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羊痘是因羊痘病毒感染而诱发的传染病,早期是个别羊发病后蔓延至全群。病毒可经破损皮肤、黏膜等侵入机体,饲养人员、饲养用具、垫草用料等都是重要的传染媒介。因病毒与皮肤和黏膜有特异亲和力,一旦侵入机体后,将经血液直接到达黏膜和皮肤,在上皮细胞部繁殖形成一系列的炎症变化,即水疱、丘疹、脓疱、结痂等。1流行病学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的皮肤、黏膜的丘疹、脓疱、痂皮内及鼻黏膜分泌物中,病羊体温升高时,其血液中存有大量病  相似文献   

2.
<正>近些年,随羊只交易频繁,羊痘逐渐扩散开来,严重威胁到养羊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羊痘是因山羊痘病毒和绵羊痘病毒感染,而诱发的急性热性接触性疾病。自然感染情况下,两种病症不会交叉传播感染。此病传染源为病羊和带毒羊,病羊一旦痊愈,将获得终身保护能力。羊痘无特效疗法,一旦发生疫情,应及时隔离封锁,接种防疫为有效防控此病的关键,可尝试用致弱苗、灭活苗、基因缺失苗等。临床施治,西药特效药不多,注意对症施治,同时,注意防控继发病的发生,能起到不错的防病效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养羊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羊痘逐渐成为一种常见易发的传染病。其可导致育肥羊生长停滞、怀孕母羊流产、羔羊死亡。比较而言,散养户羊痘发病率更高,不仅因为养殖数量有限,同时,由于管理不够规范。一旦羊群带毒,散养状态下很难彻底清除病原,使羊群受到连续多年的危害,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有效防治、净化羊痘,一方面,要继续探索改进散养模式的方法,另一方面,对羊痘发生的防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1 基本情况 云南省剑川县白腊村位于甸南镇西山腹地,距县城约8 km,存栏羊1264只,其中山羊1200只,绵羊64只,山羊饲养户27户,绵羊饲养户1户.2005年4月12日该村报告,3月15日外地一贩运户运来13只山羊来销售,但无人购买,因此将其寄养在养羊户杨某某饲养,后又转养到罗某某、张某某家,3月22日发现杨某某家有2只山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并有丘疹,另外饲养山羊的两家也相继发病,但畜主误认为是疥癣病,没有报告,也未诊治.  相似文献   

5.
<正>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羊的急性、发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此病多流行发生于每年冬末春初,气候严寒霜冻枯草季节。据《同心县畜禽疫病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同心县曾流行本病,新中国成立后每年都零星流行,每过4~5年就大流行一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羊群中流行温和型山羊痘和恶性羊痘,每年冬春季节就开始流行,给养羊群众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有些养殖户虽然做了防疫注射,但羊群中仍然有零星发生,所以,养殖户要高度重视羊痘综合防治,采取措施提早控制流  相似文献   

6.
山羊痘为羊痘病毒感染而诱发的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此病典型症状全身皮肤,尤其无毛处有特异性痘疹。山羊痘四季皆发,可经呼吸道、破损皮肤或黏膜、吸血昆虫叮咬传播等等。总结多年防治经验,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严格检疫,禁止自疫区引进病畜;加强疫情监测,果断处理疫情;注意防疫接种,山羊痘疫苗防疫效果好;严格消毒管理,制定较为便捷的消毒程序。早期感染病例,用免疫血清注射,能更好提升种畜保护能力。同时,注意局部感染病例,用碘甘油及时涂擦。视病情恶化程度,酌情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正一、流行情况羊群如果是自然感染羊痘的状态,通常可见生产中以绵羊和山羊品种具有相对较强的易感性,而且在临床生产中多见特征性患病表现,如果专业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就很容易与其他相似疾病进行区别诊断。临床生产中细毛羊、羔羊是最高的发病群体,并且也可见最高的死亡率。从外地引入的新品种羊只与本地羊群相比较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  相似文献   

8.
<正>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境内气候适宜、水草丰盛,有天然草地174万亩,载畜量可达53万个羊单位,发展养羊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羊痘病成为困扰当地养殖户的一大难题。该病是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羊只感染此病毒后,皮肤发生化脓性炎症,在病羊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特异痘疹。羊群一旦感染,全群发病率可高达100%,给养羊生产  相似文献   

9.
<正>羊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典型临床症状为在病患畜皮肤和黏膜处可见特异性痘疹。羊群一旦被感染,可造成死亡、流产、丧失生产能力,为养羊业带来甚为惨重的经济损失。1病原体本病病原为疽病毒,绵羊痘病毒主要引起绵羊发病,山羊痘病毒引起山羊发病。是一种亲上皮性病毒,在皮肤和黏膜的丘疹、脓疮及颓皮内大量存在。鼻黏膜分泌物内也含有病毒,在发病初期及体温上升时,血液中有时也有病毒存在。  相似文献   

10.
羊痘病属于羊群的常见疾病,主要分为绵羊痘和山羊痘,主要特征是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痘疹,并逐渐发生化脓、结痂以及全身发痘。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但春季发病率较高,严重时呈地方性流行。该病传染性很强,死亡率较高,严重损害养羊业的经济效益。1流行情况在自然环境下该病主要感染羊群,以绵羊和山羊的易感性比较强,临床可见特征性表现,容易与其他病羊鉴别。一般以细毛羊、羔羊易感性最高,死亡率也最高。痘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污染病原的工作人员、垫草、饲料、皮毛产品以及吸血昆虫等。  相似文献   

11.
正羊痘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气候突变时高发,羊痘病一旦暴发,如果养殖户控制不及时,严重者可致患病羊死亡,所以羊养殖场都需要对该病进行综合防控,以降低其暴发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羊痘病定义为A类传染疾病,该病的致病因素较多,如环境、气候、管理等因素都会造成该病的暴发,若控制不当就会严重影响羊养殖的经济效益。本文将分析羊痘病的症状,并总结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文章阐述羊痘流行的特点、趋势及典型症状,分析羊痘防控难的问题所在,针对性提出相应的综合性防治理念,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羊痘是羊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病症类型,对羊养殖具有较大的危害.在本文中,将在对羊痘流行特点、趋势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理念.  相似文献   

15.
羊痘病防控     
羊痘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主要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性的红疹和疱疹病羊发热并有较高的致死率.在大多数绵羊和山羊生产地区均有该病流行.本病除死亡率较高外还会造成妊娠母羊发生流产和多数病羊在病后丧失生产能力给养羊业造成很大损害.现将本病的一些防治措施简述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羊痘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Sheep pox)病毒、山羊痘(Goat pox)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近些年羊痘在我省呈局部多发的流行趋势,冬春季节更是流行高发季节,容易给广大养羊户带来较大甚至比较严重的损失。笔者依据工作经验,现将该病介绍一下,以利于广大养羊户掌握防控知识,预防本病发生,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7.
山羊痘俗称羊天花,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的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国际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1 发病情况 我县养羊户宋某饲养本地黑山羊124头,以放牧为主.2010年8月中旬个别山羊出现痘疹和水疱症状,由于缺少饲养经验,对出现的临床症状不重视,仅用紫药水进行局部涂抹,病情未好转,随之患病羊逐日增多,并伴有母羊流产、病羊死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綦江区山羊养殖业发展迅速,饲养量逐年增加,但山羊痘病的流行也较为广泛,已严重影响了綦江区养羊业的健康发展,2014年,綦江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承担并实施了山羊痘病综合防控技术项目,针对规模羊场山羊痘病的临床诊断及病理诊断情况,结合綦江区饲养管理、免疫接种和治疗情况,分析养殖场山羊痘病的发病来源、流行特点,制定出了适合綦江区规模羊场的山羊痘病预防控制措施,达到了显著降低山羊痘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羊痘病原是羊痘病毒,该病毒电镜下呈编织状外观的圆柱形,是一种乙醚敏感的DNA病毒。
  该病可发生于全年的任何季节,春秋两季较多发,且传播快。病羊是主要传染源,病羊呼吸道的分泌物、痘疹渗出液、脓汁、痘痂及脱落的上皮内都含有病毒,健羊经呼吸道、消化道和受损伤的表皮,直接或间接接触羊痘病毒均可能引起感染,多数病愈羊能获得终身免疫。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在无毛区或少毛区(如头部、眼周围、鼻翼、口唇、口角、四肢内侧、乳房区及胸腹部)出现红色圆形斑点,逐渐形成内部充满浆液性内容物的水泡,化脓菌侵入后形成脓疱,随后干燥、结痂。该病也可通过伤口使兽医、屠宰等密切接触羊只人员感染,导致被感染人员口周、手指、前臂、面部等暴露部位出现疱疹。  相似文献   

20.
<正>1流行情况山羊传染性脓疱病春秋季、产羔高峰期易发,其可经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引起发病的病毒存在于被污染的圈舍、垫草、饲草、草场中,其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引起感染。饲养管理不当,饲喂带芒刺或坚硬的饲草,羊只营养缺乏,舔食异物是引起发病的诱因。没有发过病或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