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的兴起南京林业大学姜志林1什么叫农林复合经营农林复合经营又称混农林业、农用林业、林农间作等。农林复合经营是将林业和农业或牧业或渔业等结合在一起进行复合经营的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而不是单一经营林业或农业或牧业等。由于农林复合经营的对象是把林业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生态系统,故又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农林复合经营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各家理解不一。现在为多数人接受的是国际农林复合经营研究委员会(ICRAF)下的定义:“农林复合经营是在同一土地经营单元上,将在生态和经济上存在相互联…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目前林业经济危困,木材生长周期长,经济效益下滑的形势,结合农业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明显的特点,利用林区所拥有的土地资源优势,设计了半山区高效混农林业工程的几种主要模式,并对这些模式进行了示范,从中筛选出了对当前林业、农业有很好发展的生产经营方式,来解决林业发展后劲不足,资源贫乏的困境,为林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轻由于森林破坏、环境污染和土地利用面积日益减少等对人类自身生存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希望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人类生活必需品,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学科:AGROFORESTRY——农用林业(暂定)便随之应运而生了。并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现已成为国际间进行学术交流和协作研究的一个热点。仅国内学者目前就有:农用林业、农区林业、农林业混农林业、农地林业、农林间作、林粮间作、农林复合经营、无林业系统工程、农林复合体、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农林业制  相似文献   

4.
混农林业:一条发展林业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将生态系统工程原理作为现代混农林业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规划设计现代混农林业生产体系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作者分析了现代林业和传统林业的本质区别,认为把农、林和土地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建立生产力高、综合效益大、稳定持续的混农林业生产体系,是发展现代林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混农林业历史发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混农林业历经了游耕制和轮垦制,间作、套种制,混林农业和现代混农林业等发展阶段。混农林业的发展方向是经营模式多样化、系列化,经营技术集约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混农林业是在传统农业耕作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它是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产出及经济效益,它是由多层次、多种群组成的农林结合的人工生态群落,是按照一定的生态和经济学的目的进行人工配置而成,对土地、时间、空间、阳光和物种资源进行更有效和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是对土地更集约化的经营。各国的实践证明,混农林业对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提高  相似文献   

7.
和田灌区为了改善生态系产。般高土地刮用率,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林业,在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之后.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土条件,大力发展混农林业。截止1393年底,全区混农林业面积达133.74万亩,其中防护用材两用林37万亩,果林49.14万亩,薪炭牧用林40万亩,特用林7.6万亩和  相似文献   

8.
Agroforestry是国际国内的热门课题。中国是国际公认的Agroforestry的大国,但国内中译名十分混乱,有译成农林业、混农林业,农区林业、农林复合经营体系等。讨论并统一Agroforestry的中译名,不仅是一个学术名词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学术概念与学习内涵的统一,也关系到农、林混作地区林业事业的长期稳定和林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国际农林业研究会(ICRAF)对Agroforestry作了这样的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利用技术和系统制度的复合体系,是有目的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或短期相同的经营方式,在复合系统的不同组成之间存在着生态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相互作用。”这个权威定义,主要是两方面的内容:(1)这是一种有目的地使农业与林业、牧业在同一块土地经营的种植制度,(2)在这种种植制度的不同组成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方面的关系。 1989年秋季,在林业部委托中国林科院举办的黄淮海开发林业技术研讨会上,一些专家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主张把Agroforestry中译名译成“农用林业”,与此同时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的学术刊物《泡桐》已更名为《泡桐与农用林》。对此,我们提出不同看法,与同行专家商榷。我们认为这个译名是不妥的,主要理由是: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和农业生产衰退,人们日益关注土地利用的持续经营,以增加作物生产和改善环境条件;作为一种土地综合利用体系的农林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许多农业、林业、生态学、环境科学及有关学科的工作者,对农林业的兴趣日增,并积极从事农林业的研究、推广和国际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0.
政府和工业企业一般经营用材林。然而许多国家的实践表明,这种传统做法是失败的。其主要原因是,缺少集中连片的土地,缺少与既得利益集团的竞争力。 非工业性人工林在亚洲取得了成功。亚洲一些国家在“社会林业”项目支持下,营造了3000多万亩这类“混农林业” “混农林业”,是农民为了获得经济收入在农地上培育、经营的树木。作为许多“社会林业”类型中  相似文献   

11.
农用林业(也称混农林业、立体林业、农林复合体、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等等)就是为了一定的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目的,在同一单位土地面积上把经营林业(包括乔木、灌木、用材林或经济林)和农、牧业,按照一定的组合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耕作制度或人工生态系统。我国和世界的大量实例说明农用林业能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效益及改善环境。它将成为今后我国和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农、林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农用林业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混林农业”?简单地说就是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其实质是在传统农业结构中渗入林业成分,把林业作为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用经营农业的方式来经营林业。根据国际混林农业研究委员会最近的定义:“混林农业是土地利用体系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格局,是从空间配制上和时间顺声上把多年生木本植物和农业(包括畜牧)结合起来的一种体系,特别注意到生态学以  相似文献   

13.
混农林业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混农林业的概念及其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并通过对混农林业的主要模式、特点及其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的论述 ,充分揭示了其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由国际林联和印度林学会联合召开的国际农用林业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2月在印度新德里举行。有16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对有关农用林业的10个主题进行了讨论。中国林科院竺肇华副研究员和南林大熊文俞教授在会上分别作了“中国农用林业发展概况”和“中国沼泽地区的农用林业系统”的报告,受到与会代表和有关国际组织的重视。 从会议看出,发展农用林业(我国有农林间作、混农林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立体林业、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等多种名称),已成为一种先进的耕作和土地利用制度,引起了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江汉平原荆州地区农林业系统工程及其模式。这是农区一种新兴的土地利用制度,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土壤养分,使单位面积产值达到最高水平,这种农林业结合经营土地的方式,既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又能提供粮食和木材。农林业系统工程在农区林业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混农林业立体经营是发展生态林业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柳绕地区杨树低产林改造所取得的良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看出,平原地区发展混农林业立体经营模式(如林瓜、林粮、林药、林草等),走生态林业道路是林业稳产高产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是发展混农林业立体经营的科学保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林间作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农林业(Agroforestry)是中国实现农业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林间作是中国最重要的混农林业形式,而且规模和模式都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1]。其主要模式有农桐间作、果(枣)粮间作、杨粮间作、杉粮间作、条粮间作等[2]。现从小气候效应、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生物量和物质循环以及生理学响应和相互作用等方面,对中国农林间作的研究作一回顾。1 小气候效益由于中国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和农业的特殊地位,农区林农间作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农田的生态条件,以提高和巩固农作物产量。因此,许多人非常注重小气…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民勤林业发展历史的总结,分析了民勤林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依据混农林业的原理结合民勤当地的自然条件,提出了民勤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用林业又称混农林业、农林复合经营、农林间作等,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生态和经济因素的前提下,把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之中,并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燃料及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和优势。同时借助其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根本性持续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青川县社会林业实践活动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本文在罗到该县社会林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从完善林业政策,建立利益驱动机制,开展社会化服务,、协调部门关系,运用混农林业技术等角度对社会林业提高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