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9年Yuasa和其同事在日本发现并描述了一种鸡的病原,这种病原在实验室条件下给雏鸡接种可使接种雏鸡14日龄发生死亡,死亡原因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液呈水样、骨髓苍白、全身出血及胸腺和法氏囊萎缩。他们把这种病原叫做雏鸡贫血因子(Chick Anaemia Agent—CAA)。这种  相似文献   

2.
鸡贫血因子(CAA)是引起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淋巴器官萎缩的一种病毒,呈二十面体,无囊膜,直径25nm,具有2.3kb的单股环状DNA。实验室诊断CAA感染通常是依据用淋巴母细胞株MDCC-MSB_1分离病毒,或用组织匀浆接种一日龄无CAA母源抗体雏鸡后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感染鸡贫血因子(CAA)的火鸡对疱疹病毒(HVT)疫苗免疫的抑制影响,研究了单独接种由雏鸡继代的CAA或CAA和马立克病病毒(MDV)或CAA和HVT混合接种雏鸡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
鸡贫血病     
最近几年,对鸡贫血的认识增加,这是因为已分离出有关的致病因子——鸡贫血因子(CAA)。现已知道CAA是一种病毒(CAV),并且CAV可在鸡的某些淋巴细胞瘤细胞系上传代,而不能在常规的单层细胞上培养增殖。日本对本病作了早期研究,以后许多研究者对本病做了试验性复制,对鸡贫血的病原学和病理学做了详尽分析和研究。CAV对雏鸡的致病作用最显著,其最有特征性的病变是骨髓萎缩,也常见胸腺萎缩。雏鸡一日龄胸肌接种病毒后,约8天其血球容积、血小板、红血球和白  相似文献   

5.
鸡贫血因子     
鸡贫血因子是1979年日本最先报道的,有人称之为鸡贫血病毒(CAV)。目前,鸡贫血因子(CAA)呈世界性分布,而且有隐性感染,能引起雏鸡严重贫血,免疫能力下降。我国已有分离出 CAA 的报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贫血也称传为染性贫血因子感染症、蓝翅病、贫血-皮炎综合征。以4周龄以下雏鸡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淋巴组织萎缩为特征,可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易继发细菌、病毒、真菌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症(CIA)是由被称为贫血因子(CAA)的病毒引起的。该病损害造血器官,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损害全身淋巴组织,导致萎缩造成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7.
自1979年日本学者Yuasa首次报道以来,一种新的鸡病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步传开,并有发展之势,我国于1992年也发现了该病。 这种病叫“鸡贫血因子(Chicken Anemia Agent)感染症”,简称CAA。它是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发病鸡多为2—3周龄雏鸡,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报道来源于同一种鸡群的两个农场,肉鸡群中发生以孵化后不久即死亡为特征的疾病.受侵鸡贫血、胸腺萎缩和骨髓白色化.组织学病变以胸腺淋巴球减少和骨髓未成熟颗粒球增生(即造血细胞减少)为特征.将病鸡的肝脏乳剂接种子一日龄 SPF(无特定病原)雏鸡,可发生本病.鉴定自实验感染鸡肝脏分离的病原为鸡贫血病原(CAA).根据此实验结果,诊断以上病例  相似文献   

9.
鸡贫血因子     
鸡贫血因子(Chickcn Ancmia Agent,CAA)是以损害造血、淋巴器官为主的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以感染出壳雏鸡为主,引起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死亡率达50%,而且还能加重和导致其它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步 《中国家禽》1994,(2):29-30
雏鸡传染性贫血雏鸡传染性贫血(ChickenInfectiousAnaenia,CIA),也称鸡贫血因子感染症、蓝翅病、贫血─—皮炎综合症,是由鸡贫血因子(CAA)引起的一种雏鸡的亚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雏鸡死亡率增高,因骨髓造血组织萎缩而致贫血、皮...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贫血(Chicken Infectious Anaemia,CIA)或称鸡贫血因子(Chicken Anaemia Ageat,CAA)为病毒引起的雏鸡再生性障碍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的传染病,是继传染性法氏囊病后又一种免疫抑制病,为近十来年发现的几种新病之一。自1979年日本学者Yuasa等首次报导以来,德国、瑞典、丹麦、波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相继报道,1992年我国已分离到病毒。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对大连、沈阳、哈尔滨的一些鸡场进行血清学调查,阳性率达81.09%。由于CIAV主要经卵垂直传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贫血(chichen infections anaenia)历史上有出血综合征、贫血症一真皮炎、兰翅病等名称,此病最早由日本学者Yuasa在1979年发现,并且分离到此病毒分离物,这种传染性贫血因子(CAA)对鸡的成淋巴样细胞系及成造血细胞系有致病作用.CAA感染只限于鸡,且有日龄的抵抗力,1周龄内的雏鸡最易感,2~4周龄以后鸡的易感性明显下降,6周龄以后往往呈隐性感染经过,但是到了老年期,鸡又表现出对CAA易感,这是由于老年鸡的抗体生产能力下降的原故.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贫血(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引起的一种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是鸡重要的免疫抑制病之一。CIA主要发生于2~4周龄的雏鸡,病鸡的造血器官受损,导致雏鸡贫血和成鸡免疫抑制。1979年Yuasa等[1]首次在  相似文献   

14.
鸡贫血因子感染症是鸡贫血因子(Chieken Anemia Agent,CAA)所致肉用仔鸡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 首次报道本病的是日本学者Yuasa等(1979),后在德国、瑞典、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国家也有该病的报道。有人根据CAA抗体的调查结果推测,该病已呈世界范围分布。我国虽未见报道本病,但应引起广大养鸡户和科研部门的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15.
鸡贫血病毒 (chick anaemia virus,CAV)是鸡传染性贫血的病原 ,它是圆环病毒科的代表成员 ,为单股负链环状 DNA病毒 ,基因组全长约为 2 3 0 0bp[1,2 ]。 CAV可引起雏鸡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 ,尤其是胸腺萎缩 [3 ]。 1周龄以内的雏鸡 CAV感染后易导致死亡 ,而 1周  相似文献   

16.
鸡贫血因子     
一、鸡贫血因子(CAA)感染的发病率引起鸡一过性贫血、各类血细胞减少和免疫抑制的鸡贫血因子(CAA)感染遍布世界。而具有“典型”症状的CAA感染则相对少见。到目前为止,北美CAA感染连续已达20多年。由此推测,70年代早期经常暴发的包涵体肝炎和坏疽性皮炎可能与CAA感染  相似文献   

17.
正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引起的一种使能使感染鸡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组织萎缩、出血的病毒性传染病。鸡传染性贫血病(CIA)主要发生于2~4周龄的雏鸡,导致雏鸡贫血和成鸡的免疫抑制。目前,鸡传染性贫血病对养鸡业的危害不断上升,已引起世界各个养禽国家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的进行防治成为一大热点,本文就近些年鸡传染性贫血病(CIA)的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做一综述。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由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陀螺病毒(Gyrovirus)属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引起的,临床上以贫血、骨髓黄染、全身淋巴组织萎缩和免疫机能损害为主要特征。1979年  相似文献   

18.
SPF雏鸡腹腔接种0.1ml鸡贫血因子(CAA)82—2株或口服10~(3.5)EID_(50)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GBF—1株,或在14、21或28日龄时间同时接种上述病毒。在第2个试验中,1日龄雏鸡皮下接种2200Pfu的火鸡疱疹病毒(HVT)H_2株;7日龄时,对接种的和未接种的雏鸡腹腔攻击2700Pfu的马立克氏病病  相似文献   

19.
正鸡传染性贫血又称蓝翅病、出血综合征或贫血性皮炎综合征,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AV)引起的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抑制病~([1])。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是圆环病毒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贫血病的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引起的主要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抑制病.该病在临床上主要导致雏鸡的生长发育不良、渗出性皮炎和死亡,又称为蓝翅病、出血性综合征和贫血性皮炎综合征等,其引起感染鸡的免疫抑制常常导致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继发感染,常常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