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绿色化发展是农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当前,新时代农业绿色化发展存在绿色理念贯彻不深入、支撑体系建设不完善、载体发展水平低和绿色技术推广力度弱的问题。为此,提出构建以农业绿色化发展理念为指引,完善制度机制为保障,促进发展载体建设为抓手和加强农业绿色技术推广为支撑的发展体系,助推农业绿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对山西农村和农业整体发展情况的详细分析,构建了山西省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5项主体指标和18项个体指标。运用该指标体系及农业现代化评价模型对山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与分析,测算结果显示,2011年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为53.09,比照农业现代化进程阶段的有关划分标准可以判断,目前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接近初步实现阶段。  相似文献   

3.
循环农业技术进步是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条件。根据循环农业发展的"3R"原则,构建了湖南省循环农业技术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计量模型,对湖南省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进程进行测算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末期,很快就能进入循环农业技术的初级阶段。当前湖南省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技术水平低,其次是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力度研发与推广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和系统化技术;并且要加强社会发展的进程,加大社会大环境对循环农业技术进步的支撑与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发展区域农业循环经济有助于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农业循环经济"4R"原则,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减量化、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4个维度,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2003—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3—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循环经济经历了逐年下降、波动上升和快速发展3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逐年上升,资源减化量水平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资源环境安全水平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资源减化量水平和资源环境安全水平成为制约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本研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现代化对河北省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通过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测算河北省2005—2017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河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数值2005—20...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区域评价与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铖  夏春萍  蔡轶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8):1529-1536
[目的]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现状与差异进行分析,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化进程.[方法]以基础设施、应用与效益水平为核心的"农业信息化"布局进行归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因子,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体系,测算2015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超效率分析法研究我国31个省(市、区)农业信息化资源投入与效益产出的差异性.[结果]构建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涵盖了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信息化应用和农业信息化效益3个一级指标及10个二级指标.评价结果显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平均得分分别为0.516、-0.107和-0.402;不同地区各省(区、市)发展水平也存在差距,其中,东部地区中江苏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得分1.251,西部地区中内蒙古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最低,综合得分-0.686.通过分析投入产出效益得出,上海市农业信息化综合得分0.495,但投入冗余最多,资源投入与产出效益不匹配.[建议]调整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区域间合作,积极拓宽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农户信息化意识,推动农业生产、信息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客观评价分析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有助于找出与国民经济、农业发展条件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寻找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破口。应用阅读法、评述法和归纳法对目前使用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主要方法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方法、评价核心指标、评价结果的可比性进行了探讨,就各类方法测评的客观性、准确性、数据可获得性等进行了对比。目前评价方法理论基础有待进一步论述,如何规避指标体系设置中主观因素的方法还有待改进。虽然不同学者测算的综合测评数值不同,但据此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判断基本一致,因此测评研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预测,明确未来发展要着重解决的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指出在"四化"同步背景下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测评的关键问题是找出"四化"良性互动的机制,以及从评价指标中提炼实践意义、可持续发展在评价指标中的权重设计将是未来评价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   总被引:35,自引:12,他引:35  
本文通过设置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评价模型组测算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从1980-2008年)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得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提出了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东部地区加快向技术集约型和资金集约型转变,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中部地区在确保国家农产品供应安全的基础上,走技术、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之路,西部地区应走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劳动、技术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农业信息化贡献率的测算方法,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指数法测算出2007—2016年各年度的农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增长理论构建了加入信息化要素的C-D生产函数,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了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计算出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受到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不同类型的省内农业发展必然呈现不同情况,推动农业协调发展,就要认识到各个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因此有必要对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且探讨各市之间农业发展相关性。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构建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法和2018统计数据对浙江11个市的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得出2018年浙江省各市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其次依据评价结果对各市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评价,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可为实现浙江省省内农业联动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