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林业》2005,(7):4-4
5月21日-23日,内蒙古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工作会议在赤峰市召开。会议总结了24年来我区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和国土绿化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以及当前全民义务植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了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并结合我区当前生态建设的任务,部署了今后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和国土绿化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于1982年制定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县以上人民政府均应成立绿化委员会,统一领导本地区的义务植树运动和整个造林绿化工作。各级绿化委员会由当地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以及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的负责同志组成”。因此,各级绿化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我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5周年。又是“十一五”计划的起始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时所做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25年来,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明确和强调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帮助解决造林绿化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强调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要长期坚持不懈、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明确了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洁净、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造林绿化表彰动员大会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25年来国土绿化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明确了“十一五”时期国土绿化的目标和任务,确定了“十一五”国土绿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明确提出了七项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是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颁布40周年。为深入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扎实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黑龙江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义务植树和国土绿化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的绿化意识、环保意识,为今春造林绿化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进一步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和部门造林绿化工作的深入发展,充分发挥各级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在造林绿化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全国绿化委员会日前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级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6.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创了我国国土绿化建设的新局面.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绿化家乡的热情,涌现出一大批造林绿化先进典型.生态环境面貌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各种绿化活动的开展,不断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推动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张依 《国土绿化》2011,(10):35-35
万里铁道万里林。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30周年。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绿化要求,铁路部门依托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和绿色通道建设,坚持工程建设与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开阔思路,群策群力,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展铁路绿化造林活动,使防沙治沙取得了显著成效,行车安全得到保障,造林绿化成果进...  相似文献   

8.
自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来,首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已经开展了30年。30年来,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和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按照中央对首都绿化美化建设的指  相似文献   

9.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5年来,山西省晋中市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注重实效,扎实推进,为绿化晋中大地做出了积极贡献。截止到2005年底,全市共完成义务植树1.6亿株。“十五”期间,建义务植树基地235处,总面积2.5万亩,造林绿化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先后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营造林工作先进单位”、“2001-2003年度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等。诸多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正确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广泛宣传发动,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市(县、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广泛开展造林绿化、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义务植…  相似文献   

10.
3月27日,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造林绿化表彰动员大会,认真总结了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造林绿化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研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造林绿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全民绿化作了狭义的和广义的定义;对我国全民绿化工作的历史沿革,江西省全民绿化的实践进行阐述;对全省全民义务植树以及问卷调查成果作了系统分析,并就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第34个植树节。在植树节到来之际,记者就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和加快造林绿化等问题采访了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3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开展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是世界上参加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声势最浩大、影响最深远的一项群众性运动。”贾治邦说。  相似文献   

13.
魏坤 《国土绿化》2012,(1):23-23
四川省达州市位于嘉陵江上游大巴山南麓。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30年来,全市共有1.06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累计植树3.3亿株,成片造林6万余亩,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8%,加快了城乡造林绿化步伐。  相似文献   

14.
甘州区认真贯彻落实全民义务植树条例精神,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工程造林绿化为重点,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方针,有力推动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持续发展,加速了国土绿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全国人大作出《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26周年。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造林绿化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推进新时期国土绿化事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西乌珠穆沁旗开展全民义务植树27年来,累计植树达135万株,适龄人口参加率达到96%。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各界群众的绿化意识,而且加速了造林绿化的建设进程,推动了社会造林和部门绿化,为生态状况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社会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良好社会风尚正逐渐形成。截至2007年底,全旗已建立义务植树基地7个,总面积达7000亩,年均义务植树达到6万株以上。  相似文献   

17.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5年来,山西省晋中市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注重实效,扎实推进,为绿化晋中大地做出了积极贡献。截止到2005年底,全市共完成义务植树1.6亿株。“十五”期间,建义务植树基地235处,总面积2.5万亩,造林绿化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先后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营造林工作先进单位”、“2001-2003年度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等。诸多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正确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杰  伍春华 《国土绿化》2007,(11):27-27
26年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使天津市绿化造林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城市生态状况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回首26年绿化的历程,天津呈现出了五个特点。全民绿化意识空前提高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最大威力在于把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起来,投入到伟大的绿化事业中去。26年来,各级绿化委员会多层次、多渠道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  相似文献   

19.
中直机关是最早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单位之一。到2006年底,山区义务植树工作累计投工211万个,完成义务植树任务135万株,庭院绿化美化面积达到340多万平方米,新增屋顶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63%。25年来,中直机关完成了43年的绿化任务。  相似文献   

20.
热地 《国土绿化》2006,(12):4-5
1981年12月13日,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82年2月,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其特有的法定性、全民性和公益性在祖国大地蓬勃开展。25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率先垂范,年年带头植树,履行义务,推动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深入开展,对绿化国土和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有104亿多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492亿多株,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18.21%,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0.1%提高到31.66%。城乡绿化一体化步伐加快,部门绿化成效显著,绿色通道建设如火如荼,古树名木保护得到加强,绿化美化环境已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12月12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和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颁布25周年座谈会;12月13日至15日,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中国人民解放军环保绿化委员会主办,中国林业书法家协会承办的“共建绿色家园,构建和谐社会”纪念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颁布2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获奖作品展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展;12月13日晚,纪念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颁布25周年大型公益文艺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为了宣传和报道好这次纪念活动,本刊辟出彩页和专题全面展示纪念活动盛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