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云南省作为中国最大的稻种遗传多样性中心和生态多样性中心,蕴含丰富的有色米种质资源。但云南有色米种质资源的鉴定依旧停留在外部形态及地域分类阶段,因此有必要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云南有色米种质资源进行深度评价及功能基因鉴定。【方法】以来自云南省23个州、县的35份地方水稻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探究已报导的Rc基因在上述35份种质材料中的遗传变异。【结果】在云南地方有色米品种中粳稻间的遗传差异较籼稻更大。且总体来看云南地方种质资源中,同一来源地的地方品种遗传相似性不高。35份云南地方水稻资源中,红米Rc基因表现为野生型,白米rc基因表现为突变型,且突变类型与已报导的突变位点一致,均表现为第6外显子内的14 bp缺失。【结论】云南地方有色米品种中粳稻间的遗传差异较籼稻地方种更大,且同一来源地的地方品种遗传相似性不高。红米白米的颜色差异是由Rc基因第六外显子缺失突变产生。  相似文献   

2.
江西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10份不同来源、类型丰富的江西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的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有一批可作为育种亲本加以间接利用的优异种质,包括大穗型、大粒型、优质米和有色米品种等类型,并重点简述了36个优良种质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3.
香型软米种质资源遗传差异及其与杂种产量优势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选用来自不同地方的5个香型软米水稻和自育稳定的6个香型软米保持系作材料,对其11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差异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研究不同来源香型软米间的遗传差异及其对杂种F1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香型软米遗传基础丰富,不同品种的香型软米间遗传差异显著,地方香型软米资源比保持系间的遗传差异显著,11个性状主成分分析,第一主成分是穗粒数和穗实粒数,第二主成分是全生育期,第三主成分是千粒重,累计贡献率达82.06%;通过聚类分析,所有保持系资源和部分地方品种资源归为第一类,八宝谷和豪木允分别归为第二类和第三类;地方资源与保持系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与杂种F1产量优势相关不密切;品种间各亲本产量及其亲本产量差异与杂种F1产量优势相关不太显著。同时还进一步讨论在水稻优质育种中如何利用品质优异的香型软米资源,杂交亲本遗传差异与杂种F1产量优势的相关性以及杂交水稻亲本遗传差异与优质杂交水稻亲本选配及其改良方法的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引进稻种资源农艺与品质特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文东  江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183-15185
[目的]挖掘稻种资源的特异性和功能性基因,拓宽我国水稻品种的遗传基础。[方法]引进日本优质水稻品种125份,在四川雅安生态条件下种植,根据《中国优特稻种资源评价》指标综合评价其农艺与品质特异性。[结果]筛选出矮秆型资源、多穗型、高糙米率、低垩白率、有色米、香米资源、新性状功能型资源等13个类型,共计386份特异农艺性状和特质品质性状稻种资源,并综合各项指标筛选出J210、W110、W115、加高成等11个农艺和品质性状较优的品种。[结论]筛选出的优质品种资源可供育种亲本选用,也可作大面积优质稻谷区域推广试验。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湖北糯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36对SSR标记对50份湖北地方糯稻品种进行PCR扩增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糯稻地方品种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710 7,多态信息含量平均为0.686 1,多样性较高。SSR标记聚类分析表明,湖北糯稻地方品种中遗传资源丰富,特别是籼粳糯稻成分互渗的品种,可广泛用于糯稻育种。  相似文献   

6.
贵州油菜品种资源研究,先是从1951年到1994年在全省共进行了大小25次搜集,整理鉴定出地方品种资源715份,引进品种120份。同时进行了地方品种资源的分类、生态类型、植物学特性、品质特点、品质相关、抗病性鉴定、无融合生殖现象观察和裂果性变异及遗传等研究,及其在育种中的利用情况。目前正在进行油菜地方品种的DNA图谱研究。  相似文献   

7.
31个安徽籼稻地方品种(Oryza sativa L.Subsp.indica)选作为试验材料.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各品种间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进行测定,并对安徽地方品种作了系统分类.结果指出,尽管各品种的地理环境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差异仍然存在.根据遗传距离将这些品种划成6个不同类群.这一研究将在水稻育种和安徽水稻地方品种资源改良中起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地方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抗白粉病基因,为小麦遗传改良和抗病育种提供了优异的抗源。就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抗白粉病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抗病资源筛选鉴定、抗病性遗传分析、抗病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研究等,探讨了利用地方品种抗源进行小麦育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鸡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研究鉴定出己醛、1-辛烯-3-醇等影响我国地方鸡鸡肉特征香气的主要风味物质成分,对阐明地方鸡品种资源"风味优良"的特性和进一步开展鸡肉品质遗传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上。  相似文献   

10.
家禽品种资源是选育优良品种、开展育种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 国内外在开展家禽育种工作的实践表明,为了在短期间内有效地培育出性能更为突出的新品种、新品系,首先必须充分发掘与利用家禽品种的遗传资源,深入研究其可利用的种质特性与潜力。本文利用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剖析我国部分地方鸡种中与产蛋性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水稻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对改善我国以稻米为主食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状况、促进我国农业 产业结构转变、提高农民种粮效益及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功能性水稻主要包括有色稻、低谷蛋白水稻、 高抗性淀粉水稻、富微营养水稻和药物制造生物反应器水稻等 5 大类。有色稻由于种子果皮积累花色素苷而呈 紫色或红褐色,有红米和黑米两大类,分别受 2 个和 3 个基因控制,是体弱者药食同源的重要滋补食品,国内 已育成一大批有色稻品种推广应用。低谷蛋白水稻由于稻米谷蛋白含量低,适于肾病患者作主粮使用,目前中 国和日本已育成多个品种用于商业化开发应用。高抗性淀粉水稻由于有部分淀粉无法被人体淀粉酶分解而不能 被肠道吸收,可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峰值,已成为糖尿病患者重要的主食,目前国内已育成多个品种推广 应用。富微营养水稻由于稻米特种维生素、有益微量元素等含量高而有益于不同缺素症患者治疗与保健,国内 外已育成以“黄金大米”为代表的多个富微营养水稻品种。药物制造生物反应器水稻利用水稻为药用重组蛋白、 多肽或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生产平台,合成与提取目标功能成分物质,目前国内外都有成功报道,并已尝试进行 商业化开发应用。全球对功能性水稻的需求日益增大,功能性水稻研究具有广阔前景。功能性水稻育种未来将 从功能的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由保健型向保健与辅助疗效相结合转变。多组学技术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 不断挖掘与创制新种质以培育功能性水稻新品种,是功能性水稻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彩色棉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要介绍了彩色棉的起源、分类以及彩色棉育种研究的现状,并对彩色棉今后的选育重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功能性彩色稻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分析功能性彩色稻品质特点,进一步提高彩色稻产量并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以8个功能性彩色稻为对象,从生育期、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及其产量结构,稻米的蛋白质和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功能性彩色稻生育期相对较长,而产量显著低于常规稻,结实率和千粒重较低是其产量低的主要原因;彩色稻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高于常规稻;净光合速率与常规稻相比总体偏低,但差异不显著;功能性彩色稻前期干物质积累与常规稻差异不显著,灌浆期后干物质积累和转运量显著减少;彩色稻糙米蛋白质含量和微量元素Fe、Cu、Mn、Se、Z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彩色稻精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常规稻,矿质元素含量与常规稻差异不显著。彩色稻后期干物质积累少,茎叶干物质转运不畅是其产量低的主要因素,彩色稻米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常规稻,而矿物质元素主要存于彩色稻种皮中。  相似文献   

14.
水稻核心种质育种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中国超高产水稻育种概况,将中国的超级稻育种分为超高产水稻育种和超级稻育种两个阶段。构建水稻核心种质育种体系,从理论体系和育种材料体系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水稻核心种质育种体系是水稻育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水稻核心种质是指具有某些优良性状的育种材料中,控制某些优良性状的特殊基因群体或基因系统,在品种改良过程中,它能够沿着育种目标置换和扩充基因群体,直至全面符合育种目标。建设水稻核心种质育种平台(产量性状育种研究部分),从水稻核心种质的遗传演变和理想遗传模型研究、影响产量基因的分子育种、栽培稻和野生稻高产基因的发掘、根系生物学育种研究4个方面展开遗传育种探索。  相似文献   

15.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尤其是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后,我国农业高等院校农经本科人才培养呈现出明显 的非农化趋势,表现为学院更名、招生规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非农化不利于农经 本科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农经学科自身的发展。因此,有必要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入手,以强化 农经专业“农”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基因工程技术在彩色棉育种中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我国彩色棉相关基因的分离与克隆以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并提出彩色棉基因工程技术育种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水稻育种学和水稻种质资源学的无缝对接,常规育种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的有效融合,创建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和材料体系。概述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体系,包括水稻核心种质概念、理想基因系统与突破性大品种对应假说、理想模型(模式)构建、前景选择与背景选择统筹、基因集的生物学意义、核心种质基因型和表现型云数据、先进适用综合育种方法研究和核心种质杂种优势利用等8个部分。阐述了黄华占核心种质育种材料体系、美香占核心种质育种材料体系和丰八占衍生恢复系华占核心种质育种材料体系等三套育种材料体系创建历程,并对其衍生的重大品种即当前我国籼稻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黄华占、我国连续三届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唯一籼稻品种美香占2号、我国配组组合最多恢复系华占等突破性品种(恢复系)作了简介,讨论了水稻遗传育种学的现状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概述野生稻种质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方法]在提出高大韧稻的育种理论和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回顾了野生稻种质资源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重点阐述了1980~1997年高大韧课题组直接利用优异野生稻种质进行高大韧稻育种的主要研究成果。[结果]利用野生稻选育高大韧稻,首次成功向恢复系大规模地导入野生稻细胞核基因,获得野栽型强优恢复系。共获得测25、测253、测781、测258、测1012等5个优良恢复系,育成17个杂交水稻新组合,其中博优253为国家审定品种。将野生稻细胞核基因通过远缘杂交引入恢复系,拓宽恢复系遗传背景。选育遗传背景特异的优良恢复系是新恢复系选育的有效途径。[结论]高大韧稻育种是今后水稻育种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超级杂交粳稻育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产量优势不强、品质差、制种产量低是困扰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的难点问题,本研究对近十年来辽宁省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回顾。根据高产、优质、高异交性等育种目标,立足于育种实践,提出符合辽宁省杂交粳稻配组理论方法及亲本选育策略,同时对现在杂交粳稻育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现阶段杂交粳稻发展需要解决的攻关课题,为辽宁省超级杂交粳稻研究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