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割草地 9 种营养元素的贮量及分配。研究结果表明:刈割对羊草、洽草、其它草种和群落的营养元素贮量产生了一定影响,其贮量有随刈割时间而逐渐增加的趋势。一年内,营养元素的高值期在 8 月 30日前后。割草区的贮量一般低于对照区,羊草的留茬部分低于割取部分的贮量,洽草则相反。在生物量高峰期 8 月 30 日前后,其割草区群落的营养元素贮量为: N 3. 3557g.m - 2, P 0. 1747g. m - 2, K 2.6203g. m - 2, Ca 1. 0795g. m - 2, M g 0.1278g.m - 2, Fe 0. 0324g.m - 2, Cu 1669. 66μg. m - 2, Mn 10343. 84μg. m - 2, Zn3303.51μg.m - 2。除 Mn 外,其它元素都是对照区高于割草区。上述 9 种营养元素贮量在割取部分中亦随刈割时间而逐渐增加,高峰期也在 8 月 30 日前后,但留茬部分相反。割草区营养元素的贮量多数低于对照区,割取部分多数高于留茬部分。在生物量高峰期 8 月 30 日前后,割草区群落的营养元素贮量分配在割取部分的为: N 60.84% , P 49.06% , K 53.34% , Ca 59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羊草(Leymus chinensis)、洽草(Koceleria cristata)、其它草种和群落生物量的贮量及分配。结果表明:刈割对它们产生不同程度地影响。其产量高峰在8月30日,此时割草地的上述植物生物贮量依次为59.92g.m^-2、7.32g.m^-12、121.32g.m^-2和188.35g.m^-2,在割取的部分中所占的比例为57.03%、21.58%、49.81%和51.06%。对照区(不割草)依次为105.13g.m^-2、8.10g.m^-2、97.06g.m^-2、t 210.39g.m^02,在割取部分中的比例分别为64.19%、41.84%、53.81%和58.50%,割草区低于对照区。上述植物,地下部分生物量的贮量及分配比例的规律性不如地上部分明显,但总的趋势一致。割草区活根和根系残落到在8月30日的总贮量为936.12g.m^3/2,活根占52.45%,根系残落物占47.55%。在活根中,羊草中4.8%、治草占4.92%、其它草占90.28%。对照区活根和根系残落物的总量为946.88g.m^3/2,活根占47.79%,根系残落物占52.21%。在活根的总量中,羊草占12.23%、治草占3.22%其它草占84.55%。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不同,在于保存在土壤中可供植物再利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三年取样分析的结果,典型草原割草地的羊草、治草、其它草和群落地上生物量的N、P、K、Ca、Mg、Fe、Cu、Mn、Zn的含量变化是割草区的样品有75%高于对照区。另外,多数割取部分的营养元素含量高于留茬部分。上述植物地下生物量9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变化也是割草区有75%的样品高于对照区。说明了刈割草地植物营养元素含量增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4.
根据三年取样分析的结果 ,典型草原割草地的羊草、洽草、其它草和群落地上生物量的 N、P、K、Ca、Mg、Fe、Cu、Mn、Zn的含量变化是割草区的样品有75 %高于对照区。另外 ,多数割取部分的营养元素含量高于留茬部分。上述植物地下生物量 9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变化也是割草区有 75 %的样品高于对照区。说明了刈割使割草地植物营养元素含量增加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典型草原割草地的土壤、羊草的根、植物的留茬部分和割取部分 ,其 9种营养元素含量的月变化各有特点。在割草区和对照区 ,土壤中的含量变化较小 ;羊草根部各营养元素有不同的变化趋势 ;留茬部分和割取部分的变化形式更多 ,而且留茬部分的含量多数低于割取部分。9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年平均值在土壤和羊草的不同部位亦有很大差异。在割草区 ,土壤以Mg的含量最高 ,为 3 .41 63± 0 .6772 % ,以 Cu最低 ,为 2 0 .2 6± 8.43 10 - 6 ,其余的依次为 K、Ca、Fe、N、P、Mn和 Zn。羊草根部以 N的含量最高 ,为 0 .75 70± 0 .1 40 0 % ,以 Zn最低 ,为 1 6.1 7±4.4610 - 6 ,其余的依次为 Ca、K、P、Fe、Mg、Mn和 Cu。留茬部分和割取部分亦以 N的含量最高 ,分别为 1 .92 1 0± 1 .0 1 1 0 %和 2 .3 0 40± 0 .8680 % ,以 Cu最低 ,分别为 9.97± 7.7710 - 6和 1 5 .48± 1 5 .8710 - 6 ,其余的顺序相同 ,即 K、Ca、P、Mg、Fe、Mn和 Zn。与对照区相比 ,土壤中 9种元素的含量 ,割草区多数低于对照区 ;羊草根部、留茬部分和割取部分是割草区多数高于对照区。根据 9种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严重短缺或一般短缺 ,如 N和 P;二类较为丰富 ,如 Ca、Mg、Fe和 Mn;三类为介于一类和二类之间 ,即有时短缺有时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羊草(Leymuschinensis)、艹洽草(Koeleriacristata)、其它草种和群落生物量的贮量及分配。结果表明:刈割对它们产生不同程度地影响。其产量高峰在8月30日,此时割草地的上述植物生物贮量依次为59.92g.m-2、7.32g.m-2、121.32g.m-2和188.35g.m-2,在割取的部分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7.03%、21.58%、49.81%和51.06%。对照区(不割草)依次为105.13g.m-2、8.10g.m-2、97.06g.m-2和210.39g.m-2,在割取部分中的比例分别为64.19%、41.84%、53.81%和58.50%,割草区低于对照区。上述植物,地下部分生物量的贮量及分配比例的规律性不如地上部分明显,但总的趋势一致。割草区活根和根系残落物在8月30日的总贮量为936.12g·m3/2,活根占52.45%,根系残落物占47.55%。在活根中,羊草占4.8%、艹洽草占4.92%、其它草占90.28%。对照区活根和根系残落物的总量为946.88g.m3/2,活根占47.79%,根系残落物占52.21%。在活根的总量中,羊草占1?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典型草原割草地的土壤、羊草的根、植物的留茬部分和割取部分,其9种营养元素含量的月变化各有特点.在割草区和对照区,土壤中的含量变化较小;羊草根部各营养元素有不同的变化趋势;留茬部分和割取部分的变化形式更多,而且留茬部分的含量多数低于割取部分.9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年平均值在土壤和羊草的不同部位亦有很大差异.在割草区,土壤以Mg的含量最高,为3.4163±0.6772%,以Cu最低,为20.26±8.43 10-6,其余的依次为K、Ca、Fe、N、P、Mn和Zn.羊草根部以N的含量最高,为0.7570±0.1400%,以Zn最低,为16.17±4.46 10-6,其余的依次为Ca、K、P、Fe、Mn和Cu.留茬部分和割取部分亦以N的含量最高,分别为1.9210±1.0110%和2.3040±0.8680%,以Cu最低,分别为9.97±7.77 10-6和15.48±15.87 10-6,其余的顺序相同,即K、Ca、P.Mg、Fe、Mn和Zn.与对照区相比,土壤中9种元素的含量,割草区多数低于对照区;羊草根部、留茬邵分和割取部分是割草区多数高于对照区.根据9种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严重短缺或一般短缺,如N和P;二类较为丰富,如Ca、Mg、Fe和Mn;三类为介于一类和二类之间,即有时短缺有时不短缺.据此, 可为割草地的合理施肥与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沙漠边缘三种主要天然植物再生性能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骆驼刺、叉枝鸦葱、花花柴不同刈割时间和不同留茬高度处理对再生速度、分枝性能、再生强度及再生草产量的观察研究表明:以上三种植物齐地面刈割能刺激侧芽的发生和生长,增加分枝数,提高再生草产量。以骆驼刺为例:齐地面刈割再生草产量比地面以上10cm、地面以下10cm和地面以下20cm留茬高度分别高60.73%、48.97%和132.05%;春天刈割再生草生长旺盛、能正常开花结实。夏天刈割时,因气温和沙  相似文献   

9.
灌溉条件下紫花苜蓿留茬高度的再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立灌溉农田下紫花苜蓿的刈割制度,2003~2006年在地处西辽河平原的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进行留茬高度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株高、节间距、根干重、越冬率留茬5 cm刈割均低于留茬10 cm刈割,但1级分枝数、节间数均高于留茬10 cm刈割;营养品质留茬10 cm的好于留茬5 cm的;草产量前2年留茬5 cm较高,而后2年较低,4年总产量留茬10 cm略高;连续4年刈割后田间密度留茬10 cm的较留茬5 cm的高3.8株/m2.  相似文献   

10.
试验发现添加氮磷钾元素对割草地产量、群落组成及草地质量的影响有:(1)对一年割一次的草地,添加氮磷钾水平K2(120kg.hm-2)的小区增长最为显著;对一年割两次的草地,惟有最高水平K4(180 kg.hm-2)可见到显著的增产效果;对于不割草对照区,添加氮磷钾元素有一定增产作用,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2)添加氮磷钾元素能使羊草和大针茅种群在一年割一次和不割草对照中都表现出等补偿和超补偿,但在一年割两次中均为不足补偿;对糙隐子草则相反,在不割草对照中其仅为等补偿,而在割草处理后刈割频度越高超补偿现象越明显。(3)添加氮磷钾元素可提高草地质量,其中K2水平添加量的效果最为明显,草地质量维持的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不同放牧率对草甸植被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羊草+苔草草甸进行受控放牧实验,定量研究了草地植被结构对不同放牧率条件下的反应特征。结果表明:所有不同放牧小区的四种牧草牧前高度远远低于对照小区,而且留茬高度差异不大。各种牧草放牧后的高度受草地群落生物量和牧草本身适口性的影响,适口性越高,降低程度越大。在整个生长季内,羊草+苔草草甸群落地上部分生物量一直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其中苔草和芦苇地上生物量于6月份达到峰值;羊草于7月份达到峰值;香茅在整个生长季内不断增加,于8月份达到最大值。各放牧小区群落生物量均明显低于对照小区。随着放牧率的提高,多样性指数先增高后降低,即适度放牧有利于多样性的维持。  相似文献   

12.
选用7种不同的除草处理,探究不同茬次刈割后的单、混用除草技术对紫花苜蓿的安全性、产量及杂草防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茬刈割后施药,杂草鲜重防效最好的是烯草酮+2,4-DB,最差的是2,4-DB;禾草鲜防最好的是烯草酮,其次分别是精稳杀得和精喹禾灵,效果一般;喷施精稳杀得+2,4-DB和精稳杀得+苯达松可显著提高二茬的产量.然而,二茬刈割后施药,杂草鲜重防效最好的却是精稳杀得+苯达松;喷施烯草酮、精稳杀得和精喹禾灵防除禾草的效果非常好,防效在86.18% ~ 100.00%.喷施2,4-DB的单、混用处理三茬产量显著减少.此外,喷施2,4-DB和苯达松的单、混用处理对阔叶草的鲜重防效和株防效都超过66.70%.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刈割对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地上部碳氮积累、生物量、地下部块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寻求适宜留茬高度,以新疆沙区油莎豆为研究对象,比较6个不同留茬高度(LC10、LC20、LC30、LC40、LC50和未刈割)下油莎豆地上部碳氮积累及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刈割后第1天,LC50有利于叶片碳氮含量的积累,碳、氮含量分别达到 22.79%和1.65%;刈割后第5天至20天,LC10和LC20叶片碳氮含量急剧下降;刈割后第5天和第10天,LC40的全碳和全氮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39.78%、38.39%和1.48%、2.12%。LC40地上部干草质量和干豆质量最大,分别为4 310.39 kg·hm-2和8 208.90 kg·hm-2,且LC40块茎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以及含油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幅分别为38.6%、28.8%、6.0%、22.44%,此外,该留茬高度下油莎豆块茎中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高达74.10%,明显高于其他处理。LC10 块茎中总糖与粗灰分含量最高,分别达到44.4%和2.3%,且块茎中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相对其他处理较高,分别为14.00%、2.99%、0.28%、0.42%、11.21%。综上所述,留茬高度40 cm为适宜刈割高度,利于提高新疆沙区油莎豆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火生态因子对草原的效应及有计划用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烧可以提高禾草类的生物量25—30%,可以快速地(当年)大幅度提高羊草种群的生物量达100%以上。火烧提高羊草的抽穗率,促进草群更新复壮。火烧可以有效地抑制针茅种群的增长,并改变群落中的种群分布格局,促进羊草种群形成均匀分布格局,扩大羊草种群在群落中的生态位。火烧对草原的总生产力不发生负效应,一次火烧的正效应可持续2—3年。基于以上的结果,我们认为锡林郭勒草原区中,东部含有羊草的草原群落,可在春季四月下旬进行火烧,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典型草原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退化草地恢复进程及恢复过程中的合理利用问题,选取生长季围封(4至9月)收获干草,其它时间轻度放牧利用的草地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自由放牧草地为对照,开展典型草原围封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变化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典型草原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物种组成基本一致,但主要物种的优势地位发生了显著改变。在自由放牧草地,以星毛萎陵菜、冷蒿、糙隐子草为优势物种,采用生长季围封恢复措施后,优良牧草羊草、克氏针茅的优势地位增加,退化草地正向演替,群落的盖度、密度、地上、地下生物量及优良牧草比例增加,群落结构优化,物种多样性增加。但若围封后连续多年(13年以上)刈割利用,容易导致群落的盖度、密度、地上、地下生物量再次下降,草地发生2次逆行演替。研究认为:季节性围封的管理方式既可保证退化草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也能避免全年围封禁牧所带来的饲草资源浪费。季节性围封在我国牧区是可行的草地管理方法,但适宜的围封季节及围封后的合理利用问题(如合理的割草制度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内蒙古包头市达茂联合旗哈雅教学牧场 ,采用随机区组法对短花针茅草原在不同刈割时期、次数和高度下的生物量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 ,旨在探索短花针茅草原的合理利用方式 ,为草原放牧畜牧业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短花针茅草原对刈割高度较为敏感 ,适宜的刈割高度为 2 cm;短花针茅草原植物生长缓慢 ,再生能力差 ,不宜于频繁利用 ,一年适宜利用 1 -2次 ;考虑牧草产量和营养物质含量 ,一年两次利用的间隔期应为 2 -3个月 ;一年一次利用的最佳利用期为 8月中旬以后。  相似文献   

17.
放牧与刈割对科尔沁草甸植被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研究了放牧与刈割两种草地利用方式对科尔沁草甸植被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自由放牧干扰下,优势度最大的前五个种为虎尾草(27.8)、蒲公英(3.52)、狼毒(3.42)、野韭菜(3.03)、鹅绒委陵菜(2.67);在秋季割草干扰下,优势度最大的前五个种为大油芒(9.57)、狗尾草(7.36)、野古草(6.36)、洽草(4.85)、芦苇(4.74)等五种禾本科植物;2)在自由放牧干扰下,一年生植物在群落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优势度为35.0,小于多年生植物的优势度55.9;在割草干扰下,多年生植物在群落中占据绝对优势,其优势度为82.9,大于一年生植物优势度10.6;3)在放牧扰动下,草地群落物种替代表现在不同植物生活型之间,主要是多年生草本为一年生草本和灌木所替代;表现在同一生活型不同物种之间,主要是多年生优质牧草为多年生劣质牧草或有毒有害杂草替代。  相似文献   

18.
本项研究从1981年—1986年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用规则定位样方测定法对羊草+大针茅草原群落在全年生长季分期进行各植物种群密度、高度、物候期的登记、测定鲜重生物量,并在实验室烘干,再测定干重生物量。六年所取得的数据通过计算机与综合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六年来群落地上现存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形式都是单峰曲线,每年的高峰值出现在8月中旬到9月初旬。虽然每年峰值不同但曲线表现了一致的趋势。说明群落生物量的季节动态有一定规律性。六年内的最高测值是332.51g/M~2(1981年9月1日测得)。经分析,各年份的群落地上现存生物量相对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是从生长季开始到末尾逐渐降低,最后达到负值。高峰值出现在正负值之间的时间内。根据数据建立了群落地上现存生物量动态的拟合曲线数学模型。从而可每年植物萌动到出现最大的现存生物量其公式为:W=e_(-ea-k)t。从推算任一时间的地上现存生物量为: B_t=B-(?)-ea-kt 群落的抽象平均高度为各种群的平均高度以相应的相对密度为概率值的累加,抽象平均高度的变化与生物量的变化相符合。群落抽象平均密度为各种群的平均密度以相应的相对生物量为概率的累加。群落的平均个体生物量为群落的平均现存生物量与群落的抽象平均密度的比值。这些研究均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放牧对小针茅荒漠草原枯落物及植被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荒漠草原试验示范基地,设置不同放牧强度和围栏对照5个处理,于2014年的5 ~10月生长季测定不同放牧强度下小针茅草地枯落物的蓄积量、蓄积动态、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月动态,并探讨了小针茅荒漠草原枯落物蓄积量及地上、地下生物量对放牧强度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围封条件下小针茅群落枯落物蓄积量最大,平均值为29.22g/m2;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枯落物蓄积量减少;极重度放牧条件下小针茅群落枯落物蓄积量比围封对照区减少了57.77%.2)5-10月生长季,小针茅群落枯落物蓄积量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均随时间呈”Ⅴ”型的变化规律.3)小针茅群落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地下根系主要分布在0 ~ 10cm深度土层中,占0-30cm地下生物量的57.23% ~ 66.83%,该比例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在四川地区开展田间试验。选择25.2、37.8、50.4、75.6 g a.i./hm~2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4个剂量进行杂草防除试验,选择25.2、37.8、50.4 g a.i./hm~23个剂量进行后茬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作为土壤处理剂可有效防除田间主要阔叶杂草凹头苋、辣子草、铁苋菜、叶下珠,在施药46 d后,4个剂量处理总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在95.09%~99.69%之间,鲜质量防效均高于99%;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的推荐剂量为25.2~50.4 g a.i./hm~2。大豆田施用推荐剂量的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对后茬蚕豆、油菜、小麦的出苗率(或存活率)、株高、生物量、分枝数(或分蘖数)和产量的影响较小,种植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