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苑短波     
正塞罕坝林场首次利用无人机开展森林病害防治6月30日—7月2日,塞罕坝林场在第三乡分场莫里莫营林区开展了无人机防治落叶松早期落叶病工作,为塞罕坝首次利用无人机防治森林病害。近几年塞罕坝夏季雨水偏多,导致病害发生呈上升趋势,落叶松早期落叶病危害盛行,造成树势衰弱、生长缓慢、病虫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落叶松二代林更新。病害治理一直是森防工作中的难点,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此次塞罕坝通过精心准备,挑选出落叶松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主要来源于病菌感染,病害的主要症状为大量落叶。对落叶病进行及早防治,可以提升落叶松林木品质、节省种植管理成本、完善病虫害防治技术。笔者从湿度、地形、林分状态3方面分析了落叶松落叶病发病原因,从合理采伐、林地清理、加强林区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落叶松落叶病防治技术,以期为今后植树造林防治落叶松落叶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林内计划火烧是一项新发展起来的营林用火技术,国内外已大面积生产应用。采用低强度火有计划地烧除地表可燃物,可有效地减少林内可燃物数量,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林木生长。该技术应用于病害防治国外已有先例。落叶松落叶病(Mycosphaeria Laricileptolepis)是我国重要林木病害之一,已在许多地区造成严重危害。特别是林内卫生条件不好,郁闭度不高的林分,加之测报条件不完善等原因,应用烟雾剂防治效果不够理想。根据落叶松落叶病侵染循环特点,结合营林用火经验,我们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分布广,危害严重,是我国北方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病害。罹病林木树高、胸径、材积年生长量均比健康林木平均降低30%左右。为保护森林资源,我站从1973年以来进行了早期落叶病的专题研究和防治试验。几年来基本上摸清了该病病菌的流行规律和防治办法,开展了大面积的杀菌烟剂防治。经过五年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Mycosphaerella larici-leptolepis)是我国北方落叶松人工林的一大病害,该病害分布广,为害重。2010年在哈尔滨市宾县大泉子林场落叶松早期落叶病发生面积100hm2,较为严重,发生区内感病株率55%~92%,病情指数在20.00~62.25,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并且造成零星死亡。利用百菌清烟剂采用烟熏法进行防治,方法科学,效果显著。有效地把落叶病病情指数控制在防治指标(病情指数40)以下,防治后获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落叶松落叶病的发生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落叶病是落松人工林普遍发生的重要叶部病害,蔓延迅速,为害严重。影响该病病情、左右该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气象因子。本文根据敦化市1971~1982年气象与病情历史资料,通过求偏回归平方和与逐步回归等方法,找出6、7月份阵水量及相对湿度,4、5月份平均气温为影响落叶松落叶病病情的主要因子,为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落叶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是林业部“七·五”计划研究项目,由吉林省林科院主持。经过5年研究,已取得了落叶松落叶病综合防治技术成果,1992年8月20日林业部科技司在长春市组织有关专家通过了成果鉴定。本课题在“七五”期间,完成了落叶松落叶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MycosphaerellaIarici-leptolepis K.Ito et K.Sato)是我国北方落叶松的重要病害,分布广,危害严重,已成为目前林业生产上急需解决的课题。根据世界各国对百菌清杀菌剂的研究。东北林学院对新杀菌剂百菌清烟剂进行了研制,同时筛选出百菌清超低容量油剂,经防治落叶松早期落叶病的药效试验,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超低容量喷雾油剂防治森林病害,具有工效高、省药、成本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和吉林省是落叶松早期落叶病的重灾区,发病严重时死亡率可达到30%~50%.该病的发生与树种、林型和气象因子关系密切.文章通过对该病的调查,提出了防治措施,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五、落叶松落叶病落叶松落叶病,原名为落叶松早期落叶病。是我国北方落叶松人工林中普遍发生的一种严重病害。 (一) 分布及为害该病在1895—1896年发现于德国。1924年起,长期在日本流行,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造成严重危害。国内,在1945年最早发现于辽宁省草河口林场,至1958年已蔓延到辽宁省东部林区。我省于1953年在漫江林区发现该病,至1960年,在通化、吉林等东部林区开始流行。1964年时,东北三省落叶松人工林受害面积已达41.2%。现在,在东北三省,凡有落叶松人工林的地方,几乎都有该病的分布。此外,在华北、西北的局部地区也有该病的发生。这种病害除为害人工林外,也为害天然林。感病的林分提早落叶约50天,春季放叶时间也  相似文献   

11.
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林场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位于兴和县南部山区,森林经营面积32.6万亩,以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为主,林分集中连片,多为中龄林、成熟林,森林覆盖率为86%,林区山地坡度在20°~40°之间.单一树种组成的林分极易造成林业有害生物暴发成灾,且防治难度大,扩散蔓延速度快.该林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包括落叶松毛虫、舞毒蛾、落叶松尺蠖、落叶松鞘蛾等,近几年来,为了实现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乌兰察布市森防站积极推广应用了生物、营林、物理等多种措施开展无公害防控工作,通过组装配套、集成创新,探索和总结出一系列无公害防治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人工落叶松林立地条件、树种组成,郁闭度,抚育措施等与早期落叶病关系以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营林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黄泥河林业局利用五氯酚钠烟剂防治落叶松落叶病已收到显著成效,但也发现一些弊病。为进一步提高烟剂防治林木病害技术,改善工作人员的作业条件,我局森林病虫害防治站自1979年开始进行五氯酚钠油剂的研制及应用喷烟机喷烟防治落叶病的研究工作。本文概要报导1979—1980年初步结果。一、试验材料采用沈阳化工厂生产的65%五氯酚钠;吉林电石厂付产品杂醇油;浙江云和农机厂3y—10型背负式喷烟机  相似文献   

14.
甘肃白龙江林区森林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甘肃省白龙江林区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和原因,对云杉落针病、云杉叶锈病、落叶松落叶病;、狭冠网蝽、苗圃地下害虫、蛀干害虫、森林鼠害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是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普遍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由于发病面积广,地势复杂,给防治落叶病带来很大困难,为了因地制宜进行综合防治落叶病。我所于1972—1975年开展应用生物农药防治落叶病试验研究。本文主要简介自选1091放线菌株发酵液和引进的农用抗菌素的室内药效筛选、田间药害试验、苗筛及防治试验的初步结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八齿小蠹营林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森林经营角度出发,对落叶松八齿小蠹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落叶松八齿小蠹的发生与地形地势、水热条件、土壤及人为经营活动的关系。研究了这些环境因子与该虫发生的起因及规律性;研究了小囊虫的发生与林分生长的关系;提出了营林防治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为我国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病害.我省从一九六○年左右先后在长春、吉林、通化等地发现该病,以后发病面积逐年扩大,至今几乎全省所有落叶松人工林均有该病发生,影响着林木生长.历年发病严重的林分,林木树高、胸径、材积年生长量均减少50%左右,甚至有的死亡.所以对早落病进行防治是保证林木速生丰产,巩固现有造林成果的重要措施. 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对该病进行了试  相似文献   

18.
孙静 《绿色科技》2019,(11):184-185
对大连地区落叶松速生丰产林主栽区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主要有:落叶松枯梢病、落叶松早期落叶病、落叶松毛虫、落叶松尺蠖、落叶松球蚜、舞毒蛾、落叶松鞘蛾等;重发生区有虫株率达80%,死亡率13%以上,严重地影响了落叶松速生丰产林的健康发展。为了保护该地区造林项目成果,对以上几种病虫害提出了分别防治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落叶松落叶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叶松落叶病是为害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病害。做好落叶松落叶病的防治工作,应重点把握好对感病林分进行合理采伐,及时更新抗病树种;加强林地清理,改善卫生状况;强化造林管理,培育优质林分;狠抓预测预报,适时开展化防等环节。  相似文献   

20.
兴安落叶松是大兴安岭森林中最主要的树种之一。近年来,在以“营林为主”方针的指导下,兴安落叶松的幼林面积正在不断地增加,其长势喜人。但是个别地区由于生态比例失调,营林措施不得力,致使落叶松的病害也不断增多。例如在乌尔旗汉、原林、库都尔、伊图里河等地区,兴安落叶松的枝干有溃疡病。主要是兴安落叶松癌肿病、兴安落叶松梭溃疡病及兴安落叶松红疣溃疡病(红疣枝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