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红薯田地膜覆盖的好处红薯田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利于生根、发根快、根系发达粗壮、提早结薯等优点,表现为返苗快、植株健壮、叶片发达、减少红薯节蔓扎根,可显著增加产量、改善红薯品质,同时还能防除草害、节省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二、红薯田地膜覆盖形式红薯田地膜覆盖主要有移栽苗后覆膜和覆膜后栽插两种形式,其中覆膜后栽插较为广泛。一般是在起垄后喷施除草剂再覆盖地膜,覆盖后可停置几天提高地温,然后栽插红薯。目  相似文献   

2.
在不增加生产投入的情况下,进行西瓜春早熟不同地膜覆盖方式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西瓜起垄覆膜(土拱棚型)栽培比平铺地膜(地膜型)覆盖栽培可提早11天成熟上市,平均市场售价提高13.2%。西瓜起垄覆膜(土拱棚型)覆盖栽培是提高地膜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的一种新模式,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建立黄土丘陵区地膜覆盖栽培的最佳模式,高效利用降雨资源为目的,于2011—2013年在庄浪县旱地进行了不同降雨年份地膜覆盖盖度、垄型、覆膜时期、垄高4因素马铃薯产量、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覆 盖度、垄型、覆膜时期是全膜覆盖的关键因素,起垄高度在干旱年对产量影响明显。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次序为覆盖度>垄型>覆膜时期>起垄高度。覆盖度显著影响产量、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全覆盖优于半覆盖,半覆盖优于露地栽培。全覆盖较露地增产鲜薯21.2%,大中薯重提高23.63%,水分利用效率增加26.19%,半覆盖较露地增产鲜薯16.1%,大中薯重增加10.91%,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6.62%。垄型对马铃薯产量影响明显,“凹”型双垄优于“弓”型单垄,其垄内0~60 cm的土壤储水量比“弓”型垄提高3.46%,其中20~40 cm增加10.58 mm,提高4.48%,增产16.9%,大中薯增加26.47%,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8.20%。“秋覆膜”、“顶凌覆膜”、“播前覆膜”3个覆盖时期,以秋覆膜最佳,比播前覆膜产量增加15.31%,水分利用率提高14.56%,顶凌覆膜次之,较播前覆膜增产9.54%,水分利用率提高8.98%。“低垄”、“中垄”、“高垄”3个起垄高度,在不同降雨年份表现不同,降雨偏多的年份高垄栽培利于增产,降雨较少的年份低垄栽培为佳,各年度平均显示,低垄型和中垄型分别比高垄型增产1.72%和1.7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61%和2.76%。在黄土高原旱作区马铃薯地膜全覆盖栽培以中垄型双垄垄播秋覆全膜栽培为最佳模式,较露地栽培增产49.16%,纯收益增加78.0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6.79%,较全膜垄作侧播增产23.07%,纯收益增加43.9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4.25%,实现了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红薯的几种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超高垄栽培、栽插、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期为红薯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夏闲期两元覆盖和地膜覆盖与传统耕法、生育期起垄覆膜沟播和地膜覆盖穴播的水分效应.结果表明,两元覆盖和地膜覆盖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夏闲期降水的保蓄率,增加降水八渗深度,改善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状况,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水分利用深度.提高小麦产量,使土壤余水较多.尤以夏闲期两元覆盖 生育期地膜覆盖沟播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一、覆盖形式   地膜覆盖栽培有两种覆盖方式:一种是覆盖地膜后定植或播种;一种是定植或播种后再覆盖地膜.高畦和起垄栽培多采取先定植后盖膜.平畦栽培多采取先盖膜后定檀.直播椒田沟播的多采取先播种后盖膜,穴播的多采取先盖膜后播种.……  相似文献   

7.
研究白膜、黑膜覆盖对垄内不同土层温度、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膜、黑膜覆盖处理下,垄内5个不同层次地温均比不覆膜处理高;距离垄面越近的土层,覆膜后温度增加得越多,随着土层加深,地膜覆盖增温效应减弱;甘薯生长前期白膜、黑膜覆盖T/R值明显高于对照,甘薯生长中前期,白膜、黑膜处理T/R值快速下降;地膜覆盖有利于提高大中薯率,且黑膜覆盖处理的大中薯率最高,白膜覆盖处理次之;白膜、黑膜处理可显著提高鲜薯产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一年一作旱地小麦休闲期地膜覆盖保水提高底墒基础上对植株氮素利用、氮效率的影响,寻求实现水氮高效利用的最佳地膜覆盖方式。[方法]开展全膜覆盖、起垄半覆盖、不起垄半覆盖、不覆盖4种覆盖方式下对水分和氮素利用影响的大田试验研究。[结果]休闲期地膜覆盖后,播种至孕穗期0~1m土壤蓄水量显著提高,采用全膜覆盖和起垄半覆盖较不起垄半覆盖、不覆盖显著提高播种期土壤蓄水量,分别达14 mm、42 mm和12 mm、40mm,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且以全膜覆盖效果较好。休闲期地膜覆盖后,各生育时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提高,尤其中后生育阶段,有利于花前贮存氮素的运转,籽粒氮素积累增加,提高氮素吸收效率9%~32%、氮素收获指数2%~10%、氮素生产效率11%~30%,且以全膜覆盖效果较好。[结论]休闲期地膜覆盖有利于蓄积降雨,提高底墒,全膜覆盖更有利于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吸收效率、氮素生产效率的提高,实现水氮耦合。  相似文献   

9.
从选用良种、适时育苗、精细整地、起埂覆膜、适时栽插、田间管理及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红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同时,简述了红薯的深加工技术,以期为红薯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膜覆盖栽培玉米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小垄覆膜栽培;二是大垄双行覆膜栽培。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具有培肥地力,保墒、保肥、保温等作用。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一般增产效果可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11.
辣椒地膜覆盖栽培的作用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地膜覆盖栽培的作用,如增温保温、保墒提墒、改善土壤结构、利于排涝、有效抑制杂草、减轻病害以及有利于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等;并总结了辣椒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包括施足底肥、整地起垄、喷洒除草剂、定植覆膜及覆膜后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辣椒地膜覆盖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县红薯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农民效益可观,但由于病虫危害及耕作方式的老化,红薯产量在徘徊不前,笔者根据近几年的生产经验总结出提高红薯产量的几点技术意见。一、选用高产新品种选用适宜我县种植的商薯19、济薯25、豫薯7号等。二、机械起垄覆膜深耕细耙,起垄栽培,保持垄土疏松,要求垄形高胖,垄沟深窄。一般垄距春薯75-80厘米,夏薯70-75厘米,起垄时要注意土壤不过湿或过干。  相似文献   

13.
为黔东南地区早熟马铃薯机械起垄黑膜覆盖人工打孔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马铃薯品种中薯5号的二级种薯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研究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白色地膜覆盖栽培、白色地膜覆盖覆土栽培和露地栽培4种方式对马铃薯出苗率、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栽培方式马铃薯的出苗率差异较小,均为95%左右。生育期存在一定差异,为64~73d,并以白色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的生育期最长,为73d;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其次,为67d;其余2种栽培方式最短。商品薯率为91.2%~94.9%,并以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最高。各种栽培方式的产量为2 259.0~2 362.5kg/667m~2,并以白色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的产量最高;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其次,为2 343.3kg/667m~2;白色地膜覆盖覆土栽培方式最低。经济效益以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最高,纯收入为1 817.0元/667m~2,用工量最少,为2.68个工/667m~2;比其余3种栽培方式增收22.0%~34.2%。在机械化利用率、杂草抑制效果及商品薯率提升等方面,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优于其余3种栽培方式。在黔东南地区,采用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种植早熟马铃薯,具有省工、省力、绿色、高产和高效等优点,在生产上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索不同耕作类型和覆盖模式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方法】设置平作无覆盖、平作覆膜、平作秸秆覆盖、垄作无覆盖、垄作覆膜和垄作秸秆覆盖6种耕作类型和覆盖模式,研究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垄作、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均能够提高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产量,优化根系形态,其中,垄作覆膜模式的效果最好,产量比对照高出29.75%,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根系形态最优。其次是平作覆膜,产量比对照高出25.71%。【结论】因此,起垄覆膜模式是效果较好的玉米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地膜覆盖栽培不同于传统栽培的促根和护根栽培技术,它不是在传统栽培的基础上简单的盖一层薄膜,而是要采用一系列适于地膜覆盖栽培的配套技术,才能发挥其应有的覆盖效应,取得理想的覆盖效果。一、覆膜技术1.整地作畦(起垄)地膜覆盖的作物在整个生育期一般免耕,还要使地膜密贴于畦面上,因此整地作畦要求高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花生覆膜种植不仅具有增温、保墒、保肥的优点,同时其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害、促进植株生长发育、缩短生育期、有利于田间管理等显著作用也得到普遍认可。1.整地。覆膜起垄种植的花生田必须把地面整平,表面无粗大的土块及会刺破地膜的杂物,否则容易造成碎杂草生长等,降低覆膜效果。一般按80~85厘米宽起垄,沟深10~15厘米,垄面宽60~65厘米,花生双行种植。  相似文献   

17.
玉米整秆深埋还田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西旱地土壤存在"旱、薄、瘦"三大问题,为了探索开深沟、秸秆还田、地膜覆盖技术对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增加玉米产量的作用,在辽宁省凌源市进行了整秆深埋还田起垄覆膜玉米种植试验。试验设整秆深埋还田起垄覆膜和开深沟不埋秸秆起垄覆膜2种模式,通过测定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收获期玉米生育指标和产量指标,采用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整秆深埋还田起垄覆膜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生长期间的土壤含水量,玉米生长指标显著改善,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8.
干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集雨保墒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通用全膜垄上栽培、全膜双垄侧播、单垄双行微沟侧播、单垄双行侧播、露地栽培等5种栽培方式对土壤含水量、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之间,马铃薯生育期有一定差别,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均较露地栽培提前;地膜覆盖栽培耕层土壤含水量均优于露地栽培,不同起垄方式覆膜后均有较好的增温保墒效果,使马铃薯发苗快、出苗整齐、苗壮色深、根系发达、生育期提前,土壤含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通用全膜垄上栽培、单垄双行微沟侧播、全膜双垄侧播、单垄双行侧播;不同起垄方式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单垄双行微沟侧播、单垄双行侧播、通用全膜垄上栽培、全膜双垄侧播,均较露地栽培明显增产,增幅达到54.6%~56.3%。在今后马铃薯栽培中,应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尤其是单垄双行微沟侧播。  相似文献   

19.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在白城市是一项成型的种植技术,通过在白城市多年的栽培实践经验来看,地膜覆盖栽培玉米栽培技术适用范围主要表现有两种栽培形式,一是小垄覆膜栽培;二是大垄双行覆膜栽培。对此,文中分析研究了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以及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田间管理,以便于为玉米进行地膜覆盖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喷灌条件下不同节水措施对玉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夏中部干旱带采用起垄覆膜、无垄覆膜、起垄无膜、秸秆覆盖和对照(常规种植)进行玉米生育期、产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土壤水分含量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可使玉米提早成熟10 d以上,并可提高玉米的产量、保苗率,成穗率,使玉米的产量比对照提高25.7%~30.7%.影响叶绿素含量的主要是玉米各生育时期与玉米叶片的不同部位,影响最大的是叶片中部,其次是叶片基部.起垄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起垄覆膜可促进玉米的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