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农村》1996,(3)
日前,经各市(地)教委审核推荐,省检查评估组检查评估,省教委确定全省15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达到或基本达到了省示范性成校的验收标准。被确定为浙江省首批省级成人示范性文化技术学校是:绍兴县杨汎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绍兴县福全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绍兴县马鞍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绍兴县华舍镇成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11,(2):58
湖州市吴兴区环渚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创建于1995年2月,座落在浙江省湖州市城区与东部工业园区之间,是一所服务新市民,建设新农村最前沿的成人学校。学校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具有较好的网络信息培训设备和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2020,(3):F0004-F0004
长兴县林城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社区教育中心)坐落于"中国百叶龙之乡"和"浙江省电炉之乡"的长兴县林城镇。学校以"博学、友善、求索、笃行"为办学理念,以"1+N+X"特色办学模式为抓手,围绕乡镇发展大局和特色,积极打造成人(社区)教育品牌,以品牌促发展,全面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居民,助力地方经济文化快速发展。近年来,学校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和目标,重点围绕企业技能培训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积极全面开展各项工作,为乡镇发展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14,(3):57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创建于1985年,2008年7月批准为浙江省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现有在编教师10人,均为"双师型"教师,其中副高级职称4人,是一所集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成校。自建校以来,学校在镇党委和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1999,(1)
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提高广大农村从业人员的文化技术素质,是农村经济增长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措施,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不可缺少的条件。十几年来,市教委十分重视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农村成人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一、加快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乡镇成校)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中诞生的新型学校,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11,(A2):58-58
<正>湖州市吴兴区环渚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创建于1995年2月,座落在浙江省湖州市城区与东部工业园区之间,是一所服务新市民,建设新农村最前沿的成人学校。学校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具有较好的网络信息培训设备和  相似文献   

7.
正一、教育培训概况(一)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永德县有农业科技推广机构26个,其中县级16个、乡(镇)级10个,共有农技推广人员323,人其中县级130人(种植业68人、养殖业25人、农机化27人、农经10人),有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称53人,初级职称39人,管理及工人13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健全,有适应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实力较强的科技推广队伍。(二)农业教育培训机构县内有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一所,有职业高级中学一所,各乡(镇)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办有农业科技致富函授大学。齐全完善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机构,为全县农民科技培训和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01,(12)
诸暨市教委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成人教育体制改革,积极做好成人教育为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文章,努力开创成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1.成校建设有新实绩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中诞生的新型学校,是以文化技术教育和培训为主体,综合性、多功能的农村成人教育基地。市教委把创建乡镇成校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加快了成校建设。目前全市35个乡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11,(6)
杭州市萧山区宁围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宁围镇社区教育中心)创建于1983年,是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省中小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杭州市区域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市优秀  相似文献   

10.
正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孙端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一个由成人教育中心、党员成长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等组成的综合体。学校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建设"美丽乡村"主线,开展了一系列素质和技能培训。通过分层分类实施,发挥乡镇党校、文化服务中心、老年大学、农民培训学校、社区教育中心等综合化功能,每年开出教育培训菜单,发挥培训功能,满足村民需求,形成了孙端特色的农民培训,具体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农村成人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分析了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认为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缺乏系统的管理体制、政府统筹力度不够、经费短缺、教育师资力量缺乏、农村成人教育内容单一等5个方面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从强化政府统筹协调功能、促进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体制、确保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优化农村成人教育结构、创新教育教学体系,大力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快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对策,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肖兰兰 《农学学报》2013,3(11):74-78
学分制具有主体认定、商品货币、资源配置以及流通共享四大功能,实施学分制管理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充分认识和掌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特性和特点,构建契合其实际需求和特点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学分制体系,从而大大促进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邱俊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712-4714
农村成人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深度和广度的重要手段,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农村成人教育具有有效需求不足等多重需求特征,其需求受农民愿望、支付能力和教育的可获得性等因素影响。发展农村成人教育需要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激发农民受教育愿望;降低教育费用,加速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进程,提高农民支付能力;完善成人教育体系,创新办学模式和教育培训方式,增强教育供给。  相似文献   

14.
论农村远程教育与学习型农村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推动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建设学习型农村,走科技兴农、科技富农之路,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远程教育将信息技术、数字资源送进农村,有利于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扩大农村职成教育规模,实现农村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为学习型农村的建设带来契机。  相似文献   

15.
邢晓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794-8796,8800
从供给主体、供给方式和资金来源3个方面阐述了衢州市农村成人教育供给现状,剖析了衢州市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需求;二是教育资源不能达到最优配置;三是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尚不完善。为了促进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构建了"以政府供给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成人教育供给模式:一是明确政府主导地位;二是建立农村成人教育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三是建立利益驱动的的市场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地位、作用的论述,理清了农村成人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共同原动力、互相促进发展、同一主体等因果、时空、社会方面的关系,进而从思想观念、组织形式、人员分类、管理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略。  相似文献   

17.
张小永  史永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134-15136
介绍了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3种类型,即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并分析了其各自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成人教育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8.
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不同于传统的高等教育,学员在年龄、学习目的、精力及时间等方面都存在很强的特殊性。文章界定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内涵,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对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认知,即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应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既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河北省68所乡镇成人学校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与市、县教育局职业与成人教育管理者和乡镇成人学校校长的专题研讨,阐述了该省乡镇成人学校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更好地促进乡镇成人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关键是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结构单一,片面追求升学率,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缺乏以农村为特色的普及型教育,忽视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大批中学毕业生对生产知识和技术的需要,制约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减弱了农业竞争力,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出要加强政府对农村教育投资力度,建立对教育经费使用监督和激励机制,加强政府对家庭教育支出的诱导和激励,调整农村中学专业的专业设置和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等措施来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