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杂交玉米制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种子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受国际国内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甘肃种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玉米杂交种生产上已发展成我国重要的种子生产基地。本文仅就目前甘肃玉米杂交制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甘肃是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在制种基地发展中还存在建设标准化水平不高、去雄等关键环节机械化程度较低等突出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及形势,提出发展思路措施,对做大做强甘肃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4.
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集中区制种基地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制种基地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就是要制定产业保护政策,做好制种基地规划,加大政府投入,建设国家级标准化制种基地,提升种子管理服务能力,强化基地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制种风险政策性保险,开通种子运输“绿色通道”,促进种子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掖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张掖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对全国种子供应意义重大,在"少用药,无公害,实行统防统治,减少施药次数和数量"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强化植保专业化服务体系,实施本技术方案提出的预防、早期、中期和中后期综合防治措施,以实现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和农药减量控害的绿色防控目标。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黎城县是山西省玉米制种重点县,但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玉米制种面积逐年下降,由上世纪的2万多亩减少到近年的不足1万亩。 相似文献
7.
8.
调查总结了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下一步建设的思路,提出了实施“五化”基地建设、基地与企业结合共建、种业科技创新、种子加工能力提升、制种机械化水平提升、种业监管服务提升“六大”工程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通过分析甘肃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布局、创新建设机制、改善基础条件、做强制种企业、提升监管能力、加强政策扶持的对策建议,对做强甘肃种业、保障粮食生产用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制种基地是保障粮食生产用种的基础,推进制种基地建设是种业强基础、保安全的关键。甘肃是全国最大、最具优势的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是全国种子生产的战略要地,对保障全国种子质量和数量安全具有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0.
11.
博白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属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9℃,降雨量为1 756毫米,无霜期一般长达350天以上。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光、温、水、土等资源条件, 相似文献
12.
13.
承德山区地处燕山深处,自然条件适宜于玉米制种。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的建立和发展,成为这一地区商品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黄淮海粮食基地的重大配套措施,也是推动我国种子发展的重大步骤。 相似文献
14.
玉米杂交种制种的基本任务,就是按照种业企业的经营计划,生产出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品种与数量满足企业自身需要的种子.选择一个适宜的种子生产基地,是保证种子生产成功的基础.在玉米制种生产的实践中,由于制种基地选择不当,就会给种子生产基地和种子经营企业造成经济损失.选择基地通常需要考虑下面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台县玉米制种基地村委会的管理和服务功能,提高农户的制种规范意识,落实好各项技术管理措施,确保生产出合格种子,真正做到公司、基地村、制种农户"三赢",笔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务实、管用的基地管理制度,包括目的意义、领导小组设立、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等内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丘陵山区玉米制种基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山西省临汾市种子公司吴正玉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王美玲丘陵山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屏障,形成玉米制种的最佳隔离区,是配制玉米杂交种理想的生产基地。为了充分发挥这一基地的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笔者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浅见:...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于 2022 年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制种大县”、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先后在基地建设、企业培育、产业园建设方面提供了具有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但是,面对种业振兴新形势和新要求,还存在基地建设标准化水平不高、机械作业率低、创新研发能力不足、产业链条短、种业效益总体不高等短板和不足。因此,通过总结基地建设实践经验和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探索在育繁推一体化发展中,通过制种产业强链、延链、补链等全产业链建设,实现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种业振兴行动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