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毁灭泰泽球虫的小配子生殖发生在小肠上皮细胞内由单层膜围成的带虫空泡中。其细胞核的分裂过程与裂殖生殖时期的相似,但小配子体的细胞核缺少核仁,染色质在核的浅层聚集成致密的斑块。在小配子的形成过程中,核附近的中心粒转变为基粒,其中央微管消失。随后,两根鞭毛从基粒长出,突入带虫空泡。细胞核的致密部分逐渐地进入小配子体的表面突起,并最终发育为小配子的细胞核;而核的疏浅部分则留在小配子体的细胞质中,成为残体的成份。成熟的小配子拥有两根纤长的鞭毛和香蕉形的身体,体内含有长形的细胞核及在其尖端嵌入的线粒体,一组微管(4 1 1)自基粒附近向体后延伸,但仅约3根微管抵达身体的末端。  相似文献   

2.
利用透射电镜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大配子发育和卵囊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大配子体和小配子体寄生于相邻的宿主细胞内,相伴产生。大配子体的发育、大配子的形成、受精及卵囊形成均于带虫空泡内完成。大配子体系由末代裂殖子侵入肠上皮细胞后,缩短、长大、变圆而形成,大配子体和大配子外被单位膜,细胞核位于大配子体中央,早期大配子体的细胞核有1个明显的核仁,细胞质内逐渐形成大量成囊体1、成囊体2、大量支链淀粉和脂肪体,成囊体1比成囊体2形成的早。卵囊壁有5'层,内有大量支链淀粉和指肪体。含有大配子体、大配子和合子的带虫空泡内有丰富的泡内小管,它们是大配子体、大配子和合子获得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 在丝毛乌骨鸡体内内生发育虫体的三维形态。大量球形虫体嵌于微绒毛丛中。滋养体呈球形,直径1.54~1.76 μm 。裂殖体呈桔瓣形或旋涡形排列,直径2.4~3.0 μm ,内含8 个香蕉形裂殖子,大小为4 μm ×0.65 μm 。成熟大配子体直径为3.5 μm 。带虫空泡内、外侧基部均可观察到梳状结构,根据带虫空泡的结构将其分为2 类,其中一类为裂殖子或小配子的带虫空泡,另一类为卵囊的带虫空泡。  相似文献   

4.
黄艾美耳球虫大配子体发育及卵囊壁形成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艾美耳球虫大配子的发育在盲肠和结肠腺上皮中的带虫空泡内进行。大配子发育过程中出现两种成囊颗粒(WFBI和WFBⅡ),且WFBⅡ先于WFBⅠ出现。其带虫空泡内有被膜空泡存在。作者观察到了被膜空泡从虫体表面脱落的现象。此外,还发现一例大配子体在宿主细胞核中发育的现象。成熟的大配子受精后,囊被开始形成。卵囊形成的标志是大配子两层膜(m1,m2)松弛,WFBⅠ迁移到两层膜松弛后留下的空隙内,崩解并融合形  相似文献   

5.
贝氏隐孢子虫内生发育虫体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贝氏隐孢子虫内生发育各阶段虫体寄生于气管和法氏囊的微绒毛丛中 ,鸭对贝氏隐孢子虫的易感性低于鸡和丝毛乌骨鸡。滋养体呈球形 ,平均直径 1 3μm ;typeⅠ裂殖体 ,平均直径 2 4μm~ 3 0 μm ,内含 8个裂殖子 ,呈逆时针旋涡状或呈桔瓣状排列 ;typeⅡ裂殖体内含 4个裂殖子 ,两种类型裂殖体的裂殖子之间填充着颗粒状残体并包围着一个大的球形残体。成熟裂殖子逸出的方式分为 4种类型。裂殖子大小为 3 0× 0 6 μm ,呈香蕉形。大配子体呈球形直径 3 3μm~ 4 2 μm ,小配子体直径为 3μm~ 3 6 μm。小配子呈子弹状 ,大小为 1 2 μm× 0 3μm ,并观察到成熟小配子的释放方式。带虫空泡可分为无球形残体和有球形残体两类 ,根据观察结果推测带虫空泡基部的梳状结构不具备营养器官的功能 ,营养器官应为带虫空泡的底部  相似文献   

6.
1病原及其传播 该病的病原体属鞭毛虫纲、单鞭毛科的火鸡组织滴虫。在盲肠寄生的虫体呈变形虫样,直径为5~30微米,虫体细胞外质透明,内质呈颗粒状并含有吞食的细菌、淀粉颗粒等的空泡。虫体核呈泡状,其邻近有个小的生长体,由此长出1根很细不易见到的鞭毛,偶然也可见到2根鞭毛。  相似文献   

7.
菲莱氏温扬球虫(WenyonelaphiliplevineiLeibovitz,1968)的裂体生殖过程是在具皱褶膜的纳虫空泡中进行的。发育早期的滋养体外被单层界膜,胞质中含一些退化的运动期虫体特有的细胞器(如微线体等),以及丰富的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等。裂殖子以外出芽方式形成于裂殖体表面。裂殖子外被3层单位膜,中层和内层组成内膜复合体。裂殖子中部表膜上有1~2个微孔。类锥体由5~6圈微管组成,内有1对棒状体颈部,2根锥体内微管和若干微线体。类锥体前为R1、R2。棒状体起于顶孔,止于虫体中部,分细的颈部和膨大的体部,虫体前部有大量微线体。膜下微管为22根。核位于虫体后部,每代成熟裂殖子均有数个致密体和大量支链淀粉粒。  相似文献   

8.
猪弓形体是猪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弓形虫在宿主细胞内寄生,不同发育阶段有不同的形态类型,整个发育过程需两个宿主。生活史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个阶段,前者只在终宿主猫科动物的小肠上皮细胞内进行,经大配子体(雌配子体)和小配子体(雄配子体)发育形成两性配子、雌雄配子结合最终形卵囊,随猫粪便排至外界发育成熟而具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马杜霉素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马杜霉素按 0 .0 0 0 5 %的比例混入饲料 ,作用于鸡体内柔嫩艾美耳球虫 (Eimeria tenella) ,透射电镜观察 ,发现裂殖体变小 ,内含裂殖子的数目减少 ,裂殖子膨胀变为椭圆 ,裂殖子间 (带虫空泡内 )微管结构模糊、膨胀 ,裂殖体中有髓鞘样结构出现 ;细胞膜外突和细胞质分离形成空隙 ,细胞膜有破损、结构模糊 ;细胞质出现空泡化 ,内部出现附加体和髓鞘样结构 ;少数细胞核的外膜外突和内膜分离 ,有的部位的核膜模糊、破损。裂殖子顶体结构发生异常变化 ,棒状体消失 ,微线数目减少或者消失。线粒体表现为形态改变 ,肿大变圆 ,或者变为马蹄形 ,内膜和嵴脱落 ,内部形成空泡、膜状结构、螺旋状或者髓样结构 ,线粒体的嵴与长轴平行排列 ,且贯穿线粒体。作者推测 ,抗生素类抗球虫药的作用机理可能是 ,通过使虫体结构的完整性受损 ,抑制虫体的物质代谢及能量代谢等生理机能 ,达到杀死虫体或者抑制虫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脆弱艾美尔球虫(Eimeria tenella)配子体生殖的全过程。较详细地描述了雄配子体和雌配子体生殖过程超微结构的变化。雄配子体经过核分裂、细胞质膜内陷切割细胞质、细胞核迁移、支链淀粉粒形成、鞭毛体突起、配子躯干和鞭毛形成,最后雄配子成熟,离开雄配子体残余。雌配子体经过内质网折叠,形成大量的内质网池,产生壁形成体—Ⅰ和Ⅱ。雌配子从不规则的椭圆形发展到卵圆形。受精后,卵囊壁形成,壁形成体消失。  相似文献   

11.
鸡体内用5mg/kg马杜霉素作用于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敏感虫株和抗药虫株,比较裂殖生殖阶段超微结构的差异。敏感株型裂殖体体积变小,所生成裂殖子的数目变小,裂殖子膨胀,裂殖子间(带虫空泡内)微管膨胀,结构模糊,有髓鞘样结构出现;限制膜外突和细胞质分离形成空隙,膜结构模糊,有破损;细胞浆空泡化,出现附加体和髓鞘样结构;少数细胞核的外膜外突和内膜分离,有的部位的核膜模糊、破损。首次发现裂殖子顶体结构发生异常变化,棒状体消失,微线数目减少或者消失;线粒体表现为形态改变,嵴脱落,内部形成空泡、膜状结构和髓鞘样结构,线粒体的嵴与长辆平行排列,且贯穿线粒体。抗药虫株没有发现异常变化。推理抗生素类抗球虫药的作用机理为破坏虫体结构和抑制虫体的生理机能两个方面;球虫对该类药物产生抗药性的机制是基因突变和药物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透射电镜对毁灭泰泽球虫裂殖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描述。该裂殖子的表膜由两层组成,外膜是连续的,被覆整个体表;内膜复合体则在头端和微孔中断,分别加原形成极环和口领。有22根微管发自极环,沿内膜复合体向体后延伸至尾端。裂殖子的头部是由锥体、顶泡和极环组成。锥体是一个截顶的空心锥体形构造,可能由一根微管按60°角盘旋而成。来源于前部细胞质的1根或2根微管穿过锥体,伸入到顶泡内。在高尔基体附近的被膜小泡内发现微线的亚结构,并且常常观察到微线之间彼此连接的现象。作者推测大的结构(如棒状体或微线)可能分别由较小的结构(如微线或亚微线)组成的。  相似文献   

13.
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通过蚋蠓等媒介接触鸡群引起一类寄生虫病。其传染方式是住白细胞原虫媒介吸血昆虫在吸取病鸡血液后 ,在白细胞中的大、小配子体迅速在昆虫胃内发育为大配子和小配子 ,两者结合形成合子。合子发育为多个子孢体 ,子孢子则游离进入媒介昆虫唾液腺。当媒介昆虫再次吸血时 ,子孢子进入鸡的血液 ,在肝、心、脾、肺等器官的组织细胞中 ,多次反复裂殖生殖 ,使健康鸡只感染发病。住白细胞原虫有多种 ,其中较为常见、危害较大的是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该病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且多呈地方流行性 ,4…  相似文献   

14.
牛环形泰勒虫病,是由带有子孢子的璃眼牛蜱吸食牛血时,经唾液将子孢子注入牛体,首先是进入牛的网状内皮细胞中进行发育繁殖,由大裂殖体产生许多大裂殖子,又侵入到新的网状内皮细胞中发育成小裂殖体。小裂殖体在网状内皮细胞中分裂成单核配子体后转入牛血液中的红细胞内寄生。并使感染牛只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极大地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临床中,笔者诊疗本病群发性36例,除2例死亡外,均获满意疗效。现就此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守全 《养猪》2006,(5):11-13
第三节受精、妊娠与分娩一、受精(一)配子的运行1.射精部位在交配过程中,公猪将精液直接射到母猪子宫或子宫颈中。母猪的子宫颈没有阴道部,使得精液能顺利射入子宫内。2.精子获能精子在受精前必须在雌性生殖道内经历一段时间,并发生一系列生理性、机能性变化,才具有与卵母细胞受精的能力,这种现象称精子获能。公猪精子获能需要3~6小时。3.受精部位在输卵管上1/3的壶腹部受精。4.顶体反应精子获能之后,在穿越透明带前后,精子顶体开始膨大,精子质膜和顶体外膜开始融合,使精子顶体形成许多泡状结构,通过空泡间隙释放出透明质酸酶、放射冠穿透…  相似文献   

16.
弓形虫又名弓形体、弓浆虫、毒浆虫,是单细胞寄生原虫,只能在活的有核细胞内生长繁殖。当有感染力的卵囊、包囊或假包囊被动物吞食后均能感染发病。本文就猪弓形虫病的临床易混淆的几种疾病的区别简单阐述。1病原猫为终末宿主,也可以为中间宿主,弓形虫发育阶段分五个期,即速殖子假包囊内外,缓殖子在组织包囊内,子孢子卵囊内,裂殖体包含裂殖子,配子体有雌(大)配子和雄(小)配子体。  相似文献   

17.
正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住白细胞虫属的原虫引起的疾病,引起鸡住白细胞虫病的主要有卡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住白细胞虫。1发育过程住白细胞虫在鸡的肝、脾、心、肺、肾、脊髓、脑及淋巴结内进行繁殖(裂殖生殖),最终在血细胞内形成大、小配子体。配子体在吸血昆虫蚋或蠓体内进行有性生殖,最终形成子孢子,子孢子进入蚋或蠓的唾液腺。当蚋或蠓吸食鸡的血液时,子孢子即随唾液进入鸡体内。2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虫病是禽类的一种血液原虫病。其病原是属于疟原虫科(Plasmodiidae)白细胞原虫属(Leucocytozoon)。其特征为雌雄配子体寄生在白细胞内因而得名。有些种类可寄生在红细胞内;裂殖生殖在网状内皮系统及其他器官的实质细胞内进行,在红细胞和白细胞内不进行增殖;部分配子生殖,即雌雄配子体的形成发生在脊椎动物的红细胞或白细胞内;部分配子生殖,即雌雄配子体的结  相似文献   

19.
弓形体病又叫弓浆虫病,是由刚第弓浆虫引起的病,根据其发育阶段的不同分为5型:滋养体、包囊两型,出现在中间宿主体内: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只出现在终缩主——猫的体内。各种家畜、试验动物、人类等都能感染弓浆虫病。滋养体呈新月形、香蕉形或弓形,常在急性病例的腹水、有核细胞内、细胞浆内发现;  相似文献   

20.
梅花鹿精子冷冻前后形态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冷冻前后的梅花鹿精子的形态和超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梅花鹿精子全长61.6±2.70μm,其中头长7.19±0.47μm,中段长12.08±0.75μm。线粒体的螺旋数是63.68±4.66旋,中段线粒体每个螺旋约由3~5个线粒体组成。梅花鹿精子超微结构有3个特点:一是头部的厚度为牛、羊、猪精子的1/2;二是在中环处的质膜未见反折现象,并且主段与中段的联接是以套管式镶嵌;三是末段以9+2结构变成20根(12+7+1)单丝管形式排列。冷冻处理可使梅花鹿精子顶体膨胀,顶体内容物丢失,顶体内发生空泡,顶体外膜自身囊泡化,线粒体发生断裂和丢失,末段纤维束因质膜丢失而分散成扫帚状。冷冻后的梅花鹿精子畸形率极显著增高(P<0.01),冷冻解冻是致使梅花鹿精子顶体完整率和活力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