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建立食用百合种质资源缓慢生长保存体系,将扩繁培养后得到的试管苗接种到12种不同培养基中,10℃和25℃下分别保存6个月,观察不同处理试管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低浓度甘露醇对百合试管苗生长的抑制效果差,而高浓度甘露醇严重影响其生长势,缓慢生长保存的最适浓度为20g·L-1;蔗糖对百合试管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适宜浓度为60g·L-1;20g·L-1甘露醇+60g·L-1蔗糖处理的百合试管苗存活率均达100%,且有鳞茎形成,保存效果最好。10℃保存的试管苗生长缓慢,有利于鳞茎形成,保存至6个月时不需要继代培养;25℃保存试管苗的鳞茎形成率低,培养基损失量高,必须继代才能继续保存。  相似文献   

2.
食用仙人掌‘米邦塔’的试管快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长增  陆璐  陈佰鸿 《园艺学报》2003,30(5):609-611
 对食用仙人掌‘米邦塔’的试管快繁研究结果表明: 初代培养基以MS + 6-BA 0.6 mg·L-1 +NAA 1.0 mg·L-1 + 2 ,4-D 0.1 mg·L-1为最佳处理, 接种60 d 后, 外植体上刺座下的潜伏芽萌发率可达67 %。继代增殖培养适宜培养基为MS + 6-BA 0.1 mg·L-1 + NAA 1.0 mg·L-1 + 2 ,4-D 0.2 mg·L-1 或MS + 6-BA 0.1mg·L-1 + NAA 0.5 mg·L-1 , 平均每50 d 继代增殖培养1 次, 增殖倍数可达5~6 , 且新生的小子茎生长旺盛。在培养过程中, 虽然部分外植体切口处发生大团绿色至黄绿色小颗粒状愈伤组织, 然而均没有分化不定芽。在生根培养基MS + IAA 0.1 mg·L-1 或MS + IBA 0.1 mg·L-1 上, 2~3 cm 高的小子茎培养10 d 左右发根,形成完整植株。当试管苗高达5 cm时移入砂床, 成活率高达99 %, 经约60 d , 试管苗发出第一批掌片。  相似文献   

3.
以吉林省地区马铃薯主栽品种‘吉薯1号’为试验材料,用添加不同浓度的甘露醇、山梨醇、矮壮素、脱落酸的MS培养基进行保存,比较不同生长抑制剂对组培苗的影响及保存效果。试验表明:在MS培养基中加入0.3g/L的山梨醇保存效果最为理想,可是马铃薯试管苗保存一年以上,成活率保持在73%以上,且复壮后对组培苗继代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百合种质资源限制生长法保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切花百合(Lilium L. ) 品种‘Siberia’ (西伯利亚) 试管苗限制生长保存方法及保存后恢复生长的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常温( 20 ±1) ℃、光照强度1 500 lx、光照时间12 h /d的条件下, 在MS或者1 /2MS培养基中添加1.0~3.0 mg/L的脱落酸(ABA) 能够有效延长百合试管苗的继代间隔时间。离体保存百合试管苗9个月时存活率均在80%以上。在添加50~90 g/L高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中能够保存百合试管苗11个月以上, 保存过程中植株生长缓慢, 基部有紫色鳞茎生成。而添加10~50 g/L甘露醇或10~40 mg/L矮壮素(CCC) 对百合试管苗生长没有起到明显的限制作用。各种限制生长法保存的试管苗转移到恢复培养基上培养1个月左右均能长成正常的植株, 其形态特征以及可溶性蛋白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图谱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平欧杂交榛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达维、金铃、玉坠、平顶黄、薄壳红等5个平欧杂交榛品种茎段和根蘖苗茎段为外植体,进行适宜基本培养基的筛选、不定芽的诱导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1)分别以茎段、根蘖苗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初代培养,污染率为75%以上和20%以下,外植体存活率为15%以下和65%以上,增殖倍数为低于0.3和高于1.5;(2)在NRM、DKW、WPM、NN、MS等5种基本培养基中,NRM培养基最适宜平欧杂交榛品种试管苗的生长,其茎长和平均芽数高于其它培养基;(3)培养基NRM+5 mg·L-1 6-BA+0.01 mg·L-1 IBA+32.21 mg·L-1 腐胺+29.05 mg·L-1亚精胺+ 10.10 mg·L-1精胺有利于外植体芽体的萌发与生长;(4)试管苗蘸1 g·L-1IBA 20 s进行试管外扦插生根,15 d后生根率可达95%以上,移栽成活率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6.
核桃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靖  刘庆忠  张俊林  秦岭  陈新  王锦 《园艺学报》2009,36(6):867-872
 以5个核桃品种(株系) 10年生植株的茎段为外植体, 进行了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 附加2 g·L-1聚乙烯吡咯烷酮的DKW + 6-BA 1.0 mg·L-1 + IBA 0.01~0.10 mg·L -1是诱导茎段萌发最适宜的培养基, 5个品种(株系) 间的萌发率存在差异; DKW + 6-BA 110 mg·L-1 + IBA 0.01mg·L-1 + 蔗糖40 g·L-1是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 采用二步生根法最高生根率为41.67% , 生根试管苗移栽于草炭土∶河沙= 1 ∶1的基质中, 控制温度20~30 ℃, 保湿20 d, 期间遮荫, 40 d后成活率9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胚挽救无核葡萄畸形苗发生原因及转变成正常葡萄试管苗的方法,提高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方法】‘无核白’(‘Thompson seedless grape’)、‘火焰无核’(‘Flame seedless grape’)、‘赫什无核’(‘Heshi seedless grape’)及‘红宝石无核’(‘Ruby seedless grape’)自交以及和不同父本杂交后进行胚挽救,研究不同亲本基因型和不同胚萌发培养基对胚挽救畸形苗产生的影响。通过不同培养基及培养方式离体培养胚挽救畸形苗,进一步研究胚挽救畸形苗转变成正常葡萄试管苗的方法。【结果】‘无核白’和‘赫什无核’作母本,用MS培养基培养易产生胚挽救畸形苗。畸形胚萌发苗可总结为5大类:白化苗、玻璃化苗、徒长苗、子叶扭曲无根苗和无生长点的有根苗。转接在WPM+6-BA 2.0 mg·L~(-1)+IAA 2.0 mg·L~(-1)+琼脂6 g·L~(-1)+蔗糖20 g·L~(-1)+活性炭2.0 g·L~(-1)培养基上培养,每隔14 d进行继代转接,将畸形苗转变成正常葡萄试管苗效果较好。【结论】无核葡萄胚挽救产生的畸形苗及时转接到不同培养基上或者采取合适方式进行继代培养,可以将胚挽救畸形苗转变成正常葡萄试管苗。  相似文献   

8.
 以小菊‘七月红’品种为试材, 进行了细胞悬浮培养及植株再生诱导的探讨。结果表明, MS+ 1.0 mg·L -1 2, 4-D + 0.2 mg·L -1 6-BA培养基适合从试管苗茎段有效诱导生长迅速、质地疏松的愈伤组织。获得的愈伤组织在MS + 0.5 mg·L - 1 2, 4-D + 0.2 mg·L - 1 6-BA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 建立细胞悬浮培养体系。悬浮细胞的生长曲线呈上升的半抛物线型, 细胞生长大致分缓慢生长期(0~2 d) 、对数生长期(2~10 d) 和停滞期(10 d以后) ; 随着悬浮细胞生长, 培养液pH值迅速下降。悬浮细胞固液双层培养表明, 在培养基MS + 0.2 mg·L - 1 KT + 0.2 mg·L - 1 2, 4-D上植板率最高; 4℃低温2 h处理能促进悬浮细胞生长, 提高植板率; 随着继代次数增加植板率呈下降趋势。培养1个月后, 形成了直径约0.2 cm的愈伤组织, 将其转到MS + 2 mg·L -1 6-BA + 0.1 mg·L - 1 NAA培养基后, 继代4次, 分化后出芽; 分化芽在培养基MS + 0.5 mg·L -1 NAA上诱导生根, 形成小植株。  相似文献   

9.
‘雪青’梨叶片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汤绍虎  孙敏  周启贵  龙云  李道高 《园艺学报》2005,32(6):1084-1087
 以‘雪青’梨叶片为外植体, MS为基本培养基, 培养温度(25 ±1) ℃, 光照强度2 000 lx,14 h /d, 继代周期30 d。在MS + 2,4-D 2 mg·L - 1 + 6-BA 0.5 mg·L - 1培养基中, 外植体脱分化率达100% ,愈伤组织增殖倍数达12.05; 在MS + 6-BA 5 mg·L - 1 + IAA 0.1 mg·L - 1中, 不定梢诱导率达100% , 在MS+ 6-BA 2 mg·L - 1 + IAA 0.1 mg·L - 1 +CH 100 mg·L - 1中, 1~6代不定梢平均繁殖系数达7; 在1 /2MS +IBA 2 mg·L - 1 + 6-BA 0.5 mg·L - 1 +AC 500 mg·L - 1中, 不定梢生根率达67.50%; 68株试管苗移栽到珍珠岩营养钵中, 30 d成活46株, 成活率为67.65 %。  相似文献   

10.
红叶石楠生根培养与根系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红叶石楠继代组培苗为试材, 研究了不同生长素( IAA、NAA和IBA) 、间苯三酚、暗培养、多效唑(MET) 以及培养基支持体对红叶石楠生根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NAA 015 mg·L - 1和暗培养7 d促进红叶石楠的生根; 培养基1/2MS +NAA 0.5 mg·L - 1 + IBA 0.3 mg·L - 1 +MET 0.5 mg·L - 1的处理使平均每株生根数达615条, 生根率达到90%; 以琼脂、蛭石、珍珠岩为培养基支持体诱导生根, 其中以珍珠岩为培养基支持体诱导效果最佳, 平均每株生根数达2318条, 生根率达96.6% , 移栽成活率达95.9% , 根系活力高达576.159μg·g- 1 ·h- 1 , 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达到27.08 △A470 ·min- 1 ·g- 1。  相似文献   

11.
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的温度补偿点与光合启动时间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英国PP system公司生产的CIRAS-1型便携式光合仪并配置有关设备,在控温、控光条件下,对黄瓜叶片的光合起动时间、温度补偿点及其某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黄瓜低温温度补偿点约为3.3 ℃ ,高温温度补偿点为48.9~50.7℃。日光温室品种新泰密刺的高温温度补偿点低于露地品种津研4号。低温下老叶的温度补偿点明显高于新叶。黄瓜功能叶的光合作用的起动时间一般在42~45 min,而老叶则相对较长,约54~60 min。  相似文献   

12.
应用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优化辣椒的遗传转化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中椒5 号’甜椒和‘湘研10 号’辣椒子叶外植体为试料, 绿色荧光蛋白GFP 基因为报告基因, 通过观察检测愈伤组织的荧光表达与特异PCR 扩增鉴定, 分析了工程菌液pH 值、共培养基中乙酰丁香酮(AS) 的浓度、共培养时的温度与共培养时间对农杆菌转化辣椒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pH5.2、共培养基中加入AS 200 μmol·L - 1 、23 ℃黑暗条件下, 农杆菌与辣椒子叶共培养5 d , 有利于辣椒子叶的遗传转化,‘中椒5 号’、‘湘研10 号’愈伤组织荧光表达率均达到了40 %。  相似文献   

13.
不同消毒剂及清洗温度对番茄货架期腐烂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番茄采后腐烂率较高的问题,研究了不同清洗温度〔果温(28±5)℃〕下消毒剂(100  mg·kg-1 NaClO和5 mg·kg-1 ClO2)和自来水清洗处理对番茄货架期(PE包装,室温28~30 ℃,7 d)腐 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清洗对照相比,清洗后番茄果实腐烂率由47 %下降到9 %~26 %;清洗温度 对自来水和ClO2处理的番茄果实腐烂率影响不大,但高于果温(28 ℃)5 ℃的NaClO处理的番茄果实腐 烂率较低于果温5 ℃的NaClO处理显著降低,其货架7 d番茄果实腐烂率仅为9 %,是各清洗处理中效果最 好的。  相似文献   

14.
 以完全甜柿‘富有’ (Diospyros kaki L.‘Fuyu’) 为试材, 研究了在室温(20 ±2) ℃贮藏条件下1 - 甲基环丙烯(1-MCP) 0.50 μL·L-1处理对果实的影响。结果表明: 1-MCP处理可显著抑制其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和衰老软化进程; 12MCP处理通过抑制果实中LOX活性的升高和MDA含量的积累,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果肉细胞器和膜系统的完整性, 延缓甜柿果实的软化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5.
结球甘蓝SS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以结球甘蓝自交系15R(南宝)和14S(北黑大平头)为试材,建立了甘蓝SSR-PCR反应体系,并从 PCR反应组成、扩增程序等环节对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即10.00 μL反应体系组成为:1× Buffer(含20.00 mmol·L-1 MgCl2)、50.00 μmol·L-1 dNTPs、0.40 U Taq DNA聚合酶、0.40 μmol·L-1 SSR引物、1.00 μL DNA(60.00 ng·μL-1),加ddH2O至终体积10.00 μL;对基本扩增程序作了改进,适 宜的扩增程序为:94 ℃预变性5 min后进行20个迫降循环,94 ℃变性45 s,60 ℃退火45 s,72 ℃延伸 1 min,每个循环降低0.5 ℃;再进行15个循环,94 ℃变性45 s,55 ℃退火45 s,72 ℃延伸1 min;72 ℃延伸10 min,16 ℃保存。对PCR产物的电泳检测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  相似文献   

16.
西葫芦幼苗耐低温弱光生理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葫芦品种超越206(耐寒型)、特早王(中间类型)、早青一代(耐寒性弱)为试材研究了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胁迫下,POD和CAT活性升高,但SOD活性降低,可溶性糖与脯氨酸含量增加。各项指标在临界低温(10 ℃/5 ℃)比偏低温(15 ℃/10 ℃)处理时变幅大,偏弱光(50 μmol·m-2·s-1)比临界弱光(30 μmol·m-2·s-1)处理时变幅大,温度影响大于光照影响。SOD、POD、CAT活性与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临界低温偏弱光胁迫(10 ℃/15 ℃,50 μmol·m-2·s-1)对西葫芦幼苗的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可以作为西葫芦耐低温弱光性的鉴定指标。超越206比早青一代和特早王耐低温弱光,适宜日光温室冬春季节栽培。  相似文献   

17.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主栽的"赤霞珠""美乐""蛇龙珠""马瑟兰""西拉""霞多丽"6种酿酒葡萄发育良好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在4℃的对照及-18、-20、-22、-24℃的低温条件下模拟低温冻害,通过测定其电导率值、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3项生理指标,以期鉴定贺兰山东麓大量种植的欧亚良种酿酒葡萄的抗寒性,提高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的越冬冻害防御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不断下降,6种酿酒葡萄品种中的枝条电解质渗出率增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6个试验品种的抗寒性强弱为"赤霞珠">"霞多丽">"蛇龙珠">"马瑟兰">"美乐">"西拉"。  相似文献   

18.
 以耐热性不同的两个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品种为材料, 对短期高温强光胁迫下光合作用的差异做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在叶温40℃, 1 200μmol·m- 2 ·s- 1的光强下, ‘大牛心’净光合速率比‘无粉8号’高出约30% , 与28℃叶温下光合速率结果相比较, 两品种分别降低7%和24% , 高温下, 大牛心的光合速率显示较强的耐热性。40℃预处理后随着光强的升高, 光系统II ( PSII)的电子传递效率(ΦPSII) 和PSII的激发能捕获效率( Fv'/Fm') 持续下降, 而非光化学猝灭(NPQ) 持续增加, 慢组分( qI) 一直维持在NPQ的10%左右, NPQ的增加主要是快组分( qf) 的迅速增加。可见高温强光胁迫下依赖于叶黄素循环的高能态猝灭是甘蓝幼苗叶片耗散过剩激发能的主要方式。然而两品种之间ΦPSII、Fv'/Fm'、NPQ及其qf和qI均无显著性差异, 且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 , 细胞间隙CO2 浓度(Ci) , 光呼吸速率( Pr) 也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在短期高温强光胁迫下两品种净光合速率差异主要取决于与光反应无关的非气孔限制。  相似文献   

19.
董伟清 《长江蔬菜》2013,(24):37-39
以荔浦芋无菌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试管苗保存过程中不同浓度多效唑(PP粥)对试管苗保存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效唑对芋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有显著影响,在光照时间14~16h/d,光照强度1500lx,室温(26+2)℃的培养条件下,在MS+6-BA2.5mg/L+NAA0.02mg/L+30g/L蔗糖的培养基中添加0.6mg/LPP粥,试管苗可保存240d,存活率为89.7%,且恢复生长后试管苗形态正常、长势良好,与对照株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多胺与脱落酸对辣椒子叶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椒5 号’甜椒和‘湘研10 号’辣椒为试材, 探讨了Spm (精胺) 、Spd (亚精胺) 和ABA(脱落酸) 的不同浓度与不同添加时期对子叶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定芽分化期和伸长期添加100μmol·L-1的精胺能显著提高中椒5 号和湘研10 号不定芽的伸长率, 分别较对照提高78%和73%; 在不定芽分化期添加0.3 mg·L-1的ABA 能促进不定芽分化, 两品种分别较对照提高52.8 %和71.6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