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水稻化感作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当前水稻化感作用研究的热点问题 ,着重介绍了水稻化感作用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化感物质的分离与鉴定、化感作用机制及其遗传性状 .并进一步阐述了水稻化感作用的应用 ,提出了水稻化感作用的发展方向 . 相似文献
2.
3.
中国北方水稻与无芒稗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寻中国北方栽培稻种资源是否对稗草具有化感作用,用改进的差时播种共培法对中国北方常见的37份水稻栽培品种与稗草(无芒稗)进行了室内幼苗化感作用初步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北方栽培稻中存在对稗草具有较强化感作用的资源,与对照相比,各参试水稻品种对稗草幼苗的株高、根长、植株干重、根干重化感作用差异很大。其中1046,屉优35,TA/C4115,沈农315,TA/C418等品种对稗草幼苗具有较强的化感抑制作用;265-11,高优8等对稗草幼苗基本无化感作用;而265,265-2等对稗草幼苗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发现多数水稻品种对稗草根长抑制率高于对株高抑制率,对根干重抑制率高于株干重抑制率。 相似文献
4.
水稻化感作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种质资源中存在有化感潜力的品种,部分水稻残株对一些杂草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这种特性广泛地分布于水稻的种质库中,研究和探讨水稻化感现象,揭示化感物质及共同作用机理,有效利用水稻化感作用控制田间杂草,不仅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而且能避免和减少化学除草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6.
7.
水稻对稗草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云南地方稻黄壳糯、紫糯及野生稻S72,S37等抗稗草效果与化感水稻品种AC1423(国际水稻所)、P1312777(美国农业部水稻研究所)进行比较,盆栽试验和植株浸提液生物测定结果与丁草胺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除草剂进行参照可较好地排除水稻对杂草化感作用研究中的竞争作用。化感水稻及野生稻,盆栽试验中施用除草剂丁草胺175g/hm^2后,化感作用受到抑制;150mL蒸馏水提取25g新鲜叶片的水提液培养稗草,加入200mg/L丁草胺溶液后,对稗草根抑制效果表现显著的增效作用,尤其对芽明显。 相似文献
8.
水稻种质资源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保存的近万份稻种资源中 ,随机抽取 70 0份 ,测定它们的化感作用 ,初步筛选出 35份对白菜生长有抑制作用的品种。这种抑制作用是否可以作用于水田杂草 ,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证据 ,但已可证明水稻种质资源中确实存在着具有化感作用潜质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10.
水稻种质资源的化感潜力评价方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通过土培、砂培、特征性次生物质标记和田间试验方法对 2 2 5份中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了评价 ,并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4种评价方法的检测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 ,土培、砂培和特征性次生物质标记法均检测出有化感潜力的水稻品种 ,在田间条件下也表现抑草效应。尤其是特征性次生物质标记法确定的化感指数的大小基本上与田间抑草效应一致。而且特征性次生物质标记法能在未损害水稻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对大批量水稻品种及单株的化感潜力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是一种精确有效的水稻种质资源化感潜力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水稻化感作用的数量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G1(具强化感作用)为母本、台中19号(具弱化感作用)为父本构建了F2杂交群体,在水稻生长至7~8叶期以莴苣为受体植物鉴定了亲本、F1和F2群体的化感作用。采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分析了水稻化感作用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7~8叶期水稻对莴苣根长和芽长的化感抑制作用均由两对主基因控制,并有多基因修饰,主基因除了加性—显性效应,还存在上位性互作。水稻对莴苣抑制作用的主基因表现超显性遗传;对莴苣幼苗根长抑制作用的多基因未表现出超显性遗传,而对莴苣幼苗芽长抑制作用的多基因表现超显性遗传。两个性状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82.8%和92.2%。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麦类作物化感作用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来自国内外的289份大麦品种和90份小麦品种为材料,进行室内化感潜力评价和田间试验考察其抗草性能,结果表明,供试大麦材料中有36个品种(占总数12.5%)显示出较强的化感作用潜力;22个品种(占总数的7.9%)显示较弱或无化感作用潜力.54个田间抗草性能较好的大麦品种中37个品种在室内化感潜力评价中对莴苣根长的抑制率(inhibitoryrate,IR)〉50%.从供试小麦材料中筛选出5个特强化感潜力品种,分别为81-214、115/青海麦、百泉3199、92L89和92H31,对莴苣根长的IR依次为69.1%、68.5%、68.7%、69.1%和65.2%;13个品种(占总数的14.4%)显示出较弱或无化感作用潜力.抗草性能较强的36个小麦品种中,有13个品种室内对莴苣IR≥50%.大麦、小麦品种间都存在化感作用潜力的基因型差异,且其化感作用特性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木薯化感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为供体,萝卜(Raphanus sativus L.)、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菜心(Brassi cacampestds L.)、生菜(Lactuca Satlva L.)、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和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受体,采用生测检验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木薯新鲜叶片和枯萎叶片的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鲜叶的水浸提液除了浓度为0.0125g·mL^-1时对菜心幼苗的苗高有促进作用以外,其他浓度对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都呈现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木薯枯叶的水浸提液对受体种子的萌发和生长表现为高抑低促作用,但促进作用并非随溶液浓度减小而增加,而是在某个浓度表现出最佳促进效应。木薯鲜叶水浸提液对各受体植物的化感综合效应表现出的抑制效果要明显强于木薯枯叶水浸提液。 相似文献
19.
20.
园林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与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化感作用已成为园林植物相互关系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之一。从化感作用的概念、争论焦点、研究方法、化感物质的成分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园林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成果,指出现阶段研究存在的6个方面问题并进行了分析讨论:①科学文献少,经验材料多,研究不够深入;②研究对象尚待明确,应更多基于指导实践的目的,选择实际中人工配置频繁的观赏种及品种进行研究;③化感作用的证实缺乏说服力,应区分化感作用与其他植物应激机制,注重研究化感在整个植物相互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④实验室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差异导致说服力降低,建议将实验室研究与自然环境模拟实验相结合来进行研究;⑤化感作用物质的报道少;⑥化感物质的作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应深入研究园林植物化感作用的机理及一般规律,以指导园林植物配置。参5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