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将对农村房屋进行统一规划。下面给大家介绍农村哪类房屋拆迁得不到补偿?哪些情况下农村闲置、坍塌房屋可获得补偿?以及如何让闲置房屋发挥余热?一、两类房屋拆迁得不到补偿1.因房屋空闲、无人居住超过  相似文献   

2.
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农村宅基地流转已成为破解中国农村宅基地闲置、低效利用的综合路径。本文基于比较研究法与理论模型法,对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政府主导模式、集体推动模式与农民自发模式)基本特征、农民福利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结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从健全农村宅基地法律保障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建立科学完善的拆迁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有更多的人口向城市转移,因而出现大量的农村住房闲置和转让需求,为解决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村房屋及宅基地大量闲置浪费问题,我们对大庆市喇嘛甸镇新华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该村属于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由于接近地价昂贵的城市,其宅基地流转的现状也较为典型,通过对其调研,了解现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的宅基地退出机制,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许连君  李曼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6):1227-1230
劳动力和土地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要素,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稳定。文章以推拉理论对农用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OLS回归模型对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用地流转及农户的家庭特征(家庭抚养比例、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进行相关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对劳动力流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抚养比例和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对劳动力流动具有正向影响,而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对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不太显著。根据以上研究发现,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能推动浙江农村土地的流转,对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村住房和宅基地利用法律问题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农村住房和宅基地制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为了保障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实现,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住房和宅基地利用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现行法律法规跟不上农村土地利用形势的发展,法规的不完善造成了资源的闲置浪费和不均等;在司法实践中,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涉及到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难题.农村住房和宅基地利用的制度亟需创新,在科学、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城乡统一的农村住房和宅基地利用制度.  相似文献   

6.
选取贵州省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偏远农村的33个实施征地拆迁项目的村集体为样本区域,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统计分析法,研究了贵州省的征地补偿安置途径,主要是以一次性货币安置为主,辅以社保安置、留地安置和房屋安置等安置方式,统计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农民期望进行的安置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贵州省征地拆迁补偿安置途径存在的不足之处,如长效安置途径缺乏推广、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低等.针对调查分析结果,结合国内先进经验,提出完善贵州省征地补偿安置途径的建议:大力实施可持续的安置模式,保障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推进土地流转,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高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加大帮扶力度;缩小征地补偿标准的区域差异,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农业补贴政策对于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利用山东、浙江295个农户的农业补贴对土地流转意愿影响的调查资料,对当前农业补贴政策发放及土地流转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地区土地总体流转比例较高,农户土地流转率达50.5%。农户的土地流转年限较短,以5年期限以内为主。土地流转方式主要以熟人之间的自主流转为主,占90%以上。流转契约形式以口头协议为主,合同形式较少。农户土地流转面积普遍较小,主要集中在0.07~0.33 hm2,致使实际土地流转效率偏低,农户仍以"小农经营"模式为主,这不利于现代农业化发展。(2)浙江嘉兴农户土地流转比例最高,达77.6%,山东临沂次之,达62.2%,而山东济宁、浙江湖州和浙江杭州的流转率在3成左右。浙江的土地流转面积占比(平均流转面积/平均承包面积)明显高于山东。(3)当前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农业补贴力度偏低、补贴发放错位等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土地的流转。  相似文献   

8.
对嘉兴市农村宅基地退出障碍因素进行专题调查,主要障碍因素有资金缺口大,中心村建设“调地难”,农民意见难统一,农民观念难转变,搬迁后再就业困难,搬迁后承包地处置难。提出对策建议:根据村庄类型确定搬迁安置方式;着力解决中心村建设中的土地产权问题;建立合理的经济机制,协调相关乡镇的工作积极性;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化的形式解决土地流转问题;促进拆迁农户的就业;合理解决拆迁农户的有关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房屋拆迁过程中显现的问题日益突出。农户拆迁前加建房屋、补偿机制不合理、政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亟待解决。科学合理的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机制对于保障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保障搬迁农民的基本生活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部门应完善房屋拆迁补贴机制、加强拆迁工作的监管、优化被拆迁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农村地区土地与房屋征收拆迁的案例越来越多,而农村居民对农村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满意度则是衡量农村土地与房屋征收拆迁安置工作是否合理的标准之一,同时也是关系到农民福利与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针对农村拆迁安置补偿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