度水平下,中低浓度的铅、镉、汞混合污染有利于蕹菜的生长;相反,在高浓度铅、镉、汞混合污染的碱性土壤中,蕹菜的生物量小,根茎短且易受病虫害危害;蕹菜是耐镉性植物,蕹菜中的镉含量易受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5.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施用氮磷钾总养分含量相等的情况下,有机肥-化肥配施处理的蕹菜株高、茎粗和单株生物量显著高于有机肥处理和化肥处理;有机肥-化肥配施蕹菜产量最高,分别比单施化肥或有机肥处理增产9.6%、75.7%;3个施肥处理均能提高蕹菜的Vc含量;有机肥-化肥配施可降低蕹菜硝态氮含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产投比为11.42。  相似文献   

6.
戴小阳  杨翔宇  谢达平  彭鹏  周虹  翁国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046-5047,5103
用沼肥、化肥种植蕹菜并对其品质进行对比分析,测定可溶性糖、蛋白质和亚硝酸盐的残留量。结果表明,用沼肥种植的蕹菜可溶性糖、蛋白质的含量分别提高17.03%和17.84%;而亚硝酸盐的残留量降低28.17%;虫害降低32.61%;蕹菜长势也明显优于用化肥种植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不同LED光质处理下蕹菜白锈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方法]分别设置红光、绿光、蓝光和白光(对照,CK)共4种LED光质,光照处理20 d后调查蕹菜白锈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并测定相关酶活性。[结果]各光质处理下蕹菜白锈病发病率均低于CK,其中蓝光处理效果最佳。蓝光处理下蕹菜叶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 PAL)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茎各部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绿光处理下蕹菜茎上部及根的PAL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叶及根的SOD活性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关分析表明,蕹菜叶PAL活性与发病率呈正相关,茎中部PAL活性与发病率呈负相关。[结论]相比其他光质,蓝光可显著提高蕹菜叶的PAL活性及茎各部位的SOD活性,并显著降低蕹菜白锈病的发病率,延缓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8.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比较用浓度为0.12%~12.00%的沼液处理(折纯氮含量1.88~188.28 mg/L)对水培蕹菜生长、光合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0.12%~0.60%沼液对蕹菜的再生率和生物量累积有促进作用,其中0.24%沼液处理的蕹菜干生物量相对最高;与对照相比,0.12%~0.60%沼液处理的蕹菜叶片净光合速率(P_n)出现较大幅度上升,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光补偿点(I_c)、暗呼吸速率(R_d)有所提高,蕹菜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_P)有明显提高,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有明显降低;1.20%沼液处理可抑制蕹菜的生长,12.00%沼液处理的蕹菜失去再生能力。因此,适当浓度的沼液肥有助于水培蕹菜的生长,以0.24%~0.60%沼液浓度(折纯氮含量3.76~9.41 mg/L)为宜。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蕹菜对土壤中重金属类环境激素Pb、Cd的吸收效应,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开展蔬菜重金属污染治理、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蔬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土壤中Pb(≤2000 mg/kg)、Cd(≤10.0 mg/kg)对蕹菜株高的抑制作用均不明显,但在最高浓度处理下(Pb 4000 mg/kg,Cd 50.0 mg/kg),蕹菜株高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土壤中Pb、Cd导致蕹菜地上部减产的最大降幅分别为76.3%和65.8%;随着Pb、Cd投放浓度的增加,蕹菜植株各部位的Pb、Cd含量均呈递增趋势,但地上部对Pb的积累比对Cd的积累弱;蕹菜中Pb、Cd积累量与土壤中Pb、Cd含量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利用LED光源,以剑叶蕹菜为试材,研究红光、蓝光、红蓝光3∶1、红蓝光5∶1和白光(对照)对蕹菜光合特性、光合色素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红蓝光5∶1和红蓝光3∶1处理下蕹菜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高于白光,且以红光处理下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最大;不同光质处理下蕹菜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关系。红蓝光5∶1处理下蕹菜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最高,而红光和蓝光处理叶绿素含量均低于白光;不同光质处理下,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均接近3∶1;蓝光处理蕹菜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低。蓝光处理下蕹菜硝酸盐含量最高,红蓝光5∶1处理、红蓝光3∶1处理和红光处理下蕹菜硝酸盐含量均低于白光对照,且以红光处理下硝酸盐含量最低。红光处理维生素C含量极显著高于白光,蕹菜维生素C含量与硝酸盐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红蓝光5∶1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蓝光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最低,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培研究了不同浓度硒(0尧0.05尧0.5尧1尧2尧4 mg/L)对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硒浓度为1 mg/L 时、蕹菜生长状况最佳、产量最高;而当硒浓度大于2 mg/L 时、蕹菜生长受阻、产量下降、且产生中毒现象。随着 硒浓度的增加、蕹菜硒含量尧可溶性糖含量均不断增加、而维生素C 含量先降低后增加、蛋白质和硝酸盐含量均先增 加后降低。与对照相比、硒浓度为0.05尧0.5尧1尧2尧4 mg/L 的各处理、蕹菜硒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108.35%尧1 706.23%尧 3 097.99%尧5 920.38%尧12 308.82%、蕹菜蛋白质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20.09%尧12.50%尧11.61%尧3.57%尧6.25%;硒浓 度臆2mg/L 的各处理、蕹菜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34.74%尧41.91%尧48.32%尧57.30%。低硒浓度(0.05尧0.5 mg/ L)使蕹菜维生素C 含量略有降低、而高硒浓度(逸1 mg/L)显著增加了蕹菜维生素C 含量、硒浓度臆2 mg/L 的处理使 蕹菜硝酸盐含量增加、而硒浓度为4 mg/L 时、蕹菜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综合考虑、硒浓度为1 mg/L 的处理显著增 加了蕹菜产量、提高了蕹菜品质、是蕹菜水培最适合的硒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水生经济植物对沼液净化处理的效果,本研究开展水生蕹菜对不同浓度沼液的净化试验,通过测试水生蕹菜对沼液中COD、TN、TP的去除效率及其生化指标,分析水生蕹菜的食品安全性与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水生蕹菜可以在高浓度沼液中栽培成活,并对沼液具有较强的净化效果;稀释40倍沼液COD去除率最高,稀释30倍的沼液水培水生蕹菜经济效益最好,重金属指标符合绿色食品水生蔬菜(NY/T 1405—2015)标准要求。通过沼液种植水生蕹菜既能充分利用沼液中的营养物质,又能减少养猪场污染物排放,而且其食品安全性又有保障,具有良好的环境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 蕹菜又名空心菜、竹叶菜、藤菜。我国南方普遍栽培。近年来,我省城市郊区栽培逐年增多,面积不断扩大,深受消费者欢迎。蕹菜耐高温多湿,病虫害较少,生产成本低,采收期长,产量高,适应性强。以嫩梢嫩叶供食,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栽培蕹莱,对增加夏秋叶菜种类,特别是对补充秋淡有重要作用。一、蕹菜的生物学特性蕹菜是旋花科甘薯属蔓生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系浅,再生能力强。旱生  相似文献   

14.
光照对蕹菜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在(20±1)℃下贮藏,每天用光合量子通量密度为5 μmol@(m2@s)-1的红光照射蕹菜24 h,连续4 d,研究光照对蕹菜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期内,光照处理的蕹菜叶片叶绿素和还原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黑暗处理的则持续下降;光照和黑暗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游离氨基酸含量则不断上升;光照处理的感官指标高于同期黑暗处理,但游离氨基酸含量低于黑暗处理.贮藏结束时,光照和黑暗处理的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为入贮时的95.24%和48.10%,维生素C保存率分别为38.76%和11.47%.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铅镉复合污染胁迫下11个蕹菜品种在生物量、铅镉吸收量及其对铅镉转运系数等的品种间差异。结果显示:不同品种蕹菜的生物量受重金属铅镉复合污染胁迫的影响不同,其中品种K1、K2、K4和K9的地上可食部分生物量被抑制,抑制率在11.8%~44.1%,而其他7个蕹菜品种地上可食部分生物量均有所提高,促进率在11.2%~72.6%。在铅镉复合污染胁迫下,地上可食部分生物量依然较高的蕹菜品种有K2、K3、K6、K7、K8、K10和K11;吸收Pb、Cd能力均较高的蕹菜品种有K4、K7和K8,吸收Pb、Cd能力均较低的蕹菜品种有K2和K11。所有品种蕹菜对重金属Cd的转运系数平均值为60%,而对Pb的转运系数平均值为26%,说明Cd由蕹菜根部转运到其地上可食部分的能力更强,对蕹菜的毒害作用更强。研究还表明,不同品种蕹菜在重金属铅镉复合污染胁迫下其生物量、铅镉累积量和转运系数存在差异性,以产量高、铅镉吸附量低为原则,蕹菜品种K2青梗大叶空心菜和K11半青白空心菜是栽培在重金属铅镉复合污染土地上相对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江门市新会区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南部,近几年,新会区实施稻--稻--蕹菜模式,每a(年)冬种蕹菜面积约250hm2,一般每a(年)11月中旬至3月底冬种蕹菜2~3茬,每667m2冬种2~3茬蕹菜产值累计达12500~18750元.本文介绍了稻田冬种蕹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浓度镉胁迫下萝卜、西红柿、葱、韭菜、蕹菜和青菜等6种常见蔬菜种子萌发培养试验,筛选耐镉性较高的蔬菜种类。结果表明,蕹菜在种子萌发初期耐镉性最好,其次为西红柿、韭菜和葱,再次为青菜,最后为萝卜;从发芽率来看蕹菜的耐镉性最好,高浓度的镉离子不但没有抑制反而显著刺激蕹菜种子的萌发,其次为西红柿、韭菜和葱,再次为萝卜,最后为青菜;0.5~100mg.L-1的镉离子浓度对西红柿、韭菜、葱以及蕹菜的发芽指数没有显著的影响,对萝卜发芽指数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的镉离子浓度为50~100 mg.L-1,青菜是6种蔬菜中耐镉性最差的,对其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的镉离子浓度为10~50 mg.L-1;种子活力指数综合考虑了种子发芽速度和发芽后幼苗的长势,是较好体现镉对种子萌发影响的指标,从种子活力指数角度比较各蔬菜种类耐镉性为韭菜>萝卜>青菜>蕹菜>西红柿>葱。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三个蕹菜品种的再生试验表明,蕹菜再生比直播的收获期缩短10天左右,品质因品种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台湾蕹菜和泰国飞机蕹菜叶片明显变大,茎变粗,品质下降;广州柳叶蕹菜叶片则略有变小,茎粗,品质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9.
毒死蜱在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毒死蜱在蕹菜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蕹菜上的半衰期为2.11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5.48d。48%毒死蜱乳油按推荐剂量即75mg.hm-2施药3次,停药后7d,蕹菜上毒死蜱的残留量为0.779mg.kg-1,符合我国无公害蔬菜标准规定;停药后14d,蕹菜上毒死蜱的残留量为0.046mg.kg-1,符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淹水栽培和土表充分湿润对蕹菜产量品质和设施土壤的影响,以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为材料,设置淹水栽培、土表充分湿润、常规旱栽3个处理,以不种植蕹菜为空茬对照。比较分析了2种水作处理和常规旱栽蕹菜的产量和土壤N、P、K转移量,以及不同栽培方式下不同土层的前后土壤EC值、土壤速效养分。结果表明:淹水栽培、土表充分湿润、常规旱栽蕹菜的产量分别为335.25、245.65和121.15 t/hm2;折合N、P、K的转移量分别为4319.12、2475.45、1281.18 kg/hm2;折合N、P、K的转移量分别为4319.12、2475.45、1281.18 kg/hm2;耕作层土壤盐分分别下降49.87%、44.58%和14.52%,空茬对照则上升273.07%。说明夏季种植蕹菜能转移较多养分,以淹水栽培效果最好,土表充分湿润,夏季空茬易导致盐渍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