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一养鸡户饲养柴鸡500只,室内散养。2007年7月23日,鸡苗10日龄时,欲用新城疫Ⅳ系疫苗滴鼻,但所去兽药门市部无法提供新城疫Ⅳ系,取回中等毒力法氏囊疫苗3瓶(500羽/瓶)进行饮水免疫。免疫3d后,鸡群个别出现发呆、拉白稀粪、甚至死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于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博罗地区的肉鸡群中首次发生.1962年首次被报道,先后在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呈世界性流行,受到了全世界养禽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在养鸡生产中,鸡群一旦发生法氏囊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即采用疫苗或高免卵黄紧急接种,但其紧急免疫后的效果却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收效甚微,如接种方法、免疫后的饲养管理、疾病、应激等。因此,当鸡群发生该病后,若使用疫苗紧急防疫,最好视情况而定。现将我市某养鸡场一例应用法氏囊疫苗治疗鸡法氏囊病的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我市某养鸡场,2004年6月6日至7月8日先后3次从安徽某种鸡场购入青脚麻鸡苗13000只,笼养在15间育雏舍中,按指定的程序免疫,为预防鸡白痢等细菌性疾病,特在饮水中添加氟哌酸、庆大霉素,法氏囊疫苗(三价苗)分别于第9日…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对养鸡业危害严重的疾病,疫苗的研制对于该病的防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标记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及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IBDV具有高度传染性,在自然环境里极其稳定。针对IBD的治疗尚没有特效药物,目前最好的方法是执行严格的消毒措施,并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防控。传统的疫苗可分为两类:减毒苗与灭活苗。直到今天,尽管血清2型IBDV经常在鸡群中检测到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ns bursal disease,IBD)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已日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就鸡IBD的重组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苗、重组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的研究现状及一些值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鸡IBD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雏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1962年报道以来,世界上主要养禽国家和地区均有流行,给养禽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目前,IBD防控的主要方法是采用疫苗接种,使易感雏鸡获得主动或被动免疫保护,因此疫苗的质量对临床上IBD的防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各国均有较好的商品化疫苗,但随着IBDV毒株的不断变异,商品化疫苗的抗原性与流行毒株不能完全匹配,临床上免疫失败时有发生,因此迫切需要研发与临床流行毒株相匹配的新型疫苗用于IBD的防控。对近期IBD的基因缺失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以及活载体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此为IBD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恒东 《猪业科学》2003,20(11):55-5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nsbursaldiseaseIBD)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已日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就鸡IBD的重组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苗、重组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的研究现状及一些值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鸡IBD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鸡法氏囊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法氏囊病又称“腔上囊炎”,本病已有20多年的历史,1962年Cosgtove最早发现于美国东部沿海的Gumboro(甘布罗镇)附近的一些鸡场,故又称甘波罗病(Gumboro disese)。世界上大多数养禽业发达国家都有发生,在美国被列为4大禽病之一。我国于1979年首次对北京郊区部分养鸡场调查,法氏囊病肉眼病变率为59.8%,其后上  相似文献   

10.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对养禽业影响最大、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由于病毒病一直没有特效药物 ,应用疫苗这种简单而有效的防制方法已成为人们多年实践的共识 ,IBD的防制也是如此。从传统的灭活苗、弱毒苗 ,到各种基因工程苗乃至近年来刚兴起的DNA疫苗 ,可以说IBD疫苗的研制开发非常迅速。但是对于IBD这种病原变异、同时以损伤中枢免疫器官为特征的免疫抑制病来说 ,疫苗的研制、开发和应用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就我国IBD传统疫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法及新型疫苗的研究作一简要概述。1 传统疫苗应用中存在…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型疫苗的研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由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超强毒株或变异株的出现,又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出现了新的特点,加重了对养鸡业的危害.国内外对IBD的免疫预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IBD疫苗的研制从未停止过探索,相继研制出可在鸡胚或CEF细胞上培养增殖的弱毒疫苗、灭活苗以及针对病毒主要结构蛋白VP2的基因工程疫苗等,但无论是弱毒疫苗、灭活苗还是基因工程疫苗,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疫苗的免疫期短以及在存在母源抗体的情况下,许多疫苗的免疫效果受到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推广应用.随着对IBDV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应用生物高新技术研制新型疫苗已成为可能,本文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型疫苗的研制策略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3.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不同疫苗免疫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不同疫苗(A组:IBDB87株疫苗常规免疫;B组:IBD组织灭活苗;C组:IBD双价苗,D线:IBD三价油苗;E组:IBD中间型毒株疫苗;F组:非免疫对照)免疫鸡群,进行免疫效果比较。结果,各免疫组的免疫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以B组免疫效果最好,但成本较高,E组免疫效果较好,但法氏囊损害严重,C,D两组免疫效果相近,C组成本低,D组抗体持续时间较长,A组的免疫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型疫苗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3-12周龄的雏鸡与青年鸡,破坏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导致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从而使病鸡增加对并发和继发性病毒和  相似文献   

16.
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不同疫苗(A组:IBDB87株疫苗常规免疫;B组:IBD组织灭活苗;C组:IBD双价苗;D组:IBD三价油苗;E组:IBD中间型毒株疫苗;F组:非免疫对照)免疫鸡群,进行免疫效果比较。结果,各免疫组的免疫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以B组免疫效果最好,但成本较高;E组免疫效果较好,但法氏囊损害严重;C、D两组免疫效果相近,C组成本低,D组抗体持续时间较长;A组的免疫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7.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简称IBD)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雏鸡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的病毒病。由于病毒对法氏囊的侵害,使得囊内的淋巴组织坏死,产生体液免疫的B-淋巴细胞部分或全部丧失机能,因此鸡的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9.
发病情况: 1999年4月20日,邵武市某鸡场从福州某种鸡场购进海兰褐商品蛋鸡苗2640羽,5日龄时用鸡新城疫(LaSota株)+传支(H120)二联活疫苗滴鼻,8日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B87)滴嘴,10日龄用鸡痘活疫苗(鹌系)刺种,就在28日龄用鸡新城疫低毒力活疫苗(Ⅱ系)饮水(以上疫苗都使用2羽份)后,结果第二天,即29日龄就暴发了急性传染病。发病率达97.8%,死亡率为20.64%,但该批蛋鸡至28日龄时成活率高达99.47%(2626/2640)。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17日(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